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区域特写 > 雄安新区
雄安新区

创新驱动雄安新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时间: 2019-08-07信息来源:人大经济论坛 2019-8-5 作者:田学斌 柳天恩 责编:qgy

文章认为,雄安新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后,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强化,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探讨了产业转型升级的几个基本共识,分析了雄安新区产业发展现状和问题,并从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攀升产业价值链高端、推进产业转移升级、培育壮大高端高新产业、创新产业扶持政策、重视人力资本投入和加大政策配套力度等几个方面提出具体对策建议。



一、关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几个基本共识


转型目标从产业结构转向产业价值链攀升。随着全球产业价值链的分解延伸和三次产业融合,传统的三次产业划分方法已经过时。产业转型升级重点不在于提高第三产业比重,而在于不断攀升全球产业价值链条的高端环节。
立足地区比较优势加速提升要素禀赋结构。产业转型升级快慢,主要取决于要素禀赋结构优化进程。如果不顾当地要素禀赋结构,刻意发展违背比较优势的产业,只会扭曲要素配置,陷入“结构升级陷阱”。
传统产业转型依赖于持续向价值链高端攀升。一方面引导企业向“微笑曲线”两端的研发、设计、标准、品牌、营销等高附加值环节攀升,另一方面提升加工制造环节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推动加工制造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发展。
移动互联网支撑传统与新兴产业共生继起发展。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不是矛盾对立和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相互融合、协同共生的关系。产业转型升级不是要推倒重来,而是用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在此基础上培育壮大高端高新产业。

高端高新产业培育发展需要优质要素与环境支撑。高端高新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一般要有较好的配套产业、密集的创新要素、适宜的市场环境和较高的制度质量。不能操之过急,应遵循产业发展客观规律,逐步实现“腾笼换鸟”。


二、雄安新区产业发展的特征性事实与制约因素


雄安新区产业发展的特征性事实。目前以传统产业为主,形成安新制鞋、容城服装、雄县塑料包装等特色鲜明的传统产业集群。但集群内的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缺乏龙头带动,行业集中度低。以服务外包和加工贸易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弱化了区际产业联系。研发投入普遍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很难适应消费结构升级需要。缺乏响当当的自主品牌,常陷入同质化和低价竞争。布局散乱,污染排放超标,对生态资源环境构成挑战。

雄安新区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传统要素禀赋比较优势减弱,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拼资源、拼环境、拼投资的老路难以为继。“逆全球化”思潮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向全球产业价值链高端攀升面临跨国公司和发包方的“技术封锁”和“渠道封锁”,出口导向型的产业发展模式受到挑战。


三、雄安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1.发展总部经济和高附加值环节
建立“雄安新区国际鞋服创新博览中心”,引导企业总部和研发部门迁入,推进一般的加工制造环节迁出。引导制造企业向“微笑曲线”两端转移,引导出口企业沿着OEA(委托组装)—OEM(贴牌生产)—ODM(委托设计)—OBM(原创品牌)的路径不断进行工艺升级、产品升级和功能升级。
2.引导加工制造环节整体外迁
选择产业配套相对完善的地区作为雄安新区传统产业加工制造环节集中转移承接地,快速形成产业集群。创新产业对接模式,探索“飞地经济”“异地工业园”“共建联合开发区”等产业转移模式,探索财税、GDP统计的跨区共享机制,实现“内源推动”和“外源拉动”协同发力。
3.推进产业在转移中升级
建立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能耗、水耗、环保、技术、质量、安全、标准、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清理低端企业和淘汰落后产能。对于转移搬迁的企业,用新技术、新业态改造提升。建立转移企业信息库和转移企业绩效评价机制,对转移企业实行动态管理,避免污染企业“异地搬家”。
4.培育壮大高端高新产业
对有发展前景的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升级,延伸产业链条,提升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在此基础上发展高端智能制造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实施增量带动战略,引进国内外创新企业和项目,通过“引进一个”实现“带动一批”的乘数效应。借势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高点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升级转移。
5.创新产业扶持政策
推进产业政策由选择性特惠式向竞争性普惠式转变,把有限资源集中在市场解决不了的诸如基础研究、公共服务等短板上。产业政策重点要从补贴供方向补贴需方转变,避免形成不公平的市场竞争主体和出现政策性套利及制度性腐败。补贴应发生在技术导入期而非成长期和成熟期。
6.加大人力资本投入
高端高新产业发展对土地、劳动力的要求降低,对人力资本的需求增加。推动产业政策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通过人力资本投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形成竞争新优势。
7.强化政策配套保障
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安排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采用贴息、补贴、奖励、财政无息转贷款等方式支持企业并购重组、创新发展、技术改造和转移升级。设立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向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
 

该文在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区域与城市经济》2018年第11期转载,原载于《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7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