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城镇经济
城镇经济

“龙头”上海如何拉动长江经济带时间: 2015-09-19信息来源: 作者:wl_admin 责编:

    长江,是货运量位居全球内河第一的黄金水道。国务院2014年9月从国家战略的角度对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作出了总体部署。
 

  长三角,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务院早在2008年8月就已经从国家战略的高度,要求长三角地区能够打造成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两个国家级的发展战略,在空间上重叠,在功能上互补,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合力,共同支撑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升级转型。对于上海及长三角而言,与长江经济带有机联系,协同发展,不仅关系着长江经济带建设顺利推进,而且也影响到自身发展战略目标真正实现,影响到长三角地区发展的未来。

  长三角承担着带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历史重任

  长三角地区应该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完善体制机制,主动而有效地承担起带动长江流域经济腹地发展的历史重任。

  发挥黄金水道独特优势,建设长江经济带,是新时期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和对内对外开放相结合、推动发展向中高端水平迈进的重大战略举措。

  2013年长江经济带GDP总量占全国的45.6%,预计2020年前后经济总量将达到全国的50%。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流域经济开发一直在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从1987年国家“T”字形国土开发战略,到1990年的“π”字形战略,再到2020年规划中的“两横三纵”国土空间开发新格局,“沿长江通道”始终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一级轴线。

  1990年代国家曾经提出过流域经济发展的战略设想,试图以浦东开放开发、三峡建设为契机,发挥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依托沿江中心城市建设长江经济带。但当时的发展基础在沿海地区(经济基础和制度条件),发展机遇在沿海地区(承接国际制造业中心的转移),发展重心在沿海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加上国力有限,难以启动全国动员式的流域经济整体开发。尽管分税制改革调动了区域竞争发展的积极性,浦东开发以及区域合作也对内陆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帮助,但总体上没有完全实现最初设想的带动“全上海以及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建设“横贯东中西、联结南北方对外经济走廊”,以及后来形成的“两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和长江经济带),是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布局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

  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形成东西互动、协调发展、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既可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由东向西梯度推进,形成直接带动超过五分之一国土涉及近6亿人的发展新动力,同时可以缩小区域发展的差距,推动贫困地区脱贫,实现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更为重要的是,从新形势下全国发展的总体要求和长远考虑来看,长江经济带的建设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可以形成互动,共同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崛起奠定坚实基础。

  按照西方学者的说法,长三角地区已成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接下来需要做的,无非是两条:一是进一步依靠长江流域经济腹地的支撑,继续做大做强,使其真正成为世界级的经济中心,全球性的核心区域;二是进一步带动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成线成片成面,迅速成为率先发展的排头尖兵,这是长远发展的重要支撑。这两件事实际上是一致的,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如同李克强总理2013年3月在上海所言,长三角能够辐射的腹地可能在我国沿海地区是最大的,因为长江“黄金水道”是沿长三角往上走的。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走的路基本上是先从沿海开始,然后沿内河溯流而上,在内河周边发展起来。黄河现在不能航运了,是地上河,沙子占了50%。我国最大的航运通道就是长江了。而长三角是长江的龙头,龙头摆起来,龙尾就可以甩起来。

  所以,他对在座的长三角三省一市领导同志说:“你们承担国家所需要的任务,就是在稳定经济的同时率先升级,同时带动腹地,而且你们在一些方面可以创造经验,在许多领域可以创造独特的经验。我高兴地听到,你们每年最早是三省市后来发展到四省市一起开会,打破行政分割,建立统一的市场环境,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至关重要。在这方面,长三角可以走在前面。”

  “龙头”和“龙尾”,是一种形象的表述,讲的就是一个道理:长江经济带的建设是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三角地区应该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完善体制机制,主动而有效地承担起带动长江流域经济腹地发展的历史重任。

  长江经济带建设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创造新机遇

  所谓经济带,关键在于一个“带”字,连接则成带,连接不好就碎片化了。因此,需要创新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

  从全国角度来讲,依托黄金水道构建长江经济带,至少具有五大战略价值:一是挖掘长江中上游巨大的内需潜力,促进经济增长空间由沿海向沿江内陆地区拓展;二是优化沿江地区的产业结构和城镇化布局,推动我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三是形成长江上中下游的优势互补、协作互动格局,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四是形成陆海双向对外开放的新走廊,培育国际经济合作竞争的新优势;五是保护长江生态环境,引领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这五个目标如何才能实现?从根本上讲,就是三句话:以改革激发活力,以创新增强动力,以开放提升竞争力。 再具体一些,那就是必须抓住三个环节:

  首先是做好基础性的通道建设工作,互联互通,建立起一个综合性的交通运输体系,或者说一个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所谓综合性,自然包括多种交通根据和交通功能的整合,最先考虑的应该是如何更好地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作用,这就需要疏浚梳理干线支流,提升港口能级,打通瓶颈障碍(包括三峡枢纽通过能力和过江通道),完善集疏运体系和安全保障系统。随后,则需要抓紧建设铁路网、公路网、航空网和油气管道网,建设综合交通枢纽,形成有效的多式联运体系。

  其次是抓住关键性的合作发展环节,实现长江上中下游的协调发展和融合发展。所谓经济带,关键在于一个“带”字,连接则成带,连接不好就碎片化了。因此,需要创新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不仅要有互动合作机制、金融合作创新机制、一体化市场体系,而且还应该形成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机制以及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协调机制。通过连接,可以促进长江流域产业的转型升级,可以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城镇化格局,长三角城市群、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黔中和滇中区域性城市群、城市群交通网络、城镇化体制机制),有助于建设绿色生态廊道。

  再接下去,则是促进海陆统筹的双向开放,促进沿海沿江沿边的全方位对外开放。长江流域应该具有这方面的条件和优势,下游长三角是我国对外开放历史最悠久、程度最高、经验最丰富的区域之一,有条件有责任发挥引领带动的作用;上游重庆在西向开放的过程中走出了新路子(如渝新欧),正在继续探索创新;云南在拓展南方新丝路经济带的过程中取得较好进展,可以进一步发挥桥头堡功能。这样就形成了“双向”开放和海陆“统筹”的新格局,与此相应,以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先试先行为契机,口岸建设和大通关体制建设也有所突破,也有可能和必要进一步发展完善。

  长江经济带战略将对长三角一体化产生深远影响

  攻坚长三角地区制度一体化,打破地区间行政壁垒与地方保护主义,取消更多的行政审批和干预,提高各种要素的配置效率。

  上海和长三角地区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和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定位,几乎在每个环节、每个步骤、每个计划中,都完全可以而且应该能够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功能和作用的发挥,既为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支持,也为长三角地区自身的发展带来了机遇,甚至在可预见的今后十年时间里,直接影响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以及经济功能和产业功能的培育和完善。

  长三角经济发展与长江经济带建设的互动,将具体体现在产业转型升级、城镇协调建设、交通走廊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具体而言,长江经济带建设将对长三角发展产生三大重要影响:

  第一,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应该发挥“龙头”的引领作用和示范作用。

  多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于上海和长三角的总体要求,可以归纳为两句话:率先发展,带动整体。习近平总书记今年5月在上海考察时,反复强调的也是上海要主动,上海要带头,上海要努力促进长三角地区率先发展和一体化发展,参与包括长江经济带建设在内的“两带一路”国家战略。2013年3月李克强在江苏和上海调研期间再三提出,上海和长三角应该发挥区位独特优势,走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前列,继续发挥示范作用和带头作用。

  所谓“龙头”作用,也就是带头前行,率先发展,作出示范,进而引领和带动整个龙身都舞动起来。这是对上海和长三角地区明确交代了任务。

  第二,上海和长三角地区如何才能真正发挥好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

  我们认为,深化改革、全方位开放、实现绿色崛起是长江经济带建设成功的重要路径,也是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突破的领域。

  在深化改革方面。一是调结构、促平衡和刺激增长。一方面,坚持创新驱动,促进长三角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与技术创新,同时协调长江中上游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既有利于长三角自身的经济结构调整,也有利于带动中上游地区发展,从而缩小东中西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形成上中下游优势互补、协作互动的格局。另一方面,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提升长三角城市群国际竞争力,加强城市分工合作,充分发挥社会发展的最大潜力,拉动新一轮的经济增长。二是加速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优化和创新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为长三角与中上游地区产业互动、基础设施连接、要素流动和市场开放、统一提供制度保障。在继续推进长三角地区要素一体化和市场一体化的同时,攻坚长三角地区制度一体化,打破地区间行政壁垒与地方保护主义,取消更多的行政审批和干预,提高各种要素的配置效率,建立健全区域间互动合作机制,激发内生发展活力,不断攫取改革红利,并把这些宝贵经验复制推广到整个长江流域。

  在全方位开放方面。深化对外开放,是上海和长三角地区发展的重要任务。发挥长江三角洲地区对外开放引领作用,充分发挥上海对外开放的辐射效应、枢纽功能和示范引领作用,带动长江经济带更高水平开放,增强国际竞争力;提升江苏、浙江对海上丝绸之路的支撑能力。

  绿色崛起是经济可持续发展达到新高度的表现。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有能力和实力反哺环境。既要顾全长江生态安全的大局,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避免产业转移带来污染转移;又要加强生态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控制污染排放总量,探索建立严格的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第三,通道建设先行。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让区域联系更趋紧密,方便人才、要素自由流动,城市群间的连接与发展和市场统一,有利于挖掘长江流域地区的经济潜力,提高市场效率,使长江这一大动脉更有力地辐射和带动广阔腹地发展。对于上海和长三角地区而言,则是要依托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整合长三角地区沿江、沿海港口资源,进一步打造完善网络化、标准化、智能化的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这是发挥上海和长三角地区对中上游地区的辐射带动和示范作用所必需的硬件条件之一。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 编发:王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