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区域特写 > 长三角
长三角

区域一体化背景下的长三角大湾区研究 : 基于国内外比较的视角时间: 2019-03-13信息来源: 区域发展与城市群 2019-03-02 作者:陈建军 陈怀锦 刘实 徐倩 责编:qgy 徐倩


摘要:培育具有全球辐射力、影响力和控制力的大湾区,是新时代我国区域发展的重要战略布局。从既有的世界三大湾区的发展看,湾区具有国际贸易的枢纽区;国际产业分工的支撑平台和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控制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区和高度发达的国际化大都市群等四大功能。对标国际大湾区,现阶段长三角浙、苏等省提出的环杭州大湾区、杭州湾区、浙江大湾区、扬子江城市群等应属于长三角局地湾区。要在长三角构建世界级的大湾区,必须以深化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动力,依托长三角大都市群,以局地湾区建设为突破口和中间过程,规划、构建包括上海都市圈、江苏扬子江城市群和浙江大湾区在内的长三角大湾区。在实施路径上,应以“实践创新,顶层设计,分区推动,同域整合”的方式,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双向推进长三角大湾区的规划和建设。

关键词:世界三大湾区;局地湾区;长三角大湾区





著名的世界三大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以开放的经济结构、高效的资源配置能力、强大的集聚外溢功能和发达的国际交通和信息沟通网络,发挥着引领创新、聚集辐射的核心功能,进而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科技技术变革的领头羊。




国际大湾区的发展状态及功能特征


首先,大湾区的空间主体是以某一国际大都市为中心的环海湾的城市群(圈)。

其次,国际化大都市圈、发达的外向型经济以及由此带来的关联效应是国际三大湾区的主要经济特征。



   

注: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湾区指的是大都会统计区,广义的湾区指的是联合统计区。表中指的是狭义的湾区。

资料来源:南华基金《环杭州湾大湾区系列专题报告》;美国经济分析局(U.S. 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日本统计局。



可以将湾区的主要功能特征归纳为四个方面:(1)国际贸易的枢纽区。(2)国际产业分工的支撑平台和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控制区域。(3)创新发展的引领区。(4)高度发达的国际化大都市群。

从三大世界湾区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湾区经济的出现是经济全球化的集中表现。湾区的本质,就是在全球化趋势下具有全球化经济优势的国家和区域掌控全球价值链和产业链的空间主平台,是国际创新链的引领区。



长三角局地湾区的国际比较


比对世界三大湾区,长三角已经具有发展成为大湾区经济的可能性。浙江和江苏现后提出湾区发展目标。两边提出的湾区具有仅覆盖长三角部分区域的共同空间特征。为此,本文将这些湾区被定义为局地湾区,包括①杭州湾区:宁波、杭州、舟山、台州、嘉兴、绍兴、湖州;②浙江大湾区:宁波、杭州、舟山、温州、台州、嘉兴、绍兴、湖州;③环杭州湾湾区:上海、宁波、杭州、舟山、温州、台州、嘉兴、绍兴、湖州;④扬子江城市群: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扬州、泰州、南通。

根据世界大湾区的主要功能,本文从四个方面构建了15个指标,将长三角局地湾区和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东京湾区和粤港澳湾区进行比较。



  

备注:其中,指标1-8及11-12,纽约湾区数据时间为2016年,旧金山湾区数据时间为2017年,东京湾数据时间为2014年;指标1-8,粤港澳湾区及长三角局地湾区数据时间为2015年;指标11,粤港澳湾区及长三角局地湾区数据时间为2017年,其中澳门数据以2016年数据替代;指标12,粤港澳湾区及长三角局地湾区数据时间为2016年。

数据来源:南华基金《环杭州湾大湾区系列专题报告》,美国经济分析局(U.S. 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日本统计局,世界银行,《2016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6中国社会统计年鉴》,《2017中国港口年鉴》,中国交通部2017年规模以上港口货物、旅客吞吐量快报数据,《2016年民航机场生产统计公报》,2018《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2017年《财富》杂志等。




总体上看,不包括上海在内的长三角局地湾区,和国际大湾区的主要指标相距较大,在近中期不具备单独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湾区的可能;包括上海在内的环杭州湾大湾区在总量指标方面具有可比性,在产业集聚和全球价值链的控制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依旧有较大的差距。因此本文认为,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可以和国际三大湾区相抗衡,以及和国内粤港澳大湾区相匹敌的国际大湾区,在长三角地区有必要进一步打破地域行政区壁垒,深化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充分利用长三角城市群的优势,构建包括上海、浙江和江苏相关城市在内的长三角大湾区或沪苏浙大湾区。




长三角大湾区的提出及其主要特征


长三角要构建比肩世界三大湾区和粤港澳和世界三大湾区的世界级大湾区,依靠长三角内部局部区域的单打独斗,或进行局部区域合作是不够的,必须依托长三角城市群,倚靠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合力,构建包括上海,江苏沿江城市(扬子江都市群)和浙江大湾区城市在内的大湾区,本文将这个大湾区定义为长三角大湾区。它是一个以上海为中心的,北翼为长江下游及长江口,南翼为杭州湾和浙江东部沿海地区为的“Σ”(西格玛)型的临海空间(见图1)。

 

  

      图1    长三角大湾区

 


具体地,长三角大湾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沿江的扬子江城市群和浙江大湾区等多个湾区,总面积12.5万平方公里,核心区域包括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宁波、南通、嘉兴、台州等。


与粤港澳大湾区相比(见表3),在列入比较的反映湾区经济的四个特征的13个指标中,长三角大湾区占优的有7个,但是在其他6个指标上二者差距并不明显。总之,对长三角大都市群的核心区,包括上海、江苏的扬子江都市群和浙江的包括杭州湾在内的浙江大湾区的资源加以整合,是完全可以构建出另一个比肩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国第二大湾区,一个世界级的大湾区,扬子江大湾区。


    

        

数据来源:《2016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6中国社会统计年鉴》,世界银行,《2017中国港口年鉴》,中国交通部2017年规模以上港口货物、旅客吞吐量快报数据,《2016年民航机场生产统计公报》,2018《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2017年《财富》杂志等。


 

以长三角大湾区为标杆,构建中国新的世界级大湾区,是基于以下考虑:


第一,从规模层级、国际化程度和全球影响力、资源和产业集聚密度、创新引领等世界大湾区所必须具备的功能来说,只有包含上海、浙江、江苏等沿国际水道区域的长三角大湾区,才具备形成和既有的世界级大湾区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相对应的新的世界级大湾区的可能性。


第二,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已经持续了几十年,虽然其内在的一体化体制还没有达到完全以市场配置资源实现要素的自由流动的高度,但对比粤港澳,长三角一体化程度无疑要高出许多。


第三,世界既有的大湾区都是依托世界大都市群而形成的,从这一客观状态来看,只有构建长三角大湾区才能和已经为国家战略规划的长三角大都市群对接。


第四,世界大湾区功能的提升及其全球影响力,有赖于大湾区首位城市的能级。上海在国际化程度、国际影响力以及国际贸易、航运、金融领域,都已达到中国最高水平的能级,是周边其他城市所无法替代的,由上海领衔长三角大湾区,同时发挥浙江大湾区和扬子江大都市群各自的区位优势,形成既有分工又有协同的湾区发展格局,将有利于快速形成世界级大湾区。


第五,狭义的杭州湾湾区或扬子江城市群,由于仅涵盖浙江省杭州、宁波、舟山等部分区域或江苏省南京、苏州、南通等部分区域,要单独构建世界级大湾区是困难的。包含上海在内的环杭州湾大湾区,虽然已经具备了世界级大湾区的某些特征,但是从规模能级、产业集聚的程度、发展的密度来讲,依旧和国际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具有相当的距离。


第六,从长三角大湾区的实现途径来看,应该把杭州湾大湾区,环杭州湾大湾区,浙江大湾区以及扬子江城市群的打造作构建世界级的大湾区的子系统、分区目标和中间过程,以充分发挥长三角各省市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並形成构建世界级大湾区的竞合机制,发挥有为政府的引导和统一市场配置资源的主导作用,以双轮驱动方式通过实践创新、顶层设计相契合的方式推动长三角大湾区的早日建成。

 


长三角大湾区的实现路径


中国的湾区发展和世界三大湾区有所不同,主要有两点。第一,中国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压缩了湾区的成长时间。第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制机制,使得推动湾区的发展动力机制显的更为多元,不仅有市场力量的推动,还有政府的政策和体制机制的推动。

和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的提出主要来自于中央政府的顶层设计不同,长三角大湾区的规划和建设,有必要沿续几十年来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和长三角城市群建设的路径,即遵循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规律,以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的构建为主要抓手,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方式实现要素资源的有序流动、有效配置。在实施路线图上,有必要以“实践创新,顶层设计,分区推动,同域整合”的方式,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双向推进长三角大湾区的规划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