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聚焦 > 城市群(都市圈)
城市群(都市圈)

城市群:城镇化的主要载体时间: 2018-02-28信息来源:肖金成 作者:qgy_admin 责编: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把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要在中西部和东北有条件的地区,依靠市场力量和国家规划引导,逐步发展形成若干城市群,成为带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自从国外学者提出城市群概念以来,越来越多的的中国学者关注并研究城市群,对城市群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晰,并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重视。
  
   一、什么是城市群
    所谓城市群是在一个特定区域内,分布有众多规模不等、类型各异的城市,其中有一到几个特大城市,依托便捷的交通条件,城市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成为一个功能互补的具有一体化趋势的城市综合体。对城市群概念的表述学者们并不一致,但认识在渐趋一致,即城市群是有很多城市组成的,彼此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共同对区域发展产生影响。城市群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区域空间形态的高级现象,能够产生巨大的集聚经济效益,是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现代化水平逐步提高的重要标志。
 在城市群范围内,城市和城市形成了互补关系,大城市的功能不断升级,给小城市和小城镇带来了机遇。小城市和小城镇在城市群范围内,区位劣势在弱化,而成本优势在强化。原来一些城市之所以发展缓慢,因为有区位劣势,始终是很小的规模,产业和人口集聚不了,但在城市群中,由于交通条件的改善,区位劣势就不存在了。小城市和小城镇,各种要素成本都很低,比如零部件产业就可以在小城镇和小城市得到发展。在城市群里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能够协调发展,而且基础设施能够共建共用。
    根据城市群的定义,一个区域是否形成了城市群,需具备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一定要有大都市,没有大都市,都是中小城市,各自的辐射半径就很小,城市和城市之间的联系就没有那么强;第二个条件,要有一定的城市数量。到底数量多少,也没有特定标准,但两个、三个肯定不能算城市群;第三个条件,城市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功能能够互补。有些城市离其他城市距离很近,但老死不相往来,不一定就成为城市群的一部分。有鉴于此,城市群不是在地图上画圈,想画多大就画多大。也不是缝制一个口袋,想装几个就装几个。
     和城市群相关的概念有很多,比如都市圈、都市连绵区、城市带、组团型城市等等。由于这些概念存在着一定的共性,有时将其混用。其实城市群与都市圈的概念是有区别的,城市带与都市连绵区也各有定义。   
     城市连绵区强调的是都市区的空间形态,即城市沿一条或多条交通干线向外扩展,城市和城镇连续分布的城市一体化地区。像浙江沿海、苏南地区、珠三角部分地区,都可称为城市连绵区。既可是一个城市向周边绵延,也可表现为几个城市首尾相接。这是经济社会自然发展的结果,也是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极力避免的。城市群中的城市不是连续的,城市之间有农田、有乡村,城市边界非常清楚。  
    城市带和大都市带的含义基本相同,都是指在一条交通轴线上分布了大大小小很多个城市。大都市带顾名思义是分布了很多大城市。和城市群概念不同的是,城市带所强调的是城市分布的形态,但城市之间不一定存在密切联系,而城市群强调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及相互影响。   
    组团型城市和城市群极为类似,在经济联系、功能互补、交通发达方面都可谓典型的城市群,但本质的区别是前者是一个呈分散状布局的城市,是现代大都市为避免交通拥堵和环境恶化通过建立新区形成的多中心格局,也有将周围的城市扩展进来,从而形成一个新的组团型城市。而城市群则是由多个城市组成的集合体,无论如何发展也不会成为一个城市。   
    都市圈一词出现和使用的频率极高。此概念起源于日本,日本在太平洋沿岸分布了东京、大坂、名古屋三大都市圈,共同构成东海道城市群。因此,可以认为,每个城市群都有一个或多个都市圈。都市圈属于同一城市场的作用范围,一般是根据一个大都市辐射的半径为边界并以该城市命名。如长三角城市群中有上海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长江中游城市群中有武汉都市圈。都市圈均是以核心城市命名,而城市群一般不以核心城市命名。
 
   二、城市群的主要特征
    城市是一个区域的中心,通过极化效应集中了大量的产业和人口,获得快速的发展。随着规模扩大、实力增强,城市对周边区域产生辐射带动效应,形成一个又一个都市圈或城市圈。伴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际之间交通条件的改善,尤其是高速公路的出现,相邻城市辐射的区域不断接近并有部分重合,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影响越来越大,就可以认为形成了城市群。
  (一)功能高端化
    城市群往往出现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区域,人口众多,腹地广大,经济强劲,新技术、新思想活跃。城市群多集外贸门户职能、现代化工业职能、商业金融职能、文化先导职能于一身,空间密集程度较高,成为区域政治、文化、经济核心区,对国家、区域乃至世界经济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中枢作用。
  (二)结构等级化
    城市群的空间形态表现出明显的等级结构,至少有一个或多个规模较大、经济发达和辐射功能较强的核心城市,这些城市是城市群的中心和增长极。在这些城市的周边分布了大小不等的二级城市和三级城市,并穿插了众多小城镇,还有相当大面积的农业地区。
  (三)分工合理化
    城市群的发展使区域经济的组织与创新能力加强,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不断优化。城市群内部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包括资源、金融、市场、信息以及一些集团公司控制的更紧密联系在内的要素流动,形成城市间日趋合理的职能分工。受规模经济内在要求的驱动,大量不同等级规模的企业或一系列配套产业及相应的上下游产业等集中连片分布,形成有特色的分工与合作网络,使各城市优势互补,以实现资源的集约利用与效益的最大化。
  (四)城乡一体化
    由于城市功能各异,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使得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各城市之间以及城市、城镇与农村之间存在紧密的经济联系,特别是伴随现代交换手段,在城市群各个层次上,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多种形态的集聚与辐射形式,又进一步增强了区域内部的互动能力。中心城市的作用呈现逐级传递特征,即中心城市对区域内其他城市辐射,其他城市再对区域内其他地区辐射,有力地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核心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和农村互促互进,城乡各种要素无障碍流动,公共产品共享,城乡界限模糊,城镇化进程加快。
  (五)交通网络化
    城市群雏形一般沿综合交通走廊展开,并随着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改善而不断扩大。城市群拥有由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通讯干线、运输管道、电力输送网所组成的区域性基础设施网络。发达的交通运输、信息等网络构成城市群空间结构的骨架,将大中小城市串联一体,因此,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与城镇空间结构相互协调。以不同等级、规模、性质的城市为节点,每个城市都具有一定的集聚和辐射范围,它们相互嵌套,有机结合,共同形成千丝万缕的节点网络城市格局。以往离散型、极核型的城市空间布局向点轴型、网络型演变,日益显示城市群体从线性联系到网络联系的巨系统特征。
  (六)空间动态化
    城市群不是封闭和孤立的,而是一个开放系统,对内对外都保持着经济、社会、文化和技术等广泛交流。随着生产力发展和市场化水平的提高,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区际联系强度越来越大,导致城市群的范围、结构、性质等发生改变,不断向其高级形态进化。城市群的发展是渐进的连续的过程,既包括区域内多维连续与协调发展,又要考虑与相邻区域互动互进的联合与协作,甚至发挥对更大区域范围的影响和联动效应。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当其范围、功能、结构、对外联系或其他相关要素发生变化,都会导致城市群内部的连锁反应乃至城市群范围的改变。
 
   三、我国城市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城市群是城市发展到高级阶段出现的现象,是一种空间形态,和城镇化一样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但往往被认为是人为的结果而片面地夸大其功能与作用。我国在城市群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认为城市群越大越多越好,各省争相打造城市群。城市群比起都市圈来看,由于受多个城市的相互影响,而不是仅受一个城市的影响,所以空间范围比较大,但也不能无限扩大,将联系不很密切的城市扩大进来,导致名不副实,容易引起认识上的混乱。继而影响政策的制订和规划的编制。城市群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基础条件和自然环境,并非所有的地方均适合发展或打造城市群。花费人力物力去打造或争取,都是无意义的。城市群除了表明城市比较密集,城市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之外,并无特殊的功能。在无条件成为城市群的地区,应培育区域性中心城市,增强其辐射能力,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二是核心城市的功能有待提升,城市间功能关系不协调。在现行财税体制和政绩考核制度下,每个城市仍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争相发展利大税高产业,导致城市间同质性竞争激烈,城市间功能分工和合作关系未建立起来。核心城市凭借各种优势,吸引要素资源,造成核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发展差距不断拉大。
    三是城市间合作机制有待健全。尽管近年来城市群在推进区域一体化和协同发展上不断取得共识,在一些领域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合作的层次仍比较低,很多事项雷声大,雨点小,重开会,轻实施,协议多,推进少,尤其是对于跨省城市群,城市间的实质性合作推进步伐仍比较缓慢。城市间建立的合作组织,主要停留在各种会议与单项合作机制上,一般采取集体磋商的形式,关系城市间利益冲突、激励和约束、财政分担和资金管理、监督检查等制度化机制欠缺。有关城市群的规划很多,但缺乏法律效力,约束性不强,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应对我国城市群发展中的问题,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积极构建有利于促进要素流动的市场体系,促进城市间合理分工与优势互补,又要有效发挥政府在弥补市场失灵领域中的作用,健全城市群治理机制,加强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市场对接互补、公共服务共享、生态环境共保,共同应对城市群人口经济活动密集带来的资源环境挑战和公共服务需求,有效解决跨界冲突,引导城市群健康持续发展。
  加强中央政府对城际关系的指导和协调,充分发挥多元主体的作用,改变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治理模式,向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转变,建立起城市间紧密联系的合作网络,共同解决城市群面临的区域性公共问题,保障城市群高效、协调、公平、和谐发展。
    核心城市在强化高端生产性服务功能的同时,要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将向其他大中城市转移,一般制造业和零部件生产将向周边中小城市或小城镇转移。应积极应对大城市病的挑战,促进产业与城市融合、就业与居住平衡以及社会融合。核心城市必须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和义务,通过多种途径支持周边城市发展。建立产业合作机制,向周边城市转移有利于促进当地就业的一般制造业,支持外围城市发展休闲旅游业、商贸物流等专业化功能;加快推进与周边城市便捷的交通干线联系,促进人员物资顺畅流动。
    中小城市在产业功能提升的同时,也相应带来人口的聚集,使得城市群内不同规模和职能结构的城镇体系更加合理,城市群的分工协作效应实现最大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条件的改善和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不同功能特色的城市将不断涌现。
    城市群中的不同城市在竞合发展过程中,应逐步形成城市功能有机整合、产业分工合理、经济联系紧密的相互依赖的网络关系,使城市群具有更丰富的多样性、更大的创造性和更持久的发展潜力,以支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提升城市群的国际竞争力。
     
    四、中国已形成十大城市群
    中国人口众多,且大多数人口集中于东中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市数量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大量高速公路的修建,使城市之间的联系更为便捷,一个个城市群出现了。据测算,中国已经形成了十大城市群,即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川渝城市群和关中城市群。据统计,十大城市群的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十分之一左右,承载人口三分之一左右,GDP占全国的比重三分之二左右。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城市群已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
    十大城市群之一或者说中国最大的城市群是长三角城市群,将来要用高铁联系起来,城市群内各城市的人口集聚能力还很强,比如南通等沿海城市现在人口还很少,再增加一倍人口是没有问题的。珠三角城市群城市最密集,人口也非常密集,加上流动人口,有将近八千万,户籍人口三千万,农民工四五千万。京津冀城市群除了北京和天津人口很多之外,其他城市的人口并不是很多,未来有很大的增长潜力。海峡西岸城市群,福州城市规模不大,漳州、泉州、莆田、宁德发展条件都很好,发展潜力也很大。长江中游城市群,物产丰富、水资源丰富,交通也很发达,只有武汉一个大都市,其他城市人口都不到一百万,发展潜力很大。中原城市群以郑州为核心,周边有洛阳、新乡、许昌、开封等城市。西部地区有两大城市群:川渝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中原城市群以成都和重庆为核心,周围有十几个城市:泸州、宜宾、内江、自贡、德阳、绵阳、南充等。关中城市群以西安为核心,周边有咸阳、宝鸡、渭南、铜川、商洛等。
 
    五、新的城市群正在形成
    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新的城市群会不断出现。从区位、交通及产业发展来看,以长株潭为核心的湘东地区、以合肥为核心的安徽江淮地区、以南宁为核心的广西北部湾地区、以长春、吉林为核心的吉林中部地区、以哈尔滨为核心的黑龙江西南部地区、以乌鲁木齐为核心的天山北坡地区,均有希望形成新的城市群。以合肥为中心的江淮城市群,包括芜湖、马鞍山、池州、铜陵、安庆、滁州、蚌埠、淮南、六安等十个城市。吉中城市群,黑西南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天山北坡城市群,均已有了城市群的雏形,但是中心城市规模和实力还不够大,和周边城市的联系还不是很强。随着辐射半径的扩大,和周边城市的联系不断加强,城市群就能够形成。其他地区能否形成城市群,取决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大都市的出现以及核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联系是否不断加强。
    我国由于人口众多,绝大多数人集中生活在东部平原地区,所以,我国的城市群不仅数量多,而且规模大。根据预测,我国将形成若干世界级城市群。现在长三角和珠三角提出要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未来,京津冀和山东半岛两大城市群将融合为一体,毫无疑问也会形成世界级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湘东城市群也会融合为一体;辽中南城市群、吉中城市群和黑西南城市群也会融合为一体,成为世界级城市群。这些世界级城市群将矗立在世界的东方,和北美、欧洲的世界级城市群遥相辉映。(本文作者系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   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  q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