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宏观经济
宏观经济

跳出疫情看危机,全球供应链向东移,广东怎么接?时间: 2020-04-08信息来源:南方+ 2020-03-29 作者:魏建国 记者:苏力 责编:qgy

外资因新冠肺炎疫情撤出中国、世界陷入新一轮经济危机?当下疫情全球肆虐,疑问丛生,热议不断。在担忧四起之时,深受影响的广东该如何看待趋势,怎样应对难题?

“纵观全球,疫情动荡,对广东是挑战,也是机遇。”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告诉南方+记者,3月26日举行的G20特别峰会正是稳定世界经济的重要行动,疫情中后期恰是吸引外资的良机。

他直言,疫情将撬动高端产业、服务、人才和资本历史性跨国转移,广东应有超越抗疫的眼界,站在全球产业发展规律高度,在“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框架下,打造全球高端资源承接地。

全球供应链正向中国转移

南方+:疫情在中国发生时,有人“唱衰”,认为外资要撤离中国,您怎么看?

魏建国:中国作为首先恢复的大国,为全球稳定了信心,为外商明确了方向。中国消费市场规模近年约6.3万亿美元,紧随美国6.9万亿美元规模之后。今年随着中国4亿中等收入群体疫情后拉动国内消费,一旦国内消费保持8%的增长,中国有望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消费市场。

消费大幅增长的热点地区吸引产业发展集聚是经济规律,把工厂设在中国,无论研发、制造还是物流,都是低投入、高产出的好生意。

因此,疫情非但不会让外资撤离中国,疫情后以中日韩为核心的东北亚经济圈将吸引全球供应链东移,成为全球又一个产业发展中心。

南方+:全球供应链将以何种形式东移?

魏建国:首先,高端产业在东移。中国正脱离制造业中低端加工环节,高端制造、智能制造、大数据、新材料等高附加值产业将持续聚集。广东已显端倪,德国巴斯夫在广东投资100多亿美元建设德国外全球最大的化工基地,美国埃克森美孚也在此投资100亿美元建设石化基地。

其次,产业东移带动技术资本和人才东移。高端产业集聚,叠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推的产业结构升级,全球高科技企业和高端人才优选中国。粤港澳大湾区已拥有麻省理工在美国外的首个创新中心,大湾区内国际人才个税优惠等政策扶持日新月异,人才加速流入。

再次,疫情将促使中国消费升级,高端康养、高端医疗等高端服务业也将进入中国市场。

一招领先,招招领先。广东制造门类齐全,复工表现出色,市场需求旺盛,承接产业、人才等东移应当仁不让。

当前正是吸引外资的好时机

南方+:疫情导致美欧股市短时间多次激烈下挫、跨国公司不敢贸然投资,您如何看待中国外资主要目的地的地位?

魏建国:确实各种担忧不断,但目前事实是,全球疫情日益严重,中国却成为外商运转维持得最好的国家。从国内和全球看,当前都是我国吸引外资的好时机。

第一从国内看,中国在疫情防控中展示的制度优势已向外商证明这里是投资的优质保护地。中国美国商会调查显示,67%会员企业2020年将对中国再投资。2020年是《外商投资法》实施第一年,中国将有更多鼓励外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举措出台。新法实施首日,深圳前海即发出全国首批港资澳资营业执照,粤港澳大湾区今年还将有更多地方立法和制度创新吸引投资。

第二从全球看,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创0.318%历史新低,相关投资收益率出现较大波动,而中国没有降息且疫情日趋稳定,可以看到更多欧美资金来华投资港交所的中国概念股,同期却没有大量资金流出香港。中国比美欧有更多政策空间刺激经济,中国证券市场加快国际化,消费市场和科技发展改革红利突出,给了国际投资者更多的投资机会。

国际评级机构近期将美国、欧盟和日本市场评级由增持改为减持,转而将中国从减持升为增持。这充分说明中国市场机会已超出欧美日,会形成世界投资“绿地”。

粤港澳大湾区营商环境要先行一步

南方+:您认为会发生像2008年一样的金融危机吗?

魏建国:此次经济危机与2008年金融危机诱因不同。此次危机更像是一种临时性的恐慌心理,油价下跌进一步加剧了恐慌。

希望大家把心放下来。要看到GDP比重占全球16%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0%的中国抗疫胜利了,国际金融形势也难以蔓延至中国金融市场。一旦恐慌心理消失,股市有望回归正轨。

南方+:疫情会给世界产业分工带来变化吗,广东应当如何应对?

魏建国:会的。世界对全球化的需求将比以往更加迫切;全球产业链配置将发生重大变化,过去处于产业链边缘、只能从事加工贸易的国家,疫情后可能将既有加工贸易,又有一般贸易;国际间分工界限更加模糊,曾分散在多地的工业设计、研发与生产,分散在全球的生产要素、资本与人力都将日益集中;中国在全球供应、生产和服务链中的作用将进一步凸显,“一带一路”、RCEP等随着疫情中中国治理能力的凸显,将得到更多国家响应。

在这种背景下,建议粤港澳大湾区和广东自贸试验区抓住《外商投资法》实施首年在外商中的“舆论效应”,大力改革,实施更短负面清单,扩大保险、金融和中介机构开放范围,打通物流、人流、资金流障碍,抓住外商“眼球”。

稳外资既是稳出口,也是稳就业,更是稳经济,广东持续不断的大项目引入,将是提振疫情后全国恢复经济信心的助推器,更是广东巧用疫情危机,化危为机,以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倒逼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