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

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时间: 2017-12-08信息来源:颜银根 作者:qgy_admin 责编:

    区域差距是一个经典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如何有效地促进区域间的协调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让我们对未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充满了期待。那么,当前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存在怎样的矛盾?未来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应当怎样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01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与成因
 
    根据区域的层级性,区域协调发展应当是多尺度的:从国家区域政策的角度来看,主要是东、中、西以及东北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从地方区域政策来看,主要是中心地区与边缘地区的协调发展。
 
    (一)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协调发展的矛盾
 
    回顾一下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之时,正是内陆地区经济衰退之时。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东部沿海地区利用地理优势以及政策优势等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无论是外商直接投资,还是出口贸易,都有大幅增加。同一时期,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人力资本从内陆地区源源不断地流向沿海地区,为沿海地区的高速工业化提供了低成本的劳动力,并确保了沿海地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以低价格保持着竞争优势。
 
    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的第一个矛盾在于,劳动力、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等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流动,尤其是劳动力在空间上的流动,影响内陆地区的工业化发展。从国家层面来看,这种要素的空间流动是存在两难困境的:①从国际比较优势来看,中国在劳动力和资源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因而应当布局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②从国内区域比较优势来看,沿海地区在资本和技术方面更具有比较优势,产业应当布局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政策上而言,前者应当鼓励劳动力、资源等要素向东部沿海地区流动,后者应当限制要素的空间流动,从而表现为“政策困境”。改革开放立足于全球经济,因而选择了鼓励劳动力和资源等要素在空间上的流动,打破各种行政壁垒,为我国经济快速立于世界之林立下了汗马功劳。
 
    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的第二个矛盾在于,产业和区域经济增长并没有形成梯度,抑制了内陆地区城市化发展。沿海地区经济增长并没有明显的向内陆地区溢出,恰恰相反,沿海地区从改革开放至今一直从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得到溢出。沿海地区产业和经济增长没有转移到内陆地区主要是因为:①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良莠不齐,部分沿海地区尚未具备向内陆地区大批量产业转移的能力。如果仅仅通过上海、广东、浙江以及江苏等几个沿海经济发达省市向内陆数十个省份进行产业转移,这些转移的产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作用微乎其微。②沿海地区外向型产业占据较大比重,内陆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难度相对较大。沿海地区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利用了中国人口红利,而当下内陆地区承接相关产业时不再具有低劳动力成本优势,这也是为何当前沿海地区外资没有转移到内陆地区而选择东南亚国家的重要原因。
 
    (二)中心地区与边缘地区协调发展的矛盾
 
    从区域经济的视角来看,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块状性,因而会形成中心地区与边缘地区。相比沿海与内陆地区的发展矛盾,中心地区与边缘地区的发展矛盾有过之而无不及。中心地区对边缘地区要素的吸附能力更强,这点从省会对周边地级市的影响可见一斑。边缘地区如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原本资源就相对不足,这也限制了边缘地区的经济发展。当然,中心地区与边缘地区协调发展的矛盾还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中心地区聚集了大量优质公共资源,包括医疗、教育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资源。近年来,边缘地区的人口向中心地区流动已经不仅仅是因为中心地区工资水平更高这一单纯的经济原因,较大一部分是为了在中心地区获得优质的医疗和教育等公共资源。中心地区与边缘地区在公共资源上存在巨大的差异是不争的事实,而这种资源在空间分布上的倾向来源于两个方面的原因:①中心地区拥有大量的人口,从而能够支撑优质资源的高价格;②中心地区的政治力量更强,从而能够争取到更加优质的资源。在城市化的数量向城市化的质量提升中,这种对优质资源的追逐会导致边缘地区最为优秀的人才进一步减少,从而导致边缘地区与中心地区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2)中心地区的经济发展网络化,边缘地区的经济发展直线化会导致中心地区与边缘地区的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中心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是“1—>N”,而边缘地区的发展模式是“N—>1”,这种发展模式限制了边缘地区的经济发展。造成中心地区与边缘地区经济模式的差异同样有两个方面的主要原因:①区域的层级性决定了中心地区是稀缺资源,处于一个地区的核心地位,因而形成了这种一个中心地区与N个边缘地区的共同发展模式。而边缘地区围绕着核心地区发展,因而形成了多个边缘地区围绕着一个核心地区的发展模式。②区域发展规划偏重于优先形成“发散状”而非“网络状”的交通体系。中心地区与边缘地区的协调发展,不仅局限于中心地区与边缘地区之间,同时还应促进边缘地区之间的经济往来。但是,无论从高速公路的建设抑或是高速铁路的建设来看,目前都未能促进边缘地区间的经济关联。
 
     02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探讨
 
    区域协调发展并非区域均衡发展,而是要让资源得到更加有效的配置。但是,仅仅依靠市场的力量很容易形成空间失灵,从而导致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难以实现。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矛盾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之间,以及核心地区与边缘地区之间两个层面,而针对这两个层面的矛盾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1)推动内陆地区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以发展中国家为目标,出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沿海的经济发展源于开放型经济的推动,内陆地区同样可以借助于开放型经济的推动而获得新的发展。尽管同样是开放型经济,但内陆的开放型经济和沿海的开放型经济应当有所差别。过去,沿海开放型经济在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方面获得极大发展,但其目标是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现在,内陆开放型经济无论在成本或者地理方面都不具有优势,其目标不应再定位于西方发达国家。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建设以及“长江经济带”的推进,内陆地区应当以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积极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鼓励发展边境贸易。
 
    (2)强化内陆地区的人才计划,吸引人才在空间上的回流。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除了需要劳动力的回流,更需要强化人才计划。人才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既可以通过本地培养,也可以通过吸引。国家对内陆地区的扶持不应局限于以往的援助扶持计划,更应着手留住人才和吸引人才到内陆地区安居乐业。对于人才的吸引,可以适时采用弹性工作制等方式,以便更好地吸引到高层次人才。
 
    (3)推进边缘区形成新的核心区和新的经济增长极。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的发展会不断蔓延。但是,城市蔓延过程中“城市病”也会愈发明显。与城市规模经济效应所不同的是,“城市病”的出现更加隐蔽和滞后。并且,由于路径依赖的存在,居民难以及时从大城市中撤出。以“雄安新区”为代表的新核心区的形成,无疑会消减部分大城市的“城市病”,同时也能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于多省交界的边缘地区,如苏鲁豫皖交界区,可以尝试构建打破行政界线的城市群而形成新的增长核心区。
 
    (4)促进优质公共资源适当向中小城市倾向,提升中小城市的吸引力。大量优质公共资源集中在大城市,既造成了中小城市缺乏吸引力的困境,同时也加剧了大城市的“城市病”。一些区域性的公共资源,应当适当向具有区位优势的中小城市倾斜。并且,对于区域性的公共资源,在确保资源最优配置的情况下适当进行分散布局。
 
    (5)加强边缘地区间交通网络化建设,推进边缘地区经济融合发展。边缘地区经济规模相对较小,交通网络的建设能够更好地促进边缘地区的经济分工和专业化生产。边缘地区高速公路网和高速铁路网的形成,能够促进边缘地区互通有无,减少边缘地区对中心地区的依赖程度,促进边缘地区间的经济关联,从而有效地促进边缘地区经济的融合发展。

                                                                       责任编辑  q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