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区域纵览 > 地区发展
地区发展

河南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演进与评述时间: 2016-12-08信息来源:齐爽 作者:hjr_admin 责编:

摘 要:作为中原内陆地区大省,近年来河南开放型经济的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新时期。在这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历史时期,系统梳理河南开放型经济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发展战略及历史演进,是进一步深入研究河南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基础。河南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演进经历了四大主要阶段:河南开放型经济的孕育准备(1978—1990年),河南开放型经济的萌芽起步(1991—2000年),河南开放型经济的快速发展(2001—2010年),河南开放型经济的飞速提升(2011年至今)。
关键词:开放型经济;对外开放;河南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66(2016)06—0141—10  收稿日期:2016—09—20
*基金项目:2016年度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基本科研项目“河南开放型经济发展机理与战略重点”(16E1045);2016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提升河南开放经济发展层次的难点、路径与对策”(2016B012);2016年度河南省社科联,省经团联调研课题“‘一带一路’背景下河南拓展开放发展新空间研究”(SKL—2016—3455)。
作者简介:齐爽,女,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实习员(郑州  450002)。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与此同时,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在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以及进出口总额双降的情况下,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也同时迈入新常态。而在全国外贸发展乏力的大环境下,河南借助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带动引领,在开放型经济发展上取得了重大突破。2016年8月,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建立,又为河南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这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历史时期,理清河南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演进,了解各个阶段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历程、工作重点和主要成就,是进一步深入研究河南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基础。
 
     一、河南开放型经济的孕育准备
 
     河南开放型经济的孕育准备阶段:1978—1990年。1978年,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揭开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河南省在1978年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为1.22%,其中出口依存度和进口依存度分别为0.99%、0.16%,进出口总额不足1000万美元。十三年间,河南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迅速,平均增速都在17%以上,1987年的进出口总额增速更是高达47.48%。1990年,河南的进出口总额达到100385万元,较1981年28487万元的进出口总额增长了2.5倍。
 
     (一)河南开放型经济孕育准备阶段的历程概述
 
     1979年6月,河南省革命委员会进出口领导小组成立,统管包括利用外资在内的对外经济贸易工作。1980年3月,经国家批准,河南获得自营进口经营权。1983年11月,河南省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洛艺彩印中心成立。1983年,河南省进口公司成立,专门经营进口业务。1984年底,河南省外经贸厅更名为河南省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1985年,《河南省利用外资管理办法》制定出台。1986年3月,河南省第一次出口商品洽谈会在德国汉堡举办。1987年2月,《河南省鼓励外商投资优惠办法》实施,鼓励外商到河南投资。1988年11月,河南省对外经济技术暨贸易洽谈会在郑州贸易中心货栈举行。同年,河南省服装、轻工、工艺、抽纱等省属外贸公司获得自营进口权。1989年2月召开的中共河南省委工作会议中指出,要“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广泛开展横向联合”。同年3月,中共河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发出关于《深入开展生产力标准和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大讨论》的通知,要求努力实现“‘两个打出去’(把名优产品打向国际和沿海城市)、‘两个引进来’(从国外和沿海引进先进技术和资金,发展国内外市场替代产品)、‘两个一起上’(增加出口创汇、加速企业技术改造),加速经济发展”。同年,《河南省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劳动人事管理办法》等鼓励外商投资的政策性文件颁布,并成立了河南省国际对销贸易公司,主营河南对东欧、苏联的易货进出口业务。1990年5月,河南省外资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同年,河南省对外经济贸易洽谈会经外经贸部和河南省政府批准在郑州举办。
 
     (二)河南开放型经济孕育准备阶段的主要成就
 
     着重抓好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两件大事,有效贯彻执行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参加国内与国际两个大循环,积极发展对外经济贸易,进一步发展河南经济和外贸事业是这一时期河南省确立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该时期河南开放型经济的成就主要集中在了以下两个方面。
 
     1. 完善贸易管理体制机制
 
     对外贸体制改革的目标提出了“自负盈亏、开放经营、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的明确阐述。首先,在深化和加快河南省外贸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提出要精简政务,下放政府权力,清除“左”倾思想影响,破除旧的不合理制度;实施政企分开,推行奖勤罚懒制度,进一步地解放思想,大胆改革;促进河南对外开放的顺利实施,在工作落实中讲求实效,在改革中坚持统一归口管理,坚持工贸和技贸相结合,最终实现最佳的综合经济效益。其次,进出口领导小组和经贸委实现了宏观管理职能的转变,制定了对外贸易的短期年度计划和中长期规划,保证了国家指令性出口计划的完成,并运用价格、信贷、税率、立法、行政手段等行为促进外贸事业的发展。改革人事制度,实施招聘制和合同制,允许职工间的合理流动。引进并培养大量的外贸类专业人员,特别是涉外经济法律人员和资信调查人员。
 
     2. 拓展对外贸易交流
 
     在继续巩固港澳传统市场的同时,大力开拓欧美等远洋市场,并加强同苏联、东欧国家的贸易。扩大了对台贸易,并开辟第三世界国家市场,特别是南亚次大陆技术市场。通过多渠道发展对外经贸关系,在不断巩固和发展传统贸易形式的同时,还根据国际市场的客观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和途径,积极鼓励发展来样加工、来料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大力发展中外合资、合作、外商独资企业,鼓励有对外承包能力的部门和单位多渠道、多层次扩大劳务出口。在条件优惠的国家或者地区设立合资或独资兴办的生产销售网点,实施就地生产、就地加工和就地销售。有计划地在国外设立驻外贸易机构。举办了很多不同类型的贸易洽谈活动,增加了同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积极鼓励外商投资。
 
     (三)对于河南开放型经济孕育准备阶段评述
 
     1978年全国的货物进出口贸易总额不过206亿美元,占全球贸易额的0.78%,排名世界第32位。1978—1986年,国家在经贸改革方面的做法主要是放开搞活和下放经营权,实施国家外贸公司统一经营。1987—1990年,国家开始逐步培育外贸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建立自负盈亏、开放经营以及工贸结合的外贸体制,推行代理制,以期通过建立和完善汇率、税收制度来实现经济的调节和外贸企业的自负盈亏。在这个时期,全国的对外开放逐渐从沿海向内地延伸,形成了从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全国对外开放处于起步阶段的大环境下,河南省的对外经济联系较之以前相比已经有了明显的进展。
 
     这一阶段,河南省的进出口贸易与开放前相比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允许境内外探亲,开通了国外留学的渠道,初步开展了一些文化、科技、对外经济技术贸易洽谈会等方面的国际交流活动,正式迈出了开放的步伐。但是,这个时期的许多外商对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还心存疑虑,大多处于观望状态,同时,河南在利用外资投资办厂方面缺乏经验,而且大部分的涉外法规和外贸政策都处于思考与制定的过程中。虽然,河南全省利用外资水平和开放程度均有所提升,但是发展较为缓慢,外商投资领域并不广泛,而且投资项目的规模不大,技术水平不高。因此,此时地处内陆地区的河南对外开放水平不及沿海地区,河南的对外开放还处在一个摸索期。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步伐,优化投资环境,积极引进外资,提高对外资的利用水平,完善对外开放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成为了之后较长一段时期内河南对外开放和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着力点。
 
     二、河南开放型经济的萌芽起步
 
     河南开放型经济的萌芽起步阶段:1991—2000年。1991年河南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2.15亿美元,比1990年增长21.1%。其中,出口总额10.43亿美元,增长20.3%;进口总额1.27 亿美元,增长25.5%;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4425万美元,增长11.7倍。经过十年的开放型经济萌芽起步,2000年河南的外贸进出口总额达22.75亿美元,与1991年相比增幅达87.2%。其中,出口总额14.93亿美元,进口总额7.82亿美元,进口增长幅度较1991年增长了约5.2倍。1991-1995年,国内大环境相对平稳,改革开放逐步深入,河南的对外贸易发展处于稳步增长阶段;1995—1999年,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国际环境动荡不安,影响了河南对外贸易的正常发展,在1996年到1998年间的河南外贸进出口总值连续三年负增长。但是从这一时期:整体发展形式来看,河南开放型经济步入了萌芽起步的发展阶段。
 
     (一)河南开放型经济萌芽起步阶段的历程概述
 
     1991年3月,第一次全省对外开放工作会议召开,大会讨论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对外开放工作的相关问题,把“优化环境、外引内联、四面辐射、梯次发展”确定为河南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基本思路。会议形成了《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加快全省对外开放工作的决定》和14个配套性政策文件,标志着河南对外开放工作进入新阶段。1992年2月,河南省委常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如何进一步加快全省对外开放工作,会议要求:思想再解放一些,胆子再大一些,步子再快一些,效果再好一些;克服内陆意识,增强大外贸、大外径、大旅游意识,全方位对外开放。同年11月,中共河南省第五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河南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大精神,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决定》,指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快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1993年,河南省经济技术合作暨贸易洽谈会在香港举行。1994年6月,《河南省鼓励外商投资条例》实施。同年7月,中共河南省委第五届九次会议做出了在全省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的重大决策。同年9月,河南省对外开放工作领导小组获批成立。1995年8月,河南省外经贸厅召开了省内第一次外商投资企业管理工作会议。1998年,全省第二次对外开放工作会议召开。同年9月,《河南省鼓励外商投资办法》出台实施。1999年3月,河南省政府建立并启动了外贸出口发展基金,并委托外经贸厅和财政厅联合制定了《河南省外贸出口发展基金管理办法》。2000年4月,河南省经济贸易洽谈会在郑州举行。同年6月,河南省外资管理局成立。
 
     (二)河南开放型经济萌芽起步阶段的主要成就
 
     河南开放型经济发展处于萌芽起步阶段取得的成就主要在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等方面。
 
     1. 积极引进外资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注重发展外向型经济。扩大和开拓在世界范围内的贸易、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经济交流,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吸引外资,提高外资的质量。把开拓国际市场的重点放在生产出口产品,并以国际市场为目标,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进一步扩大出口规模。这一时期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处于初级的起步阶段。其次,助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提出要克服内陆意识,抓住机遇,扩大开放,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与深度;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实施科技兴豫战略。此外,还注重积极引进外资。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河南省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河南省鼓励外商投资条例》以及《河南省鼓励外商投资办法》。规定了税收优惠政策,如外商在河南省设立的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可以免征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对于从事教育、科技、医疗等公益性项目的外商投资企业,除享受以上免税规定外,同时免征耕地占用税;对于投资农业领域的外商企业,凡缴纳过农林特产税的,按当年新增农林特产税的50%返还给企业。
 
     2. 充分把握亚欧大陆桥贯通带来的历史机遇
 
     召集有关专家学者、职能部门代表和主管领导建立“三结合”小组,结合亚欧大陆桥沿线的情况进行考察,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河南的外贸发展战略。加快双向开放的步伐,引进东西部地区的相关开放政策,结合河南实际,探索适合河南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对外开放政策、途径和模式。推行联合开发政策,巩固原有的创汇基地并建设新的创汇基地,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吸引外商投资和兄弟企业入股。拓宽对外开放领域,坚持对内对外开放并重,大力推动全方位、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吸引境内外投资者在现代物流、金融、旅游、文化等领域的投资。深化农业对外开放,重点引进品种培育、精深加工等高技术项目,以及畜牧、花卉等高效农业项目。扩大基础设施和城乡建设领域对外开放,鼓励各类资本参与公路、铁路、民航、城市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不断扩大国际领域的技术和人才交流合作,支持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在豫建设区域性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三)对于河南开放型经济萌芽起步阶段评述
 
  1990年9月12日,兰新铁路西段与苏联土西铁路在中苏边境的阿拉山口正式接轨,新的亚欧大陆桥全线贯通,这也预示着中国的对外开放迈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机遇期。1991年全国的外贸进出口总额为7225.8亿元,到2000年,外贸进出口总额高达39273.2亿元,十年间增长了4.5倍。1993年,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发展开放型经济,使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实现互接互补”,首次在全国范围内明确提出了“开放型经济”的概念。1997年,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再次提出,“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发展开放型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这一时期,国家实施了第二轮外贸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改革,取消了国家对外贸出口的财政补贴,在改革的基础上,开始实行贸易自由化措施,并对关税结构及进口管理制度实施了改革。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全国的开放型经济发展逐步步入正轨,各类外贸规章制度、法律不断完善,特别是沿海地区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成果显著,对整个全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而此时河南的开放型经济发展与全国相比,发展步伐较慢,但是从自身的纵向对比来看,进步明显,河南开放型经济逐步进入了萌芽起步的缓慢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河南把引进外资作为扩大对外开放和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中之重,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地引进外资,使全省的外商投资企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态势。十年间,全省共批准引进外商企业6286家,签署利用外资合同金额86亿美元,与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联系,各类商品的出口展销活动频繁。该阶段,河南开放型经济学习借鉴沿海地区先进经验,注重对外资和技术的引进,以吸收、学习和模仿为主要特征,然而发展方式却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特别注重扩大出口,对于如何优化进口结构,关注相对较少。因此,河南开放型经济的后续发展会在如何高质量引进外资,如何优化进出口结构,如何实现要素、资源、商品和服务的自由流动,如何提高经济效率和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如何充分地参与国际分工,如何更好地发挥比较优势,方面找到新的突破口,实现河南开放型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河南开放型经济的快速发展
 
  河南开放型经济的快速发展阶段:2001—2010年。进入21世纪,中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展,特别是2001年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标志着中国从之前主要依靠政策性开放向在法律框架下的制度性开放转变,全国对外开放工作逐步向国际标准接轨。2001年,河南外贸进出口总额达231.13亿元,随后每年都以100亿元左右的幅度不断攀升,在2008年上升到1223.8亿元,增长率高达429.5%。由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河南的对外贸易出现下滑,2009年,进出口总额为917.98亿元。2010年,进出口总额又攀升至1204.4亿元,增幅高达31.2%。而正是这段时间,“开放型经济”一词首次明确出现在河南政府机构的各大报告和各类文件中,河南开放型经济不断地被学术界关注,河南开放型经济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一)河南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阶段的历程概述
 
  2001年4月,第三次河南省全省对外开放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决定》,在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以及政策面的可操作性上,都实现了创新和突破,是指导“十五”时期河南扩大对外开放的纲领性文件。同年12月,河南省政府印发《关于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指导意见》。2002年2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批转了对外开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2002年对外开放工作要点。2003年7月,中共河南省委、省政府把“强力实施开放带动,不断扩大东引西进”作为重大战略举措写入《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同年8月,河南省第四次全省对外开放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出台了《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的若干意见》,首次明确提出把开放带动作为加快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略,把对外开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同年11月,河南省商务厅正式挂牌成立。同年12月,为强力推进开放带动主战略中各项政策措施及目标的实现,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和河南省对外开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制定了《关于发展开放型经济的考核办法》,将发展开放型经济列入干部政绩的考核内容。2004年4月,河南省商务厅出台了《河南省商务厅关于支持省对外开放重点县(市)发展的意见》,全省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美国沃尔玛、德国西门子、法国拉法基、韩国电力等一批跨国公司来河南投资,世界500强企业已有28家落户中原。在2005年的《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在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加速的历史时期,河南要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2006年,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出台了《河南省加快实施开放带动主体战略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开放带动主战略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同年,英国MK、泰国曼谷、阿联酋联合等一批国际航空公司进入河南,并开通了6条客货运航线。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在河南视察工作时提出,“河南要积极扩大对内开放,加强与国内其他地区的横向经济联系,不断提高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的质量及水平”。2008年5月,河南省第五次全省对外开放工作会议认为,对外开放要实现大跨越,就必须坚持“四个必须”,充分体现了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的坚定信心。同年,河南省与国家铁道部签订了“五纵五横”铁路建设合作协议,巩固了郑州铁路枢纽的地位,铁路建设大规模展开。同年,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网、郑州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纳入国家规划,郑州机场列入国家八大区域性枢纽机场;富士康正式入驻河南。2009年,河南B型保税物流中心获国家批准成立。2010年,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获得国家批准,成为中部地区首个综合保税区。
 
     (二)河南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阶段的主要成就
 
     这一阶段河南开放型经济的发展面临着加入WTO后带来的诸多机遇和挑战,河南的开放逐步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新高度迈进。河南开放型经济的主要成就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 积极参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在全省范围内呼吁相关机构、工作人员和企业组织学习世贸知识,积极做好世贸知识的普及工作。积极引进具备高级专业知识和能力素养的国际贸易工作人员,大力培养能够适应入世需要和具备竞争能力的专业化人才。整合省内一切可以利用的优势资源,在充分利用好加入世贸组织赋予的权利的同时,认真履行相应的义务,合理规避在外贸交涉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贸易风险。努力提高利用外资的规模和水平,在建立外贸出口发展基金的同时充分利用好基金,重点支持产品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强的产品出口,扶持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积极利用国外贷款,推进河南基础设施和公益项目建设。实现外资利用、产业升级和国有企业重组改造的融合式发展,支持外商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以收购、兼并、创业投资等形式,深度融入到省内企业发展和高新技术产业转化等项目上来。进一步拓宽外资利用领域,改进招商引资方式,吸引国外大公司、大财团来河南投资。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提高农业、服务业在利用外资方面的比重。充分利用中介机构积极开展委托招商和专业化招商,大范围推行商业化招商。加快建设了各类出口商品基地,扩大了出口产品种类和机电产品的出口规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加工贸易在河南全省贸易出口中所占的比重。
 
     2. 进一步深化外贸体制改革
 
     在引进外资后不断推进外贸经营主体多元化发展。促进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注重贸易发展方式“质”的提升,走集约化、多元化的发展路子,加快培育多元化出口主体。引导优势企业采取贴牌生产、原产地认证等方式,帮助企业树立品牌意识,积极融入跨国采购和国际连锁经营体系,不断提高出口产品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优化进口结构,大力引进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管理经验。与此同时,建立“走出去”联席协调机制,研究解决在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中遇到的问题,拓宽项目筹资渠道,建立适应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业务需要的金融服务体系。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投资,扩大对外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并进一步加大对省内稀缺资源、关键设备和先进技术进口。抓好境外大型工程的承包和对外劳务合作,引进的外资对成套设备、技术和服务的出口,以及国际劳务的输出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在大力实施“东引西进”战略的同时,不断强化了省内优势企业与东部企业和外企之间的战略合作,促进资源、市场、资金、技术、品牌的共享,达到要素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最优化配置。注重加强外贸体制改革,全面实行进出口经营权登记备案制,在全省范围内逐步推行中小企业进出口代理制。
 
     3. 实施“走出去”战略
 
     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承包工程、投资办厂。在对传统市场进行深度开发的同时,开辟新的出口领域,进一步丰富外贸出口结构。在落实好国家鼓励出口政策的同时,制定适合河南外贸出口的具体措施,巩固传统出口市场,开拓非洲、拉美、俄罗斯等新兴市场。不断扩大对高技术和机电类产品的出口,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农产品和相关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在拓展出口新领域方面,尤其注重发展服务贸易和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加强了郑州出口加工区建设,落实出口退税政策,做好原产地标记和普惠制保护工作,扩大了加工贸易的出口规模。坚持科技兴贸和以质取胜的战略方针,进一步促进市场多元化,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在增加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创汇率高的产品出口的同时,不断扩大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此外,河南还积极承揽大型工程和项目,扩大对外劳务合作,优化外派劳务结构,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投资办厂、开发矿产资源,鼓励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和工程承包,拓宽外派劳务渠道。区域经济合作不断得到了深化,积极开辟国际航线,从而带动了河南省内技术、商品和设备的出口。
 
     (三)对河南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阶段评述
 
  2001年全国的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为42183.6亿元,2010年增长到了201722.1亿元,增幅高达378.2%。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全国的改革开放和开放型经济发展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这个时期是全国开放型经济体制的发展完善期,国家清理并修订了一批外贸法律法规,进一步转变了政府职能,理顺了外贸管理体制。21世纪初期,国家制定了企业“走出去”的战略,大量的国内企业在海外各个投资领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从2004年开始,全国的对外投资数额迅速增加,2005年突破100亿美元大关。为了进一步做好对外开放工作,国家从2002年1月1日起下调了5300多种商品进口关税,平均税率降至12%。整个全国的开放型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腾飞期,引进外资质量和“走出去”战略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该阶段,河南正式提出“走出去”战略,这标志着河南的对外开放开始逐步实施国际化战略和标准,开放发展的运作逐步与世界贸易组织接轨。全省对外交往的领域不断扩大,外事、国际旅游、人才引进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投资软环境和硬件设施得到进一步优化。这一时期,通用、杜邦、飞利浦、东芝、松下、日立等一批跨国公司和国际品牌纷纷落户河南,外商投资的领域得到了进一步地扩大。尤其是2008年,富士康落户河南,为河南对外贸易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2010年7月,作为富士康核心业务之一苹果手机整机生产项目的投资方,“鸿富锦精密电子(郑州)有限公司”在郑州市工商局注册成立,该项目计划在2011年8月前分3批交付使用。但是,由于当时富士康的各类项目及工厂设备和流水线建设并不完善,在加之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2009年全国整个外贸的形势并不十分乐观,所以2008年到2010年间富士康对整个河南对外贸易的推动作用还并不十分明显。
 
     在河南开放型经济的快速发展阶段,河南继续沿袭着沿海地区的发展模式,虽然这在起步发展阶段是必要的。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开放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河南不能再把单一发展加工制造业作为阶段性推进目标,应该进一步延长产业链,大力发展拥有核心技术的现代制造业,努力克服地理位置的制约。另外,国内外环境的改变,要求河南开放型经济大力发展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品,拓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入,如何结合科技的发展进步与互联网的普及,如何跳出内陆地域的障碍,充分挖掘河南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实现开放型经济的创新式发展,成为了河南开发型经济进一步发展所需要侧重的关键。
 
     四、河南开放型经济的飞速提升
 
     河南省开放型经济的飞速提升阶段:2011年至今。2011年,河南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300亿美元,增长率达到70%以上,其中出口增长80%左右。2011—2015年河南货物贸易的进出口总额增速的平均幅度达到35.9%。这个时期,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全国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等重点项目陆续获批,“一带一路”国家级顶层战略深入推进,这些都为河南开放型经济的优化提升带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河南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一)河南开放型经济飞速提升阶段的历程概况
 
     2011年,郑州航空港成为国家重要的航空客货运输及多种交通方式零换乘枢纽。同年,河南的对外工程承包、境外直接投资、外派劳务等工作取得新成效;产业集聚区、开发区和城市新区建设加快,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区港联动”工程稳步实施,保税物流中心、出口加工区等开放平台建设取得重大成效。富士康电子、格力电器等一大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和项目战略布局河南,尤其是富士康对河南外贸的带动作用逐步凸显,当年河南省进出口总额由2010年的177.9 亿美元猛增到326.4 亿美元,增速高达83.47%,增速在全国排名第二,进出口总额在全国的位次也一下提高了两位。至此以后,富士康对河南对外贸易的拉动作用开始发力,成为河南对外贸易发展的主力军。
 
     2012年,保税物流中心、海关口岸、出口加工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郑州全国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获批启动,国家级经开区和高新区数量跃居中部地区首位。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旅客年吞吐量突破千万大关,进入全国大型机场行列,机场二期工程、郑徐高铁开工建设,郑西高铁、京广高铁、郑州东站建成投用,高速铁路建成866公里;高速公路新增1240公里、达到5800公里,所有县城实现20分钟内上高速。2012年,河南省的对外贸易在富士康的推动下,继续大幅增长,进出口总额突破500亿美元大关。2012年富士康对河南省外贸增长的贡献率甚至达到了104.24%。
 
  2013年,河南全省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利用省外资金、完成进出口总额分别增长11.1%、23.3%和15.9%。同年,国务院批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全国首个国家级航空港经济实验区在郑州正式设立。京东商城、惠普全球软件服务中心等一批龙头型、中心性项目落户河南,渣打银行郑州分行正式开业,双汇集团、洛阳钼业实现海外并购,河南航投收购卢森堡货运航空公司部分股权。2013年,河南省智能手机出口额达到196.9亿美元。河南省的贸易方式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富士康的持续带动下,河南加工贸易进出口大幅增加,成为河南最主要的贸易方式。
 
     2014年,河南省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0.9%,引进省外资金增长16.3%。郑州、洛阳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主要节点城市,郑欧班列班次密度、货重货值均居中欧班列前列,郑州至卢森堡定期货运航线开通。郑州跨境电子商务服务试点走在全国前列,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初具雏形,郑州机场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增速居全国大型机场首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成为河南省重要的开放平台。河南进入高铁、地铁、普铁、城铁“四铁”联运的新时代。
 
     2015年,河南高速公路里程新增1289公里,“米”字形高速铁路网建设全面展开。对外开放实现跨越式发展,进出口总值达到4600亿元,是2010年的3.8倍;高端产业集群培育初见成效,智能手机生产和维修量突破2亿部;郑州机场货邮吞吐量突破40万吨,增速居全国主要机场前列;郑州—卢森堡双枢纽建设初显成效。此外,郑州机场二期工程建成,全球智能终端制造基地初步形成。大通关机制基本形成,一批口岸和综合保税区建成投用,河南省成为了国内功能性口岸最多的内陆省份。
 
     2016年1月,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获批。2016年3月,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快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支持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2016年5月,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首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2016年8月31日,国务院批准设立第三批自由贸易实验区,以郑州航空港为重要片区的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得到批复,成为郑州航空港发展战略的新引擎,将进一步推动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
 
     (二)河南开放型经济飞速提升阶段的主要成就
 
     在这个时期,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对河南省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极为有利。而且,从2013年开始,每年的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都将郑州航空港区的发展进行了大段落的部署和规划。
 
     1. 全面推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
 
     大力发展航空物流产业,在巩固原有航线的同时,积极引进高水平的基地航空公司,拓展开辟新的货运航线,进一步完善航空货运网络,提升郑州航空港的国际货运综合集疏能力。加快郑州航空港实验区重点物流园区项目的建设,在优化外资投入的同时建设具有高水平国际竞争力的物流企业集聚区。不断深化与卢森堡货航等一批国内外大型物流集成商的合作,积极推进中国邮政郑州集疏中心等物流设施建设。加快建设郑州航空国际枢纽口岸,积极发展内陆地区口岸经济。加快高端产业的集聚发展,集中力量大力发展航空航材、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生物医药等高端产业,实现招商项目的集群式落地发展;同时,建设一批具有重大意义和战略价值的合作项目,不断壮大智能手机等产业的规模,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打造全球智能终端研发制造基地。完善大通关机制,推进港区“一站式”通关和电子口岸建设,实现对全省进出口企业、生产制造业园区、物流基地的通关流程全覆盖。推动构建海关对“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三维信息的合一比对、实时监控,实现商品的有效查验,推动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
 
     2. 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
 
     拓展海铁联运、空铁联运等业务,完善了航线间的连通性。巩固郑欧班列的国际领先地位,积极构建便利的欧亚地区运输通道。积极衔接东西南北航线,提前谋划机场三期工程,大力开展联程联运,争取航空国际客运政策支持,为主要客源国提供更为便捷的联程中转、72小时过境免签和落地签服务,完善航空口岸功能,打造国际航空交通圈。通过机场枢纽建设,密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航空运输链接,形成集旅游、货物运输于一体的综合航空运输网络体系,提高了郑州航空港区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全球战略伙伴之间的通达性。有针对性地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把承接产业转移与调结构、育集群、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结合起来,围绕高成长性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先导产业发展,突出龙头带动、市场带动、配套带动、技术带动。抓住“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契机。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资源开发、农业、旅游等领域的合作,积极引导外商投资,加速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产业分工体系,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郑州航空港区的集聚。
 
    3. 着力推进中国(河南)自由贸易区建设
 
     促进跨境电商平台建设,完善大通关机制,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积极引进国内外跨境电子商务领域龙头项目落户,加强跨境电商通关服务平台与电子信息技术的融合,从政策上实现对跨境电商在“交易、支付、物流、通关、退税、结汇”等方面的进一步“松绑”。进一步优化跨境电子商务通关服务平台和通关管理平台的设计,研究制定适合河南发展的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加大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和激励。建立完备的产业体系、社区体系、政府体系、资金体系、法律体系和环境体系,在工资、绩效、公积金、医保、社保等方面对人才形成吸引。全面拓宽开放领域,形成完整的航空偏好产业链条,尤其是扩大金融、物流、文化、旅游等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加大教育、卫生、科技等社会事业领域开放力度,重点扶持高端制造业、航空物流业、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业、现代服务业五大产业的国际型企业,大力推进城乡建设、现代农业等领域对外开放,弥补发展短板。
 
     (三)对河南开放型经济飞速提升阶段评述
 
     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总体要求、创新外商投资管理体制、建立促进“走出去”战略的新体制、构建外贸可持续发展新机制、优化对外开放区域布局、加快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拓展国际经济合作新空间、建立健全开放型经济安全保障体系等方面,全面提出了新时期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2015 年,全国的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245849亿元,虽然与上年相比进出口贸易额均出现了双降,平均降幅达7%,但是2011—2014年的进出口贸易总额都呈现了增长的态势。2016年1—8月,中国的进出口总额为153700亿元。该时期全国的开放型经济发展还在稳步提升,但是外贸进出口增长却在逐步减小,甚至在2015年出现了进出口双降的情况,全国的开放型经济发展进入了稳步提升的转型调整期。而该阶段河南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正处于飞速提升的跨越式发展阶段,期间的进出口贸易平均增速达到35.9%,这从全国范围内来看是可喜的,也预示着内陆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
 
     在这一发展阶段,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建设与飞速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的引领带动,河南自由贸易区获批建立,都为河南开放型经济的跨越式飞速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动力。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河南的“五大国家战略”对开放型经济发展带动起到的叠加效应不断凸显。而在这些大战略之下,富士康作为河南外贸发展的主力军,对河南开放经济的发展不容小觑,每年富士康的进出口额在河南进出口总额中都占据着极高的比重。如果每年都剔除富士康这一因素对河南外贸的影响,河南的外贸进出口将会面临着很大的危机,对单一项目或者产业的过度依赖将会必然导致外贸风险和问题的产生。同时富士康公司提供的代工业务是苹果公司产业链中利润最小而且最容易被替代的环节,因而富士康未来在河南到底该如何定位,如何发展必须引起警醒。
 
     未来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河南开放型经济和外贸的发展都还需要依赖加工贸易的发展,而河南加工贸易如何在新时期、新环境下实现创新发展,将会是河南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下一步,进一步拓展河南对外开放发展新空间,完善郑州航空港的航线网络,打造陆路快速交通网络,实现贸易、通关的便利化,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打造与国际接轨的内陆开放新高地将会是河南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点。
 
     五、小结
 
     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不断深入,但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全球多边贸易体制发展受阻,贸易保护主义持续升温,贸易摩擦不断呈现出政治化的趋势,旧的WTO贸易规则急需新的改进。而与此同时,区域经济合作不断盛行,各类区域性的自由贸易协定不断涌现,将会对整个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产生重大影响。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很多发达国家深陷债务危机的泥潭,经济复苏曲折缓慢,发展中国家便成为了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中国在需要巩固传统市场的同时,不断开拓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的新市场,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也已经站在了新的起点上。
 
  面对国际国内发展的大环境,河南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正处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腾飞期。对内而言,河南地处内陆,与已经跨越快速发展期的沿海地区相比,各类要素资源禀赋,尤其是人口和自然资源具有对内的比较优势;与西部欠发达地区相比,河南的企业也具有一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东引西进”战略如何在新形势下实现新的内涵式发展,对河南实现对内开放意义重大。对外而言,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引领下,河南在陆路和航空领域的重要交通枢纽地位不断凸显,与亚欧大陆的很多国家建立了密切的贸易联系。而且,许多产业同不同国家间都具有互补性,此外,河南作为中国的农业大省,农产品在全球也拥有具有绝对的比较优势。之后,随着航空网络体系的不断拓展与完善,河南将会与全球的更多国家建立贸易合作关系,发生贸易往来,河南作为极具发展潜力的内陆地区,也将会吸引更多外资的进入。
 
  面对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全球经济发展新时期,河南开放型经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要注意以下几点的问题。第一,注重提高市场化程度。现如今,河南的市场化程度并不高,从而导致各类资源和要素的流动性不高,不能达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因此,要逐渐减少政府干预,提高贸易自由化和市场便利化,特别是要提高市场的诚信状况,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实现各类信息资源共享的真实性和时效性。第二,注重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河南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主要集中于制造业,特别是加工贸易行业,今后要逐步将主要集中于第二产业的外来投资扩大到附加值高的第三产业和传统比较优势明显的第一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高端服务业,调整进出口结构,实现贸易的均衡式发展。第三,注重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河南是人口大省,人口基数大也意味着人口整体素质提升难度大,无论是在技术部门,还是在服务部门,员工的整体素质和能力都不高。因此,河南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不仅要注重“量”的优势,更是要注重“质”的提升,只有如此,才会在高附加值的高科技行业汇聚人才,实现核心技术的创造和“软环境”的优化提升,打破河南开放型经济向更高端发展的人才瓶颈。第四,特别注重提高创新能力。河南由于落后的自主创新能力,使很多优势产业都得不到很好地改造提升,以高技术和高附加值为特征的现代产业集群发展缓慢,在很多机遇下都丧失了原有的比较优势。创新是一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而河南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创新不仅是在企业,更是在政府、在个人,不仅是在技术上,更是在体制机制和政策、规则的制定上。
 
     今后,“一带一路”战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三大战略”的协力推动,将会为河南开放型经济发展注入更强的动力,促使河南在生产技术创新、专业化生产、组织管理模式创新、要素资源优化配置、进出口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实现全面提升。河南正在逐步将自身打造为内陆开放高地,河南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优势,综合性的枢纽建设,巨大的市场潜力,良好的市场潜力必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日汇聚更多的全球优势资源,实现各类要素资源在全球范围的自由流动和最优化配置,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前沿由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转移的新时代已经到来,河南必将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参考文献
[1]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2000—2016年)[EB/OL]. http://www.henan.gov.cn/zwgk/zfgzbg/.
[2]河南省政府办公厅. 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EB/OL]. http://www.henan.gov.cn/zwgk/fzgh/index.shtml.
[3]河南省政府办公厅.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EB/OL]. http://www.henan.gov.cn/zwgk/fzgh/index.shtml.
[4]河南省政府办公厅.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EB/OL]. http://www.henan.gov.cn/zwgk/fzgh/index.shtml.
[5]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的若干意见 [Z]. 2003—08—26.
[6]裴长洪. 中国开放型经济建立的经验分析—对外开放30年的总结 [J]. 财经问题研究,2009,(2).
[7]陈学桦. 日益融入大世界 [N]. 河南日报,2008—12—18.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and Evaluation of Henan Open Economy Development Strategy
Qi Shuang
Abstract: As the central plains hinterl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enan open economy has entered an unprecedented period. This historical period exits both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henefore, sorting out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historical evolution systematicaly of henan open econoy is the foundation that further studying the open econoy. The strategy development of Henan open econoy has experienced four main phases: the breeding and preparation stage of the open economy(1978—1990); The bud early stage of the open economy(1991—2000); The fast development stage of the open economy(2001—2010); The rapid ascension stage of the open economy(2011—present).
Key Words: The Open Economy; Open to the Outside World; Henan
 
(责任编辑:平    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