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区域经济 > 统筹区域发展的战略问题与政策研究
区域经济

第八章 区域协调发展和中国区域经济的新趋势时间: 2019-12-03信息来源:中国市场出版社 2007年1月 作者:主编 陈宣庆 张可云 副主编 孙广宣 周毅仁  责编:qgy

如本书第1章所述,早在“八五”计划时期,区域协调发展就成为了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之后,特别是“十五”时期(2001-2005年),区域经济逐渐成为政府、学术界以及新闻媒介所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2003年,科学发展观与统筹区域发展要求提出之后,区域经济问题迅速升温,无论是在中央还是在地方政府,“区域经济”已经成为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那么,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各级政府如何适应这种趋势呢?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十一五”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之一,是政府区域管理的主要目标;只有完善区域管理,才能逐步实现这一目标。“十一五”是重要战略机遇期中承前启后的时期,随着政府统筹区域发展的能力提高,区域经济会呈现出新的趋势。本章将在总结和强调全书的主要结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讨论未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管理的新趋势。


  8.1   区域协调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的战略目标与新机制


在第1章中,我们说明了统筹区域发展要求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意义在于:其赋予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具体途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具有历史性意义的重要文件。《建议》再次明确强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这对于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后十五年的发展机会,对于化解在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经济社会矛盾,对于建设全面小康、和谐、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规范政府对经济的调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8.1.1  2004年以来的决策动向与区域经济热点间题

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起》理确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要求。在“五个统善”、统筹区域发展是根本的要求。随后,在2004年,一些重大区域经济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

 ——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明确指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要坚持推进西部杰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限,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①。

——5月6日,温家宝总理对欧盟总部进行了首次正式访问,当天中国与欧盟发表《中欧联合新闻公报》,公报第16条规定:“考虑到中方在争取平衡发展,双方领导人鼓励双方尽早就地区政策交流经验”②。

——5月17日,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的官员和专家共聚北京,商讨京津冀都市圈的发展问题。继20世纪80年代“环京经济技术协作区”后,新一轮京津冀都市圈的合作再度引人关注③。

——6月1日至3日,首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分别在香港、澳门、广州举行,论坛主题是“合作发展,共创未来”。珠三角区域合作从广东“珠三角”扩大到粤港澳“大珠三角”后,再扩展到“泛珠三角”。中国南方9省份加上港澳特区的“9+2”区域,正以空前的力度进行大整合。

——11月10日和12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北京分别召开了长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工作座谈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在研究制定“十一五”规划时,将把区域规划的编制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并决定先期启动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的研究和制定工作。新中国建国以来一直沿用的“五年计划”将为“五年规划”取代,未来的“五年规划”将从原来的重视产业规划转变为重视区域规划⑤。

在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全国性的区域发展问题的同时,一些省份纷纷提出或实施内部区域发展与合作新举措。例如,山东省提出打造“山东半岛城市群”的思路;河南省提出“中原城市群”概念,提出要将其建设成为撑起中原崛起的“擎天巨柱”;湖南省提出“长株潭”城市群的目标是成为“中国第五极”(其他四极为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东北地区);湖北省规划建设“武汉经济圈”;江西省提出再造“昌九工业走廊”;安徽省提出“合肥一芜湖都市带”概念;陕西省继“关中经济区”后又提出了一个“大西安都市圈”构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酝酿构筑“环天山经济圈”……几乎每个省级行政区都不约而同地扛起了区域经济的大旗,虽然不能排除少数地方政府盲目“跟风趋热”的嫌疑,但绝大部分地区对区域经济的重视,是对客观发展要求的一种必然反应。

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明确提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路与措施。

由上述事实不难看出,区域经济已经成为一个令人瞩目的词汇,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将成为未来各级政府调控与管理的重要战略任务。


8.1.2  科学发展观与统筹区域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新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建议》明确提出了“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中国谋发展思想的重大飞跃。

“发展才是硬道理”解释了为什么要发展,“发展是第一要务”说明了发展在执政中的重要地位,而“科学发展观”强调了由单纯经济增长到全面发展的转变,强调发展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发展是第一要务”,再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发展理念的升华。《建议》最突出的亮点就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将这种科学发展理念落实到“十一五”时期的具体工作之中①。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改变以单纯的经济增长为最终目标的做法,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十一五”规划目标的确定将体现这种要求,在发展指标选取上将改变强调产量的做法,突出强调人文社会发展,突出强调公共服务;在战略任务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无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第二,全面发展,就是要改变单纯追求GDP的做法,全面推进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十一五”规划强调保持经济平衡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对全面发展思想的具体化。

第三,协调发展,就是要化解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冲突,实现“五个统筹”要求,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建议》突出的亮点。

第四,可持续发展,就是要解决发展过程中资源破坏与环境污染问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永续发展。通过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建设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将是“十一五”规划确定的重大战略任务之一。

从上面四个方面的分析不难发现,统筹区域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上述四个方面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对区域的统筹,或者说,没有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科学发展就无从谈起。


8.1.3  统筹区域发展与区域协调互动机制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需要完善政府的区域管理。《建议》明确提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路与措施,具体包括四大板块、四大机制与四大功能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四大板块是中央政府协调区域发展的战略框架;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与扶持机制四大机制从市场、地方与中央政府几个角度规定了区域协调互动机制;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与禁止开发区四大功能区是根据资源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确定的区域政策方向。应该说,与以往的五年计划相比较,“十一五”规划将区域协调发展问题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是政府管理区域经济规范化的一个转折点。

第一,健全市场机制,要求政府打破地方利益的局限,促进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引导产业转移。地方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干预是造成地区间经济矛盾与冲突的重要原因。统筹区域发展必然要求打破市场的分割。问题区域的市场机制不完善,是区域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健全合作机制,要求政府鼓励和支持各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合作,形成各类区域共同发

第三,健全互助机制,要求发达地区采取对口支援、社会捐助等方式帮扶欠发达地区。全国支援西藏和东部地区对口帮扶西部地区,是治疗落后病的一个重要手段。

第四,健全扶持机制,要求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加大国家对落后地区的支持力度。中央政府应该在经济政策、资金投入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大对问题区域的支持力度。

上述四个方面的机制完善,需要在进行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功能区划与分类管理时考虑突出的区域问题。也就是说,同一类型功能区域可能存在不同发展水平。例如,限制开发区域与禁止开发区域既有可能存在于落后区域,也有可能存在于发达区域。对存在于不同发展水平区域的同一类型功能区,不能一视同仁。由此可见,完善的区域管理需要将功能区域与问题区域结合起来,各级政府在识别功能区时必须充分考虑功能区内的区域问题。


8.2  “十一五”区域经济调控重点和未来战略区域的发展态势

 


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的区域战略基本上完成了由“沿海发展战略”向“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转变①,未来战略区域的范围已经基本明确。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区域战略将按照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四个大范围一级区域框架来安排。由于这四大区域所处的发展阶段、在全国区域格局中所处的地位以及面临的主要任务各不相同,各个区域的发展将围绕自身发展的重点而进行,但这种有重点的发展又不可能是孤立的,只有东中西互动,才能综合治疗多种区域病②。


8.2.1 东部发展

东部地区发展的关键是如何继续长期保持强劲的发展活力。东部地区是中国经济的核心区域,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东部地区在技术、人才、资本、开放程度以及城市化水平等方面仍将保持国内领先水平,因而无疑是统筹区域发展政策资源(主要是财政资源)的主要来源地。具体地说,中央政府支持贫困落后区域、经济萧条区域的资金将主要来自于东部地区上缴的财政收入。此外,东部地区保持继续发展的势头,需要预防治疗膨胀病,要求向外转移传统技术与产业,这会为中西部地区提供积累工业文明的新机遇。可见,东部地区继续加快发展具有全国意义。

东部大部分城市地区将于2010年前后达到中等发达水平,这意味着东部许喜城市会在“十一五”期间逐步由成熟期向老年期转变。因此,未来东部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加强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调整,将结构与空间调整作为治疗已经或将要出现的膨胀病的主要手段。这要求东部地区适时转移传统技术与产业,通过技术与产品创新提升其国际竞争能力。此外,在东部战略区域范围内,空间一体化正在加速,跨省级行政区的区域合作开始进入新一轮高潮,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都市圈的发展引导着区域合作的方向。

珠江三角洲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主要外资流入地区。20世纪80年代,广东省吸引外资占全国外资利用总额的一半以上。直到2002年,广东外商直接投资一直占全国首位,2002年占全国的21.49%。但由于近几年来一些外资企业从广东北迁至长江三角洲,2003年广东省外商直接投资第一次被江苏省超过(广东与江苏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14.62%和19.74%,京津冀三省份占全国的8.77%)。随着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珠江三角洲过去所拥有的政策优势将不复存在,未来的方向将是整合区域范围内的城市发展,利用CEPA与中国——东盟经济合作的机会,将香港的国际金融、贸易优势和广东的制造业优势结合起来,形成面向东南亚地区、背靠华南地区的大范围区域一体化格局。

长江三角洲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升势头特别明显。2003年,长江三角洲15市的GDP之和占全国GDP的17%,成为东部地区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目前是全国发展速度最快、投资环境优良、创新能力突出的地区之一。未来长江三角洲保持全国的领先水平,需要克服行政区划冲突,有序地转移传统技术与产业,加强区域经济联系,快速形成区域一体化,形成以创新为支撑、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基地。

京津冀都市圈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无论是在经济总量方面,还是在区域经济合作成效方面,京津冀都市圈已落后于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最近有关地区正在研究连接北京、天津和河北的城际快速通道建设,区域航空港、海港的联合开发利用。完善基础设施,一方面可以促进要素和产品在区域范围内合理流动,另一方面可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地方保护主义的基础,同时还可间接援助企业的跨地区活动。京津冀都市圈与其他区域不同的是存在北京与天津两个特大型经济中心,区域合作难以依靠地方政府来推动,未来有可能最先设立介于中央与省级政府间的区域管理机构的是京津冀都市圈。


8.2.2  西部开发

西部地区开发的关键是如何尽快创造经济全面起飞的条件。西部大开发是一项长期性战略任务,不仅有利于西部各地区提高发展水平,而且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同时还可为东部地区与东北地区治疗膨胀病与萧条病提供机会。可见,西部大开发同样是具有全国意义的重大举措。

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西部大开发的力度将取决于全国发展水平。在目前的水平下,全面推动西部地区发展缺乏基础,中近期的重点将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西部地区还存在许多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①。在这些地区,乡村公路、人畜饮水、生态移民与农村能源等小型工程依然是国家支持的重点。这些地区除需要中央政府扶持外,需要主动同东部发达地区合作,接受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与技术传播。第二,重点地区的开发与改革开放。《“十五”西部开发总体规划》提出要促进西陇海兰新经济带、长江上游经济带、南(宁)贵(阳)昆(明)经济区的形成。此外,西电东送、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南水北调、退耕还林还草等重大工程陆续上马。这些经济区与重大工程是“以线串点,以点带面”开发模式中的主要“点”与“线”。由于西部地区地域广衰,落后面大,今后还会有一批重大项目陆续上马。第三,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与边境贸易。沿边开放是中国整体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样也是西部地区开发的一个潜在机会。


8.2.3东北振兴

东北地区振兴的关键是如何充分利用过去积累的资源以重振昔日的辉煌。东北地区是建国以来重要的工业基地。“一五”时期156项重点工程有58项布局于东北,占37.18%。目前,东北的原油产量占全国的2/5,木材产量占全国的1/2,商品粮占全国的1/3,船舶产值占全国的1/3②。此外,汽车、钢铁、重型装备、军用飞机、导弹等产品生产也在全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振兴东北经济,不仅可重振东部地区昔日雄风,而且是统筹区域发展的一项重要要求,会为预防或治疗其他地区已经或可能出现的萧条病积累经验。

东北问题的实质是传统产业与技术的老化。因而,东北地区的核心任务是返老还童,其振兴的主要途径是产业与技术的吐故纳新。2002年以来,中央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东北地区振兴的政策③,旨在促进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调整。从全国范围来看,东北地区的振兴应该同西部大开发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将东北地区一些传统产业与技术转移到中西部落后地区,既可为东北地区新兴产业的发展让出空间,又可为落后区域积累工业文明创造条件,是一个一举多得的选择。在转移部分传统产业的同时,还需要注重运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基础设施,推进制度创新。值得特别注意的是,东北地区的老化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传统的大规模生产文化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产业发展的需要,过去长期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从事专业化大生产的工人不具备独创能力。因而,东北的振兴需要培育新的创新文化,培训提升人力资源价值是一条重要途径。


8.2.4  中部崛起

中部地区崛起的关键是如何利用连接东西的区位条件和长期积累的农业、基础产业与流通等方面的基础,快速提高其在全国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六省(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的发展水平相对下降,不仅表现在经济方面,而且还表现在社会发展等诸多领域①。中部地区自1978年以来人均GDP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从1978年的85.3%持续下降到2001年的77.7%,尽管在2003年止住了下跌的趋势,达到了82.1%,但其比重与最高年份1978年相比仍然相差3.2个百分点,且在2004年又呈下滑趋势,达到了历史最低点,为74.8%。2003年,中部六省的总人口、农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投资总额与GDP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28.10%、25.39%、19.03%、17.07%与22.47%。同人口相比,主要经济指标明显偏低,特别是工业总产值与投资总额这两项指标。2003年,中部的城镇人均可支配收人和农村人均纯收入分别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3.82%、90.38%②。中部是中国的人口密集区与重要农业产区,在地理上是连接东部与西部的桥梁,促进中部崛起,可产生“联东带西”的效果。

中部的崛起,需要发挥其综合资源优势与已有的科技与工业基础,发展农业商品生产和能源、原材料基地,加速基础设施现代化与城镇建设,发挥“联东带西”的地缘优势,发展大市场与大物流。从统筹区域发展的要求出发,未来一些支持落后区域和老工业基地的政策会适当延用到中部地区。支持中部崛起的政策重点包括:通过拨款、优惠贷款、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与科技园区建设等多种援助手段,促进中部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将一些农业优惠政策(尤其是现代农业优惠政策)应用于中部地区;采取一定的“大棒”措施加速东部地区传统产业与技术向中部地区的转移。


8.3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完善区域管理方法

 


区域协调发展是国民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理想目标,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坚持科学然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提高各级政府的执政能力与水平并规范企业的行为。


8.3.1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问题

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发展是硬道理”思想的升华,对于全面、综合地解决区域问题与协调地方间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企业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都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重点解决一些关键问题。

从中央政府角度来说,尽管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一直倡导区域经济合作,制定了若干打破封锁促进区域合作的“规定”、“通知”等,但这些行政规定都只规定了禁止地区间市场封锁,而没有对违反这些规定的行为制定出相应的惩罚措施。也就是说,中央政府区域管理不规范,出台的许多规定没有上升到法律的高度,这是地区间市场封锁屡禁不止、区域经济不协调的最根本的原因。因此,中央政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在于:规范区域管理,尽快完善区域管理制度基础,并尽可能通过立法制止地方保护主义行为。

从地方政府的角度来说,地方保护主义政策与行为是区域不协调的一个重要原因。制定带有保护主义色彩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迫不得已,因为在其他地方封锁的情况下,不封锁的地方的利益会受到损害。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即使封锁市场,也根本不可能使区域经济特别是贫困落后区域的经济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因为在政府的保护下,企业的市场竞争是不完全的,企业不经过国内市场竞争的磨袭砥砺,根本就谈不上在国际市场上争一席之地。因此,各级地方政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在于:主动放弃重复建设、封锁市场等地方保护主义的做法,通过区域合作的方式获得“多赢”。在进入“人世后过渡期”后,国内竞争国际化的趋势难以避免,各级地方政府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一态势,应该在合作而不是明争暗斗方面下工夫。

从企业的角度来说,重复建设、依靠地方政府的保护争夺原材料与市场是导致区域不协调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企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在于:一方面要避免恶性重复建设;另一方面要尽量适应市场竞争,不能一味依赖地方政府保护。企业要真正发展壮大,必须具有动态的自主创新意识,要具有放眼于大范围区域的战略眼光,要通过提高技术水平、适应规模经济要求和拓展市场空间等手段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8.3.2  区域管理与地方经济发展政策的新方向

当一个国家现代化进程达到一定程度后,解决区域差距和治疗区域病就成为了政府必须重视的战略性任务。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教训来看,这种任务将是长期性的,需要各级政府不懈地努力。统筹区域发展,需要完善区域管理方法与地方发展政策。其中,完善区域管理方法又是改进地方发展政策的前提。

第一,完善区域管理方法的核心是完善区域管理制度基础。如本书第5章所述,完善区域管理制度基础需要明确两个方面,即设立职能明确的区域管理机构与确定区域管理对象的空间范围。简单地说,这两个方面可概括为“谁管”与“管谁”。在“谁管”方面,目前亟须要明确区域管理职责,具体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在中央政府中必须设立一个明确的区域管理机构。在现行的中央政府机构设置中,涉及区域管理的国务院部委有十多个,此外,还有国务院贫困地区开发办公室、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公室、国务院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办公室等专门机构。这些机构有必要合并,并成立一个职能明确的区域管理委员会。

第二,设立大范围区域管理委员会。目前,一些跨省份的区域经济合作成立了省市长联席会议。例如,京津冀都市圈有关地方政府提出了成立京津冀都市圈省市长联席会、京津冀都市圈发改委主任联席会。这些组织都只是区域管理机构的初级形式,缺乏必要的权威性与固定性。为了规范对跨省份经济合作的管理,应该由中央政府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例如,为促使京津冀都市圈尽快实现一体化,中央政府有必要成立一个综合的京津冀都市圈管理委员会,并由其确定京津冀都市圈的范围,制定与实施统一的京津冀都市圈发展规划与政策①。

在“管谁”方面,需要通过区域划分明确区域管理的对象。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西部大开发战略与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作用范围过大,区域政策作用对象不够具体;另一方面,中部地区存在的经济落后区域与老工业基地没有得到中央政府相应的支持,部分地区产生了抱怨情绪。结合发达国家的经验,未来中国的区域划分需要明确标准区域和识别问题区域。标准区域是覆盖整个国土范围的多级区域体系,是制定区域规划和识别问题区域的基础;而问题区域是中央政府区域政策的主要作用对象,是在标准区域的基础上识别的。跨行政区的合作一般以标准区域为框架。

第二,改进地方发展政策必须运用区域的方法。所谓地方经济发展的区域方法,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其一,地方政府在确定地区的发展方向时,必须考虑外部环境对自身所可能造成的影响,特别是同一区域内其他地区的影响,不能脱离外部变化来制定地方发展政策;其二,单个地方只有在与同一区域内其他地方携手合作,才能在区域竞争中充分展示自身的优势,也才有可能对整个国家的强盛作出贡献;其三,由地方政府制定的地方发展政策必须同区域政策相协调,协调的手段之一是由相关地区与有关区域管理委员会共同制定区域合作政策,共同推动企业主导型区域合作发展。


8.4  结论


21世纪,中国崛起的良机再次出现。在经济起飞过程中,中国不可避免要面对区域问题。只有统筹处理好区域问题,将内部地区间的矛盾与冲突转化为强大的区域综合竞争力,中国才有可能在21世纪中期成为傲立于世界东方的经济巨龙。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通过逐步完善区域管理的制度基础,未来区域经济发展会出现一些新的趋势:首先,区域互动格局会逐步形成,在东部地区继续保持较快发展的同时,西部地区会加速发展,东北地区与中部地区的衰退与下滑会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其次,新型的区域经济合作局面会成为区域经济关系的主流,行政区域边缘地区的合作会引人关注。再次,新型的城乡格局开始形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会重点关注“三农”问题,京津冀都市圈、中原城市群、南贵昆经济区等一批核心区域的崛起也会对农村的发展产生带动作用。最后,各级政府统筹区域发展的能力会不断增强。在制度创新的推动下,中央政府在缩小区域差距扩大幅度和化解地方间矛盾与冲突方面的能力增强,地方政府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手段会变得更为合理。



第八章注释

8.1.1 第219页

①《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载《人民日报》,2005-03-06。②《中国与欧盟6日在布鲁塞尔发表了联合新闻公报》,新华社布鲁塞尔2005年5月6日电。③张可云:《企业主导型合作逢发展良机》,载《中国企业报》,2005-04-22。④《人民日报》评论员:《祝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召开》,载《人民目报》,2004~05-02。⑤《中国启动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爽都市固区域规划》,新华网北京204年11月10日电。

8.1.2 第220页

①张可云:《政府调接经济社会发展的转折点—透视十一五规划可能带来的变化》,载《中国社会经济论坛》,2006年第1期。

8.2 第222页

①    张可云:《区域烯新政策》:北京:商务印书馆205年版,第438一45页。②    张可云:《“合级连橙”谋崛起一—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新态势》,载《半月谈》,2005(4)。

第224页

①    王洛林、魏后凯主编:《中国西部大开发政策》,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版,第190~191页。②林木西:《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理性思考与战略抉择》,载《经济学动态》,203(10),第39~42页。  王洛林、魏后凯主编:《东北地区经济振兴战略与政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26~31页。

第225页

①    详细分析见尹继东、彭迪云等著:《中国中部经济发展问题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②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5》有关资料计算,未考虑经济普查后的调整。

8.3.2第227页

①张可云:《京津冀都市圈合作思路与政府作用重点研究》,载《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年(4)。&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