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城镇经济
城镇经济

首都城市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及启示时间: 2015-09-10信息来源:戴宏伟 宋晓东 作者:wl_admin 责编:


   【摘要】通过对世界上首都城市发展的路径进行总结、分析,把各国首都城市的发展模式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单功能首都城市发展模式,即首都城市的发展以政治、文化中心为目标,重点建设成为单一功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为国家提供政治上的保证和文化上的支持;另一类是多功能首都城市发展模式,即首都城市的发展以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为目标,重点建设成综合性大都市,成为首都经济圈甚至是全国发展的经济核心城市。论文系统地分析了这两种首都城市发展模式的特征及形成原因,从发展重心、发展特征、形成因素三个方面对两种首都城市发展模式进行比较,并得出对我国首都城市——北京选择何种发展模式、促进城市健康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首都城市:发展模支:单功能:多功能


  首都城市是一个国家的核心城市之一,对于国家的政治、文化、社会乃至经济发展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综观世界上不同国家首都城市的发展,可以发现各国首都城市的发展路径具有不同的特点,并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模式。本文对不同的首都发展模式进行总结、分析,试图厘清两种不同发展模式的特点、形成原因,以期得出对我国首都城市的一些启示。


  1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国外关于首都城市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首都城市经济的个体研究。Hans Jurgen Ewers,J· Bgoddard,Horst Matzerath(1986)对国际上大型都市柏林、伦敦、巴黎的经济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它们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如经济萎缩、城市过度扩展等,认为利用产业集聚效用和合理的城市布局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Kaoru Sugihara(1998)认为伦敦作为首都快速极化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工业化的浪潮,在工业全球化的形势下伦敦的产业、贸易、金融得到很好的发展。Hidefumi Kaneko(2010)认为东京作为首都城市可以凭借商业信息集中的优势与商业服务业齐全的优势在全国范围内产生更加强大的集聚效应。Kristof Dascher(2002)讨论聚集效用的正面作用与负面作用对首都城市规模的影响,提出确定首都城市规模的相应模型,认为人口在一定条件下会自动在首都城市与周围城市之间达到均衡分布。


  Andre Sorensen(2003)从城市居民居住空间角度分析东京在全球化中面临的挑战,认为合理地利用空间有助于提高东京的城市竞争力。Kuniko Fujita,Richard Child Hill(2005)建立东京的创新结构模型,通过模型化创新机制来研究创新对东京发展的重要性。Peter Wood(2009)认为伦敦的创新功能主要是通过高人口密度、发达的教育、繁荣的金融业与商业来形成的,主张伦敦要全力发展具有创新性的产业,以创新来带动经济的发展。John Gieve(2007)提出伦敦之所以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是因为其具有较高的金融创新能力和完善的货币信用体系。


  Kristof Dascher(2000)以西德的发展历史为例,认为首都城市的政治职能对其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Richard Child Hill,June Woo Kim(2000)认为东京、首尔与纽约发展历程的不同源于对城市政治职能的重视程度不同,即东京、首尔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要远大于纽约政府,政府发挥作用的途径主要有经济政策的制定、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对微观经济个体的管理等。


  1.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国内关于首都城市的研究大多是围绕其作为世界城市的特点展开的。王剑、薛娟、孙智勇(2011)在分析东京、纽约、伦敦的功能区空间结构的基础上,重点比较它们空间演替模式和轨迹的差异,以及它们在功能区空间结构、人口集散与居住区变迁、CBD的形成演变以及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布局等方面的相似性。陈磊(2011)选取伦敦、纽约、东京三个典型世界城市为研究对象,以这三个城市的发展历程为出发点,试图通过从科技进步、工业化进程、经济发展到世界城市这一链条,研究世界城市形成和发展的阶段、特征与规律。雷新军、春燕(2011)以日本首都经济圈为案例,考察日本以东京为核心的广域首都经济圈的服务业与制造业现状,了解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日本广域首都经济圈服务业、制造业的分布特点与发展特点。


  对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可以看出,虽然国内外经济学者对首都城市发展有过一定研究,但大多是对某国首都城市经济发展的个案研究,或从产业发展、功能定位等角度对首都城市发展进行单视角的研究,尚缺乏立足各国首都城市发展模式的对比,总结首都城市发展规律,从政治、经济、文化、区域等方面对不同首都城市发展模式进行的系统、比较研究。


  2 两种首都城市发展模式


  一个城市被选定为首都,一般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职能:


  一是政治中心职能。如英国首都伦敦,不仅英国政治机构如议会大厅威斯敏斯特宫、王宫白金汉宫、政府所在地白厅等坐落在这里,而且很多的国际组织总部也建立于此,这些机构是伦敦发挥政治中心职能的基础。


  二是文化中心职能。不管是新兴的国家还是历时久远的国家,在首都城市的选择上都会考虑历史文化这一因素,而且由于文化软实力对于一个国家的突出重要性,在确定首都后国家也会重点打造首都城市的人文环境。如巴西的巴西利亚在1960年被设立为首都,在规划设计中充分考虑到文化这一要素,重点打造首都城市的文化氛围。后来联合国把它定为“人类历史文化保护城”,成为世界上较“年轻”的人类文化遗产。


  三是经济中心职能。有些首都城市除了具备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的职能外,本身还是较为发达的经济中心城市。但经济中心职能不是首都城市必须具备的。


  通过对世界上各国首都城市的发展过程进行归类和比较分析,我们把首都城市的发展过程分为两种模式:


  第一种是首都城市作为国家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的单功能首都城市发展模式。华盛顿、堪培拉、巴西利亚、渥太华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它们着重于优化自己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职能,健全相应的机构,为全国提供政治决策和文化服务。


  第二种则是首都城市作为国家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经济中心的多功能首都城市发展模式。伦敦、东京、巴黎、柏林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它们不仅有着完整的国家政府机构指导全国的政治、浓厚的文化气息反映国家的文化底蕴,而且具有不断优化的经济体系,促进首都城市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两种首都城市因发展目标与发展重点的不同而衍生出两种不同的首都城市发展模式。


  3 两种首都城市发展模式的特征及形成因素


  3.1 单功能首都城市发展模式


  3.1.1 单功能首都城市发展模式的特征


  (1)功能完善的政治管理系统


  单功能首都城市发展模式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首都城市把政治中心的职能放到最为突出的位置,所以会把首都城市的发展重心定位在强化政治中心职能上,首要目标是把首都城市打造成为全国的政治核心城市。在这个过程中,首都城市充分利用自身的政治优势,通过各种有利的政治制度、规则、政策来完成对全国及首都城市的高效管理,使首都城市在运作过程中的行政成本最小化、正面效用最大化,功能完善的政治管理系统也就随之建成,该系统为首都城市的长期发展提供政治上的支持。


  (2)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完整的文化服务体系


  在单功能首都城市发展模式中,首都城市政治中心职能与文化中心职能的结合,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首都城市的文化中心职能,另一方面也可以使首都城市的政治中心职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这是因为首都城市的文化中心职能可以为政治中心职能的执行提供智力保障、精神动力。因此,首都城市把文化中心的建设也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首都城市通过建立各种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加大对科研机构的投入、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效用的文化产业等方式来塑造文化中心地位,以达到丰富首都城市居民的社会文化生活、提高国家的整体文化软实力的目的,并使首都城市及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更有质的保证。


  (3)舒适的生活环境


  单功能首都城市发展模式要求首都城市必须满足其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职能所需的工作、生活条件,这主要体现为第三产业的比重在城市GDP中具有绝对的优势,第一、二产业的比重较低。第三产业主要包括金融业、居民服务业、文化教育卫生服务业、高新技术服务业、旅游业等。这些产业共同具有的特点就是:低污染、低能耗、高效率,服务于首都职能及中央政府、城市居民。这样的产业结构特征可以确保首都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有效地避免因城市工业化而产生的一系列负面问题,使首都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并营造舒适的宜居环境。


  3.1.2单功能首都城市发展模式的形成因素


  总的来看,单功能首都城市发展模式是历史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政治因素与历史因素是单功能首都城市发展模式形成的必备因素,经济因素则是根据具体首都城市的发展情况而言的,是可选择因素。


  (1)历史因素


  单功能首都城市发展模式中的首都城市往往是国家为确立首都而建立的新城市,即城市的发展阶段与城市作为首都的发展阶段相重合。由于城市经济具有规模效用和极化效用,国家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形成一个或多个经济中心城市,这些城市已经承担起所在区域甚至是整个国家的经济中心职能。因此,在首都城市建立的时候,本国的经济中心城市已经确立,此时首都城市如果选择让经济中心城市成为多功能首都城市,既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也必定会加剧城市规模过大、环境污染、住房紧张、交通拥堵等“大城市病”,为了实现区域均衡和要素配置最优化等目标,其首都城市的发展就或主动、或被动地形成了单功能首都城市发展模式,首都城市的重点发展目标为优化政治中心、文化中心职能,通过政治优势和文化优势参与国内城市的分工,与其他城市一起共同促进国家的发展。


  (2)政治因素


  政治的稳定是一个国家实现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出于重点强化政治中心地位的目的,单功能型首都城市不会把重心放在确立其经济中心职能上,因此其可以节约一定的资源,而把更多的资源用于提升政治中心职能、文化中心职能。政治中心职能、文化中心职能的大幅提升会给首都城市以及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一股强劲的力量,使首都城市与国家的发展具有持续性、全面性、协调性。这种背景下首都城市发展模式的选择一般是单功能首都城市发展模式。


  (3)经济因素


  城市的经济优势包括丰富的生产要素、完善的产业结构、全面覆盖的基础设施、大量的高兴技术产业、发达的交通体系等,但并不是所有的城市都具备这些经济优势。对于首都城市而言,也并不是所有的首都城市都具有经济优势。缺乏经济优势的首都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不可能通过重点发展经济来成为国家的经济中心城市,因此其发展模式只能是单功能首都城市发展模式。具有一定经济基础的首都城市在参加全国范围内的生产分工时,由于其历史因素、区域城市布局等因素的影响,也很难超越其他城市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此时首都城市的发展模式只能是单功能首都城市发展模式。


  3.2 多功能首都城市发展模式


  3.2.1 多功能首都城市发展模式的特征


  (1)高效的政府运作水平


  政治中心职能使首都城市具备政治优势,由于首都城市是国家的象征,同时也是国家中央政府机关所在地,这就使其在全国的政治地位独一无二。处于政治权力核心的首都城市在政策制定、政策实施中具有其他城市不可比拟的优势,一般都具有合理的政府组织结构、科学的政府运作机制、高效的政府施政程序等。首都城市政府通过立法、司法、执法三个方面为居民的社会生活提供公平、便捷的服务,从政治角度促进首都城市的发展,并且带动整个国家的发展。


  (2)发达的经济系统


  是否具备首都城市的经济中心职能是多功能首都城市发展模式与单功能首都城市发展模式的本质区别所在。因此采用多功能首都城市发展模式的首都城市会把自身打造成为周边地区甚至是整个国家的经济中心。作为经济中心的首都城市必然需要具备发达的经济系统,以此来带动自身及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合理的产业结构、高度的产业集聚效应、高回报率的主导产业、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兴技术产业、完整的公共基础设施、高效的经济创新机制是首都城市经济系统的基本特征。在这些特征的作用下,首都城市经济具有持续、高速发展的动力,使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首都城市经济发展的结构和层次逐渐上升,对周边地区的经济辐射力持续增强。


  (3)丰富、多样的文化生活


  文化中心是首都城市的另一个重要职能,首都城市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首都城市给文化交融提供了一个平台从而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所以吸引全国的文化产业聚集在一起。在文化聚集的过程中又由于规模效用的作用,这种聚集力被加强,各种文化源源不断被吸引过来。而且各种文化的碰撞会引起新文化的产生,为文化创新提供土壤,这更加丰富了首都城市居民的文化生活。在国际上,文化的交流更是通过首都城市的文化交流实现的,因此首都城市也是不同国家之间文化交流的主要场所。首都城市具有各种文化艺术机构、科研机构、娱乐设施,这些为首都城市居民的生活提供充实的文化服务,同时也为全国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4)政治职能、文化职能、经济职能协调一致,共同促进首都城市的发展


  具备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经济中心职能的首都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考虑三个职能的协调问题,只有三个职能的合理配置、相互作用才能共同促进首都城市的发展。政治职能的主要作用是稳定首都城市的社会环境、保障社会生活的有序进行,因此政治职能可以为文化职能、经济职能的执行提供稳定的运行环境;文化职能主要用于提高首都城市的软实力,因此,文化职能为政治职能、经济职能的实施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思想保障、精神动力;经济职能的目的在于为首都城市提供物质支持,所以经济职能为政治职能、文化职能的运行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确保它们具有较高的运行力度。凭借其原有的城市基础和综合优势,能够使首都城市的政治职能、文化职能及经济职能协调一致,是多功能首都城市的独特特征和优势。


  3.2.2 多功能首都城市发展模式的形成因素


  多功能首都城市发展模式是在自然因素、历史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


  (1)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是多功能首都城市发展模式形成的自然基础。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气候、地理区位、资源条件等,其中主要影响首都城市发展模式形成的因素为地理位置。首都城市在地形上一般处于地势平坦的平原地区,而且多数的首都城市与河流、湖泊或海洋相邻,这有利于各种交通的发展。也正是因为该市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各种经济、社会的交流便在这里产生。因此,在自然因素的基础上,首都城市的社会、经济都得到全面发展,这样有助于多功能首都城市发展模式的形成。自然因素也是其他三个因素发生作用的基础。只有具备一定的自然条件,首都城市才有可能选择多功能首都城市发展模式。


  (2)历史因素


  首都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会根据城市的历史特点选择发展模式。首都城市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是城市的形成阶段,第二个是城市成为首都的发展阶段。在多功能首都城市发展模式中,城市的形成阶段是一个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不断强化政治职能、文化职能的历史发展过程。历史发展过程具有一种惯性作用,这种惯性作用是由社会制度、人们的观念意识、经济基础等的影响产生。在城市成为首都的发展阶段中,由于这种惯性作用的影响,首都城市将延续城市发展历史的进程,选择多功能首都城市发展模式,会在其原有城市发展基础上形成政治、文化、经济综合性中心城市。


  (3)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通过首都城市的经济优势来发挥作用。首都城市具有的优势要素资源与其在产业分工中的位势相结合,形成首都城市的经济优势。首都城市的优势要素资源包括:自然要素、人力资源要素、资本要素、技术要素。首都城市的政治优势与文化优势对人力资源、资本、技术产生极大的吸引力,使它们聚集于首都城市。首都城市的第一属性是城市,城市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城市参与产业分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当分工角色与要素资源优势相一致时,就会产生首都城市的巨大经济优势,此时重点发展首都城市的经济也成为大势所趋,首都城市的发展模式就被定位为多功能首都城市发展模式。


  (4)政治因素


  政治因素是指城市在设立为首都时,中央政府出于政治目的而选择多功能首都城市发展模式。中央政府出于巩固政治核心城市、发挥其原有经济优势的目的,而强化首都城市的经济功能,通过首都城市经济的发展来提供政府所需的物质基础,并对其他地区和城市构成经济优势,以这种经济优势来达到管理上的稳定。中央政府可以利用首都城市的政治优势,发展首都城市的经济水平,为其他地区与城市作出表率。


  4 两种首都城市发展模式的比较


  4.1 发展重心不同


  发展重心的不同是两种首都城市发展模式的本质区别。如图1所示,单功能首都城市发展模式重在强调首都城市的政治中心与文化中心的作用,通过强化政治中心职能、文化中心职能来形成自身的特色;而与单功能首都城市发展模式不同的是,在多功能首都城市发展模式中,首都城市以建设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经济中心为首要目标,逐渐把自身打造成为综合型城市。首都城市在确定发展目标的同时也是在选择适合的发展模式。


  4.2发展特征不同


  两种首都城市发展模式具有各自的特征。它们的特征既有共同之处,也有明显区别的地方,如图2所示。在两种首都城市发展模式中,首都城市都具备高效的政府运作机制与完整的文化服务体系。这是由两种首都城市发展模式中的首都城市都成为所属国家的政治中心与文化中心所致。


  与多功能首都城市发展模式不同的是,单功能首都城市发展模式具有生活环境舒适这一特征。由于首都城市不是国家的经济中心,对经济职能的不过分强化会在很大程度上减轻由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负面作用,这样首都城市更有可能建设一个宜居的生活环境。


  发达的经济系统和政治、文化、经济的协调发展则是多功能首都城市发展模式所独有的特征。在多功能首都城市发展模式中,首都城市具有经济中心的职能,承担着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重任。这两个特征是多功能首都发展模式的标志性特征。


  

点击放大查看原图

 


  

点击放大查看原图

 


  4.3 形成因素不同


  尽管两种首都城市发展模式的形成都与历史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有关,但这三个因素的具体内容却有很大区别,而且两种首都城市发展模式形成因素的作用机理也不尽相同。


  对于单功能首都城市发展模式而言,历史因素是指首都城市在被确立为首都的时候,国内往往已经存在着一个或多个经济中心城市,这个城市在全国范围内发挥经济中心的职能;然而在多功能首都城市发展模式中,历史因素则表现为首都城市在被设立为首都之前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具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强劲的经济发展势头。


  在单功能首都城市发展模式中,政治因素是指中央政府出于强化首都城市政治中心职能与文化中心职能的目的,而不强化经济职能来节约要素资源,使首都城市政治与文化的发展具备更多可用的要素资源,从而促进整个国家的发展;而政治因素在多功能首都城市发展模式中则表现为中央政府通过确立首都城市的经济中心地位、加速首都城市的经济发展,以使首都城市提升自身的综合优势,确保全国政治的有序与稳定。


  单功能首都城市发展模式形成的经济因素是指首都城市由于产业基础、自然资源、区位条件等的限制而不具备经济优势或经济优势不足以使首都城市发展成为国家的经济中心,即首都城市不具备发展经济的坚实基础;而多功能首都城市发展模式形成的经济因素则表现为首都城市具有一定的经济优势,这些经济优势可以确使首都城市成为国家的经济中心,在生产的区域分工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自然因素的优势不仅是多功能首都城市发展模式中首都城市发展经济所特有的,而且是多功能首都城市发展模式形成的必备因素。首都城市只有在具备资源、区位等自然优势的情况下,才会选择多功能首都城市发展模式。


  5 对北京发展的启示


  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城市,其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第一阶段是自1949~2000年,其发展模式呈现多功能首都城市特征。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市建设的目标是由消费型城市转变为生产型城市,经济工作成为当时最为重要的中心工作。与此相适应,当时北京市城市职能的定位是建设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经济中心。改革开放后的相当时期内,北京实际上仍然沿续着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的定位,经济中心的职能在北京经济发展中仍占据重要地位。虽然1982年的《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突出明确了北京城市的基本职能是国家的政治工作中心和文化中心,强调其经济发展要适应和服从首都城市性质的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批复中也再次强调了北京城市的国家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的基本职能,1994年北京市GDP构成中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了第二产业,达到了标志着经济发达阶段和城市经济的“三、二、一”的产业结构,但笔者认为,实际上,由于经济发展惯性、路径依赖、工作重心转型缓慢等因素的影响,北京市的发展仍然以多功能城市的发展为主要特征,首都城市功能的真正转变直到21世纪初才显现出来。


  北京的城市职能定位于国家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经济中心,对北京的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但也由此产生了北京市城市规模、经济增长同北京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相匹配的严重问题。同时,长期以来强调首都全国经济中心的职能,也造成了对北京政治、文化中心职能的挤压,进而限制了首都政治、文化中心职能作用的发挥。①


  第二阶段为2000年至今,北京开始由多功能首都城市向单功能首都城市转化。这是因为,作为多功能首都城市,北京的城市规模势必呈现出持续扩张的态势。随着北京城市规模的逐步扩大,人口逐渐增多,城市布局、交通、环境等各方面的压力几乎使北京不胜负荷。在这个大背景下,2001年吴良镛等提出“大北京”规划,倡导变“摊大饼”城市发展模式为“葡萄串”模式、加快建立卫星城、分散部分城市职能等理念,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认同。尤其是2001年7月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后,根据“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目标和要求,北京进一步认识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业尤其是工业向外转移、加快服务业发展、进一步促进城市功能转型的迫切性。在2006年的《国务院关于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中,明确天津的发展目标是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而在此前已得到批复的《北京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中,北京被定位为“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不仅没有再提及所谓的“经济中心”,而且首次提出“宜居城市”的概念,这也标志着北京由过去的政治、文化、经济多中心的多功能型首都城市向政治和文化中心的单功能型首都城市逐步转变。


  然而,由于历史因素、城市规模、产业转型、人口就业等方面的影响,北京在短期内很难彻底实现由多功能首都城市向单功能首都城市的转变。因此我们认为,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北京作为首都城市的目标应当是建立具有北京自身特色的首都城市发展模式——以政治和文化中心为主,科技创新和孵化中心为辅的首都城市。北京特色的首都城市发展模式是对多功能首都城市发展模式与单功能首都城市发展模式的融合,也是在多功能首都城市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向单功能首都城市发展模式的逐步过渡,在过渡的过程中兼有两种首都城市发展模式的特征,逐步转变城市功能,优化经济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并更加注重首都城市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的建设。


  比较两种首都发展模式的特征、发展重心及形成因素,结合北京未来的发展方向,可以看出,与多功能首都城市发展模式相比,北京特色的首都城市发展模式更加注重对政治因素与文化因素的投入,更强调利用政治优势与文化优势来促进城市综合实力的提高。相对于单功能首都城市发展模式,北京特色的首都城市发展模式同样强调对首都城市政治、文化的发展,但在经济方面,北京特色的首都城市发展模式更为重视金融业、保险业、生产性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把高新技术产业作为重点培养与发展的产业。

 


  【注释】


  ①戚本超、周达:《北京城市职能发展演变研究》,《城市问题》2006年第7期第28-31页。


  【参考文献】


  [1]陈磊.从伦敦、纽约和东京看世界城市形成的阶段、特征与规律[J].城市观察,2011,(4),


  [2]戴宏伟.区域产业转移研究——以“大北京”经济圈为例[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3.


  [3]罗宏翔.国内外经营城市比较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04,(3).


  [4]刘玉芳.北京与国际城市的比较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8,(2).


  [5]戚本超,周达.北京城市职能发展演变研究[J]城市问题,2006,(7).


  [6]苏智良,江文君.双城记:上海纽约城市比较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8-9.


  [7]王剑,薛娟,孙智勇.世界城市功能区空间结构演变浅析——以纽约、东京、伦敦为例[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1-6.


  [8]Bourdeau. Lepage,Lise Huriot,Jean-Marie. The Metropolis in Retrospect:From the Trading Metropolis to the Global Metropolis Recherches Economiques [J].Economic Review,2005,(71).


  [9]Hans-Juüfirgen Ewers,J B Goddard. Horst Matzerath. The Future of the metropolis:Berlin,London,Paris,New York:economic aspects[M].Berlin;New York:W.de Gruyter,1986.


  [10]Ke Shanzi,Feser Edward. Count on the Growth Pole Strategy for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J].Spread-Backwash Effects in Greater Central China Regional Studies,2010-11.


  [11]Scott,Allen J. Production and Work in the American Metropolis:A Macroscopic Approach[J].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2008-12.


  [12]Sugihara,Kaor. British Imperialism. the City of London and Global Industrialisation: Some Comments on Cain and Hopkins,British Imperialism[J].Economic Review,19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