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聚焦 > 城市群(都市圈)
城市群(都市圈)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多极格局——基于城市群的培育时间: 2015-09-10信息来源:程前昌 作者:wl_admin 责编:


   【摘要】根据区域协调发展的要义,以城市群为依托,构建了区域协调发展的多极化格局。围绕东、中、西三大地带即中国的现实状况共分出五极,即东部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中部的中三角和西部的西三角。中三角以两型社会为蓝本,承接东西南北四极,在空间尺度上,北上京津唐,南下珠三角,西至西三角,东达长三角。以此可形成西北辐射到关中,东北辐射到关内的整个东、中、西地带。但是,五极空间格局并不能覆盖中国的西北部和东北部,因此,在五极的基础上,进一步培育出东北第六极和西北第七极就很有必要。


  【关键词】区域协调发展;多极化;城市群


  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1]。但是,城市都不是孤立的城堡。城市群是指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速发达的信息网络,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2]。中国到底有哪些城市群,有多少城市群,目前,仍然细微有别,并无统一定论。


  从城市群的密度、距离和整合3个维度的状况来看,我国同时具备三个维度的有3个城市群(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同时具备2个维度的有3个城市群(山东半岛、海峡西岸、辽中南),具备一个维度的有2个城市群(长株潭、中原),三个维度都不具备的有8个城市群(中原、武汉、成渝、西安、皖江、北部湾、哈长、乌鲁木齐、兰州-西宁)[3]。2000年中国大陆地区存在2个成熟的城市群(长江下游和珠江三角)和7个发展中的城市群(东北、京津冀、中原、长江中下游、海峡西岸、关中和成渝)[4]。第一梯队城市群(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有3个、中国第二梯队城市群(山东半岛、成渝、辽中南)有3个、第三梯队城市群(中原、海峡两岸、武汉、湘中、关中)有5个[5]。中国一级城市群为具有国家级意义发育成熟的3大城市群(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二级城市群为具有大区级意义发育程度较高的城市群(山东半岛、川渝、辽东半岛、中原、哈大长、闽南福厦、武汉),共7个,三级城市群为发育程度较低但最低具备省级意义的15个城市群(关中、长株潭、济宁、呼包鄂、赣北、皖中、浙中、滇中、晋中、天山北坡、南北钦防城、黔中、兰白西、银川、酒嘉玉)[6]。中国城市群发育的现状格局是由15个达到发育标准的城市群和8个未达到发育标准的城市群组成的“15+8”的空间格局,其中形成了长江三角洲巨型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巨型城市群和京津冀巨型城市群[7]。一个大城市群拥有较高的城市化水平,至少有两个人口规模百万以上的大都市区作为发展极,或至少拥有一个人口在200万以上的大都市区,沿着一条或多条交通走廊,连同周边有着密切社会、经济联系的城市和区域,相互连接形成的巨型城市化区域,这样,中国大陆合计有13个规模较大的城市群[8]。


  尽管关于城市群的具体详情还未达成共识,但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的三个城市群是国家级的发育最成熟的城市群。已成为国家区域板块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9]。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是中国区域发展的三极,这已形成了共识和事实。然而,这三极均位于东部沿海、沿边地区,这样的极化空间并不能对地域辽阔的中西部区域完成有效辐射。为此,必须打造新的增长极来填平区域间的鸿沟。


  1 立论依据与方法界定


  2000年1月,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召开西部地区开发会议,强调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关系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关系地区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国务院西部开发办于2000年3月正式开始运作。2003年,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统筹区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004年3月,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构想,指出加快中部地区发展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方面。但是,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终极影响[10]。目前,中国东部遥遥领先,中部塌陷、西部落后的事实依然存在。因此,在中西部地带,很有必要打造出东部三极城市群以外的新的增长极,形成稳妥的极化格局,以带动中国宏观区域的协调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等东部发达地区经过长期的高速发展,造成资源压力过大,土地、劳动力、水电、能源等生产要素的供给成本和负荷不断加大。中国西部、中部的道路交通、通信、能源、资源、人力资源等的开发建设都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而且具有大量廉价的剩余劳动力。中、西部庞大的生产要素市场成为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重要有利因素,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渐成气候。这也是贯彻落实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以及统筹区域发展的题中之义。中国目前正处于高速城镇化阶段,人口和生产要素有继续向东部城市过度集聚的趋势,造成了严重的“城市病”现象,其根源在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倾斜。


  原始数据均源自各地区历年统计年鉴及人口普查数据,研究对象涉及北京、天津、河北、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四川、重庆、贵州、湖北、湖南、江西、青海、甘肃、宁夏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具体来说,就是这些省域内的城市与城市之间所形成的复合城市群,即以大城市群为依托的大区域性的增长极。东部地区指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和海南12个省市和自治区;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南和湖北9省和自治区;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10个省和自治区。


  这里所选用的城市群的界定方式为:(1)以都市区统计范围为基础,因为中国城市的行政区划已不能反应城市实体地域的大小,重庆的市域规模相当于省,只能算核心地区;(2)至少有2个人口100万人以上的大都市区作为发展极,或至少拥有一个人口在200万人以上的大都市区,大城市群的总人口规模达1000万人以上;(3)高于全国平均的城市化水平;(4)沿着一条或多条交通走廊,连同周边有着密切社会、经济联系的城市和区域,相互连接形成的巨型城市化区域;(5)大城市群的内部区域在历史上要有较紧密的联系,区域内部要有共同的地域认同感[11]。


  2 东部三极城市群的概况


  长三角城市群是指:上海、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扬州、泰州、南通、杭州、嘉兴、湖州、绍兴、宁波、舟山、台州,腹地范围为上海市、浙江省和江苏省,以上海市区、南京市区和杭州市区为极核;珠三角城市群是指广州、深圳、佛山、江门、惠州、珠海、东莞、中山、肇庆,腹地范围为广东省,以广州市区和深圳市区为极核;京津唐是指北京、天津、廊坊、唐山和秦皇岛,腹地范围为北京、天津和河北,以北京市区、天津市区和唐山市区为极核。由表1可知,长三角、珠三角与京津唐地区的城镇化水平远高于同期的全国平均水平;人口也呈聚集状分布,三大城市群聚集的人口量越来越庞大,比重越来越高;虽然东部省域的经济发展水平都在突飞猛进,但三大城市群占东部12省GDP总量的比重依然很高,合计占据了东部GDP总量的一半以上,尽管长三角GDP总量所占的份额有所下滑,总量却依然可观,2010年GDP总量依然占据了东部的27.18%。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的不同城市间皆有高铁、高速路串联,基础设施相对良好,交通走廊齐备,形成了高效的交通网络。


  

点击放大查看原图

 


  近几年,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推进东部三极发展的新的政策性导向,如表2所示。长三角和珠三角都已整合成了完备的城市群,消除了跨省域、跨市域的行政壁垒障碍,地区之间达成了可靠的文化认同感。长江三角洲地区完全可建设成国际门户、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世界级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属于省内城市群,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珠三角与港澳开展现代服务业领域的深度合作,破解行政壁垒,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推进产业升级换代,强化“世界工厂”的自主创新实力。珠三角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可以为其他城市群的整合发展提供建设性示范。在东部三极中,唯有京津唐地区还未完全形成统一的整合,但是,京津唐地区一衣带水,文化相近,完全可以很好很快地达成城市群应有的功能。唐山是京津唐城市群的工业大后方,积极研发新型资源,廊坊可大力发展轻工业,北京市则为政治文化中心、天津发展海洋产业、港口运输业和贸易业。


  

点击放大查看原图

 


  3 中、西部极化空间的界定


  3.1 中部第四极


  中部第四极由武汉、黄冈、鄂州、黄石、咸宁、岳阳、长沙、湘潭、株洲、萍乡、宜春、新余、抚州、南昌、九江等城市构成,腹地范围涉及湖北、湖南、江西三省,以武汉市区、长沙市区和南昌市区为极核。中部现有城市群均存在规模小,实力弱、整体竞争力不强等问题,难以起到促进中部崛起的作用,环鄱阳湖城市群、武汉城市群和长株潭城市群同处长江中游,有条件建设成为我国跨越式绿色发展的示范区,可全面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交通无缝对接和一体化进程,加强环境合作,积极创建生态型共同体[12]。


  表3显示,中部第四极的人口数由2000年的59.2万人增长到了2010年的61.83万人,所占区域人口的比重也在不断上涨。该极的城镇化水平一直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0年其城镇化水平为41.53%,2010年增高为52.43%。GDP总量在中部9省中的比重,尽管小有下滑,但2010年该极15个城市的GDP总量仍然占据了中部9省GDP之和的13%以上。


  

点击放大查看原图

 


  近几年,国家围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目标,出台了一系列国家层面的文件,见表4。并开展了相应的规划编制,在该区域进行了有效试验。这一极具有天然的生态位优势以及现实发展需求优势,经济欠发达,城镇化水平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动力和潜力俱存,是构建两型社会的理性之选。围绕中间的罗霄山脉这一生态屏障打造环形的城市群是完全可行的,该圈层东面外围便是临接九江市的鄱阳湖这一生态屏障,该圈层的西面便是岳阳市旁的洞庭湖又一生态屏障,环绕罗霄山脉这一大的生态屏障形成左右对称的格局。岳阳市和九江市在该极城市群的框架内,正好充当了长江出入口的两大重要门户位置,河口港是最典型的门户位置[12]。整个中三角的区位结构如图1所示。


  

点击放大查看原图

 


  

点击放大查看原图

 


  虽然三省的古文化不尽一致,湖北、湖南属湘楚文化,而江西则脱胎于吴越文化。但是,三省却可达成现代文化共识。2012年2月10日,三省人民政府正式签订《加快构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三省将共同探索一条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新型工业化途径,三省携手,共筑“中三角”,打造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2012年4月,发布了《“中三角”旅游合作发展2012年行动计划》,三省已在旅游一体化发展思路上达成共识,消除旅游业的省域行政壁垒,构建统一的旅游大市场,把包括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中三角”打造成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已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此外,中三角这一极的交通走廊还未完全到位。规划建议沿着该城市群,形成环形的城际高铁和高速通道,将15个城市串连起来。这样可以缩减时间距离,变相减少空间距离障碍。


  3.2 西部第五极


  西部第五极包括重庆(主城区、双桥区、荣昌县、大足县、铜梁县、璧山县、永川区、江津区、綦江区、南川区、万盛区)、成都、资阳、内江、自贡、泸州、贵阳、安顺、遵义(包括市区、遵义县、仁怀市、赤水市、桐梓县、习水县、绥阳县、湄潭县)、毕节市(包括市区、大方县、金沙县、黔西县、织金县、纳雍县)。腹地范围涉及重庆、四川、贵州三省市,以重庆市主城区、贵阳市区和成都市区为极核,西三角的区位结构如图2所示。


  近十年来,随着计划生育国策的持久贯彻以及人口城镇化的推进,少生优育理念不断深入,西南三角这一极的人口增长率有所下降,1999年,四川、重庆和贵州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6.78‰、4.96‰和14.24‰,2009年则分别减少为2.31‰、2.77‰和7.41‰,但是,未出现负增长。常住人口总量之所以减少,其实质是人口的机械增长所造成的,即一些人口外出务工而向外发生迁移。2010年与2000年相比,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的人口总量净减少了535万。但是,人口总量依然可观,2010这一极的人口总量为5385.1万人。经济实力在不断强化,2000年该极城市群占三省市GDP总量的52.131%,2010年则提高到54.277%,2010年占西部十省GDP总量的26.805%。这一极的人口城镇化水平也由2000年的38.764%上升到了2010年的53.958%。但是,三省整个区域的城镇化水平却只有41.21,尤其是该区域内的人口数量规模庞大,占据了全国总人口的十分之一。2010年,三省市的人口总量达到14405.42万人,还有8468万人在农村,城镇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国家也出台了一些政策来探索城乡发展的新路子,见表5。


  

点击放大查看原图

 


  

点击放大查看原图

 


  重庆与成都,自古巴蜀一家。2003年,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探索工作正式启动,2007年,重庆市也加入了这一试验区,取得了显著成效。而贵州的喀斯特地貌发育,土壤贫瘠,山脉幽远,城镇反哺农村已是必然。贵阳位经遵义,正好西临重庆,完全可以就近依托成都、重庆的优势,形成大区域性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当然,三地农村的基础设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如农村的自来水工程、清洁能源工程、互联网工程、村落集中规划修建工程。


  贵州、重庆、四川携手联动打造西三角,破解行政壁垒和户籍制度,让三地的人力资源在三地间自由开辟新的行业市场。除成都与重庆之间的城际交通的功能尚完善外,其他城市间的交通走廊还比较缺乏,重庆、成都都还没有到贵阳、遵义的动车组,城市之间的时间距离较长,交通效率低,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沿着交通走廊打造现实版的西南三角城市群。贵州省城镇体系规划(2012~2030年)中出现了“成渝贵”西南增长三角的表述,成渝贵经济区雏形初现,下一步就是逐步完善的过程。在跨区域矿产、旅游、农业资源开发等相关产业整合发展的基础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连片特困地区脱贫等方面的合作。


  也有人建议将成都、重庆和西安打造成西三角,然而,南北方无论是语言文化还是风俗习惯都完全不同。重庆到西安的铁路里程相距790km,高速公路则超过750km,目前重庆到西安方向的列车共有5趟,重庆到西安的汽车每天有6趟。而重庆到贵阳的铁路里程大约只有463km,高速公路则为400km左右,目前,重庆到贵阳方向的列车有11趟,重庆到贵阳的汽车每天则多达17趟。


  在西三角中,成都、重庆距离西安较远,更有秦岭屏障,南北文化习俗差异大,交流交往甚少。成都、重庆与贵阳的关系更为紧密,双方不仅有着广泛的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泸州与仁怀本就处于中国白酒行业的核心地带,可联动形成中国白酒行业的核心地区。贵州丰富的煤、水电、中药材等资源,对于重庆构建西部工业基地是非常有益的补充,而重庆发达的汽摩行业及其他制造业,正是贵州配件制造业最大的需求者,贵州企业加工、重庆企业采购组装外销。重庆与贵州的经典红色旅游一脉相承,此外,贵州夏季凉爽,是个天然的大空调,而重庆、成都却很炎热,携手发展旅游业也是一大优势。渝南黔北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开发水平较低,蕴藏着巨大的投资和发展潜能,并能解决贵州总是被外界忽略的发展问题。2011年8月,签署了《重庆市人民政府贵州省人民政府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及五项专项协议。2012年8月,“黔电送渝”煤电一体化项目合作座谈会暨协议签约仪式在重庆举行。


  

点击放大查看原图

 


  

点击放大查看原图

 


  4 城市群的极化空间格局以及第六极、第七极的设想


  李晓江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四大城市群为依托,构建了国土层面的空间体系新格局,并称之为“钻石结构”[14],这是积极有益的探索创新。实际上,增长极的作用发挥,是必须通过点轴的结构模式来完成的。“点”是指各级居民点和中心城市,“轴”是指由交通、通讯干线和能源、水源通道连接起来的“基础设施束”,轴对附近区域有很强的经济吸引力和凝聚力[15]。点一轴系统理论可以导致区域或国家的最佳发展,因而该系统是最有效的区域开发模式[16]。点一轴可以衍生出斑块小区域,斑块小区域可以辐射成面状大区域。


  在城市群中,每一个极核城市区都是该城市群中的一个增长节点,通过城市群内部的交通走廊和交通网络连通了整个城市群,而每一个城市群又是大区域中的一个增长节点,再通过城市群对外的交通网络连通着自己的主要腹地范围以及全国各地。那么,从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区域差距的宏观视角来看,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中三角、西三角这五极城市群在全国范围内就扮演了上好的增长极的作用。在全国的基础设施网络中,就起到“点”的结节作用,向外辐射扩散并串联在一起,如图3所示。五极格局涵盖东、中、西三大地带,有利于化解东部三极独秀的集聚现状,有利于缓解东部人口和生产要素过度集聚所带来的压力,对于破解东部中心城市以及中西部中心的城市病问题也大有益处。


  长三角这一极可以横向挑起长江流域的发展,珠三角这一极可以拉动岭南地区的发展,京津唐这一极可以辐射华北平原,以统筹城乡发展为理念的西三角这一极可以带动关中和大西南的发展。中三角以两型社会为落脚点,起到了承接东西南北四极的作用,北上京津唐、南下珠三角,西至西三角,东达长三角。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城市群已发育成功。但是,京津唐却仍须通力合作,离培育成功也只有一步之遥,消除行政上的壁垒障碍,做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通,达成文化上的现代共识。西三角需要重新调整观念,达成现代文化共识,做成统一的城市群规划方案。


  中国版图形如一只会下蛋的金鸡,五极空间格局只能将西北的关中地带以及东北的关内地带收为腹中之地,不过,却未能完整辐射大西北和大东北,也就是说并不能兼顾鸡尾巴和鸡脑袋。大西北和大东北人少地多,自然资源丰富,为了让西北部和东北部广大的地域都能振作起来。在宏观格局上,很有必要依托哈尔滨—长春—沈阳一线大力培育出中国的东北第六极,并依托西宁—兰州—银川西北三角刻苦培育出中国的西北第七极。最终在全国宏观的整体格局上完成扁矮的“¥”字型的极化空间格局,与中国版图的几何形体几近一致。


  扁矮的“¥”字型的极化空间格局与中国版图之地理空间格局一致,有利于生产要素在大区域上的均衡配置,最终做到区域的协调发展。


  5 结论与讨论


  从全国宏观战略协调发展的角度来看,本文已勾勒了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带的五极空间格局,即分别为东部已达成共识的珠三角、长三角两极,以及东部的京津唐这一极,还有中部正在规划中的中三角一极,并提出了“西三角”新的一极。以此可以形成西北辐射到关中,东北辐射到关内的整个东、中、西地带。


  东、中、西三大地带的五极空间格局并不能覆盖中国版图的西北部和东北部,很有必要认真研究,在五极的基础上,以城市群为依托,努力培育出东北第六极和西北第七极,以此真正做到全国宏观层面上的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这也是值得深入探讨的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1]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997:1.


  [2]姚士谋,陈振光,朱英明,等.中国城市群[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6:5.


  [3]王伟凯.黄志基,贺灿飞.中国城市群经济空间评价——基于新经济地理的视角[J].城市发展研究,2012,19(7):82-90.


  [4]张倩,胡云锋,刘纪远,等.基于交通、人口和经济的中国城市群识别[J].地理学报,2011,,66(6):761-770.


  [5]翟义波.中国城市群空间分布及其梯队发展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1,11:86-91.


  [6]董青,李玉江,刘海珍.中国城市群划分与空间分布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8,15(6):70-75.


  [7]方创琳.中国城市群形成发育的新格局及新趋向[J].地理科学,2011,31(9):1025-1033.


  [8]宁越敏.中国都市区和大城市群的界定——兼论大城市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地理科学,2011,31(3):257-263.


  [9]吕韬,姚士谋,曹有挥,等.中国城市群区域城际轨道交通布局模式[J].地理科学进展,2010,29(2):249-256.


  [10]李仁贵.增长极理论的形成与演进述评[J].经济思想史评论(第一辑),2006:209-231.


  [11]宁越敏,张凡.关于城市群研究的几个问题[J].城市规划学刊,2012(1):48-53.


  [12]长江中游城市群助推中部地区崛起.中国社会科学报[N].2012-12-19(BB-06).


  [13]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155.


  [14]李晓江.“钻石结构”试论国家空间战略演进[J].城市规划学刊,2012(2):1-8.


  [15]陆大道.关于“点—轴”空间结构系统的形成机理分析[J].地理科学,2002,22(1):1-6.


  [16]陆大道.论区域的最佳结构与最佳发展——提出“点—轴系统”和“T”型结构以来的回顾与再分析[J].地理学报,2001,56(2):127-135.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 编发:王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