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区域特写 > 长三角
长三角

百年印记|上海全球科创中心:中国高新区的4.0版本时间: 2021-10-20信息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2021年第12期) 作者: 宋杰  责编:万山


       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重大决策,向世界表明中国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掀开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新的历史篇章。

       在重大的历史机遇面前,浦东最初的创业者、“800壮士”之一的陈炜,作为原浦东区域当地的干部,没有缺席参与家乡的巨变,成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凡业绩的“无名英雄”。

       上海建设科创中心背后有什么故事?《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近期专访了陈炜。

       “上海并不高冷,科创中心方案学习了很多国内城市”

       1993年,浦东开发开放之初,《人民日报》上刊登了一则题为《浦东新区招聘领导机构人员》的新闻,文内提到,要向国内外人才敞开大门。招聘条件也是打破常规的:一是打破省市区域的界限,二是打破身份编制的限制,三是打破职务高低的界限。

       在此背景下,全国各地一批人才受聘奔赴浦东,加上300多名从原川沙县(编者注:上海市原下属县,已撤销)机关选拔的优秀干部,以及从上海市级机关派遣的领导干部,组成了800个编制的浦东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及其工作部门。这800名浦东开发开放的先行者,被人们称为“浦东800壮士”。

       上海浦东新区张江平台经济研究院院长陈炜就是“800壮士”的一员,是至今仍坚持在浦东新区为数不多的“老开发”,也是30年来浦东开发开放的全程参与者、见证者和守护者。

       陈炜受聘留在浦东新区人大联络处,几个月后被选拔到浦东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办公室,从事综合文字和政策研究工作。从此与浦东新区开发开放的策划、规划和政策方案研究结下不解之缘。

       说起上海科创中心建设,陈炜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正是他起草了最初的方案。

       2015年,中央政府交托给上海市建设全球科创中心和上海自贸区扩区建设的两项重大任务。陈炜于2014年组建的智库团队,在这两项国家级重大任务中提供实施方案。

       “上海科创中心的设想提出来后,开始是由市科委、市发改委起草方案,但具体落实的实操方案交给了大张江管委会,因为张江是科创中心的核心。” 陈炜说,全球科创中心一般由某一个相对集聚度高的区域作为发动机,美国是硅谷、印度是班加罗尔、以色列是特拉维夫、北京是中关村、深圳是南山高新区,上海就是张江。“高度集中才会产生极化效应,才能引领带动,市委、市政府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当时张江示范区管委会主持工作的领导,然后又找到了我,我们配合起草由大张江管委会向科技部上报的科创中心实施方案。”

       陈炜回忆,当时这个方案设计了发展目标、创新创业、人才、产业链、产业集群和功能载体、生态圈的整体思路框架和改革创新举措,2014年底报到科技部,被科技部称为“中国高新区的4.0版本”。

       2015年初,应浦东新区政府要求,陈炜又把上海张江科创中心建设和中关村的“比较”发了专报,市政府主要领导相当重视,认为这是一份很能说明问题的调研报告,请市有关部门逐条研究,提出改进措施,完善推进科创中心的具体方案。

       “很多人认为上海‘高冷’,其实上海高而不冷,很愿意向全国各地学习。市政府主要领导在对我们的专报批示中,明确指出要对国内其他地区做法进行深入调研,以资借鉴。”陈炜说。

       他认为,分钱分物机制是阻碍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的痛点,政府要从“分钱分物”转型做服务型政府,改变“不作为”和“乱作为”,科创中心建设不能局限于体制内分钱分物做项目、设基金,而且应该把国际的、民营的、草根的、市场的创新主体作用都发挥出来,土地、人才、资金、政策等资源配置要为创新主体输血。

       从“园区”到“城区”,一字之差的背后

       1992年,国务院批准浦东张江为独立建制的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开发区,张江开始从农村地区向高科技园区转型;1999年,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聚焦张江”,张江高科技园区(“小张江”)开始从“引进经济”向“创新经济”的转型;2011年,上海创建张江高新区(“大张江”),张江高科技园区成为核心园,开始从“引进创新”向“自主创新”转型;2014年,上海自贸试验区扩区,张江成为实行自贸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双自联动”战略的主战场,开始从“自主创新”向“引领创新”转型;2016年,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批复同意建设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张江开始从“技术创新”向“科学研究”的转型;2017年,《张江科学城建设规划》批复,张江实现从“园区”向“城区”转型。

       陈炜说,张江的历次转型如同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换鞋,发展空间不断扩大。

       “科学城光有大的科学设施是不行的,设施只不过是机器,最关键是运营这些设施的团队,怎样把根留住,让创新创业之魂发光发热,让科学研究转化成生产力,这涉及体制机制的创新,为人才松绑,给团队空间,把纸变成钱,把中国领先变成世界先进,发挥创新策源功能。直到现在,这个命题还没有完全解决,仍有研究的意义。”

       陈炜以国家蛋白质中心(上海设施)举例,该项目是继上海光源后第二个落户浦东张江的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基地,蛋白质中心有一位海外引进的青年人才,在美国的年薪是6万美元,回国后在中心的年薪是10多万元人民币,待遇上不利于稳定人才。“海归回来,市场身价基本工资应该是30万元,但事业单位的定额只能给十几万,对这些外籍年轻人才来说,当时在上海买房贵,公立学校不安排孩子入学,孩子市场化入学、就医等有高成本问题。我们帮这些‘大科学’设施过体制、机制的坎,这些科学家就会将精力集中在科创上。所以我一直在研究体制机制创新的问题,解决人才的痛点难点。”

      此后,陈炜团队以专报形式建议上海市和浦东新区共同研究设立张江科学城大科学中心人才基金,吸引张江高科和国企大企业、社会资本参与,通过张江大科学中心优秀人才评选等计划,给予高端研发的奖励和资助,并以推进张江科学城城市功能提高人才待遇。

       为了推进张江“从园到城”,张江平台经济研究院承担了上海市规划局和张江管委会的专项研究课题,提出了以改革举措建设科学城九大配套,包括以中心城区标准配套轨交、公交和立交等交通配套,以鼓励社会办学发展科学城教育,以多元化建设研究和医疗相结合的医疗配套等,最终被上海市规划局和张江科学城采纳。

       “实施‘双自联动’计划,以自贸改革促自主创新”

       “张江作为自贸片区,推进‘双自联动’,其首要任务要以自贸区制度创新促进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科技创新。”陈炜说,张江平台经济研究院承担了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关于“双自联动”实施方案的研究专项课题,提出以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核心,推进以张江学科城为载体的“双自联动”示范区建设,重点打造创新资源配置中心、离岸创业中心、技术贸易中心、开放创新中心、科技金融中心“五个中心”。

       在此思路框架下,“双自联动”将围绕创新主体培育、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改革、集成电路全程保税产业链、跨境融资、离岸创业、人才跨境流动便利化等创新举措。

       陈炜举例道,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是全国自贸区改革创新的经典案例。此前,我国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的上市注册与生产两大环节被“捆绑”在一起,必须由一个主体来完成注册与生产。这意味着,要么由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持有人自己设厂生产,要么由具备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上市许可证(注册证)和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来申请办理。

       当时有家医药公司是张江药谷的高层次人才创业企业,研制全球原创独创的治疗二级糖尿病的Ⅰ类新药,是世界级的创新成果,进入临床二三期研究之后,面临药品上市领证必须建厂的问题,但建厂要上流水线,意味着要面临资源的重复投入、新药上市日期的延后、研发创新企业的大量投资等问题。为此,张江平台经济研究院对国际合同生产企业进行调研,几年内累计形成近千页的调研报告和实施方案建议。最终,浦东依托勃林格殷格翰的国际级合同生产基地,成为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和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试点的策源地和先行者。

       加入“800壮士”时,陈炜正是风华正茂,如今,已是两鬓如霜。30年人生最好的岁月,把思想结晶和研究成果写在改革开放的前沿热土。创业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