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宏观经济
宏观经济

国有经济快速扩张带来新挑战时间: 2014-04-22信息来源:张俊伟 作者:admin 责编:


    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质是“强进弱退”、“优进劣退”,其着眼点是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快速推进的“国进民退”,因为具有高度行政干预色彩而给经济可持续发展埋下了隐患

    国有经济的快速扩张,有其现实物质基础。目前,国有经济主要分布在传统意义上的基础性产业和骨干企业上。经过公司化改造、转换经营机制和技术改造,国有企业在上一轮经济增长中取得长足发展,市场主导地位进一步确立和强化。与此对应,由于发展市场经济历史较短、金融市场不发达,再加上对关键行业严格的市场准入限制,民营经济规模相对较小并且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领域,就单个企业而言,无论是企业规模、技术水平、市场影响力,国有企业都要超过民营企业。因此,在本轮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国有企业处于相对优势地位。另一方面,持续的高速增长使人们得出结论:“蹲下是为了起跳”,暂时的调整是为了随后更具爆发性的增长。面对经济增速的下降,具有强烈赶超冲动的各地政府将其看作是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实现“弯道超车”的机会。为此,他们纷纷依托国有企业来整合生产资源、提高产业集中度,更新换代生产工艺,甚至加快污染治理、改善环境的步伐。这样,正常市场机制下的“优胜劣汰”就与政府的意志和强力干预紧密地纠结在了一起。

    但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质是“强进弱退”、“优进劣退”,其着眼点是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快速推进的“国进民退”,因为具有高度行政干预色彩而给经济可持续发展埋下了隐患,主要表现在:

    1.市场机制受到损害。在推动产业优化与升级过程中,各级政府、各部门要求时间过急,提出的交易条件苛刻(如限制兼并对象选择兼并主体的权力、不允许退出交易等),严重侵害了被兼并对象的合法权益。结果,尚未看到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市场经济平等交换的原则已经受到了损害。在一些地方,资产重组甚至蜕变成了利益再分配。

    2.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关系日益微妙和复杂。一方面,行政权力协调各种资源支持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在以优惠条件获得生产资源的同时,通常也需要承担对被兼并企业进行生产技术改造、安置冗余人员乃至接手处理环境污染问题等责任。双方围绕资产重组问题而开展激烈的讨价还价,只会强化政企不分的现象,强化国有企业执行政府微观干预、履行“社会责任”的义务,从而削弱企业的独立生产地位。

    3.迫使民营资本进入虚拟经济领域。产业升级意味着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资源跨部门、跨企业的转移。产业升级顺利与否,与要素市场的完善程度密切相关。反观我国的要素市场,股票市场不能有效筛选项目、引导资源配置;银行体系高度垄断,中小企业融资需求难以保障;人员流动受到户籍管理、养老、医疗制度制约;具有高级专业技能的劳动力严重短缺;社会信誉观念淡化、信用度低;此外,金融、通讯、冶金有色、出版传媒、航空等重要产业监管过度、准入门槛奇高。在上述制约性因素尚未有效消除之前,就依托国有企业强力整合生产资源,必然会迫使从传统产业中游离出来的、迫切寻找投资新机会的民营资本进入股票和房地产领域,成为推动股市和房地产泡沫化发展的力量。

    4.降低社会创新活力。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的细化,使产业链被高度分割,已经形成了“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专利、一流企业做标准”的分工新格局。而近年来,国有企业竞争力迅速提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规模经济。但在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创新方面,国有企业和国际领先企业相比还有不小差距。这种差距,部分来自技术水平和企业规模的差距,更多则是来自企业内部经营和管理机制的僵化。在为中小企业提供发展空间方面,由于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和政府监管缺位等因素的制约,作为向全社会提供基础生产设施(如互联网接入服务、金融服务等)的国有企业,其表现距离社会期望更远。

“国进民退”是我国现阶段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该趋势蕴含的风险也向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具体如:如何完善国有资本管理体制,以推动国有资本布局的优化和调整;如何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以形成高效、灵活的企业管理制度;如何界定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内涵和外延,以巩固其作为独立市场经营主体的地位;如何对关键产业开放市场准入,以开拓民营资本的投资渠道;如何完善关键产业的监管,以创造良好外部环境,促进全社会创新和中小企业发展;等等。只有未雨绸缪,及时完善相关体制机制,才能及时消除“国进民退”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夯实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责任编辑:  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