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聚焦 > 扶贫开发
扶贫开发

找准致贫“病因”精准施策 以机制促真扶贫、扶真贫时间: 2018-09-01信息来源: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2018-08-30  作者:王艳华 记者 程晖 责编:qgy 宋璟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正式公布。《意见》有哪些亮点,今后扶贫工作有哪些难点?如何帮助特殊贫困群体?如何避免脱贫后又返贫?如何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等问题?日前,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走访了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农村经济与地区发展业务部王艳华博士,她曾参与国家“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易地扶贫搬迁规划,以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扶贫规划等一系列扶贫规划的编制工作。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其中有哪些亮点?

王艳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在全国范围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扶贫工作重视程度之高、扶贫投入力度之大,参与扶贫的力量之广前所未有。经过多年真抓实干,扶贫攻坚已经取得决定性进展:2012年底,我国有9899万贫困人口,到2017年底还剩3046万人,5年的时间减少了6853万人,年均减少1370万人;2012年底全国有832个贫困县及片区县,目前已经实现摘帽的贫困县100多个;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农村水平,前一阶段扶贫工作取得突出成效。

目前“十三五”脱贫攻坚时间已经过半,脱贫攻坚任务更加艰巨。平均每年需要减贫1000万人以上,容易脱贫的人口已经脱贫,尚未脱贫的人口集中在老人、因病、因残致贫的特殊群体。按照建档立卡数据,当前贫困户中因病、因残致贫比例分别超过40%、14%,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比例超过16%。这部分贫困群体贫困程度更深、减贫成本更高、脱贫难度更大。在上述背景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的出台,在于进一步鼓舞士气、凝聚共识、指明方向、明确重点。

在我看来,突出的亮点一是进一步突出综合保障。针对当前尚未脱贫的人口结构和致贫原因,更加强调以开发式扶贫为主向坚持开发式和保障性扶贫相统筹转变,更加强调综合性保障扶贫工作。尤其是针对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无法依靠产业和就业帮扶脱贫的贫困人口,建立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制度为主体,以慈善帮扶、社工助力为辅助的综合保障体系。

二是进一步明确将深度贫困地区作为重点中的重点,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解决深度贫困地区的特殊困难,集中力量,用系统性解决的思路,助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发展。

三是针对脱贫成效“大限”到来之际,各地可能存在的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等问题提前进行防范。督促各地扶贫工作由“赶进度”向“提质量”转变。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根据您常年的观察,目前脱贫攻坚最难的是什么?如何避免脱贫后又返贫?如何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等问题?

王艳华:目前,脱贫攻坚战中最突出的难题仍然是贫困人口的稳定就业增收问题。贫困地区,尤其是深度贫困区往往是资源环境条件、区位条件极差的地区,发展产业的“先天”条件不足,贫困人口的文化水平、就业技能等也难以适应产业需要,产业培育十分困难,就业容量不足,稳定就业增收挑战巨大。为了培育产业,贫困地区在发展特色产业等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并初步尝试建立资产收益扶贫等长效扶贫带动机制。但局部地区产业雷同、龙头企业少且弱、抗市场风险能力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贫困户的稳定就业脱贫仍存在一定风险,政府仍然需要在营造好的投资环境、支持龙头企业发展、支持农村能人发展,完善扶贫带动机制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

2020年是脱贫攻坚战的最后时间节点,要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等现象的发生,一方面要提高干部的素质,完善考核评估体系,以机制促真扶贫、扶真贫;二是要真抓实干,从脱贫产业培育、就业促进、阻断让贫困人口致贫的就医、上学、移风易俗等生活负担方面入手,让扶贫资金真正发挥作用。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在《意见》中,分别提到了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教育和健康扶贫等方式,它们是什么关系,如何相辅相成?同时,各种扶贫方式应该注意什么?

王艳华:《意见》中提出的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教育和健康扶贫等方式是“十三五”脱贫攻坚战中精准扶贫一系列措施的延续和深化。

上述措施主要针对我国贫困地区缺少就业渠道、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足导致的贫困,以及由于贫困人口文化教育水平不足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缺少就业技能、因不具备劳动就业能力致贫、因病致贫等致贫原因,采取的有针对性的扶贫措施。导致贫困的原因很复杂,多数地区贫困人口致贫因素不是单一的而是叠加的,因此,一方面要强调根据致贫“病因”精准施策,另一方面要根据多因素叠加的特点,强调综合施策,拔除致贫“穷根”的同时,构筑贫困户全面脱贫发展的安全网。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您曾起草过关于扶贫的哪些国家和地方规划?在您的调研过程中,发现了哪些有意思的案例?有什么启示?

王艳华:近年来,我参与了国家“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易地扶贫搬迁规划,以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扶贫规划等一系列扶贫规划的编制工作,经常到贫困地区调研,看到很多地区的扶贫工作有声有色、卓有成效。例如不少地区都把易地扶贫搬迁点的建设与全域旅游开发建设相结合、与工业园区建设相结合、与市场建设相结合,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同步推进,解决贫困户住房问题的同时,解决好就业接口,让贫困户更好地融入社区发展。易地扶贫搬迁成了产业发展、贫困户脱贫、城镇化建设的载体。也有的贫困地区引入东部的文创产业落地,把自己民族的蜡染、刺绣、织布等传统工艺,通过现代表现手法推向了全国甚至世界。青海省政府支持把牛肉面产业推向全国,带动不少贫困户走向全国,跳出本地封闭发展的循环。

当然,更多的贫困地区还是依托自己的农业资源、特色农产品做大做强,并且在运用电子商务手段、培育地理标志产品、培育市场品牌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创新,也都取得了较好效果。从这些地区成功经验看,一是要更加突出特色,地域特色、产品特色、文化特色,这正是贫困地区产品较平原地区产品所具有的突出优势;二是要更强调创新,如产品创新、市场对接方式创新、组织运作方式创新,贫困地区也要更强调创新,才能在全国统一的大市场竞争中抢占一席之地。三是要促进各项扶贫工程的融合,用系统性思维解决贫困,往往能取得更加突出的效果。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在《意见》中,提出健全贫困退出机制,如何理解脱贫攻坚期内扶贫政策保持稳定,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退出后,相关政策保持一段时间?

王艳华:我在各地调研中,有一个突出感受是,有些地区的任务层层加码。例如,目前不少省区出台的贫困村退出标准中,对贫困村庄的人畜饮水、电、路、村庄亮化及垃圾、污水、文化活动场所等都有明确的建设任务要求,并作为贫困村退出与否的考核依据,这种做法尽管可使贫困村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更可能会造成巨大的浪费。目前我国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许多贫困村因为基础条件很差,人口不断自然流出,空心化严重,如不考虑村庄演化规律,采用一刀切的达标建设标准,只能造成资金的浪费。对此,必须及时修订完善脱贫指标和考核评估指标,对超出“两不愁、三保障”标准的指标,予以剔除或不作为硬性指标,取消行业部门与扶贫无关的“搭车”任务,进一步将有限的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

由于近年来大量扶贫资金投入,不少贫困地区、贫困户感受到政策的实惠,已经达标了,却不想脱贫,不愿意脱贫。有的地区则由于上级政府的时间考核压力,搞“堆盆景”脱贫、强制脱贫、数字脱贫,上述问题均需要在完善考核方法等方面下功夫。

当然,我国现行的“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仍然不高,即便到2020年实现脱贫,也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仍需要政府持续推动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仍需持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仍需弥补贫困地区群众教育水平偏低、就业技能不足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