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

丝绸之路经济带为西部发展带来新动力时间: 2014-04-22信息来源:谢雅楠 作者:admin 责编: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近日表示,为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商务部近期将加快沿线地区自贸区建设,与相关国家共同研究、提出并落实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具体合作措施。

    此前,国家发改委和外交部联合召开了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座谈会,该会议由涉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西北五省区和西南四省市,以及涉及海上丝绸之路的东部五省参加。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域辽阔,囊括了除贵州、西藏和内蒙古三省区之外的西部省市区。经济带沿线资源丰富,市场规模和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与中亚等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日益增多。根据商务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各国的贸易额达5495亿美元,占我国外贸总额的14.2%。

    未来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我国与中亚国家间会建立起能源管道、铁路、公路、电网等全方位的互通网络,形成更加全面、紧密的合作,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还会促进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为西部大开发增加新的动力。

    尽管近几年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都要高于全国水平,但基础的相对薄弱还是给发展留下了巨大的空间。截至2012年末,西部地区的城镇化率为44.9%,远低于东部地 区 的 56.4%和 中 部 地 区 的53.4%。按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西部开发司司长秦玉才的说法,我国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提升空间大,按照近年来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5%计算,每年有500多万人转为城镇居民,至少释放5000亿元的消费需求。

    中央在刚刚结束的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未来我国“两横三纵”的城市化战略格局,要在中西部和东北有条件的地区,逐步发展形成若干城市群,使这些城市群成为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目前,以西安为核心的关中城市群,以兰州为核心的兰白西城市群以及以乌鲁木齐为核心的城市群已经初具规模。这些城市群正处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沿线,受到利好政策的推动,未来这些城市群会获得更大的发展,从而吸引更多的产业、人口。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快速发展还能够有效解决东部地区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面临的人口压力。当前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由于经济发展水平高,优势资源相对集中,造成了大量流动人口集聚。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会增加西部地区对人力资本的吸引力,使西部从劳动力输出地区转变为劳动力吸纳地区。从而有利于缓解东部地区的人口集聚压力,推动我国人力资本的合理、有效配置。

    城市群之间的连接、人口和货物的高效流动对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至关重要。但西部地区由于地理环境特点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造成了交通和基础设施薄弱,严重限制了经济发展。我国政府显然也意识到这一问题,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为加快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2013年西部大开发新开工重点工程20项,投资总规模3265亿元。2014年,国家将重点支持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着力解决西部地区交通和水利两块“短板”问题。

    除了发展交通和基础设施,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城市应该根据自身的自然环境、文化等特点,合理规划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而不是模仿复制东部地区的发展经验。现在我国东部地区很多城市对于自身的产业发展和功能定位几乎完全相同,城市的发展缺乏特点和核心竞争力。在这方面,国外的经验更值得借鉴。德国莱茵河畔的小城洛尔,不仅是“白雪公主”的故乡,还是国际液压市场领导者博世力士乐的营运总部及董事局总办事处,这使得洛尔的特色旅游和先进的工业制造两个产业世界闻名,城市虽小竞争力却很大。

    受资源环境的约束及自身发展需要,东部地区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将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向外转移。如果西部地区单纯考虑经济效应,对这些转移产业不加区分地承接,会给当地脆弱的自然环境带来严重破坏。所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制定建设和发展政策时,应充分考虑环境因素。

    我国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但在制定发展政策时应将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作为助力,而不能完全依赖这些自然资源。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却没有很好地利用这些资源,纷纷陷入了“资源诅咒”。究其原因,这些国家或地区完全依赖自身的优势资源,却忽视了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建设,一旦资源枯竭,这些地区就会陷入经济发展停滞甚至衰退的窘境。所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城市应将自身产业结构和优势资源进行有机结合,合理规划产业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