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区域特写 > 长三角
长三角

一体化不是“一锅烩”时间: 2022-06-15信息来源:《参考网》2020年10月12日 作者:肖金成 责编:XHY

2020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作为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在一体化进程中,长三角应该如何提高经济集聚度和区域连接性,增强自身创新力和竞争力?就此,《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专访了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理事长、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肖金成。

      “扬长避短做自己擅长的事”


经济》:新常态下,推动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具有怎样的意义和作用?

肖金成:长三角区域原指沪苏浙两省一市,随着长三角城市群(16市)辐射力的提高,安徽省与沪苏浙地区的联系越来越密切,长三角区域的范围也扩展至沪苏浙皖三省一市。

长三角区域三省一市的土地面积为35.91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比重3.74%;常住人口22714萬人,占全国比重16.22%;GDP23.73万亿元,占全国比重23.94%。

新时代推动长三角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既是大势所趋,也是提升全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一方面,有利于优化区域资源的合理配置。区域一体化的基础是合作,合作意味着分工,即基于自身资源禀赋、扬长避短做自己擅长的事。目前,长三角内部互补优势比较明显,上海经济实力最强,服务业、科技教育发达;江苏制造业先进,实体经济基础较好;浙江民营经济发达,市场活力较强;安徽人力资源丰富,在新技术方面有后发优势。只有发挥长三角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加强省市之间的合作与联系,才能形成互相促进、梯度有序的区域发展格局。

另一方面,有利于形成区域的协同创新。当前,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发展已进入关键阶段,以协同创新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着力打造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提高区域产业技术水平,推动制造业从中低端水平升级到高端环节,将引领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实现长三角地区经济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就业质量。长三角地区的深度一体化,将逐渐破除劳动力流动障碍,促进不同地区人口的流动。与此同时,产业结构持续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服务业的比重将不断提高,对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要求也会相应提高,而更高素质和能力的劳动者,又将反过来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形成正向循环。

有落差才有一体化的必要

经济》:您如何评价目前长三角区域的一体化程度?在您看来,还有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

       肖金成:总体来看,长三角一体化进展还比较理想。一方面,安徽融入长三角之后积极性比较高,与长三角地区展开了较为密切的合作,这既是对长三角的互补,也有利于安徽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苏北、浙南地区与长三角城市群的差距在缩小,尤其是盐城、徐州、淮安、丽水、衢州等地发展较快,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

       但是一体化包含多个层次,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尤其是区域发展,不是单靠一个文件、一个政策就能迅速缩小差距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体化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发展落差往往是发展空间,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要符合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承认客观差异,不能搞一刀切。
我做过一些测算,长三角区域间尤其是人均GDP的差距还是比较大。例如,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的土地面积是长三角城市群16市的3倍多,但GDP只有1倍多,人均GDP相差3万多元,地均GDP每平方公里相差6500多元;长三角城市群16市的土地面积只有沪苏浙二省一市的52%,人口为69.26%,但GDP却为80.88%,人均GDP高了16000多元,地均GDP每平方公里高了3900多元。经济发展落差大,既表明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性,也意味着发展潜力还很大。

      《经济》:只有缩小区域差距,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一体化,对于长三角地区而言,缩小区域差距、实现一体化的路径有哪些?

       肖金成:长三角一体化在合理制定顶层设计的基础上,还应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推进。

       一是推进一体化市场体系建设,优化营商环境。要破除制约区域间要素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消除行政壁垒,让生产要素能够自由流动,实现在空间上的优化配置,最终形成统一的大市场,这是深化长三角一体化的关键所在。

      二是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深化教育、医疗、养老、公共交通、旅游、体育、食品安全等民生领域的合作,着力打通省际之间的断头路,加强要素间的互联互通。

      三是推进、完善长三角跨区域环境污染联防联治机制。坚持上下游联动、水岸联治的原则,着力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设立专项基金,健全和完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对区域中因承担生态功能而影响经济发展的地区,予以适当的经济补偿。

      四是加快推进产业一体化发展。当前,要想打破长三角产业同质同构的难题,可以借助双循环来实现。过去沿海地区主要面向国际市场,外贸依存度较高,来料加工的零部件也大多来自于国外,新冠肺炎疫情和中美贸易战对国际贸易、国际供应链都造成很大冲击,国内国际双循环将有利于安徽、浙南、苏北等地发展配套产业,构筑国内供应链,最终实现优势互补,形成区域产业价值链。

      五是要发现人才、培育人才、使用人才。要深化干部制度改革,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探索建立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相适应的干部交流机制。

把“悬崖”变成“缓坡”,产业转移才能更顺畅


经济》:《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都市圈间合作互动,高水平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在您看来,应如何发挥都市圈、城市群的作用,提高长三角一体化水平?

       肖金成:首先,都市圈要同城化。都市圈是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三角地区主要有四个都市圈,一是上海都市圈,以上海为核心,包括周边的苏州、嘉兴、南通、无锡、常州、宁波、舟山等,一体化程度最高;二是南京都市圈,包括镇江、淮安、马鞍山、滁州、宣城等,南京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三是杭州都市圈,主要包括湖州、嘉兴、绍兴、金华等地;四是合肥都市圈,包括芜湖、淮南、蚌埠、六安等,由于合肥刚刚进入都市圈行列,且自身也有做大做强的问题,目前该都市圈的范围并不是很大。
每个都市圈都有明确的主体和“势力”范围,都市圈就是“责任制”,不能说一体化就是“一锅烩”,要先把范围内的事情做好,核心城市要发挥好辐射带动作用,引领都市圈同城化发展。我认为,“十四五”的重心应该放在都市圈规划建设上。

      其次,城市群要网络化。城市群是由都市圈構成的,四大都市圈要相互对接,逐步融入、辐射和带动,即圈外的要与核心城市对接,核心城市要对外辐射带动。城市群要实现网络化,不能一说到城市群就是大城市,也包括中等城市、小城市、小城镇。长三角有个特点,就是城市体系比较合理,包括小城镇都发展得相当好。在城市群里,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区位劣势在弱化,成本优势在强化,网络化给小城市和小城镇带来了发展机会,能够缩小大中小城市以及城乡之间的差距,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第三,要支持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由于发展差距较大,短期内长三角城市群不可能将沪苏浙皖全部涵盖,因此要支持城市群之外区域性中心城市自立自强。例如连云港、徐州、宿迁、亳州、阜阳、温州、衢州、丽水等城市,短期内不可能融入到城市群之中,没有其他城市可供依托,只能靠自己;另一方面,其本身有腹地,能够支撑城市的发展。城市群里的二级、三级城市是没有自身腹地的,在融入城市群之前,就要依靠腹地增强实力,扩大规模,提高自身的吸引力、承载力和对腹地的辐射力。

      《经济》:作为高质量发展样板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长三角一体化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何借鉴意义?

       肖金成:一方面,核心城市不能搞一市独大,这意味着核心城市的产业结构要高度化,要促进低附加值、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这种转移不是说强制性地搬走,而是要顺应市场规律。核心城市的要素成本必然会提高,很多产业在其中难以生存,比如批发市场、一般制造业,要赚钱、要生存,就要转移到周围成本较低的地区,周边小城市、小城镇就有了发展机会,这一点上海做得比较好,京津冀和成渝地区可以借鉴。
另一方面,周边城市要积极改善营商环境,做好产业对接。以京津冀为例,北京、天津的吸引力很大,具有虹吸效应,而周边城市规模小,基础设施不是很完善,营商环境也不是很好。与核心城市落差过大,就像一个悬崖,周边地区很难对接,更难融入。要缩小差距、实现一体化发展,就要把“悬崖”变成“缓坡”,改善营商环境,吸引经济要素,发展产业,一体化速度才能加快。 (记者:张军红)



责任编辑:晓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