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关于我们 > 地名地理
地名地理

古皖名城尽梅花时间: 2019-02-28信息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2月28日 ) 作者:霍建明 责编:万山


  记忆中,那年也是在安徽潜山市天柱山麓梅园,看着一朵朵梅花,我如痴如醉,清新和惬意抚慰我的肺腑。时间一晃近5年过去了,我又一次来到梅园,发现这里的规模更大了。赏梅人中有老朋友,但更多的是新面孔。“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第一次赏梅我在壮年之列,现如今两鬓却染上了岁月苍白。

  潜山市梅城镇,不仅在城郊野寨山谷流泉、城北彰法山上有了傲雪的梅,在通往天柱山主干道的左侧,也呼啦啦一下子冒出了一个占地330亩的梅园,至于城镇乡村庭院里、书桌上的梅花盆景更像雨后春笋,不胜枚举。

  梅城梅花复苏崛起的过程,酷似古人所说:贵稀不贵繁,贵老不贵嫩,贵瘦不贵肥,贵含不贵开。引申言之就是,梅“瘦”不要紧,多些梅花协会热心人的鼎力呼梅、植梅、护梅的“肥”,多些诗人、作家和摄影家的“助力”,历史文化名城梅城总有一天会显现“天柱山麓春风来,万千梅花古城开”的动人景象。事实上,天柱山麓的梅花已成为一种丰厚资源,它靓丽的身姿,对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天柱山、二乔公园和全域旅游的带动效应,如旭日东升,不可限量。

  爱梅,是皖人的一种文脉基因传承,好像你我他顺着安徽水之源的分支潜水之畔款款而行,是一种乡愁,打断了骨头连着筋。梅花原产于中国,梅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之所以被列为“国画四君子”,并与松树、竹子一起被人们称作“岁寒三友”,是因为梅花象征着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其中蕴含着伟大的中国精神,因而受到世人的普遍赞美和爱戴。

  梅城有梅花,为潜山市区增添了一丝妩媚与娇艳;梅城有梅花,让天柱奇峰显得刚而柔美。无论是游天柱山还是路过梅城的中外宾客,都会喜欢梅花,并有意无意地与梅结缘。人们喜欢或惊讶的不仅仅是梅的外在形象,更是透过这种植物组织的脊髓缝隙,穿越和洞察历史,发现安徽更深处的历史文化脉络。

  漫步在宫粉、粉红、朱砂、黄梅、绿梅等种种梅枝丫丛中,6000多棵梅的暗香,随和煦春风萦绕在文明古城和周边的美丽新农村,居民游客的思绪被牵动着,流动的血液得到了亲切的浸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