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宏观经济
宏观经济

在全球经济调整中寻觅中国机会时间: 2014-04-22信息来源:王彧 任建华 作者:admin 责编:


 中外学者、官员探讨后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发展之策

 

面对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格局的调整,中国的对外开放如何在深度和广度上有所突破?中国的挑战和机遇何在?6月6日上午,在第三届中国开放论坛的主题报告会上,中外学者、官员以“全球经济现状及趋势”为主题进行了探讨,并为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势把脉。

“突破的前夜”

“世界经济格局在发生深刻调整。这种调整主要表现在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在危机中复苏迅速,在整个世界经济中的比重有所上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中原以“世界经济新动向:机遇和挑战”为题阐述他的看法。

但是,他并不认为世界经济的基本面发生了改变——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没有发生变化,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经贸体系、南北发展不平衡等格局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全球化大趋势、多元化趋势、和平发展的主题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判断世界经济的新动向,一方面要看到深刻调整,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基本面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他说,所以我们要思考,中国现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卢中原说,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已经在做出应对危机和跨越危机的先导性战略安排。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技术储备优势,跨国公司不仅仅是应对本年度的危机,而是着眼于未来十年到二十年。他提醒说,国内企业家要密切关注这一动向。

“每一次巨大的全球性危机之后,都会有一个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在孕育。有人称其为突破的前夜。这一轮科技革命的特征是绿色、智能、可持续。这也是世界经济当前面临的一个新动向。”卢中原说。

宁波市市长毛光烈也捕捉到了后金融危机时期国际市场的一些新趋势:首先,国际市场的货物贸易不可能有更大的增速。其次,应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另外,中国应从开拓一般的贸易市场转向形成跨国家、跨国内外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包括产业体系、市场体系、营销体系、金融服务体系,使我们由长期被动地接受订单加工出口,转向我们具有这种体系的优势,向人家下订单,当然也为自己下订单,从而取得国际市场中更加主动的定价权、营销权和知识产权。

而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原部长张小济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分析表示:“对于世界经济会否出现二次探底,我认为,经济复苏出现反复在所难免。一是主权债务危机引起的金融市场恐慌。二是失业率居高不下,特别是欧元区失业率还保持在10%。如果经济复苏出现反复,必然会影响新兴经济体的增长。”

“经济复苏的上升势头很有可能由于财政整顿的到来而受到阻滞。”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济部货币政策与金融市场司司长鲍里斯·康耐得认为。

中国的机会

“总的判断是机遇大于挑战,本世纪头20年,我们面临的战略机遇期没有发生变化,我们必须抓住这个战略机遇期发展自己。”卢中原说。

他说,对于中国来说,可能会带来某些产业和环节的跨越式发展。特别是节能减排技术、清洁能源技术,由于我们有市场规模大的优势,可以迅速降低成本。但应注意,一定要以市场为导向。“中国在新能源、清洁能源、绿色发展方面要当领头羊,这是我们重要的机遇。”

“还有引进多种资源的机遇,不仅仅是资金,主要是人才、管理经验、经营模式、营销网络等。”他说。

卢中原所说的挑战,首先是有可能把我们在世界制造业分工中的低端地位进一步固化。其次是可能带来更多的高能耗、高排放产业,导致我们经济发展方式转轨更加困难。第三是有可能在我们的某些行业出现外国垄断,可能会在国家经济安全方面带来威胁、挑战。比如云计算、物联网、智慧地球。只有认清挑战,才能更积极地应对。第四是我们的政策选择空间可能受到挤压。必须加快内部改革,包括资源价格、环境税费体制以及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等,否则我们就很难应对世界经济出现的新动向。

张小济建议,我国企业通过“走出去”,提高在国际市场上整合优质资源的能力,实现优化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目标。

“在危机期间,在全球跨国投资大幅下降时,中国逆势而上,我们的企业在海外投资不但没有下降,而且出现了增长。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在全球资金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中国企业的流动性是非常充裕的。”张小济说,如果仅仅说企业“走出去”是应付短期危机的话,这可能低估了企业到海外发展的能力。在21世纪的竞争中,谁能更有效地利用全球资源,谁就能占据优势。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则认为,中国目前的目标应该是建立内需社会,没有这样的目标,结构调整最终会不了了之。

他认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必须依赖于内部需求。如果国内市场不能建立,内需社会就很难出现。不管其他方面如何好,没有内需社会,可持续发展很难维持。更重要的是,内需社会建设不好,中国内部问题就会恶化,从而影响政治和社会稳定。

“中国面临的问题是经济领域的市场化不足,而社会领域的市场化过度。很多人说的‘权贵经济’就是市场化不足的主要障碍之一。”郑永年说。

如何改变这种局面?郑永年建议,首先必须给国有企业设定一个边界。没有边界,国有企业必然滥用权力,民间资本能够做、也能做得好的领域,尽量让民间资本来做。中国现在是一个资本过剩的国家,大量民间资本盲目流动,这一点在海外感觉特别深刻。尤其是温州人炒房,在欧洲、美国、新加坡都有。

郑永年还强调了社会政策的确立。在社会领域,世界各国都有政府财力的大量投入和各种法规政策保护,但中国现在落入了过度市场化的陷阱,政府不仅没有担负起社会责任,反而把“GDP主义”引入这些领域。没有有效的社会保护机制,就很难造就中产阶级的成长。而没有中产阶级,就不会有消费社会和内需经济。

                              责任编辑: 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