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

从三周期视角看我国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中长期路径选择时间: 2021-02-21信息来源:中宏院 国宏高端智库 2021年1月29日 作者: 责编:

01

区域协调发展三周期的目标

01


协调发展的短周期目标:区域基础设施链的形成

交通基础设施互通对接是促进区域内部要素自由流动和功能优化重构的关键因素。国外都市圈大多拥有由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航道、通讯干线、运输管道、电力输送网和给排水管网体系所构成的区域性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都强调高效便捷交通一体化进程,在湾区内部构建“1小时都市圈”,伦敦、纽约、巴黎和东京都市圈的单程平均通勤时间分别为43、40、38、69分钟。全球主要都市圈的发展离不开多层级的轨道交通网络支撑,其均构建起成熟的“多模式”一体化轨道交通网络,如纽约都市圈的“通勤铁路+城市地铁+PATH(纽新捷运)”轨道网络、东京都市圈的“市郊铁道+城市轨道+中运量轨道(有轨电车、单轨和导轨)”轨道网络、巴黎都市圈的“RER(市域快线)+市郊铁路+城市地铁+中运量轨道(有轨电车)”轨道网络。

02


协调发展的中周期目标:区域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构建

从世界级城市群形成的过程看,通过构建合理的产业链分工体系,城市间产业分工由部门分工向功能分工逐渐转变,各城市在都市圈和城市群中的功能专业化不断加强,城市间产业冲突得以缓解和消除。同时,城市群内各城市协同创新促进了知识等创新资源流动,激励更多创新成果的出现,形成更紧密的经济社会联系,从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的20年间,日本首都圈经历了翻天覆地的产业布局和城市功能的调整,形成了东京都(金融、贸易、商业中心)+横滨市(湾区贸易中心)+埼玉县(承接东京都行政居住商务职能)+千叶县(空港经济及国际物流)+神奈川县(商业科研)+茨城县(信息产业)的城市群产业分工体系。同样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旧金山湾区三大城市旧金山(金融、服务、国际贸易)、圣何塞(电子工业、科技创新)、奥克兰(港口物流、电动设备、数控机械、汽车、生物医药)互相带动,以多元化的产业类型和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促进湾区整体协作发展。

03


协调发展的长周期目标:区域制度对接与文化融合

从当前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实施上看,相比设施联通、产业和创新链构建而言,制度和政策融合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更高阶段。从长周期看,推动城市间政策链的衔接、缩小区域内城市间所享受的政策红利差距进而实现制度的融合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如日本大都市圈在国土审议会下设立了大都市圈政策工作组,负责大都市圈政策的制定及评估。加拿大大温哥华地区建立了跨区域协调机构——政府董事会推动政策对接并为各城市提供高质量公共产品。同时,世界上著名的经济湾区也同样是文化湾区,只有建立在文化认同基础上的区域协调发展,才具有持久而旺盛的生命力。纽约以英国的传统重镇约克郡为名,发展出民间化、自由化且具有活力的开放型城市文化。东京湾以东京文化影响力为基点,依托迪士尼乐园为文化载体,以强辐射态势驱动千叶县发展,使东京的文化艺术力量在湾区发展中发挥了核心引领作用。

02

从三周期视角看区域发展战略推进的路径和任务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以打造雄安新区+“通武廊”地区+滨海新区“成长三角”为重点,着眼于干线、城际、市郊铁路和地铁“四网融合”,统筹产业整体协作与区域合理分工,以开放政策协同、推动科技创新政策和公共服务政策对接为抓手,建设交通无障碍衔接的“捷运三角”,培育产业错位分工协作的“联动三角”,营造市场要素自由流动的“循环三角”。

从短周期看,一是继续推进交通一体化,建设交通无障碍衔接的“捷运三角”。加密雄安新区、滨海新区和通州区的交通网络,加快推进京滨城际铁路、津雄城际铁路、津石高速公路等交通设施建设,依托市域(郊)铁路和“云巴项目”等完善“通武廊”内部交通网络。二是合力打造津冀港口协同发展升级版,加快世界级港口群建设。继续深化津冀港口集装箱运输合作,拓展天津港与唐山港、黄骅港在码头运营、港口建设、港口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合作,增强津冀港口群对环渤海、内陆腹地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从中周期看,一是坚持产业整体协作与区域合理分工相结合,加快建设产业错位分工协作的“联动三角”。打造雄安新区高技术研发、总部基地和特色服务+“通武廊”地区服务贸易、金融商务和创新成果产业化+滨海新区中高端制造加工和研发+港口物流的错位分工格局。二是坚持产业转移与转型升级相统一,协作推进京津冀产业整体升级。以京津发展轴为重点,推动北京中高端制造环节向天津转移,提升天津滨海新区辐射范围。着眼中长期,不断强化北京和天津对环京津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京津冀地区间上下游衔接配套、分工合理的产业集群。三是坚持先进技术转移承接与增强自身造血能力相结合,聚力打造雄安新区高能级科创载体。要以打造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为导向,着力发挥雄安新区创新载体的开放聚合引领作用,加快地区及国内外高端创新资源集聚,培育形成辐射带动周边津冀发展的新动能。

从长周期看,一是着力消除制度性壁垒,加快营造市场要素自由流动的“循环三角”。在加强开放政策协同方面,以建设开放度更高的自贸区为先导,探索三地自贸试验区内政务服务“同事同标”。在推动科技创新政策对接方面,试点推动三地高能级创新平台载体之间的科技创新政策对接,完善区域协同创新过程中的资质、技术规范、管理制度互认,享受本地同等优惠政策。在加强三地公共服务政策对接方面,推动北京优质教育、医疗、养老资源向雄安新区、“通武廊”地区、滨海新区布局,采取合作办学、师资共享、双向转诊、异地结算、多点执业、统一设施配套标准等方式率先实现三个地区与北京公共服务均等化。二是着力推动京津冀地区文化经济协同发展、文化资源和文化服务共建共享。以“通武廊”建设为突破口,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建立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示范区,开发具有京津冀文化特色的产品,建设国际化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以京津冀文化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为抓手,着力深化京津冀政府间公共文化服务部门合作,不断缩小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消费水平差距。

(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推动深圳都市圈、广州都市圈、粤港澳大湾区(珠西)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区“两圈一区”建设为重点,增强深圳、广州辐射带动作用,推动珠江口东西两岸城市深度融合发展,畅通粤港澳三地资源要素流动渠道,先行示范建设“循环畅通湾区”,增强产业链控制力建设“产业链安全湾区”,缩小内部差距建设“协同发展湾区”,创新港澳合作模式建设“文化融合湾区”。

     从短周期看,一是以联通粤港澳和珠江口东西岸为重点加密并畅通交通网。启动深圳机场至大亚湾城际深圳机场至坪山段、广清城际北延线等城际铁路项目建设,构建大湾区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主要城市至广东省内地级城市2小时通达、主要城市至相邻省会城市3小时通达交通圈。加快推动深中通道、虎门二桥等跨江通道建设。二是推动核心城市协同共建世界级航空和海运门户枢纽。完善深圳港集疏运体系,谋划与香港共建世界港口和海运枢纽,建设高品质创新型国际航空枢纽。支持珠海培育国际门户航空枢纽,与澳门国际机场联动错位发展。

    从中周期看,一是拓展深圳都市圈维度,突破深圳空间限制打造全球新兴产业策源地。以大都市圈建设为引领统筹推进深圳东进和西拓,着眼珠江口东西两岸构建以深圳为核心的产业链创新链,形成中心引领、轴带支撑、圈层联动发展格局,打造全球领先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集群,育成全球新兴产业策源功能。二是加强广州创新功能与佛山制造功能的衔接,提升广州都市圈产业和创新外溢能力。进一步推进广佛全方位对接、全方位同城,着力做好广佛产业协同创新文章,探索设立广佛科技合作专区,促进广州创新优势与佛山制造优势深度融合,共同打造先进装备制造、汽车、生物医药与健康等万亿级产业集群。三是高起点谋划粤港澳大湾区(珠西)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区,构筑支撑大湾区经济由10万亿迈向20万亿的重大战略平台。依托深中通道—中开高速、江中高速、港珠澳大桥—珠三角环线高速—黄茅海通道、伶仃洋通道—斗恩高速和西部沿海高速等重要轴线,串联珠海斗门富山工业园、江门银湖湾滨海地区、中山火炬国家高技术开发区(产业园)等片区,推动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提升西岸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再造一个“产业深圳”。四是完善粤港澳三地协同创新机制。高水平建设广深港、广珠澳科创走廊,打造一批粤港澳联合实验室,探索建立科研设施与仪器共享平台,建设国际技术交易市场,吸引全球创新要素向大湾区聚集。

    从长周期看,一是以实现三地要素高效流动为导向推动制度规则深入对接。加快推动三地创新型人才往来、科研设备和材料通关、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等环节的制度对接,加强三地在知识产权保护、数字经济、金融合作、职业资格互认、贸易便利化等方面的合作。二是以文化根脉为基础开展多元化文化交流合作。稳妥有序开放内地文化市场,共建三地文化合作发展平台,加强文化资源共享,共同打造湾区文化著名标识,培养企业、社会组织等多元化文化交流主体。完善三地青少年文化交流机制,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  

    (三)长三角一体化:推动沪苏联动构建捷运物流、自主创新、制度开放三大动力源,育成大浦东、大虹桥、大苏州错位发力、分工协作的“三发驱动”新优势,开辟轨道交通网络、多式联运网络、科技创新网络、政策衔接网络、文化融合网络“五网”共享新空间,率先实现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从短周期看,一是联动打造上海—苏州国际综合交通枢纽。推动虹桥区域服务功能和枢纽功能沿吴淞江走廊向苏州延伸,共建长三角核心区高铁枢纽群,疏解虹桥地区空间压力,深化沪苏长江口港航合作,形成“上海国际枢纽+苏州共生枢纽”新格局。二是以轨道交通为骨干构建多向立体、内联外通的综合运输通道。强化上海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完善昆山、嘉善等临沪地区一体化轨道交通系统和高速铁路环状布局,构建上海大都市圈一小时通勤网。推进京杭大运河、江淮运河、芜申运河等高等级航道建设,强化沪宁合、沪杭、合杭甬、宁杭等城际运输通道功能。着力发展江海直达运输,在供需衔接、货物集散转运、仓储配送等方面创新合作模式,建设长三角多式联运信息平台。

    从中周期看,一是推动沪苏联动构建自主创新动力源。推动上海科学中心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向苏州环太湖地区布局,沪苏共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的完整链条,形成“上海基础和源头创新+苏州产业和应用创新”的新格局。二是优化区域产业和科技创新分工合作格局。建立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主体的跨地区新型产学研合作体系。围绕G60科创走廊建设,共同设立“长三角科技转化引导基金”。依托上海张江和安徽合肥两大综合性国家科学创新中心,引导各市在核心关键技术攻关上开展分工协作。三是共建科技创新共享平台。借鉴欧盟框架计划制定“共同政策”,建立网上注册、合同备案、创新券申领兑付一体化服务协同机制,推进科技金融产品跨区域互认互通。重点建设长三角大型科学仪器、科技文献、专业技术服务、资源条件保障、技术转移系统五大科技资源共享平台。

    从长周期看,一是探索推动要素市场的一体化协同。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为突破口在基础性要素市场集中实现一体化协同,并将生态保护、产业布局、城乡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协同和融合逐步拓展至环太湖地区。二是提升口岸通关一体化水平和单一窗口标准互通程度。整合保税资源,支持长三角海关特殊监管区复制临港新片区海关监管创新制度安排。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长三角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允许报关企业“一地注册、多地报关”。三是共同对标国际最高标准营商环境。以上海临港新片区为引领建立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盟,推动区域政务服务标准规范对接。建立统一的公平竞争审查机制,修正和废除各地与一体化发展有冲突的地区性政策和法规。四是以江南文化串联推动长三角文化融合。串联分布在长三角的文化要素和节点,塑造江南文化品牌,将连接上海和太湖江南水乡带培育成创新文化发展带,策划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江南文化节庆论坛活动,引领长三角建设“文化型城市群”。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 卢 伟 李晓琳 聂新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