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区域纵览 > 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

城市空间结构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综述时间: 2015-10-07信息来源:厉敏萍 曾光 作者:wl_admin 责编:

    [摘要]城市与区域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随着区域与城市空间联系的不断加强。城市空间结构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国内学者对城市空间结构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存在不同理解。对城市空间结构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的研究较少。为此,加强城市空间结构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互动关系的研究很有必要。


  [关键词]城市空间结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城市空间结构的内涵


  空间是城市存在的基本形式。城市发展历史表明,城市发展是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在特定地理空间上相互耦合、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空间过程。城市空间结构是主要从空间的角度来探索城市形态和城市相互作用网络在理性的组织原理下的表达方式,也就是说在城市结构的基础上加上了空间的维(spatial dimension)的描述。[1]关于城市空间结构的内涵,国内学者主要有两种不同见解。一是以柴彦威、邓宏兵为代表的,认为城市空间结构主要指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柴彦威(2000)[2]认为,城市空间结构,严格地讲,是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是城市地域内部各种空间的组合状态。邓宏兵(2008)[3]也认为,城市空间结构一般指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它是在城市地域内部,不同功能区在空间上有机联系所表现出来的空间形态。二是以江曼琦、郭洪懋、张秀生为代表的,认为城市空间结构具有层次性,包括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城市外部空间结构两个部分。江曼琦(2001)[4]认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主要指城市内部的土地利用和城市功能的结构与组合,城市外部空间结构是作为一个整体的城市的组合形态。郭洪懋(2002)[5]认为,城市空间结构可以分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城市外部空间结构两个部分。其中,城市外部空间结构的界定较复杂,他认为,其包含两重涵义,一是指城市行政关系范围内,或者说城市本身的城镇体系所组成的空间体系;二是区域角度的涵义,指由一个中心城市辐射区域内中心城市其他城市共同构成的空间体系。张秀生(2009)[6]认为,城市的内部空间问题,是从城市自身的角度来讨论的;而城市的外部空间结构,则是指一个城市及其所在的区域内其他城市共同构成的空间体系。通常所说的城市密集区(城市群)是城市外部空间结构最典型、最本质的表现形式。笔者比较赞同第二种观点,即城市空间结构具有层次性,其中,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是城市地域内部各种空间的组合状态,是从城市自身的角度来看的;而城市外部空间结构是作为一个整体的城市的组合形态,它应属于区域层面上空间结构研究的范畴。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个历史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如何理解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科学内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纵观国内研究,因不同研究内容和视角,学者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解各有侧重。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代表性观点:(1)发展过程论。张敦富、覃成林(2001)[7]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益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的过程。张可云(2007)[8]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在区域经济发展均衡过程中不断追求区域间的相对平衡和动态协调的过程,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区域和谐。(2)过程状态论。蒋清海(1995)[9]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在各区域对内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各区域间所形成的相互依存、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状态和过程,并且形成决定这种状态和过程的内在稳定的运行机制。(3)发展模式论。高志刚(2002)[10]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主要是从效率与均衡的角度考虑的既不同于均衡发展,也不同于非均衡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它具有四个鲜明的个特点:首先强调效率与公平兼顾,其次强调适度倾斜和重点发展,第三强调优势互补,第四强调共同发展。(4)发展战略论。陈秀山、刘红(2006)[11]指出,区域协调发展是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既要保持区域经济整体的高效增长,又能促进各区域的经济发展,使地区间的发展差距稳定在合理适度的范围内并逐渐收敛,达到各区域协调互动、共同发展的一种区域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究竟是一个过程,还是一种状态?是一种模式,还是一种战略?笔者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种状态;既可作为一种发展模式,又可作为一种发展战略。必须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把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三、城市空间结构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


  城市与区域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整体,两者互为前提和条件。城市是区域的增长极,是区域的核心,而区域是城市的载体、支撑和扩散腹地,两者不可分割。[12]21世纪是城市化的世纪,城市化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和推动力,多中心城市空间布局已经成为中国大城市发展的战略选择。城市空间结构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区域经济协调的发展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但遗憾的是,我国理论界从城市空间结构角度来研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较少,从区域协调发展角度来研究城市空间结构的更少。归纳起来,涉及城市空间结构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城市是区域的增长极,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主导作用。增长极理论认为,区域中的经济增长是一种非均衡的增长,它首先体现为区域内若干个发展极的增长,而后,通过这些“极”的发展可以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增长。在佩鲁的论述中,“发展极”被定义为那些由主导产业或由创新能力的企业在某些地区集中而形成的经济中心,而这种经济中心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又体现为城市聚集体。[13]从区域的角度上讲,区域中心城市是经济区域中的经济发达、功能完善、并能够渗透和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行政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的统一体。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主导性作用以及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吸引和扩散作用,把城市经济与区域经济和外部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实践证明,城市扩张不仅是加快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性途径,更重要的是建立起一个新的获取“发展红利”(development dividend)的平台。[14]


  其二,城市布局影响和决定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区位指向、集聚与扩散机制以及空间近邻效应是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基本力量。[15]]作为区域增长极的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具有重大影响,并通过其集聚与扩散功能、空间近邻效应影响区域空间经济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城市的形成、发展、衰落和消失,都将引起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相应的变化,城市布局成为影响和决定区域人口分布、产业布局、要素流动及国土开发格局的重要因素。其中,城市支柱产业的选择决定整个区域的产业发展方向。


  其三,城市化通过推力机制和拉力机制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城市化发展是联系集聚经济和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有效途径。城市化过程是经济城市化、空间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过程。城市化对区域发展的带动主要表现在城市化的推力机制和拉力机制上,城市所产生的巨大的吸引力和辐射力,不仅拉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刺激了各种资源向城市集聚,进一步加速城市化和农村现代化。[16]中央提出加快城镇化发展,把城镇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和扩大内需的关键,以城镇化带动区域协调发展。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还会引起城市体系的变化,产生城市群,整个城市群作为集聚中心能够产生更大的辐射作用。整个区域城市化水平提高成为广域的集聚中心和增长极,凭借城市群网络体系的建立可以增强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增加溢出效应的扩散范围,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17]


  其四,城市是区域经济联系的枢纽,城镇体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区域中的任何城市都不是孤立的,城市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将彼此分离的城市结合为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由此形成了城市体系。城市体系是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城市经济区网络的依托。[18]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逐渐加强。区域的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等经济行为以及经济要素的空间聚集与扩散更多是在城市与城市之间进行。城镇体系既是区域经济运行的结果,又是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依托、基础和制约因素,也是区域问题产生的根源之一。因此,加强城镇体系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引导城镇向着合理的方向发展,与区域的经济运行相一致,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这不仅有必要,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9]


  其五,城市空间结构决定城市竞争力,进而决定区域竞争力。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城市竞争是区域竞争的关键。而城市竞争力与城市空间结构在经济内涵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城市竞争力的培育最终应落实到城市空间结构上。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化和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区域之间的竞争不仅仅表现为单个城市之间的竞争,更重要的表现为城市区域、城市群之间的竞争。[20]正如魏后凯所指出的,“北京和上海、广州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首都圈同长三角都市圈、珠三角都市圈之间的竞争。以都市圈或城市群和产业链为主体的群体竞争,已经成为当前区域竞争的新特点。尤其是,在参与高层次的全国竞争和国际竞争中,都市圈竞争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其六,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这方面的专门研究,国内还处于空白阶段。国内有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的专门论述,只有部分学者在一些文章中提出了个别有价值的观点。许光洪(2003)[21]认为,区域对城市的影响,主要是对城市位置和城市化的影响。其中,区域发展对城市地理位置的影响体现在:城市及其直接腹地的总体实力和经济发展速度逐步改变原有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格局,使得区域重心发生迁移,城市的中心位置发生改变。同时,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直接改变城市地理位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也影响城市的综合实力。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市经济规模也越大。区域发展对城市化的影响,首先在于产业结构的转换引致产业的空间集聚,进而成为推动城市化进程的基本动力。地区产业结构转换强度越大,城市化水平上升也较快。汤茂林、姚士(2006)[22]也认为,城市化与工业化、现代化有同步关系,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市化水平就越高。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同步的原因是经济结构和经济模式对城市发展的决定性影响。区域问经济发展差异越大,城市分布就越不平衡。在发达国家和地区,随着地区间经济发展差异的缩小,城市分布趋向平衡。


  四、研究展望


  纵观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学者对城市空间结构与区域协调发展关系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对城市外部空间结构与区域协调发展互动关系的专门研究严重不足。结合当前的理论研究和我国区域发展实际,笔者认为以下几个问题值得关注:


  1.加强区域层面的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不仅紧迫,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国内学者研究城市空间结构主要局限于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研究,而从区域层面来研究城市空间结构,即对城市外部空间结构的研究相对滞后。其实,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看,城市外部空间结构的研究更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因此,从区域层面来思考城市空间或从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角度来探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是当前及今后理论研究应当关注的一个热点。


  2.加强城市空间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的研究,通过完善区域经济政策,优化城市空间结构达到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比如,如何以产业链为主线,促进产业集聚,逐步形成价值链,最终形成城市链,以城市链推动城市群和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


  3.加强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构建的研究,尤其是要加强对区域一体化过程中城市合作机制与利益协调机制构建的研究,充分发挥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市在区域合作与竞争中的作用。比如,如何探索发达城市与欠发达地区城市(尤其是老少边穷地区城市)之间的区际合作与产业对接机制,实现互利双赢。


  参考文献:


  [1][12]顾朝林.城镇体系规划——理论·方法-实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柴彦威.城市空间[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3][16][18]邓宏兵.区域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4]江曼琦.城市空间结构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5]郭洪懋.城市空间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6][14][20]张秀生,张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9.


  [7]张敦富,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8]张可云.论区域和谐的战略意义与实现途径[J].创新,2007,(04):5-9.


  [9]蒋清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若干理论问题[J].财经问题研究,1995,(06):49-54.


  [10]高志刚.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研究[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2,(03):1-5.


  [11]陈秀山,刘 红.区域协调发展要健全区域互动机制[J].党政干部学刊,2006,(01):26-28.


  [13]张培刚.发展经济学教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15]李小建.经济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7]葛宝琴.城市化、集聚增长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D].杭州: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19]江曼琦.经济发展与城镇体系格局演化研究[R].国家社科基金研究报告,2011.


  [21]许光洪.我国城市与区域发展的互动关系[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3,(05):38-41.


  [22]汤茂林,姚士谋.论城市发展与区域的关系[J].城市研究,2000,(02):33-35.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 编发:王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