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

以创新思维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时间: 2018-08-12信息来源:《区域经济评论》2018年第4期 作者:金碚 责编: qgy 张子

2017年的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年会上,我在《本真价值理性时代的区域经济学使命》的演讲中提出,在新时代,经济学的视野要从“独眼”观世界变为“双眼”观世界,即要从以交换价值为主导的视角,转变为交换价值与使用价值“平权”的视角来观察、认识和判断所面临的现实。当前,区域经济学正在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本真理性时代的学术“尖兵”,因为,“在经济学的所有各分支学科中,区域经济学是一个迎接新时代首当其冲的领域。区域经济学不仅率先面对各种新情况、新现象,需要确立新理念、新思维,并为制定新战略做出直接贡献,而且必须在经济学本身的变革中,发挥重要作用”。自从党的十九大做出中国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以来,关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学研究方兴未艾。从学理意义上说,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特征其实就是,经济发展的工具理性要更好地契合人类发展的本真价值目标。如何将新时代的新理念转化为新的行动,则成为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性创新方向。这至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和特别令人关注的重要问题上。


一、产业:从平推到登高

在高速增长阶段,中国产业以开阔地平推的方式,大规模摘得广阔的产业森林中“低垂的果实”,即在几乎所有产业的中低端领域中“攻城略地”,因而在统计分类的所有行业门类中,中国产业都有不俗的表现。这在世界产业发展史上十分罕见,也许绝无仅有。但发展到现在,这样的产业发展模式遭遇了障碍,产业中低端领域高度拥挤,“产能过剩”现象频出,持续多年的超高速增长已经成为历史。中国经济发展方向必须转向产业高地攀登,摘取“高悬的果实”,即在各产业链的高端环节和核心技术领域开拓空间,创新发展。新科技的广泛运用,特别是电子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现代产业之林极为繁茂,不仅新树种茁壮成长,而且老树也会萌发新芽,每一棵新老大树上都会有高悬的新技术硕大果实。各地区都有机会获得产业发展丰收的成果,关键是能否登上产业技术的高地和巅峰。

也就是说,尽管一些产业发生了产能过剩现象,但中国产业发展总体上仍然空间巨大,只是需要有“攀登”的精神和意志,“无限风光在险峰”。所以,未来各地区的产业发展,将是登山者的游戏。特别是在制造业的“极端”领域,需要有挑战者和领跑者,在他们面前发展空间不是问题,真实的挑战是前进的方向。华为集团董事长任正非,就深感进入技术进步“无人区”的压力。目前,这样的中国企业还为数不多。

不过,中国区域经济的格局和态势,为产生更多这样的企业提供了比以往更为适合的条件,一方面毕竟中国经济已经告别了“落后生产力”状况,经济实力也已相当雄厚,科技教育事业有了长足发展,人才条件今非昔比;另一方面,压力产生动力,采完了“低垂的果实”,就会激发摘取“高悬的果实”的动力。面对充满活力的中国经济,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短短三四十年就成为世界制造业生产规模第一的国家,可以再用三四十年的时间,成为居世界产业发展最前列的领跑者。在这样的新时代,为高技术产业发展创造区域优势,是各地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

当然,对产业向“高端”和“高技术”发展,要有科学认识。在“传统产业”中有高端领域,企业可以在其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满足中高端消费;在“高技术产业”中也有低端领域,企业在其中也会面临饱和竞争的拥挤。总之,中国区域经济格局的巨大丰富性,为各地区产业的“登高”战略提供了巨大空间。


二、环境:从污浊到清美

众所周知,中国多年的高速增长,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就是一个突出问题。以高昂的生态环境成本为代价的高速增长道路已经走到尽头。将生态修复、环境保护作为比追求GDP增长更重要的目标,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本真价值理性时代。

“清洁”和“美丽”以及与之直接相关的人的健康幸福,原本是人类发展的本真性追求,却在一定发展阶段被严重忽视,这显然背离了人类发展的本真目的。进入新时代,这一体现了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的根本性特征的需要,已成为各地区发展的最大关切,这是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根本性标志之一。

进入新时代,各地区都越来越明白,必须以新思维和创新的方式,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赢目标。不仅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而且,美丽中国、健康中国、清洁城市、美丽乡村,更是高质量发展的直接体现。如何实现生态环境从污浊到清美的改善,成为区域发展质量高低和竞争力强弱的关键。

如果从自然生态环境延伸到社会生态环境,可以看到,从污浊到清美也是推进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如果社会环境污浊,腐败现象丛生、营商环境恶劣、社会风气不正、安全秩序不良,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发展。山美、水美,还要人心美;山清、水清,还要官风清,这样的地区才有高质量发展的广阔前景。


三、土地:从魔杖到基石

在高速增长阶段,土地如同一根创造经济奇迹的“魔杖”,发挥“财富之母”的法力,唤起世人巨大的财富欲望,激发了所有经济体的发展热情。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看到,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所有重大问题,都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土地来解决:国企脱困、企业经营、产业扩张、开放引资、园区开发、基础设施、城乡建设、政府收入、金融抵押、中产阶层形成……概莫能外。

今天,土地这个财富之母,已极度疲乏,继续挥舞地产“魔杖”,难以再创“奇迹”,而且,社会已越来越不能容忍过度依赖地产“魔法”所产生的“美中不足”之弊,即导致出现的矛盾和负面效应,这集中体现为房地产(主要是城市居民住宅)供求以及价格表现上的突出矛盾。各地不得不以越来越严格的“限购”政策来应对房地产市场的扭曲变态,一些地区甚至发誓“绝不靠房地产来发展经济”。

可见,过去数十年的土地财富故事,已经难以为继,必须翻开新的篇章。虽然土地将仍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要素,但其角色只有从财富魔杖,转变为长治久安、永续发展的稳固基石,才能保证地区经济社会的持续良性发展。因为区域发展虽然离不开土地要素的支撑,但对房地产的过度依赖,只会使地区经济成为缺乏竞争力的虚弱“巨婴”。在区域发展中,土地资源是宝贵的,有时甚至是神奇的,但是,与“资源诅咒”一样,“土地诅咒”也是区域发展必须避免的歧途。当前,各地区面临的现实是,只有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才能持续和良性地发挥土地功能。这是在新时代各地区必须以创新思维,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

作为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土地制度和政策,必须有全国统一的基础性安排,具有“宪法性”原则,但土地毕竟又是一种地区性因素。所以,尽管中国实行中央集权政体,基本制度和重大政策都须体现地方服从中央的原则,但是,地区差异也决定了涉及土地的制度改革(例如涉及土地的税收制度改革)和政策安排,必须因地制宜,要允许各地区进行创新探索。只有各地区的创新实践,才能形成有效可行的土地使用策略。


四、动能:从盲进到彻悟

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使人们形成了快速致富的心理动力,这是改革开放40年来的重要动力。这个强大的“求富”动力,在工具理性主导的市场经济机制推动下,有力地加速了中国工业化进程。而这样的动力机制,在发挥了极大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暴露出其很大的局限性。其突出表现之一是,以GDP为目标的地区间竞争,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负面现象,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所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成为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必须实现区域经济发展新旧动能的转换。

在新时代,由资源条件和发展水平所决定,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必然有所下降,经济增长从超高速转向以新动能推动实现稳中求进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经济“新常态”的目标。而所谓新旧动能的根本性区别是,新动能更具“方向自觉性”。战略学的一个原理是,“方向比努力更重要”,也就是说,方向决定了努力的结果。在高速增长阶段,工具理性主导,“睁一只眼闭一只眼”,GDP是压倒性指标,追求GDP增长,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目标。这样的增长动力具有相当的盲动性,忽视了努力的正确方向,甚至可能导致方向的迷失,背离经济发展的本真价值目标。而进入新时代,必须“两只眼睛看世界”,才能不丢失经济发展的本真方向,动力越强才越有意义。因此,新动能是更具方向自觉性即更有“彻悟”性的动力和能量。例如必须认识到,房子是用来居住的、食品是要有益健康的、金融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建城是为了创造宜居环境、造车是为了便利交通……而绝不能为了追求“收入”“财富”增长而忽视了经济活动的本真性质。

“两只眼睛看世界”,从工具理性和本真理性相契合的角度,可以发现更广泛、更强有力的发展动因。例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可以激发发展潜力,民生事业、中高端消费可以成为促进发展的新引擎,形成更大的消费需求空间。总之,创新思维,就能形成和强化新动能。要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关键在于化新思维为新行动,让新思维创造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天地。


五、民生:从自利到共享

经济活动和经济发展归根结底是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目的的。中国40年改革开放,原本就是从改善民生的诉求出发的。让人民富裕起来,改变“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是改革开放的初衷。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发展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以交换为特征的经济制度,在发挥市场经济机制的过程中,激发人的“自立”“自利”之心,唤醒“财富”意识是必由之路。中国40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包括民生的很大改善,成为对世界减贫事业贡献最大的国家,全拜市场经济的这一制度机理所赐。

进入新时代,物转星移,中国经济已经不再“落后”,物质基础已经相当雄厚,人民生活有了显著提高,国家的民生事业方向也将随之而调整,即“共享”成为更须关切的目标,从而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以及部分人口仍未脱贫的问题。从更深刻的理论意义上说,这实际上就是要将民生关切的方向从个人主体提升为更加关切“人民”主体。

“人民”作为民生的关切主体,具有“局部—整体”性结构特征,即局部的受益或受损,会受到整体的关切。因此,当以“人民”为民生关切的主体时,仅有总量和“人均”数改善是不够的,必须体现在“一个不能少”的整体改善上,即总数和“均数”虽然重要,但“不均”数更受关切。也就是说,在“局部—整体”利益结构中,局部的利益感受会“传递”到整体,而且,整体性利益会直接体现为局部(个体)的利益感受。即人民作为民生主体,具有“利益共同体”或“命运共同体”的性质。

在以人民为民生关切主体时,对人民整体和个体同样重要的问题,例如环境保护、空气质量、卫生健康等,将更受关切,因为这些问题更具有以“人民”为主体的利益结构特征,即人民整体与个体同时受益或受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公平、共享是新时代民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关切方向。这样的民生新思维,将更直接地体现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以及对成就的评价上。

从以上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到:如孔夫子所说“四十而不惑”,改革开放40年,今天的中国真正走上了“不惑”之路。体现本真价值方向,以“彻悟”的即更具方向自觉性的新动能,务实发展经济,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成为以新思维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重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