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区域特写 > 长三角
长三角

中国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相似性分析时间: 2015-09-18信息来源:何娜 作者:wl_admin 责编:


    [摘要]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心地带。普遍认为,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过高,过度竞争日益明显,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文章以浙江(宁波、杭州)、上海、江苏为例,对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进行相似性研究,认为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同构程度并达未到令人担忧的程度,其要素和产品互相支撑所体现的经济联系的紧密性,使得这一地区内部在区域竞争的基础上存在着紧密的产业水平分工,在国内表现出强大的区域产业竞争力。


  [关键词]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区位商


  从地域上看,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以及邻近海域。但长三角经济圈所跨区域更广,根据国务院2008年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发展长三角的指导意见》可知,长三角地区已扩大至江浙沪两省一市。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区域之一。改革开放以来,该区域的产业同构问题日益受到学术界和经济管理部门的关注。多数意见认为,该地区产业结构雷同,相似系数过高,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景埋下阴影。


  一、文献综述


  区域产业结构趋同,是指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在动态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某种相似或共同倾向。对于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学术界有很多争论,主流观点如卢现祥、夏兴同认为的,我国国内产业结构趋同是新旧体制转轨的产物,作为投资主体的地方政府长期主观追求政绩的必然结果。长三角地区因经济水平接近.资源禀赋相似,产业结构趋同现象相对较为严重,已成为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研究的焦点。


  研究长三角地区产业同构的文献有很多,多数认为长三角地区存在严重的产业趋同相像。这类学者以陈建军、唐立国等人为代表,以三次产业分类或二次产业内部的大分类的数据为基础,计算结构相似系数,得出长三角地区产业相似过高、结构趋同的结论。少数认为长三角地区存在的产业结构趋同程度并不严重,他们以细分产业为分析对象,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相似程度逐步下降。


  本文拟定以下研究思路:对长三角地区进行三次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分析,在此基础上细分产业,引入区位商弥补相似系数不足,实证分析两省一市主导产业的相似程度,揭示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现状。本文使用的数据来自相关地区各省市的统计年鉴,三次产业也按照统计年鉴分类。


  二、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现状


  根据产业经济学理论,一个区域的产业结构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的提高而不断变化。而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关系恰好就反映了这个区域的产业结构情况。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不同。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的占比最高,其次是第二产业,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占比最低,三次产业呈“一二三”结构;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工业化的加快推进,第二产业在GDP中的占比不断上升,第一产业的比重加快下降,第三产业的占比缓慢上升,三次产业呈“二一三”结构;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第三产业的地位加快提升,而第一、第二产业的占比呈下降态势,三次产业呈“三二一”结构。


  以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为例。因为江苏省的统计年鉴数据最早可追溯到1952年,本文以江苏省的三次产业比重变化说明产业结构演变的趋势。1965年,江苏省第一产业占全省GDP总值的43.3%,第二产业占比31.8%,第三产业占比24.9%,三次产业明显呈“一二三”结构。到改革开放的1978年,江苏省的三次产业比重为27.6%:52.6%:19.8%,呈“二一三”结构。之后,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不断上升,而第二产业比重先是维持上升态势,直至在2004年达到顶峰56.5%后,开始不断下降。到2012年,江苏省的三次产业比重为6.3%:50.2%:43.5%。浙江省自1978年后,三次产业结构就一直呈“二三一”模式,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一产业的占比以较快速度下降,第三产业的占比不断上升,而第二产业的占比在2008年达到53.9%的高峰后呈下降趋势,到2012年,浙江三次产业的比重为4.8%:50%:45.2%。上海市的三次产业结构与江苏和浙江省有较大差别。在1978年,第一产业的比重就已经降到了4%,而第二产业的比重高达77.4%;到2004年,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相当;之后,第三产业的比重就超过了第二产业,三次产业的结构转化为“三二一”模式;而到了2012年,第二三产业的占比与第三产业的差值高达20.6%。


  显然,分析同一时期两省一市三次产业结构,可以发现,上海市第一产业占比远远低于浙江和江苏两省;第二产业占比以1997年为分水岭,在1997年之前高于浙江和江苏两省,1997年之后低于浙江和江苏两省;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比重则以较快增长速度高于浙江和江苏。相比之下,浙江和江苏两省的产业结构较为相似。


  三、对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的相似度测量


  (一)结构相似系数


  本文引入一个定量指标,即结构相似系数,用RAB表示,其中A和B分别表示长三角地区两个不同城市的产业结构系数。Ki为产业i在整个产业结构系统中的比例,其中,i=1,2,3,分别表示三次产业。自然,KAi和KBi分别表示了产业i在产业结构系统A和产业结构系统B中的比例,并且有∑niKi=1。显然,也应当有∑niKAi=1和∑niKBi=1。然后,选用夹角余弦法来计算结构相似系数,公式为:


  

点击放大查看原图

 


  尽管在实际应用中,两个产业结构系统的高度化存在较 大的差距,利用夹角余弦法计算出的系数却也较为接近,在直观上不易得出令人信服的判断。但夹角余弦由于计算简单,在目前产业结构的实证分析中常被使用,因此,在这里我们也采用夹角余弦法来计算产业结构相似系数。


  (二)三次产业的结构相似度分析


  本文中,产业结构数据来源于最新统计年鉴和统计公报,在时间跨度上,采用了1990-2012年的数据。普遍认为,结构相似系数在0.9以上即可认为这两部门的产业结构高度一致。根据年鉴数据计算可得,如图-1所示,浙江(杭州、宁波)、上海、江苏两省一市三次产业的结构相似系数都在0.93以上,平均值达0.983314。可见,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十分高,即使在1994年出现了这几年来的最低点,但也在0.93以上。而宁波、杭州、江苏这三地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更高,达到0.98以上。这充分说明了从三次产业角度看,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趋同现象明显。


  

点击放大查看原图

 


  (三)细分产业的相似度分析


  相似系数可说明区域产业结构的趋同现象,但三次产业结构的高度相似并不足以说明长三角地区已进入过度竞争的状态。三次产业只是从大类上的划分,如果将产业细分,对各个产业的相似程度进行分析,会发现产业同构程度大幅降低。引入区位商,计算公式为:


  区位商=(某区域某部门产出水平÷某区域总产出水平)/(全国该部门产出水平÷全国总产出水平)


  在区域经济学中,区位商通常用来判断一个产业是否构成地区专业化部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相似系数的不足。区位商大于1,可以认为该产业在该地区的具有较高的集中度,是专业化部门;区位商越大,说明该产业在该区域的集中度越高,专业化水平越高,越具有比较优势;如果区位商小于或等于1,则说明该产业在该区域集中度较低,专业化程度低。通过计算某一区域产业的区位商,可以找出该区域在全国具有一定地位的优势产业,并根据区位商大小来衡量其专门化率。一般来讲,如果产业的区位商大于1.5,则该产业在当地就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从2012年统计年鉴可见,居于两省一市前十位的主导产业中,有60%的产业是重合的,这直观地反映了长三角两省一市在制造业层面上是具有相当程度“重合”的,即通常所说的“产业同构”。选取都处于二省一市前十位的6个主导产业,计算区位商,结果如表-1所示。


  

点击放大查看原图

 


  从表-1可看出,随着产业的进一步细分,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同构情况有不断下降的趋势。如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上海的区位商最高,达到2.48,江苏其次,达到1.89,都大于1,表明其在上海和江苏集中度较高,具有比较优势,但在浙江,区位商只有0.51,相比较集中度就低得多了。如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三地的区位商较接近,只有江苏超过1.5,上海和浙江只相差0.05。但如果再次细分,就会发现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的7个子行业的区位商在三地有较大的差别。可见,三地的细分产业侧重点有所不同,所谓的长三角产业同构问题并没有我们想象得这么严重,而只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竞争与产业水平分工的表现。另外,我们在测算不同产业层次的结构相似性的时候,都假设产品是同质的,而在实际的市场中,产品是有差异的,如果我们将产品的差异化考虑在内,产业同构情况将远远低于预计。


  四、总结


  长三角地区产业同构现象的产生有其必然性,经济发展水平接近、投资环境均质化及资源禀赋相似等因素都导致各地在产业扩张过程中表现出三次产业结构趋同,这是经济规律的自然作用。通过实证,笔者认为,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同构程度并未到令人担忧的程度,恰恰正是因为长三角地区的要素和产品互相支撑所体现的经济联系的紧密性,使得这一地区内部在区域竞争的基础上存在着紧密的产业水平分工,在国内表现出强大的区域产业竞争力。而且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和各地产业结构优化步伐的加快都将可能进一步促进三次产业结构趋同,促使长三角从制造业为主向服务业、制造业并重转变。

  [参考文献]


  [1]陈建军.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同构与产业定位[J].中国工业经济,2004,(2):19-26.


  [2]龚仰军.产业结构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3]洪银兴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和机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4]卢现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四大问题[J].中国工业经济,1997,(3):43-46.


  [5]石磊.中国产业结构成因与转换[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6]唐立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产业结构的比较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2,(9):50-56.


  [7]夏兴园,李洪斌.对转轨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趋同的理论思考[J].经济评论,1998,(6):53-56.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 编发:王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