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

珠江口东岸城市群聚合国际竞争力时间: 2014-04-22信息来源:张建军 作者:admin 责编:

  日前,深圳、东莞、惠州三市共同制定《深莞惠区域协调发展总体规划》,并签署一系列合作协议,加快同城化步伐——

  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深入实施,地处珠江口东岸的广东省深圳、东莞、惠州三市不断加快推进“深莞惠经济圈”建设。8月7日,三市共同制定《深莞惠区域协调发展总体规划(2010-2020年)》,并签署了《深圳市东莞市惠州市共建汽车零部件产业合作协议》、《深圳市东莞市惠州市应急管理区域合作协议》、《深圳市东莞市惠州市大气污染防治合作协议》等协议。三市将在加快“同城化”步伐的同时,聚力将“深莞惠经济圈”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之一。

  交通先行“同城一家”

  深圳、东莞和惠州山水相连,民风相近,曾都归属于老惠阳地区。后来由于经济社会发展,行政架构随之变迁,最终导致三地行政意义上的分离。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致力共建“深莞惠经济圈”的三地欲再次组建成“一家人”。

  深莞惠要想“同城一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须先行。为此,自2009年以来,深莞惠三地全力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在深圳,新建或改扩建的8条对接高速公路、6条对接城市主干道顺利推进,6个收费站全部取消,36项边界路网对接项目全部启动,6条跨市公交线路投入运营,出租车实现异地无障碍运输;在东莞,穗莞深城市轨道东莞段完成投资48.9亿元,东莞市内轨道交通与深惠两市的站点衔接已形成初步方案。在惠州,惠州与深圳、东莞43个对接交通项目已完成25个,惠深沿海高速、仁深高速博深段等建成通车,新增里程209.9公里;打通了与深莞交界的11条连接路,并撤销了所有普通公路收费站;开通了11条跨市公交班线,实现了出租车互通经营。

  在此基础上,《深莞惠区域协调发展总体规划(2010-2020年)》提出,将进一步推进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建设深莞惠“一小时”现代都市经济圈和优质生活圈。“一小时”经济圈和生活圈主要通过构建“三纵四横”综合运输通道来实现,其中“三纵”为广深通道、莞深东通道、惠深通道,“四横”为广惠通道、广惠北通道、广惠南通道、深惠沿海通道。

  规划还提出,三市未来将推进公共交通互联互通,完善区域快速客运设施,实施城市组团交通畅通工程,新建或改造一批公交首末站、停靠点和枢纽站。同时,推动三市公路客运公交化,增强城际快巴客运线路和运力,完善常规交通与城际轨道的无缝接驳,打造以地铁、城市公交、出租车、农村客运班线为一体的区域城乡公共交通运输网络,并加快推进三市公交IC卡互联互通。

  随着三市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的逐步实现,深莞惠将形成“一座城”。规划明确,这座城的空间布局将是“两横两纵多中心”,即沿海、莞惠两条横向发展轴带,深莞、深惠两条纵向发展轴带,深圳中心城区、东莞中心城区、惠州中心城区等区域性中心和龙岗中心、龙华中心、光明新城中心、坪山新城中心、盐田中心、虎门—厚街、松山湖—生态园、惠东县城、博罗县城等11个地方性中心。

  合作共建产业基地

  除了基础设施一体化,促进区域内产业分工协作更加合理有序也是深莞惠“同城化”的重要内容。深莞惠逐步“同城”为“一座城”后,要想成为一个具备较强竞争力的城市群体,还必须要有强大的产业支撑。

  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深莞惠要大力推进国际化,打造先进制造业、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石化产业基地。为此,近年来,三市大力加强产业合作、促进产业协同发展,在为区域“三而为一”提供推动引擎的同时,也为未来的“一座城”培育经济支柱。

  事实上,深莞惠三市虽都地处珠江口东岸,但三市产业结构差异大、产业合作互补性强——深圳创新能力较强,有良好的创新平台,具备特区优势;东莞产业基础扎实,有完善的配套基础,具备国际制造业基地优势;惠州拥有珠三角四分之一的土地面积和丰富的水资源、石化资源,具备资源优势。这无疑为三市共谋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近年来,三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向纵深拓展,制造业跨区域布局更加完善。华为等IT龙头企业在东莞松山湖设立了研发生产基地,比亚迪惠州锂离子车用动力电池等项目建成投产,深惠两市合建了服装生产加工及物流仓储园区,惠州TCL集团与深圳深超科技共建华星光电8.5代液晶面板项目,深圳企业在产能扩张时优先选择了东莞,深圳、东莞的优质产业优先向惠州转移,三地在产业项目方面的合作越来越深入。

  据《深圳市东莞市惠州市共建汽车零部件产业合作协议》,三市未来还将以汽车整车项目为依托,共同打造各类互动合作平台,建立深莞惠汽车零部件产业联盟,组织在关键技术研发、材料、装备及产业化应用等方面开展产业链配套协作,着力构建深莞惠三市紧密相连的现代汽车产业体系。

  《深莞惠区域协调发展总体规划(2010-2020年)》明确提出,三市今后将着力培育坪山—惠阳(秀山)经济合作区、深惠环大亚湾滨海旅游休闲带、深莞交椅湾合作区、东莞(惠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和东莞—惠东(凤岗)产业转移工业园五个重点合作区,为深莞惠“一座城”做大做强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制药、先进制造、休闲旅游、金融贸易、空港物流、文化创意、滨水旅游、商务服务等产业,将深莞惠“一座城”建成全球重要现代产业基地。

  提升城市群竞争力

  无论是加快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还是共建全球重要现代产业基地,深莞惠的共同愿景都只有一个,那就是《深莞惠区域协调发展总体规划(2010-2020年)》所提出的,合力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之一。

  为早日实现“城市群梦”,深莞惠三市近期将共同推进13项重点工作。在环保联防联治方面,深惠将共同推进丁山河整治工作、研究启动龙淡河大松山至沙田断面瓶颈段综合整治工程及插花地段左岸整治工程,莞惠将联动开展谢岗涌及其支流污染综合整治工作,三市将建立非法畜禽养殖业清理长效机制,加强非法畜禽养殖业清理执法监管。

  区域交通对接方面,东莞东部快速路将继续东延,莞惠两市将开展东莞东部快速路继续东延的前期研究工作。三市相关部门还将共同研究推进轨道交通规划衔接方案,切实做好三市轨道网络规划建设。

  三市共同推进的工作事项还包括共同建立社会组织合作机制;加快推进深莞惠旅游资源合作开发;建立深莞惠三市边界土地利用和权属争议协调机制;构建区域人才统一的服务体系,实现人才服务的对接和转移;建立区域内标准的协调体制和统一的标准信息检索平台工作;建立联合“打假”应急执法机制。

  根据《深莞惠区域协调发展总体规划(2010-2020年)》确定的发展目标,到2015年,深莞惠区域要素自由流动和资源配置优化整合的体制机制基本形成,区域内产业分工协作更加有序合理,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经济社会生活同城化稳步推进,区域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