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区域特写 > 粤港澳大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

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的几点思考时间: 2017-08-09信息来源:财会学习 2017年11期 作者:曹方平 责编:qgy

摘要: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也是希望能够深化与港澳台合作,推动珠三角城市群和跨省区重大合作平台的建设,深圳在湾区建设中的排头兵作用和重要性也将是毋庸置疑的。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提出对深圳无疑是重大的利好,但是同时面临着诸多的制约因素。

关键词:深圳;粤港澳大湾区;经济


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第一次提出要“深化与港澳台合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2016年3月的总理政府报告中在此提出要携手港澳共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目前,广东省发改委已经启动编制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

一、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意义

有利于保持港澳长期的稳定繁荣。从世界经济版图看,湾区是特定的经济现象,是一种成熟的大都市群体形态,全球有一大半的经济总量都集中在入海口,世界上3/4的大城市和工业资本及人口均集中在距海岸100公里的海岸带地区。国际上有名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都是面积在1万平方公里以上,具有开放的经济体系,高效的资源配置能力及强大的对外聚集功能和发达的国际交往网络,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在我国,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城镇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也是我国对外贸易最发达的地区。粤港澳玩区内聚集了深圳、香港、广州三个全球集装箱吞吐量全球前十的港口,还有香港、澳门两个自由贸易港。从总体经济实力看,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经济总量超过1.4万亿美元,约占全国的10%,占全省的85%以上,对外贸易总额超过1.8万亿美元,在这个全新的湾区经济体重,最有活力,发展最为迅速无疑是深圳,從总体经济实力看,深圳的人均GDP已经达到了2.6万美元,位于全国首位,已超过中上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根据《珠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深圳人均GDP到2020年要达到20万元左右,要实现上述目标,毫无疑问,深圳需要进一步产业升级,做大做强产业规模。

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超级城市群对于深圳发展的战略价值

随着“深中通道”及“港珠澳大桥”的建成,深圳及周边九市连同香港、澳门将使这一片区成为我国经济实力最强的区域,比肩旧金山湾区及东京湾区。

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主力军总面积仅1997平方公里,土地的稀缺严重制约了深圳的城市发展,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经济腹地的支撑。城市群形成后,中山、江门、珠海等城市合计1.3平方公里的土地,将极大地释放深圳的经济活力,提升深圳的发展潜力。

三、深圳市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主力军的对策建议

随着深圳全面迎来“湾区经济”,深圳几乎汇聚了湾区经济中最优质的发展要素,整装待发。“十三五”期间,正是深圳建设“更高水平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更具辐射力带动力的全国经济中心城市,以及更具竞争力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的关键时期,为此,提出对策如下:

(一)建立海陆空立体网络,构建辐射全国内陆地区的“立体新丝路”,将深圳机场打造成一个真正的丝绸之路航空枢纽。推动以深圳港、广州港为首的港口城,发挥毗邻香港、澳门两个自由贸易港的优势,努力打造“一带一路”桥头堡,使广东港口城更好地在国家战略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重点提升港口及现代物流的服务能力,依托港口的资源优势和临港产业聚集的优势,大力发展港口商贸业,构建功能齐全、运作高效的现代港口服务体系。

(二)充分发挥深圳的产业创新优势,深化珠三角城市群的合作网建设。深圳的科技、产业创新走在全国的前列,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全国的金融中心和中国最具有创新力的城市在机制、体制创新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也可以借鉴深圳的先进经验,加强湾区城市合作网络的建设,促进产业和国际的交流与合作,主动对接和服务国家的“一带一路”战略。在这个过程中,深圳的自贸区建设的体制、机制可以实现再探索,寻找新的机遇为广东珠三角自贸区支点建设和运营提供新的创新点。加强技术攻关,增强核心领域突破能力。同时,对于不符合深圳产业发展规划的企业,要加强政策引导和执法工作力度,通过加强湾区区域合作,建立跨区域共享机制等方式,引导企业有序转移,形成良好的产业发展循环,确保宝贵的土地资源可以发挥出最大的经济价值,保证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发挥深圳的辐射带动能力,推动珠江口两岸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积极发挥深圳前海?蛇口自贸区与南沙、横琴三个自贸区之间的联系,建立常态化的合作机制,促进三个自贸区在科技创新政策等多项政策的落地,并以此为突破口推动珠江口两岸世界城市群的建设,激发珠江两岸及香港、澳门片区发展的活力,深圳的南山、宝安在科技创新、现代物流服务业聚集了大批充满活力的创新型企业,拥有与旧金山湾区类似的产业结构,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深圳强大的辐射力可以带动西至北部湾,东至汕头湾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快速发展,成为全球的区域创新中心。

(四)实现交通基础设施有效联动和优势互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建设,对于区域交通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借鉴东京湾的建设,形成以深圳为产业布局的内核,沿深圳湾的珠江东岸向两翼延伸的特大城市制造业产业带,建设成为职能分工体系鲜明,优势互补的湾区经济带。推动中心城市如深圳、广州、珠海等中心城市的错位发展与相互借力,充分发挥核心城市的带动作用,统筹好各港口、机场以及高铁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实现更高层次、更深领域、更广范围的发展。

(五)加强港务、物流、金融等相关人才和技术的引进和培养。人是第一资源,是科技、产业创新发展的基础,是创新发展的驱动力,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数以千万移民的聚居之地也是我国兼容并蓄,人才聚集效应十分显著的地区,深圳市应以高端人才引进为核心,推动各类科研机构及高校落户深圳。加强科研机构之间、科研机构与各类创新主体之间的人才流动,促进协同创新。进一步借助香港这个亚洲国际都会的龙头作用,加快国际人才的引进,促进全球优秀人才的流动,制定相应的机制,构筑创新人才引进体系,确保粤港澳长期繁荣。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Z].2009-01-09.

[2]钟坚.大试验——跨世纪的中国经济特区[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5.

[3]邓春玉.城市群际空间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匹配分析——珠三角建设全国重要经济中心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9,(8).

(作者单位:中共深圳市南山区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