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区域纵览 > 地区发展
地区发展

河南建设经济强省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第六届中原智时间: 2017-12-07信息来源:赵 执 作者:qgy_admin 责编:

摘 要:2017年4月14日,第六届中原智库论坛在洛阳召开。与会专家围绕建设经济强省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研讨,针对新时期建设经济强省的战略导向与区域探索,提出应积极探索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实现工具理性与价值目标的有效相容。他们还阐述了河南建设经济强省的“三区一群”战略架构、路径选择,并建议从强化国家战略支撑、用好用活国家政策平台、加快振兴民营经济、大力发展网络经济和推进转移支付改革等方面着手,加快推进经济强省建设。
关键词:经济强省;创新驱动;三区一群
中图分类号:F01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66(2017)05-0150-07
收稿日期:2017-07-12
作者简介:赵执,女,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管理学博士(郑州 450002)。


    加快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既是区域发展面临新阶段新形势所作出的现实选择,也是经济新常态下实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部分省份都经历了经济快速增长、实力不断增强的发展过程,不少省份已经进入由大到强、由强到优的升级关口,急需厘清发展思路、把握关键问题、明确战略导向。在此背景下,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洛阳理工学院于2017年4月14日在洛阳共同举办了第六届中原智库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6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围绕建设经济强省的主题,针对新常态下经济强省建设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展开了深入系统的探讨,形成了一系列前瞻性观点和对策建议。

    一、建设经济强省的机理发生深刻变化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各个省份都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面临新的发展形势和任务,建设经济强省的机理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发起人金碚研究员指出,一般来说,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是高度亲商的,关注重点集中在怎样挣钱、怎样致富。但是随着新技术、新科技、新业态的不断出现,经济强省战略的谋划不仅要有工具理性,还要重视最终价值目标的实现。这就需要我们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宜业、宜居、宜创新、可持续等发展要求,妥善处理亲商和亲民的关系,尤其是随着特政时代转向普惠时代,各地要扭转过去以特殊优惠政策推动发展的思路,通过可复制、可推广的普惠性政策来谋求发展,努力实现工具理性和价值目标的有效相容。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是一个巨大的经济体,各个省份由于资源禀赋不同,适合发展哪些产业、培育哪些亮点也存在较大差异。金碚认为,在具备一定经济积累和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各个省份推进经济强省建设必须走特色化的发展道路,避免产业同质化倾向。这就需要各个省份进一步明晰各自的特色和产业文化,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技术和文化等要素,吸引人才、资金等向当地集聚,培育形成可持续的吸引力和创新力。因此,各个省份不仅要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还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此外,各地需认真考虑区域发展与全球化的关系、特别是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关系,在建设经济强省的过程中权衡好政策目标中的工具性目标和价值性目标,在理论层面弄清楚区域发展的基本逻辑关系。

    二、经济强省的建设路径与模式创新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不同的区域建设经济强省不仅要遵循经济发展的一般共性,还要在科学把握经济强省新内涵新机理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实现工具理性与价值目标的有效相容。
    1.建设经济强省的一般路径
    金碚认为,各个省份一般遵循改革、开放和极差化发展的共性,通过促进人口流动、实施土地开发和招商引资的路径,形成区域有效竞争的格局,最终实现经济实力的增强。经济强省建设的一般路径是用土地撬动经济增长,通过集聚人口、资金等要素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采取的主要做法一是加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以疏通区域空间,二是在基础设施完善的区域以大项目带动或园区开发—产业集群—产城互动—新城新区等形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目前,部分省份通过这种路径,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成长为经济大省、经济强省,如广东、江苏等省份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部分东南亚国家。
    2.经济强省建设面临的问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各个省份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个别省份只注重培育单个经济增长极,未能形成有效的竞争态势,导致经济发展活力不强;又如随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不断完善,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更加集聚,产业园区和区域的土地价格均大幅攀升,部分企业家将主业由实体经济转向房地产和金融行业,这不仅使得区域实体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冲击,也导致区域产业发展出现同质化问题。
    3.探索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
    为了准确把握经济强省的新内涵新机理,实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相容,金碚提出了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创新不仅有工具理性的意义,而且也有价值意义。由于人类最终的价值目标是实现自己的能力,所以无论从工具理性还是价值理性来讲,都会走向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积极探索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要求各个省份在建设经济强省的过程中,科学地认识熊彼特创新与内生性创新,有效激发不同经济主体的创造活力,最终形成区域发展的创新优势。各级政府需全面认识技术升级、劳动适应、企业家思维、政府行为与规则革新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科学设计创新激励政策,引导各类经济主体走原创性创新或者累积性创新的道路,不断投入资金进行技术研发,切实解决重大技术问题。此外,还要正确处理本地文化、移民文化、全球化文化之间的关系,促进形成区域的产业文化和创新文化,为推动经济强省建设注入活力。

    三、河南建设经济强省的战略架构与路径选择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河南要在“三区一群”战略架构下,坚持以创新驱动为引领,以三大高地建设为支撑,以壮大中原城市群为依托,以加快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和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为突破口,加速资源要素集聚,打造区域均衡发展新格局,加快实现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跨越。
    1.河南建设经济强省的时代背景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到河南调研,第一次树立了全国党委中心组学习开展民主生活会的政治标杆;第二次在中原大地感悟到了中国经济新常态,提出河南要发挥优势,着力打好“四张牌”。2015年,李克强总理到河南调研,并于12月在郑州主持召开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第十四次会议,从此在郑州新闻界刮起了“国际郑”的热潮。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专家张占仓研究员指出,近年来,河南发展的整体状态和战略思路出现了重大跨越,特别是作为内陆省份,在开放发展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十二五”期间,在全国进出口总额出现增长乏力甚至下降的情况下,河南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32.9%。截至2017年4月,河南成为中西部地区专业口岸最多的省份,也是“十二五”期间进出口总额在全国上升速度最快的区域。2016年,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和国内经济下行的双重压力下,河南主动适应新常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运行实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河南省进出口总额达4714.7亿元,居中西部地区第一位,其中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进出口总额达3161.2亿元,同比增长1.9%,位列全国39个综合保税区第一位。河南已经从内陆腹地走向了开放前沿,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河南经济发展报告(2017)》主编、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完世伟研究员指出,2016年,河南省GDP增速高于全国1.4个百分点,总体态势优于全国、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发展质量明显提高、新旧动能转换加快、“三去一降一补”成效显现,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陈耀研究员指出,河南省经济总量长期排在全国第5位,2016年更是突破了4万亿元大关,是中西部地区经济总量最大的省份。作为经济大省,适时提出由大到强的转变,把更多精力放在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是省域经济重大战略的转换和升级,是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主要抉择,也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由之路。河南奋力建设经济强省,必将会更加接近中原崛起的宏伟目标。
    2.建设经济强省的“三区一群”战略架构
    2013—2016年,国家战略的密集落地使河南省在国家资源配置方面受益很大,然而如何真正发挥战略组合的叠加效应,形成打造经济强省的强大合力,是摆在河南人民面前的一道急需解决的难题。在此背景下,2017年3月17日,河南省委常委会研究并原则通过了《关于统筹推进国家战略规划实施和战略平台建设的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全省要聚焦“三区一群”,打造改革、开放、创新三大支柱。其中,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中原城市群承担改革、开放、创新三项任务,以此打造带动全国发展的新增长极,这既是中央的要求,也是河南省在战略层面的新起点。张占仓提出,“三区一群”本身是一个有机整体,组成了河南省经济强省建设的基本战略架构,虽然从不同的着力点发力,但是目标是一致的,就是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进一步强化区域发展优势,通过改革、开放、创新三个方面的突破,在探索实践五大发展理念的过程中,全面推进河南省经济强省建设,支持中部崛起。具体来说,第一,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核心任务是突出改革主体,加快发展步伐。未来改革发展有四大任务,分别是持续建设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完善航空经济产业体系、开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示范和探索建设绿色智慧航空都市。第二,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要突出开放主题,发挥郑州综合交通枢纽优势,促进河南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第三,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要突出创新发展主题,探索创新发展路径,弥补河南科教资源不足的短板,主要任务包括全面深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技术转移和开放合作、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步伐、构建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和促进郑洛新城市群协同创新。第四,中原城市群要突出协同发展,主要建设任务包括,核心带动,努力把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好;轴带导向,充分发挥国家级交通干线对中原城市群的支撑作用;生态宜居,满足老百姓对未来发展中生态建设的更大期待。
    3.河南建设经济强省的路径选择
    现阶段,河南要在“三区一群”战略架构下,坚持以创新驱动为引领,以中西部地区科技创新高地、内陆开放高地、文化高地建设为支撑,加速优势资源要素在河南集聚并转化为发展新优势,从而加快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以加快推进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和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为突破口,着力培育带动河南乃至全国发展的新增长极,以壮大中原城市群为依托,尽快形成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竞争格局,助力河南经济强省建设。陈耀指出,建设经济强省要制定好路线图和时间表,明确划分为几个阶段,并合理安排各个阶段的发展重点。河南建设经济强省的路径选择包括七个方面。
    第一,坚持以创新驱动为引领。陈耀认为一个省份由大到强的关键在于创新,河南将来要抢占制造业优势,特别是抢占智能制造高地。他还强调人才是创新的关键因素,是建设经济强省的核心,河南需要持续提升高等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和基础教育,充分发挥本地人才的作用,特别是要抓紧推动一流高校的建设和一流教育体系的形成,培养和引进高端人才。
    第二,打造中西部地区科技创新高地。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谷建全研究员指出,当前河南打造科技创新高地面临创新意识相对不强、创新资源相对不足、创新投入相对不足、创新环境相对不优、创新能力相对不高等突出问题。对此,他结合河南科技创新发展的形势、态势,提出了切入点和着力点。具体来说,一是着力发挥好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载体作用,全力加快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形成科技创新势力强劲、企业创新活力同步、产业创新优势明显、市场创新氛围浓厚、制度创新保障有力、人才创新激情迸发的发展局面;二是着力打造优良的创新创业生态;三是通过推动开放引进人才、强化教育培养人才、搭建平台施展人才、创新机制激活人才、优化环境留住人才,着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四是通过打造国际科技合作交流新平台、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的科研机构、鼓励企业在国外设立研发机构、努力探索官产学研合作新机制、吸引国内外人才来豫创新创业,着力推动开放创新、协同创新;五是通过创新科技计划管理体制机制、科技成果评价体制机制、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科技创新激励体制机制和科技资源共享体制机制,着力推动科技体制机制创新。
    第三,加快构筑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张新斌研究员提出了文化高地建设的六大体系,一是文化研究、普及与弘扬体系,即对河南的文化资源进行梳理、编辑、整理、出版、推广;二是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体系,包括对文化遗址的保护,大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博物馆集群建设工程、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程、民间文化传承人培育工程、民间风俗体验工程等;三是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体系,需要加大政府对公共文化的投入力度,重点突破乡镇农家书屋建设、社区群众文化补贴、文化示范区建设、文化戏曲电影下乡等薄弱环节;四是文化产业发展工程,包括精品文化体验工程、艺术品产业化工程、信息文化产业工程等;五是区域特色文化建设工程,包括城市特色街区建设工程、标志性文化景观建设工程等;六是精神文明建设体系,包括经典诵读、现代礼仪建设,典型示范、美丽乡村和美好心灵统筹建设工程等。他认为,河南的文化强省建设和文化高地建设一定要贯穿一条主线,即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首先,河南区域文化品牌的建设是和当地优秀的传统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次,区域文化精神的塑造,能够反映出河南人的精神气质。再次,优秀传统文化是河南旅游的新亮点及文化产业的精华,甚至会成为国际关注的内容,河南在优秀传统文化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最后,打造区域文化的重点在于挖掘优秀传统文化。
    第四,全力推动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经济强省建设需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陈耀提出河南要发挥东引北接南下西出的区位优势,其中,北接要瞄准京津冀,特别是紧抓北京科技资源对外转移的机遇,还要主动对接雄安新区,深入研究雄安新区对河南的影响及河南可以发挥的作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负责人孙久文教授认为,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部地区的对外开放将迎来新的机遇,河南要以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为契机,构建全新的开放经济格局。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副院长张学良教授指出,中原城市群中的洛阳、开封、郑州属于一个中心,是中西交界的桥梁,不仅要有大开放,还要有大合作,河南要积极地以自贸区建设为抓手促进区域大开放、大合作。张占仓提出河南要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并强调无论是郑州和洛阳的节点城市建设、中欧班列及空中丝绸之路的运营,还是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等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河南人民应当对融入“一带一路”充满信心。
    第五,加快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孙久文认为,当前国家高度重视中心城市建设,一方面是由新常态下中国区域格局的变化所决定的,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和城市的发展需要中心城市发挥增长中心的作用,中心城市能够聚集资源、辐射周边,可以代表一个地区参与对外竞争和合作。郑州入围国家中心城市,其原因除河南省经济体量越来越大外,更重要的是中原城市群的建设。2015年,中原城市群生产总值达到5.56万亿元,仅次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郑州作为辐射带动广大地域的中心,自然会入围国家中心城市。但是,郑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与成都、武汉相比还有一些欠缺。对此,孙久文提出加快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建议,即加快推进现代制造业的大尺度空间转移,在洛阳等地建设一些区域性中心城市、地方性中心城市以促进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形成,以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为契机,更好地带动中原城市群协调发展。
    第六,突破副中心城市建设的困境。无论是从中原城市群还是中原经济区的角度来说,洛阳都被定位为副中心城市,这是对洛阳综合实力的认可,也是对洛阳未来发展战略定位的一种认可,更是对洛阳未来发展潜力的一种看好。目前看来,洛阳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增长质量都落后于郑州,而且,洛阳作为一个老工业城市,面临着一系列发展困境,如人口能否集聚、产业能否支撑、企业家能否培育、制度能否创新、优势能否发挥和观念如何转变等问题。对此,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王新涛副研究员从联动发展方面,提出了推动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的建议,一是加强与郑州的联动发展,特别是要注重实现与郑州在航空港、电子商务大数据、服务外包等国家战略平台之间的合作与联动。二是加强与济源、平顶山、三门峡、运城、焦作等周边城市的联动发展。三是加强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西安的联动发展,借助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西安的发展力量,通过开放来引进战略资源,通过开放来促改革、促转型、促发展。四是加快与“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的联动发展,联合打造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有色金属、生物医药、能源化工等产业集群。除此之外,洛阳在发展过程中还要考虑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改善居住环境、加强生态建设等方面的问题。
第七,以中原城市群建设推动中部崛起。城市群属于块状经济、集聚经济和增长极经济,在全球范围内已得到广泛认可。中国的区域发展已经从东中西、北中南的带状经济走向块状经济,这是一种新的方向,我们必须顺势而为。张学良指出,目前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城市群发展实力最强,中原城市群属于经济偏好性的一个城市群,但在社会发展、要素集聚能力、环境承载能力等方面是相对靠后的。针对中原城市群的建设发展,他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包括要发挥“1+1>2”的效应、建立各个层面的城市群合作协调机制、形成完善的城市体系、破解同城化的需求与公共服务行政化之间的矛盾、促进城市群的多规合一、加快智慧城市群建设、建立大都市区以发挥郑州的核心作用等。

    四、河南加快经济强省建设的对策建议
    1.强化国家战略支撑
    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具有全国意义。金碚认为,中央设立雄安新区除了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更重要的是,打造一个能够跟北京抗衡的、势均力敌的高端增长极,促使京津冀地区形成有效竞争格局,激发整个区域的发展活力。陈耀指出,雄安新区的突出作用就是创造一个创新引擎来带动河北发展,从而缩小河北与北京、天津的差距,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陈耀还强调,国家对雄安新区的定位非常高,希望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新发展理念将其打造成为国家新区建设的样板和标杆。雄安新区对各地经济发展的启示有三大利器,一是促增长的加速器、二是调结构的转换器、三是新动能的牵引器,即通过高起点、高标准的建设,将其培育成为带动河北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针对河南建设经济强省,陈耀提出,要争取在郑州或洛阳等地建设一个大规模的国家级新区,作为带动经济强省建设的增长极和样板间。
    2.用好用活国家政策平台
    近年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等一系列国家战略规划和战略平台密集落地河南,形成了河南发展的战略叠加效应。陈耀指出,如果不充分研究和利用获得的国家战略规划和战略平台,可能就会丧失很多好的机会,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郑州市为中欧区域政策合作案例地区,这条政策的含金量很大,将是河南未来扩大对外开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政策平台。建设经济强省不仅要研究好、利用好已有政策,也要继续争取新的政策平台。张占仓认为,河南应该在争取国家资源优势方面花费更大的精力。
    3.加快振兴民营经济
    实体经济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根基和转型升级的依赖,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产业处处长刘殿敏研究员认为,发展实体经济的重点在于民营经济,一方面民营经济比国有经济更具活力,另一方面,河南的民营经济为全省财政收入、生产总值及出口做出了很大贡献,且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调结构、转方式、提高经济灵活度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当前民营经济发展出现的民间投资快速下滑、地区之间高低不平和经营风险很大等突出问题,刘殿敏提出加快振兴实体经济,一是必须坚定信心、加强引导,特别是要让民营企业家认识到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发展优势、发展潜力;二是加强产权保护,保护企业家的创业精神,支持企业家进行技术创新;三是放松行业管制,尽快取消对民营企业的行业限制和行业垄断,以及对民间资本单独设置的附加条件和歧视性条款;四是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是解决供需错配问题,加快产业升级,增强产品竞争力;五是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民营经济提供更多空间;六是加快推进改革,降低税费,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国际化、法制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4.大力发展网络经济
    网络经济是信息时代建立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经济形态,它已全然不同于传统经济的特性和功能,正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是经济发展新的战略制高点。在现实社会中,网络经济的功能主要体现在推动经济自由化、使边际收益由递减变成递增、大幅度提升传统产业的信息化程度、对农业和中小企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等方面。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王喜成研究员认为,发展网络经济需要三个方面的平台和载体支撑,其中,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是网络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有力的政策支持是网络经济发展的制度保障,电子商务是网络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平台。他提出,推进网络经济发展要大力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进一步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积极实施大数据发展战略,持续推进简政放权、强化支持和服务。
    5.推进转移支付改革
    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是打造经济强省的必然要求。然而,各地区的资源要素分布并不均衡,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资源要素跨地区合理流动,需要更好地发挥财政转移支付的作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白景明研究员从四个方面深入分析了转移支付改革的趋势。首先,转移支付改革的目标是建立规范透明的、有利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转移支付体系,从而保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其次,转移支付改革要加快调整结构,一方面要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力度,逐步压缩专项转移支付的比例,值得注意的是,中央委托地方办理的事项、中央和地方共同办理的事项中有一部分还是需要专项转移支付的,因此不会取消专项转移支付;另一方面,要结合人口流动导致的人口区域变化,结合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标准的变化,调整收入划分的区域结构。再次,目前的转移支付是有限资金有限保障,民生保障内部也需要一个合理的结构。最后,无论是一般性转移支付,还是专项转移支付,都需要加强绩效管理。
 
参考文献
[1]金碚.全球化新时代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新趋势[J].区域经济评论,2017,(1).
[2]金碚.循序渐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N].人民日报,2017-3-20.
[3]张占仓.中国经济新常态与可持续发展新趋势[J].河南科学,2015,(1).
[4]张占仓.河南从内陆腹地迈向开放发展前沿[J].河南科学,2017,(2).
[5]金碚.创新发展模式 建设经济强省[N].河南日报,2017-04-28.
[6]张占仓.打造建设经济强省的“三区一群”架构[N].河南日报,2017-04-28.
[7]张占仓.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意义与推进对策[J].中州学刊,2017,(4).
[8]陈耀.推动国家级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几点思考[J].区域经济评论,2017,(2).
[9]谷建全.打造创新高地 补齐发展短板 [N].河南日报,2017-05-10.
[10]耿明斋.以大郑州都市区规划推动郑汴港协调发展[J].河南科学,2016,(9).
[11]袁凯声,毛兵,王玲杰,等.努力打好“四张牌” 让中原更加出彩[N].河南日报,2016-12-22.
[12]完世伟.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提高供给质量效益[N].河南日报,2017-3-22.
[13]王建国.打好城镇化牌 关键在促进质与量协调发展[N].河南日报,2017-4-6.
[14]任晓莉.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应实现四大转型[N].河南日报,2017-4-27.
[15]王玲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聚焦“五个导向”[N].河南日报,2017-3-25.
[16]张新斌.文化高地建设要做好“三个对接”[N].河南日报,2017-4-19.
[17]王新涛.以联动发展思维推进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N].河南日报,2017-4-12.
[18]张占仓,任晓莉,张富禄,等.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三大历史使命[N].河南日报,2017-6-21.

 
The Theoretical Logic and Practical Path of Henan Construct the Economically Powerful Province
——Summary of Viewpoints on the 6th Central Plains Think Tanks Forum
Zhao Zhi
Abstract: In April 14 2017, the 6th Central Plains Think Tanks Forum was held in Luoyang. The experts and scholars had a in-depth discussion around the theme of constructing the economically powerful province, and in view of the strategic orientation and regional exploration of constructing economically powerful province in the new period,they proposed that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model should be actively explored, which can realize the effective compatibility between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and value goal. They also elaborated the strategic structure and path choice of the “three districts and one group” of Henan, and proposed the suggestions for speeding up the construction of economically powerful province, such as strengthening the national strategy support, making good use of the national policy platform, accelerating the revitalization of the private economy, strengthen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twork economy and promoting the transfer payment reform.
Key Words: Economically Powerful Province; Innovation Driven; Three Districts and One Group    (责任编辑:张 子)
                              
                                                               责任编辑 q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