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

国外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时间: 2017-11-01信息来源:郝寿义 马洪福 作者:qgy_admin 责编:


摘 要:由爱思唯尔出版集团出版的《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第1-5卷)对国外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及其演进趋向进行了评述,内容涵盖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的关系、空间分析、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区域和城市发展与政策等。研究发现,国外区域经济学和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对象逐渐重叠,且研究边界渐趋融合。空间分析成为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重点在于揭示空间经济活动集聚的本质。考虑到空间要素的复杂性,空间分析不仅局限于地理空间,向社会空间延伸也成为新的方向。实证研究成为区域和城市经济研究的重要导向。这些都对中国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空间政策
中图分类号:F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66(2017)04-0015-10
收稿日期:2017-04-22
作者简介:郝寿义,男,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中国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秘书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 300110)。
        马洪福,男,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博士生(天津 300110)。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区域和城市经济学尚未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虽然冯·杜能、韦伯、霍特林、廖什等学者为空间经济分析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但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区域经济学才作为地理区位—配置问题研究的分析框架,被人们接受。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阿朗索的《区位与土地利用》一书的出版,城市经济学才成为一门具备统一理论基础的学科。虽然区域和城市经济学只有50多年的历史,但是其已逐步发展成为具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以及巨大研究潜力的新兴经济学科。由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集团于1986—2015年出版的《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以下简称《手册》)第1—5卷较为全面、系统地归纳和总结了各个时期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的研究成果。本文基于对《手册》第1—5卷的梳理,从各卷《手册》涵盖的主要研究内容、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的关系、空间分析、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区域和城市发展与政策等方面对国外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及其演进趋向进行了评述。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对中国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研究提出了一些启示性建议。

    一、《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各卷涵盖的主要研究内容
    在国外,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科作为独立的经济学科形成于20世纪50—60年代,并在20世纪70年代得到快速发展。然而,“区域和城市经济学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衰落……这一领域不再有20世纪70年代那样的活力和能量……但是转折始于20世纪90年代早期,学科重新获得了动力。区域和城市经济学再次成为热点……”(阿诺特,2005)。这主要得益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经济地理等理论研究的兴起为区域和城市经济学中的空间经济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手册》第1—5卷涵盖了国外区域和城市经济学这一历史演进过程中各个时期的主要研究成果,其研究主要内容如图1所示。
                  

    《手册》第1—3卷概括了20世纪90年代及以前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的研究成果。《手册》第1卷主要总结了1986年以前的区域经济学研究成果,归纳了区位分析(包括产业和居住区位)、区域经济模型的建立与空间相互作用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和政策分析等区域经济学中三个重要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手册》第2卷比较全面地概括了1987年以前城市经济学理论的研究成果,主要归纳总结了城市区位分析(住宅区位、企业区位以及城市均衡结构)、特定城市市场(住房市场、城市交通与城市公共设施等)与城市问题、城市土地租金和土地利用、城市政府行为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问题。《手册》第3卷归纳总结了1999年以前应用城市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成果,是对《手册》第2卷的补充,应用城市经济学更多地强调应用研究以及对城市经济现象的分析方法,该卷主要概括了城市空间及相关研究、城市的特定市场、城市公共经济学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等方面的应用研究成果。
    《手册》第4卷是继第1—3卷之后,对2004年以前区域和城市经济学领域学术研究进展和知识的又一次全面、系统地归纳总结。这一时期区域和城市经济学领域学术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和特点,如新经济地理学用主流经济学的标准语言讨论区域和城市经济问题等。第4卷的重点集中于对集聚经济研究的总结,包括对城市集聚经济性质和来源、城市集聚经济的微观基础、集聚和贸易、集聚和区域增长等的研究;不同空间规模(邻里、城市和区域)的集聚和城市体系理论。第4卷还对地方政府和政策设计、经济地理学和若干现代经济地理问题等研究进行了概括。第4卷恰逢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的影响达到顶峰,对集聚的强调意味着很多传统的城市问题没有被涵盖。《手册》第5卷则是对第4卷出版后十年间研究成果的归纳,既对集聚及相关领域取得的学术成果进行了概括,又对城市和区域经济学其他研究领域和方法的扩展进行了总结。该时期的区域和城市经济研究一方面完善集聚经济理论,如对集聚经济的实证研究、异质主体的集聚理论和创新与集聚等问题的研究;另一方面更加注重方法论的研究,如对区域和城市经济的因果推断、结构化估计与空间方法的探讨等。此外,区域和城市经济学对传统研究主题的回归也是该时期研究的特点和趋势,如对城市住房、城市交通、城市土地利用、城市税收和城市犯罪等的研究。
    综上所述,《手册》第1—5卷比较系统地反映了国外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理论体系与应用研究的演进过程,较全面地概括了不同时期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研究的研究成果,体现出了国外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领域、主要方法和研究方向,是中国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研究需要重点参考的研究文献。

    二、区域经济学和城市经济学的关系
    区域和城市经济学与主流经济学的主要区别在于将空间因素纳入经济分析中。区域和城市经济学致力于分析各种经济要素在空间上的配置现象以及地理空间的内在本质和复杂空间经济系统的时空演化等。在区域和城市经济学形成和发展初期,区域经济学和城市经济学是相对独立的。随着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研究的深入,在空间分析的基础上,区域经济学和城市经济学越来越走向融合。
    《手册》第1—3卷对区域经济学和城市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分别进行了归纳,具体而言,《手册》第1卷总结了1986年以前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成果,指出区域经济学研究范围主要包括区位分析、区域经济模型的建立与空间相互作用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与政策分析等三个重要领域。《手册》第2—3卷则着重概括了城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应用的研究成果,构建了以阿朗索—穆特—米尔斯的城市土地利用模型与亨德森的城市体系模型为基础的统一城市理论体系,进而对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微观基础、城市特定市场与城市问题、城市土地租金与土地利用、地方政府支出和税收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同时,城市经济学更加注重城市内部结构与城市体系的分析,如密度分析、规模分布等问题。根据《手册》第1—3卷对区域经济学和城市经济学研究内容的归纳,可以看出在形成和发展初期,两者虽具有内生的密切联系,但在概念、假定、研究的问题和研究范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然而,在《手册》第4卷归纳的区域和城市经济研究成果中,城市和区域被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概览,很多主题体现了城市和区域研究边界融合的趋势,如城市体系理论、蔓延和城市增长、邻里效应以及许多关于经济地理的实证分析。区域和城市经济研究的融合反映了城市化推动城市地区范围扩大并逐渐融合成区域的现实。《手册》第5卷中也对城市和区域研究的渐趋融合进行了概述,如克劳斯·迪斯梅特和弗农·亨德森在国家内部发展的经济地理中指出,一旦一个国家变得日益城市化,这些变化以及空间分布经常会从较为狭隘的视角加以考察,只关注城市部门。正如理查森(1978)和赫克曼与斯特朗(1981)在研究中强调对区域概念的界定,主要是独立界定的空间单位,通常是国家经济内的一个地区,区域之间是由于作为其中心的节点城市或首位城市的不同而不同,或由于历史因素的不同而不同,这也可以从该时期区域和城市经济研究向传统主题的回归中看出,如对城市住房、城市税收、城市运输、空间政策等问题的研究中看出。对于区域和城市空间的考察只是选择的尺度和所包含的空间要素的差异,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以及城市的郊区化和农村规模的缩小,城市和区域的边界融合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根据《手册》第1—5卷对区域和城市研究成果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出,区域经济学和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渐趋融合,其中对空间的内在本质以及空间经济系统的时空演化是其研究重点,同时也注重微观主体行为及微观基础的分析。如果说两者存在区别,也仅仅在于对空间尺度的认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与分散,区域和城市的研究边界也在不断融合。

    三、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的空间分析
    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与协调,空间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土地利用强度的差异很大,即生产消费活动往往集中于某一特定空间,而不是均匀地分布在空间上。这也使得人口、就业和财富的空间分布不均衡成为一种常态的经济景观。区域和城市经济学则把研究重点放在解释经济活动非均匀分布上,分析经济主体分布不平衡的结果和空间经济的效率。《手册》第1—5卷对空间分析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区位分析和集聚经济分析来考察空间经济活动的本质。
    首先,区位分析是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的中心议题,传统的区域和城市经济学强调活动的空间集聚产生的经济和不经济之间的权衡。《手册》第1—3卷对区域和城市区位分析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尤其是《手册》第2—3卷对城市区位理论进行系统地研究。《手册》第1卷归纳了基于冯·杜能、韦伯、克里斯塔勒、廖什等学者对区位分析的成果发展来的现代区位理论;该时期的区位理论更多的是通过将新古典经济学和古典区位论相结合,分析厂商和家庭的区位选择。城市企业区位理论主要是以韦伯、冯·杜能的研究为范式和以霍特林、廖什的研究为范式进行研究。但是,对住宅区位理论的关注甚少,集中关注住房市场选择的研究流派也是基于对消费者行为效用最大化和居住流动性分析的(阿朗索,1964;兰开斯特,1966)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手册》第2—3卷重点对城市经济学的理论和应用进行总结,一方面,城市经济学的空间分析继承冯·杜能、廖什等古典区位论学者的研究思想分析城市企业的区位选择;另一方面,城市经济学的重要核心思想基础是阿朗索提出的标准区位模型。通过该模型能够得到有关竞租函数、土地消费量和人口密度等定性结论;穆特—米尔斯发展了该模型,通过加入通勤成本完善了效用函数,得出了区位均衡的条件,也为城市空间均衡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后继的学者更加深入地研究了区域住房市场供求理论,分析了住房政策、住房环境特征等因素对城市住宅区位选择的影响,并将享乐分析引入到住房市场的分析中(格里利谢斯,1961、1971;帕姆奎斯特,1991),研究了对住房特征和环境福利设施的需求。由于家庭既是厂商投入的主要供给者,又是厂商产出的主要消费者,因此家庭的选择和厂商的选择是相互影响的。这一时期的学者已经注意到了运输成本对空间经济活动分布的影响,把区位看作是距离的函数,但大多数研究对运输成本进行了同一化处理,使用相同的运费率或看成与所运货物重量成正比,对城市交通的研究相对有限。这在此后的城市经济学者的研究中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尤其是城市经济学进一步深化了对城市空间结构、城市体系以及城市特定市场的研究。由《手册》第1—3卷对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研究成果的总结可以看出,早期的学者已经注意到生产的不可分性带来了企业的空间集中以及空间相互作用,但研究主要集中于集聚经济的效益(外生)与运输成本的衡量。虽然学者们的分析由生产的完全竞争均衡向非完全竞争均衡转变,但是未能找到集聚经济的微观机制,即未能揭开集聚经济的本质,这主要受制于一定阶段的研究方法与工具。
    其次,《手册》第4卷详细总结了集聚经济的本质以及城市集聚经济的微观机制,弥补了《手册》第1—3卷中对区域和城市经济研究成果研究的不足,为学科发展注入了新动力。该时期的区域和城市经济研究更加注重对集聚经济本质的研究。杜兰顿和普加(2004)将城市集聚经济的微观基础划分为共享、匹配和学习三种类型,并分别构建了一个或多个核心模型,更好地解释了空间经济活动为何如此集中以及人口、就业和财富的不平衡分布等问题。以克鲁格曼、藤田和蒂斯等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派,通过构建中间投入模型、知识溢出模型和垂直联系模型等论证了集聚经济的微观基础,解释了企业的区位选择。《手册》第4卷在对集聚经济的微观基础、性质和来源文献研究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体系、城市规模演进、蔓延与城市增长等理论文献。然而,第4卷的重点主要集中于不同空间规模(邻里、城市和区域)的集聚,很多内容是理论性的,存在理论和经验脱节的问题。《手册》第5卷总结了新新经济地理学异质主体的集聚理论,论述了集聚经济的实证分析。正如文中指出个体和企业层面的数据表明,城市总体的宏观关系体现了大量的微观异质性。该时期的研究弥补了新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不足,同时异质性集聚理论对城市体系进行了分析,并在允许工人和企业可以在城市间自由流动的前提下,探讨了集聚经济、城市成本、异质区位基础因素、异质工人和企业以及选择效应如何相互作用并形成城市的规模、构成、生产率和不平等。这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手册》第4卷杜兰顿和普加(2004)所编写的关于城市集聚经济的微观基础。
    再次,城市住宅区位和企业生产区位的选择以及两者相互作用决定了城市区域的一般空间均衡模型。《手册》第1—5卷总结了已有区域和城市经济学对空间均衡与空间体系的研究成果,主要是对城市的形成、城市空间结构、城市规模与分布、城市空间的动态变化等进行研究。首先,解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主要描述了城市内部建筑物的密度和高度、居民和企业的分布,并分析了封闭城市和开放城市下结构、城市数量和规模分布的变化。城市均衡模型多是单中心城市假设,并且忽略了城市的运输系统,对城市的规模和数量处于描述阶段。其次,研究了城市规模分布及其规律,如帕累托分布、随机分布、齐普夫法则。同时,基于对城市集聚经济理论的研究,寻找城市的最优规模以及影响城市增长的决定因素。关于城市增长与蔓延,格莱泽和卡恩(2015)在《手册》第5卷中总结到城市可视为人和企业间物理空间的缺乏,如果这样,城市的存在是为了消除商品、居民和思想的运输成本,而且运输技术决定了城市形态。他们总结分析了蔓延的程度(分散化和密度)和原因(交通运输、土地需求和政治作用等)。其中,交通运输技术以及运输成本成为影响城市蔓延的重要因素。城市经济学也对城市交通进行了深入研究,如比斯利和科普(1987)在《手册》第2卷中从理论上总结了关于城市交通的供给与需求模型以及城市交通决策等;而斯莫尔和伊瓦涅斯(1999)在《手册》第3卷中进一步总结了城市交通中出现的交通拥挤、空气污染、交通事故和公共交通等相关问题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以及未来的城市交通政策。另外,更应该注意的是作为传统经济学和集聚经济学,通过权衡集聚经济收益和规模收益递增来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正如雷丁和特纳在《手册》第5卷中关于运输成本和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研究表明地理空间上的经济活动组织关键在于商品和人的运输。大部分消费都要求成品的运输,或是转移到那些供应商品和服务之处。劳动力迁移的通勤成本与商品的运输成本既影响着住宅区位的选择,也决定着城市土地的利用和企业区位的选择。城市的外部环境、交通运输等空间特征对住宅区位、企业区位,乃至空间均衡都具有重要影响。然而,这些外部性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需要政府提供。这些公共设施和产品的提供既涉及区位选择,又关系资金来源与成本问题。区域和城市经济学已经对公共设施的内涵与区位选择(雷维尔,1987)、公共设施对集聚经济的影响(埃贝茨,1999)进行了探究,并构建了城市公共设施选址模型,分析了不同区域尺度上的公共设施选址决策。城市经济学一直关注城市公共服务的融资、地方或城市公共学的理论研究分析(大卫·E·怀尔达什,1987)。这些学者研究了具体的融资来源和税收的征收问题。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注重城市层次的税收问题,马吕斯·布鲁尔哈特(2015)等在《手册》第5卷中总结了关于城市税收的研究,即城市层次的税务机关通常位于联邦征税金字塔体系的底层,多数国家还包括中间层次(州、省等)以及国家层次。通过总结相关的文献研究,学者们分析了城市征税的理论依据以及城市税收所具有的三个重要特征:税收当局之间的相互依赖性(水平和垂直)、辖区规模的非对称性和集聚经济的潜力,这也深化了对城市政治经济学(罗伯特·W·赫尔斯利,2004)和财政分权(丹尼斯·埃普尔,2004)的认识。
    最后,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所研究的空间具有动态性。很多区位在经济地位上表现出了很强的持续性,且经济地位的巨大差异在邻里和大都市区两个层次上都是常见的,由各种人均收入指标来衡量的经济地位的变化也是常见的。罗森塔尔(2008)的研究表明区位的经济地位在邻里和(Metropolitan  Statostvcal Area,大都市统计区)两个层次上往往都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斯图尔特·罗森塔尔和史蒂芬·罗斯(2015)在《手册》第5卷中回顾了近期的文献,这些文献思考并解释了邻里和城市经济地位的上升和下降趋势。在邻里层次,讨论了邻里经济地位的静态和动态动力。通过研究发现耐久但缓慢衰败的住房、运输基础设施和自我强化的溢出效应都会影响地方收入动态,持久的自然优势、设施以及政府政策也有同样的影响力。斯蒂芬·N·杜劳夫根据已有文献总结,指出邻里效应对个体行为和邻里构成影响,一些包含溢出效应的邻里模型至少在正式结构上和增长(内生)模型相似,这在区域和城市经济学中,与企业和工人区位决策的离散选择模型、空间竞争模型存在很多相似。乔治奥·陶帕和伊夫·泽诺(2015)在《手册》第5卷中概览了关于邻里和社会网络及其对行为和经济影响的研究,并讨论了邻里和社会网络在犯罪、教育和劳动市场中作用的经验和理论分析,其所分析的不同之处在于邻里效应文献主要关注居住邻里如何对居民形成机会、选择和结果,对城市政策、城市和邻里演化、隔离和不平等的发展等有重要启示。关于网络理论和经验的研究主要关注联系的社会空间及其对结果的影响,不包括地理空间。而传统的区域和城市经济学对区域和城市增长的影响因素研究,主要从增长的要素投入进行分析,如爱德华·J·马莱茨基(1986)等在《手册》第1卷中分析了技术和劳动及其资本异质性对区域增长的影响;格雷姆·R·克兰普顿(1999)在《手册》第2卷中分析了城市劳动市场的空间特征,一方面分析了居住地点和工作地点之间的联系以及流动性和就业搜寻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分析了不同层次的劳动力市场(如技能、性别和家庭地位等)如何影响劳动力市场效率差异,进而带来城市间的差异。恩里克·莫雷蒂则总结研究了人力资本总水平的提高对城市经济的影响,分析了教育的外部收益效应,如对生产率的溢出、犯罪和选举的影响。
    区域和城市经济学对空间分析的研究表明,区位分析和集聚分析均对经济活动分布的集聚本质进行了研究。两者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前者假设集聚经济收益外生存在,而后者则没有;但两者均是建立在均质空间上的空间分析,直至异质集聚理论的出现,才开始对集聚空间的异质性进行研究,这表明将微观主体的异质纳入微观机制的研究成为空间分析的重要趋向。

    四、区域和城市经济模型与实证研究方法
    彼得·尼茨坎普和埃德温·S·米尔斯(1986)在《手册》第1卷中指出,经济学的计量革命对区域经济学方法论产生了重大影响。区域和城市计量经济模型的出现,使得分析手段更加严谨以及进步,且大量可获取的数据以及现代方法的采用深刻改变了经验研究的性质,使得实证研究越来越重视模型的调整而不是刻意加工数据,因而基于经济理论模型构建与检验的结构化方法被更为广泛地使用。《手册》第1—5卷论述总结了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研究中构建的模型,尤其是《手册》第5卷对实证研究方法进行了总结,这是《手册》系列第一次明显包括关于方法学的章节。根据《手册》第1—5卷对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研究成果的总结,可以发现国外区域和城市经济学一方面通过将主流经济学的经济模型方法引入到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研究中,从而构建包含空间因素的空间相互作用模型;另一方面更加重视实证研究,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通过选择相应的计量指标与方法,模拟、检验与评价经济现象。
    首先,区域和城市经济学对模型的理论框架和微观经济基础的研究,更多的是基于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其中主要是微观理论工具。最初,冯·杜能、韦伯和廖什等学者的区位选择理论更多的是借鉴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分析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条件下的厂商区位选择;同时,将新古典经济学的供求理论和定价理论应用到区域和城市经济分析中,构建空间生产均衡模型。《手册》第1卷总结了区位选择的线性规划模型、运输与区域间商品流动模型、区域和多区域经济模型等,其显著特点是国家层次的宏观模型在区域层次的应用。《手册》第2、3卷则是基于阿朗索—穆特—米尔斯的理论模型和亨德森的城市体系的一般均衡模型设计,构建了完整的城市经济理论模型,并应用于解释城市经济现象。《手册》第2、3卷虽然总结了阿朗索的土地市场模型、穆特—米尔斯的住房模型、亨德森的城市一般均衡体系模型、动态城市模型、享乐分析模型等,但是受限于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假设和研究方法,导致传统的区域和城市经济学对于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解释能力有限。《手册》第2、3卷虽然对集聚经济进行了研究,但是集聚经济的本质仍是一个谜。新经济地理学学派对传统经济学的理论框架进行了修正,打破了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通过引入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框架,研究了集聚经济的微观理论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经济活动为何在空间上高度集聚。《手册》第4卷则主要概览了关于集聚经济本质的研究,如城市集聚经济的性质、来源、微观基础等,在一定程度上揭开了集聚经济这一“黑箱”。当然,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和现实问题的出现,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假设被证明阻碍了对现实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解释。后继学者在不断放松新经济地理学假设的基础上,引入微观主体的异质性,进而进一步完善了理论基础。《手册》第5卷的集聚和城市空间结构中则对集聚经济理论模型进行了补充,构建了包含微观异质性主体的理论模型,并分析了基于理论模型的实证指标的选择。此外,在《手册》第5卷的实证研究方法中,通过因果推断、结构化方法和空间方法对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的理论模型构建和实证研究关系进行了论述。如何识别区域和城市经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而正确地进行结构化估计,成为区域和城市经济实证研究的重要方法论。
    其次,区域和城市经济与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等学科的联系日益紧密,研究领域已经变得越来越具有实证导向。对区域和城市定量分析的基本前提是数据的有效性和对数据的正确处理。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使得应用更为复杂但更为精确的模型成为可能。《手册》第5卷中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实证研究进行了统计,具体如表1所示。表1说明实证研究已经成为区域和城市经济研究的重要领域,实证研究模型更为复杂,研究方法也不断完善。除表1列举的方法外,《手册》第1—5卷还总结了对数—线性模型、非参数方法、空间方法、断点回归等。
   

    此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模拟还被用来分析给定城市内部的空间模型,如根据家庭和厂商的区位选择行为进行模拟,可以得出在外部冲击条件下,城市区域的序时变化,计算机模拟更具有动态性特征。《手册》第2卷总结了城市区位的计算机模拟模型,主要考察了城市区位土地利用预测模型和城市住宅市场计算机模拟模型。《手册》第4卷对集聚经济本质的研究更多地集中在数值模拟,通过计算机模拟在不同条件下的空间经济活动的分布与城市体系的动态变化。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统计分析方法的不断完善,有助于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更加准确地分析空间相互作用,解决传统计量经济模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那么,如何识别空间相互作用,成为区域和城市经济学计量研究的重要主题。纳撒尼尔·鲍姆-斯诺、费尔南多·费雷拉、托马斯·霍姆斯和霍尔格·西格分别在《手册》第5卷中回顾了近期关于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研究中所使用数据的因果关系的识别,前者对模型的构建、方法的选择和变量的选取等做了详细叙述,构建出区域和城市经济分析的完整计量模型过程,这与之前的学者仅仅通过将理论模型简单地引入有所不同;后者通过结构化模型,分析了如何选择与设定、估计一个基于理论的计量模型,而该类模型区别于传统基于统计方法的模型。斯蒂夫·吉本斯和埃莉奥诺拉·帕塔基尼在《手册》第5卷中回顾了关于空间数据的分析方法,其在对随机性概念等空间数据的性质进行探讨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个体在空间中存在相互影响的线性回归模型。然而,空间中的相互影响如何界定成为复杂的问题,研究会因为用来描述这些效应的术语通常是不精确的且取决于不同的背景而更加复杂。例如,“空间交互影响”“社会交互影响”“邻里效应”“社会资本”“网络效应”“同辈效应”等都被视为同义短语,但却有着不同的内涵(Ioannides,2013)。乔治奥·陶帕和伊夫·泽诺在《手册》第5卷的邻里和网络效应中,概览关于邻里和社会网络及其对行为和经济影响的研究,并讨论邻里和社会网络在犯罪、教育和劳动市场中作用的经验和理论分析,总结了邻里效应和网络效应不同的检测模型,反映了地理空间和社会空间相互作用的区别。
    再次,区域和城市经济的经验研究不仅通过计量模型来分析社会经济现象,而且还注重评价性模型分析。这主要体现在通过借鉴统计学、运筹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构建合理的空间经济评价体系,并按照一定的标准做出评价和决策。《手册》第1卷给出了聚合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谱分析等常用统计方法,并对定性统计模型和多目标决策分析理论进行了详细总结。《手册》第3卷对生活质量估测、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不协调等问题进行了评估。《手册》第4卷对运用准自然试验法研究城市增长的文献进行了总结。《手册》第5卷则对因果关系的判断、结构化估计和空间方法进行了讨论,并叙述了对空间政策、计量问题识别等问题的研究。区域和城市研究的实证分析不仅在于简单地引用计量模型,而且注重在识别区域和城市经济现象因果关系的基础上,运用符合经济理论模型的结构化方法,评析区域和城市问题与政策。
根据《手册》第1—5卷对区域和城市经济理论模型与研究方法的总结,基于经济理论的实证模型识别、选择与估计是未来区域和城市经济理论与实证研究的主要方向。

    五、区域和城市经济发展与政策分析
    空间经济活动分布不平衡是一种常态的经济景观,不平衡的分布往往会进一步影响人口、就业和财富的不均衡。空间经济不平衡会造成区域和城市间的差异,并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区域和城市发展与政策问题,常出现在经济效率和社会经济公平的界面上,效率目标总是在区域和城市政策分析中起重要作用。协调区域和城市经济学发展中出现的区域差异与不均衡以及解决区域和城市发展遇到的问题,需要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政策加以弥补。《手册》第1—5卷对区域和城市发展与政策进行了总结,既分析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政策,也强调了针对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中问题区域的政策。
    首先,《手册》第1—5卷区域和城市经济学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政策进行了总结。空间经济的集中分布,必然造成人口、就业和财富的非均衡发展,区域差异现象较为明显,这不仅表现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还表现为城乡差异。与发达的核心地区相比,落后地区(常常是边缘地区)的增长率低、产业结构陈旧和失业率高等问题突出,对于这类地区如何发展,区域和城市经济已经给出相应的对策。《手册》第1卷中,H·W·理查森和P·M·汤罗(1986)指出空间上的不均衡发展,可由累积因果模型、基本模型和新古典模型来解释,这些解释方式存在不同的政策含义,如新古典主义观点侧重强调生产要素以及标准化的制造业部门的作用。《手册》第2、3卷集中对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模式、城市增长、公共政策与城市问题(土地使用、交通和环境等问题)、贫困以及移民等问题进行了详细总结,并归纳了城市有效和平等发展的政策。伊森·刘易斯和乔瓦尼·佩利(2015)在《手册》第5卷的移民与城市和区域经济中,分析了移民及其对城市与区域经济的影响,主要关注的是生产率和劳动力市场,并指出移民政策通常是国家层次的,但国际移民往往更容易影响地方经济。简·K·布吕克纳和索米克·V·拉尔(2015)在《手册》第5卷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乡村—城市迁移、土地使用权缺乏保障和可负担住房的短缺中,总结了乡村—城市迁移的经验以及影响迁移因素的实证研究,如把接近公共服务引入迁移决策、气候移民等因素,并归纳了对城市最优规模的理论模型和经验研究以及发展中国家房地产市场的特点,即土地使用权缺乏保障。因此,对发展中国家区域发展和政策研究的重点集中在城市化、人口迁移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的平衡问题上。
     区域和城市经济政策不仅研究解决落后地区的问题,也分析城市中心区的问题区域。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城市和区域增长中所带来的负外部性,如拥挤、污染、犯罪和福利设施缺乏等。正如《手册》第1卷指出除了边缘地区,许多城市的中心区也被认为是问题区域,如衰败的中心商业区。拉克斯曼纳和博尔顿(1986)在《手册》第1卷中从理论和经验分析的角度,广泛、综合地考察了区域的能源和环境市场以及政策问题,分析了能源和环境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对收入水平的不平衡影响。空间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土地利用强度的差异,而关于城市土地的利用和城市土地租金则是城市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基础。《手册》第2、3卷总结归纳了与城市土地利用相关的城市住房、城市交通、城市公共设施以及相关的问题和政策。格莱泽和卡恩(2004)在《手册》第4卷中总结出对土地的需求和撤离恶化的城市中心是蔓延的重要因素。吉尔斯·杜兰顿和迭戈·普加(2015)在《手册》第5卷中概括了城市土地利用的相关文献研究(包括处理多个内生性商业中心、异质性的不同空间尺度和耐久性住宅的扩展),回顾了关于城市土地区位价格和发展的差异、城市中不同家庭的区位选择模式、建设无序蔓延和居住区分散及就业分散等问题的实证分析文献。克劳斯·迪斯梅特和弗农·亨德森(2015)在《手册》第5卷国家内部发展的经济地理的总结中指出,通过不同的视角(城乡差异和部门)观察不同空间尺度下的空间变革,其中,对城乡差别的考察基于从“更农村”(更小或/和密度更小)和“更城市”(更大和/或密度更大)的角度出发,将区位视为一种连续性区位,分析人口和收入的收敛与发散以及经济活动与人口分布模式的重塑,而通过部门视角观察国家发展和成熟经济行为的结构转型来聚焦连续区位。
    综上所述,区域和城市发展政策通常指向问题区域,这不仅仅是解决落后地区(边缘地区)问题的政策,也包括对城市中心问题区域的政策。从区域和城市经济发展政策的研究总结来看,一方面,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研究更加注重探究空间政策的理论基础,《手册》第5卷的空间政策指出现有文献已将集聚经济、知识溢出和知识经济、产业地方化、空间错配等作为空间政策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研究更加注重对空间政策的评估,《手册》第5卷的空间政策中总结了如何识别政策的影响,概括了住房市场政策、转型拨款、企业区等案例对政策影响与干预的经验。

    六、区域和城市经济研究趋向
    如何解释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如此集中,是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研究的核心议题。正如胡佛认为,区域或空间经济学可以归纳为这样一个问题:何事在何地,为何以及应该如何?而对于何地的研究是区域和城市经济的重心。从《手册》第1—5卷对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研究成果的总结来看,对于何地的研究随着经济理论、计量模型与实证方法、发展阶段的演变,逐步揭开了集聚经济的本质,研究也从均质空间逐步向非均质空间转变,更加注重对微观主体异质性的分析。根据《手册》第1—5卷的总结,可以发现区域和城市经济研究呈现如下趋向:
    首先,区域和城市经济研究的空间由均质化向非均质化转变,空间经济主体由宏观同质性向微观异质性转变。集聚经济是区域和城市的本质特征,其微观基础仍是研究的重点。通过引入微观异质性,如厂商生产成本的差异、劳动技能的差别、消费偏好的不同,弥补了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宏观同质性假设,从而使得对空间经济活动的解释更加现实。异质性集聚理论研究了城市体系,并在允许工人和企业可以在城市间自由流动的前提下,探讨了集聚经济、城市成本、异质区位基础因素、异质工人和企业以及选择效应如何相互作用并形成城市的规模、构成、生产率和城市不平等。同时,很多学者注重对集聚经济的实证研究,如格莱泽和梅尔(2001)首先提出要区分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研究了如何识别集聚效应的密度、规模和空间范围等以及怎样选择集聚经济的衡量指标,分析了集聚经济的类型,进一步丰富了集聚经济对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解释。此外,邻里和网络效应被应用于分析区域和城市空间特征,两者所分析的空间不同之处在于邻里效应分析地理空间,而网络效应分析社会空间;两种空间所包含的要素不同,导致空间选择行为的差异。
    其次,区域和城市经济研究越来越具有实证导向,其实证分析使得对方法论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因此,评价性研究越来越重要。如何构建符合经济理论的实证模型,并识别其中的因果关系,对区域和城市经济现象做出评估,成为当前实证研究的主要方向。如随机试验已经被成功地应用于识别数据因果关系。通过将非随机试验和随机试验等方法引入,能够根据描述城市与区域现象的数据集进行最为可靠的处理效应估计。双重差分方法、不同的固定效应方法、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工具变量方法以及断点回归方法等被证明行之有效的识别方法,被用来识别感兴趣参数的数据中的变异源泉。同时,鉴于经济模型对实证模型设定以及解释处理效应估计结果的重要性,学者运用结构化方法识别在观测或者试验数据中永远无法被识别的参数。对因果关系的识别不仅能够使计量模型比较准确地反映数据变异的源泉,而且可以弥补传统区域和城市计量模型简单地对统计模型的运用以及使用计量工具时存在的问题。
    再次,区域和城市经济研究对象重叠,区域和城市经济学越来越被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克劳斯·迪斯梅特和弗农·亨德森指出传统的农村和城市地区的划分,未能发掘一个国家空间转变全面而丰富的内涵。人口和经济行为沿着连续性区位的分布,随着发展而发生显著变化,这一变化将影响我们如何看待一个国家的经济地理。在城市部门内部不同城市层级间存在巨大异性,且不同层级经济行为的转换也不同。区域和城市经济研究更加注重对城市部分的研究,如城市住宅市场、城市交通、城市贫困、城市公共设施和城市移民等已获得大量研究,近期学者又进一步深化了对城市土地市场、城市税收和城市犯罪等问题的研究。
    《手册》第1—5卷对国外区域和城市经济研究的归纳表明,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把重点主要放在空间的内在本质以及复杂空间系统的时空演变;同时,空间只有加入要素才具有研究意义,要素的配置需要空间主体来完成,不同的空间主体决定了区域和城市经济的研究必须注重微观主体的异质性研究。此外,国外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更加注重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并不断完善实证研究的方法论。

    七、对中国区域和城市经济研究的启示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研究起步较晚。目前,中国区域和城市经济学已获得快速发展,在很多领域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为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但是,国内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研究认识的偏差、理论和实证模型与方法的欠缺、政策设计与评估经验不足等。本文基于对《手册》第1—5卷所归纳的国外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研究,认为对中国区域和城市经济研究有以下几点启示:
    首先,要正确认识区域经济学和城市经济学的关系。通过对《手册》第1—5卷的梳理可以看出,国外对区域经济学和城市经济学的研究从早期分开研究逐渐转向把区域和城市经济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二者的研究边界逐渐重合。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推动城市地区范围扩大并逐渐融合成为区域。空间的差异在于土地利用的强度存在差异,简单地将空间划分为城市和农村隔离研究,并不能从整体上发掘空间的转变,而应探究在连续性区位上,人口的移动、要素的流动对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影响。
    其次,注重空间研究的多维度、多重要素分析。空间本身就是一个有机整体,一方面,考虑到存在空间尺度和空间分割问题,研究空间就需要考虑不同区域主体内部和主体之间溢出的内容,这体现了空间研究主体视角下的开放性;另一方面,任何尺度的空间都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区域和城市经济学分析不仅要关注资本、劳动力、技术、资源和能源等经济要素,也要关注社会、文化、政治、生态等其他因素,这体现为空间研究因素层面的开放性。目前,国外学者通过邻里效应和网络效应分别考察了地理空间和社会空间要素对经济活动分布的影响。未来中国的区域和城市经济研究应该更具开放性,从多区域、多要素的角度,研究中国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扩宽空间研究的范围。
    再次,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研究在宏观研究的基础上,要更加注重微观机制的研究。通过运用与主流经济学、地理学、数理经济学等相关的微观经济分析理论,研究空间要素配置主体的经济行为,能够揭开经济活动空间集聚的本质,解释现实的空间不均衡现象。中国的区域和城市经济发展相对较晚,尚未形成比较统一的理论体系,缺乏基于中国经济活动现象的微观机制的研究,更多的是借鉴国外的研究,应用到解释中国的经济活动。由于缺乏对空间要素多维性的考虑,使得一些理论研究难以有效对经济活动的现状做出合理解释。未来中国的区域和城市经济研究,应该在借鉴国外先进理论的基础上,纳入中国异质要素的空间经济的微观经济机制。
    最后,对区域和城市经济的理论模型与研究方法进行有效创新。《手册》第1—5卷总结了很多理论模型与研究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学习。《手册》第5卷对研究方法论的总结,启示我们要对区域和城市经济研究的方法进行有效创新,尤其是应充分重视评价性研究。目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除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外,城市区域内部的差异问题也在逐渐凸显。如何通过构建理论模型,解释区域和城市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并对区域和城市经济发展政策做出评价,应该成为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核心内容。特别是,如何对区域和城市发展政策做出正确评价,这需要通过创新方法论来科学地研究政策效应。
 
参考文献
[1](美)彼得·尼茨坎普.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第1卷)区域经济学(中文版)[M].安虎森,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美)埃德温·S·米尔斯.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第2卷)城市经济学(中文版) [M].郝寿义,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3](英)保罗·切希尔.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第3卷)应用城市经济学(中文版) [M].安虎森,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4](美)约翰·弗农·亨德森,(比)雅克-弗朗索瓦·蒂斯.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第4卷)城市和地理(中文版) [M].郝寿义,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5]Gilles Duranton,Vernon Henderson,William Strange. Handbook of Regional and Urban Economics(Volume 5)[M].Elsevier B. V.,2015.


The Research of Foreign Regional and Urban Economics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China
Hao Shouyi Ma Hongfu
Abstract:Handbook of regional and urban economics (volume 1-5)published by Elsevier B.V., it reviewed the research of foreign regional and urban economics and the research trend of regional.Its contents include research contents of regional and urban economic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gional and urban economics,spatial analysis, theoretical models and empirical studies,regional and urban development and policy. It is found that the content and object of foreign regional economics and urban economics overlap,and the boundary of the research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ntegrated. Spatial analysis become the core issue of regional and urban economics research,focusing on revealing the nature of space activities agglomeration. Considering the complexity of space elements, the space analysis is not only limited to the geographical space,but also the social space has become the new direction.Empirical research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orientation of regional and urban economic research. They have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research of China’s regional and urban economics.
Key Words:Regional Economics; Urban Economics; Spatial Policy  (责任编辑:张 子)

                                                           
                                                                    责任编辑  q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