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区域特写 > 珠三角
珠三角

珠三角城镇化发展重大资源环境约束探析时间: 2015-11-11信息来源:《环境影响评价》 , 2015 (5) :14-17 作者:张玉环,余云军,龙颖贤,桑燕鸿,钱冬林 责编:fh_admin


    珠三角城市群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江门、佛山、惠州和肇庆 9 个地市,面积约 54 754km2。珠三角城市群充分发挥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锐意改革,率先开放,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和重要的经济中心区域。珠三角城市群以不足全国0. 5% 的国土,聚集了全国 4. 2% 的人口,创造出全国9. 3% 的经济总量,城镇化率从 1978 年的 16% 提高至2013 年的 84. 03% 。当前,珠三角城市群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区域协调、有序、持续发展面临重大挑战。在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的大背景下,辨识珠三角城市群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对促进和协调经济社会发展、改善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安全和生态平衡、保障公众健康至关重要。

1 珠三角产业发展特征

    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珠三角城市群率先在全国推行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建立开放型经济体系,GDP 迅猛增长,经济总量先后超过亚洲“四小龙”的新加坡、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建立了世界制造业基地,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近年来该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呈现明显放缓趋势,GDP 增速由2000 年的13.7%下降至2013 年的9.4%。
    珠三角城市群“簇群”经济特征明显,初步形成了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经济圈,但各地市经济发展仍不平衡,东西两岸、内外圈层和城乡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广州、深圳两个核心城市的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区内其他城市,其 GDP 占珠三角城市群总量的近50%,而处于边缘地位的惠州、江门、肇庆等城市的发展程度却处于相对较低水平。
    改革开放至“十一五”期间,珠三角的产业发展以外向型产业、“三来一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体,经济发展主要依靠资源驱动,增长方式粗放。近年来,随着珠三角“劳动力、产业双转移”、“双轮驱动”战略的实施,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迁,取而代之的是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为城市群各地市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层次腾出了空间。
    珠三角城市群经济高速发展所伴随的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化进程迅速加快和交通运输需求不断增大都给区域资源环境带来沉重压力,复合型、累积性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保护形势不容乐观。

2 生态环境代价不容忽视

2. 1 复合型大气污染形势严峻
    珠三角的大气污染源较密集,多种大气污染物在城市间相互传输; 随着空间集聚、时间积累,不同污染物之间可能发生协同效应,生成危害更为严重的二次污染物。产业转移、适度重型化等战略的实施,使高耗能行业产值比重有所上升,2012 年达22.7%,且主要集中于珠三角城市群周边的韶关、清远、茂名、云浮、梅州和潮州等市,对区域大气环境潜在影响较大。
    据2014 年广东省环境状况公报,珠三角各市大气环境质量年达标天数比例在70.2% ~95.6%,平均81% ,首要污染物主要为 PM2. 5,其次是臭氧和 NO2,如图1 所示。区域内以细颗粒物和臭氧污染为特征的大气复合污染日益突出,高浓度的细颗粒物水平和高水汽含量是该区域能见度恶化和霾天气频繁出现的直接诱因。虽然珠三角区域 PM2. 5平均浓度比全国低 33.9%,比京津冀低 54.9%,比长三角低29. 9% ,但是臭氧浓度自 2005 年以来呈现震荡上升趋势,已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和长三角。大气环境问题已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2. 2 地表水环境压力突出
    在推进《广东省碧水工程计划》、《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 2013—2020 年) 》的基础上,区域水污染整治工作取得较大进展,水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局部水环境压力仍较突出。据 2014 年广东省环境质量公报,全省仍有16. 1%的水质断面达不到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8. 1%的江段受重度污染,珠三角河网片区城市内河涌污染严重,水体黑臭现象十分突出。
    珠三角城市群的供排水格局较混乱,全省近40% 的水污染负荷高度集中在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市,能够利用的环境容量有限,尽管近年来污染减排成效显著,但“微容量、重负荷”的问题依然突出,龙岗河、坪山河、观澜河等河流以及城市河涌水质改善任重道远。
    城市群各地市之间相互影响,2014 年全省约有两成跨市交接断面达不到水质要求,深圳市流出的水质达标率仅为13.9%。跨界水污染由于涉及上下游问题,往往牵涉多个城市,城市群之间水污染联合防治机制的缺失导致跨界水污染矛盾尖锐。
2. 3 海洋污染隐患凸显
    随着珠三角城市群工业发展向惠州 - 深圳 - 珠海 -江门沿海一线推进,入海污染负荷持续增加,海洋环境质量压力巨大。珠江口近海是珠三角城市群入海污水的主要接纳海域。据2014 年广东省环境质量公报,全省67 个近岸海域水环境功能区中,有3 个受重度污染,均位于珠江口海域。
    珠三角近海富营养化突出,近 10%的功能区海水水质呈重度或严重富营养状态,赤潮成为威胁近海环境的重要生态风险。据统计,2009 年至 2013年期间,广东省海域共发生赤潮 57 次,累计面积达到1 945 km2,主要集中在集中珠江口、大亚湾、大鹏湾等海域。
    珠江口咸潮入侵逐年加强,1993 年、1999 年、2004 年、2005 年和 2011 年均发生严重咸潮,且有向内陆入侵、上溯距离越来越远的趋势。虽然枯季采取上游水库调淡压咸措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咸潮对珠三角供水的影响,但咸潮入侵的严重形势并没有改变,已对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生态、节约、循环、绿色发展构成威胁。
2. 4 土壤污染趋重蔓延
    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区第四纪海陆交互相分布有大面积毒害元素的污染区,其中 Cd、F 等元素污染物来源于三角洲沉积物源区,属于与三角洲形成过程密切相关的地质作用引起的污染。据调查,珠三角土壤中“三级和劣三级土壤”占 22.8%,重金属超标占28% 。此外,土壤“有机物污染”形势不容乐观,如持久性有毒有机污染物有机氯农药、氯苯、多环芳烃和邻苯二甲酸酯等,在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土壤、农作物、底泥和灌溉水中普遍检出,危害人体健康。珠三角城市群实施“产业转移”后,原有工业用地土壤污染问题严重阻碍了遗留土地的开发利用,影响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
2. 5 生态退化后果堪忧
    随着珠三角城市化及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生态用地被大量侵占,自然生态环境质量下降。据统计,1996—2013 年珠三角建设用地面积年均增加近 1. 9万公顷,占全省增加量的 63.4%; 农用地年均减少1. 3 万多公顷,耕地年均减少 2 万多公顷,尽全省减少量的近八成。
    珠三角地区城镇化进程中汽车拥有量不断增加,路网密度也不断加大。已有研究表明,在道路、铁路及城市化区域综合影响下,珠三角城市群是全国景观破碎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广州市及周边地区的破碎化程度较高。珠江口滩涂资源占珠三角近海的四分之一,但快速城市化进程引发了滩涂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使得滩涂面积不断减少。20 世纪70 年代至21 世纪初,剧烈的人类活动使珠江河口岸线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八大口门河口岸线延伸呈现不同的时空特征。如磨刀门岸线平均每年向东南延伸 226 m,伶仃洋西岸大角山至珠海金星铜鼓角年平均向东延伸 190 m。珠江河口岸线的变化导致八大口门区域地貌轮廓形态改变、滩涂湿地严重萎缩、河口区红树林面积锐减、生物多样性降低。
2. 6 “垃圾围城”处置艰难
    珠三角城市群生活垃圾产生量为 6 万 ~ 8 万t /d,各城市的垃圾处理能力远低于实际产生量,大型卫生填埋场屈指可数,无害化处置途径亟待解决。广州日产生活垃圾 1. 7 万 t,现有垃圾填埋场将在 2015 年前陆续封场,目前规划有 7 座垃圾焚烧综合处理厂,其中 5 座规划待建。深圳、佛山、东莞、中山、珠海、惠州、江门等城市的生活垃圾日均新增千吨以上,并以每年 5% 以上的规模增长。据不完全统计,珠三角城市群现有及规划的垃圾焚烧厂约 33 座,其中由于邻避问题处于前期工作阶段的有 12 座。“垃圾围城”已是珠三角城市群不可回避的社会公共问题。

3 资源支撑能力不断下降

3. 1 土地开发高度集约资源趋紧
    珠三角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据《国家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情况》( 2012 年度) ,在全国 336 个国家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结果综合排序中,位居前 10 名的有 3个是珠三角地区的开发区,居前 50 位的 8 个开发区也均地处珠三角地区。然而,多年传统发展模式积累的粗放用地态势尚未得以彻底改观。2012 年珠三角单位GDP 达到8 726. 2 万元/km2,相比一些国家或地区2011 年的单位产出水平,如日本( 10 162. 18 万元/km2) 、新加坡( 216 185.1 万元/km2) 等发达国家,以及我国香港地区( 147 633.14 万元/km2) 和上海市( 30 469.37 万元/km2) ,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上存在着较大差距。
    近20 年来,珠三角城市群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属于多中心模式,有效控制了中心城市的合理规模。作为中心城市的广州、深圳城市建成区面积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62% 和 5.58%。东莞、佛山扩张速度甚至高于中心城市,城市建成区年均增长率分别为7. 44%和 9. 37%,主要得益于产业园区的大量布局。珠海、中山、江门、肇庆、惠州等组团城市的城市建成区年均增长 率 分 别 为 4.11%、3. 68%、3. 79%、2. 94%、4. 03% ,略低于中心、次中心城市。  
    大量农地资源转为建设用地为珠三角城市群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传统发展模式使土地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土地资源紧缺已成为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3. 2 能源依赖性加剧
    珠三角城市群的能源消耗主要依赖外来能源。据统计,广东省一次能源生产量近 20 年内大约增长了6 倍,但占可供本地区消费的能源量的比例却逐步降低,从2000 年的 39. 2%降低到 2013 年的 18. 0%。如图2所示。

    珠三角城市群能源消耗总量逐年上升,2005—2011 年上涨幅度远高于城镇化率的增长速率。各类产业及居民生活能源消费量均有大幅提高。据统计,2013 年广东省第一产业能源消耗量较 1990 年增长2. 5 倍,第二产业能源消耗量增长 6. 7 倍,第三产业能源消耗量增长 12.1 倍,生活能源消耗量增长了 8.9倍。“适度重型化”发展战略的提出使区内高耗能行业比重有所上升。“十二五”以来,除佛山、东莞外,珠三角城市群其他各市的高耗能行业产值比重都有所提高。由于珠三角城市群自有资源贫乏( 广东省自产煤仅占总消耗的 7%) ,又处于国内煤炭供应链条的末端,在资源配置及运输方面处于劣势。未来区域发展的能源依赖性将进一步加剧。

4 珠三角发展战略环评启示

    在当前形势下,珠三角城市群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总体上还处于历史欠账阶段,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短板之一。随着区域产业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珠三角资源环境的“瓶颈”作用将日益突出。珠三角城市群的生态安全具有重大的全局性意义,其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该区域的人居安全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生态环境质量已经成为珠三角城市群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瓶颈,将直接影响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扭转生态退化趋势、提升环境安全水平、改善人居环境质量,已经成为珠三角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任务。以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为主要抓手,优化、调整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路径和方案,推动珠三角城市群实现绿色转型,进一步发挥对全国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先行示范作用,是实现珠三角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上述区域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资源环境问题,珠三角发展战略环评应高度关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 根据区域资源能源开发利用和环境质量演变趋势,摸清珠三角资源环境承载现状和中长期资源环境承载水平的变化情况,重点关注该区域水资源、能源、土地资源的优化利用与大气、水环境承载力可持续利用问题。
    (2) 判断珠三角产业升级转型、产业转移、广东自贸区、珠江 -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生活消费方式转变等区域重大产业和城镇化发展战略对资源环境的累积性影响以及上述重大资源环境问题的影响态势,据此提出区域资源环境保护的战略性目标、原则、内容框架和重点任务。
    (3) 立足于构建“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全过程的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框架,完善跨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跨流域水资源和水环境保护的协作机制,构建基于环境质量的生态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和管理体系,研究提出促进绿色发展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和体制机制。

参考文献
[1]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2008—2020 年) [Z]. 2008.
[2] 叶嘉国. 珠三角产业转移趋势及承接地应对之策[J]. 宏观经济管理,2013( 1) : 54-56.
[3] 樊丽雅. 珠三角产业集群发展情况及转型升级对策建议[J].当代经济,2012( 8) : 55-57.
[4] 胡晓宇. 珠江三角洲区域大气污染及城市间相互影响的模式研究[D]. 北京: 北京大学,2011.
[5] 车汶蔚,郑君瑜,钟流举. 珠江三角洲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特征及分担率[J]. 环境科学研究,2009,22( 4) : 456-461.
[6] 吴蒙,吴兑,范绍佳,等.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大气污染与边界层特征研究进展[J]. 气象科学进展,2014,4( 1) : 24-30.
[7] 李志成,郑君瑜,钟流举. 珠江三角洲地区 2006 年颗粒物污染过程识别与分析[J]. 环境科学研究,2011,24 ( 9) :975-981.
[8] 郭振任,袁丽蓉. 河口咸潮活动及其环境影响———珠江口咸潮上溯问题与对策[M].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2.
[9] 李碧,黄光庆. 城市化对珠江河口的生态影响及对策[J]. 海洋环境科学,2008,27( 5) : 543-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