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

美国统计区的演化历程及对中国的启示时间: 2017-10-31信息来源:张可云 满舰远 蔡之兵 作者:qgy_admin 责编:

摘 要:统计区是西方部分国家构建国家统计体系的基础区域,对于提高统计数据可信度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未来我国统计体系建设的方向。通过回顾美国基准统计区即大都市区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美国大都市统计区发展划可分为三个阶段。美国BEA经济地区的构建过程和实际应用对中国设立统计区具有重要借鉴意义。设立统计区对于维护和提高统计数据的可信度和科学性,优化信息沟通渠道,提升区域政策精准性,完善区域项目评估体系等具有促进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资源的普及,统计区不仅应该作为统计实践的基础分析单元,同时也应该成为问题区域识别以及区域政策制定、实施和评估过程中的有效分析对象。
关键词:统计区;大都市区;BEA经济地区;中国
中图分类号:C8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66(2017)03-0144-11
收稿日期:2016-10-30
 *基金项目:中央在京高校重大成果转化项目“京津冀协同一体化发展研究”(2015010017)。
作者简介:张可云,男,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 100872)。
        满舰远,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北京 100872)。
        蔡之兵,男,国家行政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北京 100089)。


    一、引言
    统计数据的可信度不仅影响基于统计数据的学术研究,同时也影响政府公信力和政府形象。中国统计数据由于经常出现前后矛盾的情况而被学界和社会人士所质疑。以GDP数据为例,我国经常出现下一级行政区域的GDP数据之和远高于上一级行政区域GDP数据,如2014年全国31个省份的GDP总和约为68.42万亿元,超出全国GDP总量约4.78万亿元;2015年全国31个省份的GDP总和约为72.48万亿元,超出全国GDP总量约4.81万亿元。关于中国统计数据失准的原因学界也有解释,如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研究课题组(1999)认为,国内的统计基础工作薄弱,统计数据与利益挂钩,造成政府统计外部抗干扰能力较弱,这是导致统计数据失真的主要原因。金勇进等(2010)则认为中国的统计工作在技术手段、质量管理和法律保障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当前的统计体制可能不再适应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实际上,我国统计数据之所以受到质疑,是因为我国统计数据的形成和汇报主体来自于行政区域,而中国地方政府存在明显的晋升竞争,行政区域在统计相关数据尤其是政绩数据时很难保证其主观独立性,在这种情况下得到的数据往往会出现问题被人质疑。与此相对,西方发达国家统计数据的可信度相对较高,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这些国家形成和汇报统计数据的基准区域并不是基于行政区域,而是基于专门的统计区概念。
    统计区是指为了满足国家统计需要,基于一定的标准对行政区域进行划分得到的基准统计区域。统计区概念在西方国家已有近百年历史,是一套比较成熟的统计基准区域体系。然而国内学界关于统计区研究的文献并不多,仅有的讨论也只是在大都市区层面上进行的,且主要集中于对统计区统计标准和演化阶段的探讨,既没有讨论统计区各个发展阶段的相互关系,也没有涉及广义层面的统计区研究。实际上,基于当前我国统计体系的情况以及未来我国发展的需要,单独设立统计区不仅便于数据的收集、整理和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同时对于提升区域政策精准性,完善区域项目评估体系等具有重要作用。
    有鉴于此,本文重点论述美国统计区的演化历程和相关应用,同时针对国内实际情况详细论述设立统计区的意义所在。

    二、统计区的内涵与演变历程
    (一)内涵界定
    一般认为,统计区概念最早是由美国联邦政府在1905年制造业普查数据的基础上提出的,主要包括当时的一些工业区(Industrial Districts),如纽约、芝加哥、波士顿和圣路易斯等。后来又逐渐演变出现众多区域概念,包括大都市区地区(Metropolitan Districts)、工业地区(Industrial Areas)、劳动力市场地区(Labor Market Areas,LMA)等。随着大都市区统计口径和统计单元的不断调整和完善,大都市区的设定标准和识别机制日趋成熟,大都市区作为统计区的观念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由于大都市区体系日益发展,统计区概念不断朝着大都市区方向演化,统计区内涵逐渐分化形成两大层面:第一个是基准统计区层面——大都市区,统计区概念主要建立在单一主体界定的大都市区概念的基础上,目的是为了统一标准体系,以便收集、汇总和发布各地理区域统计信息;第二个是拓展统计区层面——组合统计区,统计区概念涵盖了大都市区标准基础上设立的其他区域。该层面的相关特征主要表现为统计主体和统计目的的多元性,统计工作涉及联邦、政府、统计机构等多个部门,统计内容涉及经济增长、人口就业等多个领域,BEA经济地区、sLMA(Smaller Labor Market Areas)统计区等都是该层面的典型运用。就第一层含义来讲,统计区的概念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集聚程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下面将基于国外文献对这一演变历程进行全面梳理。拓展统计区层面的相关介绍将以BEA经济地区为例在第三部分中进行详细论述。
    (二)统计区的演变历程
    美国的基准统计区主要指的是大都市区,按照大都市区概念和体系标准,可将大都市区演化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
    1. 大都市区概念形成阶段
    大都市区概念形成阶段为美国大都市区演化经历的第一个阶段。早在20世纪初期,美国联邦政府就已经意识到将大城市和其周围地区界定为独立的地理实体并将其作为数据统计地理单元的必要性。因此,美国联邦政府在1905年制造业普查数据和大都市区概念设定的基础上提出了工业区概念。1910年,人口普查局又对大都市区概念做了重新界定。随后在每10年一次的普查数据更新期间,美国联邦机构(该阶段主要指人口普查局)都会对大都市区标准和范围进行完善。此外,同一时期还出现了众多类型的统计区,包括工业地区和劳动力市场地区。该阶段各类统计区的相关情况见表1。

   
   20世纪40年代以前,由人口普查局颁布的大都市区地区均以最小行政单元(MCDs)——县下一级的行政单位(包括乡镇、选举区等)作为地理统计单元,以人口密度作为主要统计指标。在此期间,大都市区的地区设立标准和范围发生过部分调整。如1910年版的大都市区地区统计的城市人口必须在10万人以上,而1930年版的大都市区地区标准则降到了5万人。此外,该阶段大都市区地区的数量也出现了普遍增长,由1930年的96个上升到1940年的140个。比较而言,工业地区的概念是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目的是为了建立统一连贯的地域单元以便于统计工业类的活动。实际上,1920年版的工业地区概念和工业区概念类似,都是建立在制造业普查数据的基础之上。在空间格局上,工业地区一般由中心县和外围县组成,中心县包含了重要的制造业城市,而外围县则集中了大量的制造类产业。在人口数量上,每个工业地区容纳的制造业人口一般要求至少在4万人以上。
    然而,由于地域统计单元和统计标准上的差异,各类统计区间的数据无法实现有效兼容。20世纪40年代中期,人口普查局曾有过整合大都市区地区和工业地区的尝试,但是这些努力并没有取得成功:前者希望继续以次县一级地域(MCDs)作为基本统计单元,他们认为这样不仅能提高统计精准度,同时也能够兼容大都市区地区的一些历史指标。后者则因为缺乏次县一级层面的精确区位,同时限于对数据可能性和置信度的怀疑,相关统计工作只能停留在县一级层面。
    总体而言,大都市区概念形成阶段中的各类统计区在指标兼容和数据共享方面表现较差,主要统计区如大都市区地区、工业地区的指标体系尚不成熟,且统计指标较为单一——以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指标为主。在现实应用方面,该套标准的表现也并不突出:除人口普查局外,由于其他机构和组织很少以MCDs作为地理统计的基本单元,大都市区地区概念体系也就无法作为社会经济分析的有效载体,进而为联邦、州以及地方层面的统计机构提供数据支持。因此,在二战期间,一些机构开始尝试使用县一级层面的数据对大都市区概念进行重新界定。
    2. 大都市区体系发展阶段
    大都市区体系发展阶段为美国大都市区演化经历的第二个阶段。该阶段的相关统计工作基本围绕大都市区统计体系构建展开,统计单元和统计主体也基本明确——大都市区统计以县为基本单元,以美国预算与管理总署(OMB)为统计主体,由人口普查局提供地理咨询和技术指导。自1949年美国预算局(Bureau of the Budget,OMB前身)对大都市区进行正式界定以来①,全美境内的大都市区区域范围每年都会重新调整,大都市统计标准每隔10年都需要进行全面修订,该阶段大都市区指标体系演化见表2。
在大都市区体系发展阶段,其指标体系基本上每隔10年就会进行一次较大幅度的调整。首先,大都市区的称谓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先后改名为标准大都市区(SMA,1949)、标准大都市统计区(SMSA,1959)、大都市统计区(SMA,1983)和大都市区(MA,1990)。其中,1990年版的大都市区(MA)作为一类区域统称,涵盖了1983年界定的大都市统计区(Metropolitan Statistical Area,MSA)、联合大都市统计区(Consolidated Metropolitan Statistical Area,CMSA)和基本大都市统计区(Primary Metropolitan Statistical Area,PMSA)。其次,随着都市体系的扩张,大都市区中心的界定标准由城市层面过渡到城市群层面,即由中心城标准向中心核标准转移,其统计测度不仅涵盖了过去的城市人口数量指标,还包括了就业和通勤指标。最后,外围县的最低通勤标准和人口特征标准也出现了明显调整。一方面,鉴于大都市中心与外围的联系日益紧密,同时考虑到通勤方式的多样化发展,外围县的最低通勤标准也在逐渐细化,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现了梯度式的通勤标准(见表2)。



   另一方面,由于不同类型大都市区中外围县的人口特征具备不同的含义,弹性化的外围县人口特征标准将有助于全面识别各个类型的大都市区域,进而推动大都市区体系建设。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上述理念在相关标准设计中逐渐有所体现。
    总体而言,经过几十年不断地修改和完善,大都市区体系在适用性上取得了显著改善,相关标准在国家、州和地方层面的统计部门也逐渐普及。尽管如此,发展阶段中的大都市区体系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为全面界定大都市区范围,已有框架基础上的相关指标设计标准可能会随着都市区的演化发展而更趋复杂,这将不利于统计工作的开展和研究成果推广;其次,该阶段中的大都市区概念基本沿用了1950年的大都市区定义,然而随着人口分布特征以及活动形式的不断演化,包括交通方式和技术条件改善、家庭和工作关系变迁、零售和其他产业模式变化等,上述定义可能不再适用于新的都市发展阶段;再次,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统计工具的完善,次县一级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已成为可能,因此可以考虑采用新的统计单元以提高统计数据的精准性;最后,该阶段中的大都市区体系尚未覆盖美国境内的全部领土,不便于美国非都市区领域的相关研究工作。鉴于此,预算与管理总署于1998年组建了大都市区标准评价项目(Metropolitan Area Standards Review Project,MASRC),对1990年版的大都市区标准进行评议,重点针对大都市区的概念设定和统计操作难度。

    3. 大都市区体制成熟阶段
    大都市区体制成熟阶段为美国大都市区演化经历的第三个阶段。该阶段中,大都市区概念和体系都进行了明显调整。实际上,早在1989年,预算与管理总署就责成人口统计局对确认和界定大都市区的概念进行检视,其目的是要寻找一个能考虑到全美地理定居模式多样性的替代方案。经过几次反馈和修改,2000年12月美国预算与管理总署正式推出核心基础统计区(Core Base Statistical Areas,CBSA)概念,CBSA包括了大都市统计区(Metropolitan Statistical Areas)和小都市统计区(Micropolitan Statistical Areas)。同时为了强调一些特大型的大都市区,该标准还提出了“大都市大区”(Metropolitan Division,MD)的概念。针对两个或多个相连的核心基础统计区,新标准体系则首次使用了合并统计区(Combined Statistical Area,CSA)概念。对于一些特定地区,如新英格兰地区,由于城镇一级的数据在可得性和重要性上要强于县级数据,该标准还附带补充了新英格兰城镇区域(NECTA)与新英格兰城镇大区(NECTA Division)概念。在指标框架上,该标准则继续沿用了核心—外围的设计方案,即区分中心县(城)和外围县(城)等。相关概念及标准见表3。


    比较来看,一方面,相比1990年版大都市区标准,2000版的大都市标准更为简洁直观。1990年版的大都市区包含了大都市统计区(MSA)、联合大都市统计区(CMSA)和基本大都市统计区(PMSA)。MSA和PMSA又根据人口数量分别划分了A、B、C、D四个等级。而2000年版的大都市区仅包括两类,即大都市统计区和小都市统计区,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大都市大区(MD)和合并大都市统计区(CMSA)。此外,2000年版的大都市区标准在外围县识别和主城市④界定方面也有所简化。以外围县识别为例,1990年版的大都市区标准不仅参照了各县的通勤指标、人口数量指标和人口密度指标,同时又根据各指标统计情况做了进一步细分(参照表2)。而2000年版的大都市区标准主要是通过构造相互就业比重测度来对符合外围县特征的地区加以识别,一定程度上简化了统计流程,减少了统计工作量。
    另一方面,相比于过去的非都市体系,CBSA体系相对成熟。新标准自2003年正式推行以来,CBSA体系逐渐受到社会各界重视,都市区标准基础上设立的BEA经济地区为此曾进行过专门调整(详见第三部分)。2008年OMB责成大/小都市统计区标准评价委员会(Metropolitan and Micropolitan Statistical Area Standards Review Committee,MMSASRC)⑤对2000年版的大都市区标准进行评议以便于2010年的新版修订工作。从评价委员会收到的反馈结果来看,CBSA体系在适用性和普及率方面表现良好。因此,2010版本的大都市区标准同样建立在CBSA体系的基础之上,仅在标准细节、命名方式、更新频率等方面做了局部性调整。
    总体而言,CBSA体系在简化程度、适用性和普及率等方面表现显著。体系下设的小都市统计区概念扩充了人们对非大都市区内在多样性的认识,标志着美国城市化已进入全方位发展阶段。随着大都市区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不断提升,都市经济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大都市区不仅成为有效衡量地域开发的空间尺度,同时也成为全国所有地区社会生活和主要发展模式的承接载体。

    三、BEA经济地区的构建与应用
    美国的拓展统计区涵盖了大都市区标准基础上设立的其他区域,本部分将以BEA经济地区为例,对其构建过程和实际应用进行详细论述。
    (一)BEA经济地区的构建过程
    BEA经济地区的设立主要建立在大都市区的基础上。鉴于2000年OMB对大都市区标准进行了重新界定,新的BEA划分框架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重新修订,融入了小都市区概念,目的在于反映全美区域范围内的经济增长及人口变动情况。此次调整主要依据2000年人口普查中的通勤数据、2004年2月OMB公布的大都市统计区数据以及2001年美国发行审计局中的报刊发行数据。本案例将介绍美国经济分析局(BEA)2004年公布的最新BEA经济地区调整过程。
    调整过程大体上包括三个主要步骤。第一个步骤是认证节点。第二个步骤是将各个县分配到较小的经济单元中,这种小的经济单元被称为“成分经济地区”(Component Economic Areas,CEA),每个CEA由唯一的一个节点与同该节点有经济关系的周围县组成。第三步是将CEA合并到高一层次的经济地区。
    1. 认证节点
    节点认证的过程分为四步,可用图1表示。第一,120个合并统计区(CSAs)中有107个至少包含一个大都市统计区(MSA),每个大都市统计区都被认定为一个CEA节点。第二,其他非合并统计区中的198个大都市统计区也直接作为区域节点。前两步划分出305个CEA节点共1233个县。第三,对不属于任何MSA节点范围内的小都市统计区而言,在满足以下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条件下可以作为临时的区域节点:(1)在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中,备选区域的人口至少在5万人以上;(2)备选区域中至少有三个以上的县;(3)备选区域中至少有一个县作为五个以上县报纸发布的主要来源。在满足上述三个条件中的任意一条以后,选定的临时区域节点必须包括五个以上的县才能正式成为CEA节点。这其中有37个小都市统计区一共76个县满足上述所有标准。第四,两个包含单独县的大都市区被认定为CEA节点,其特点是经济相对孤立,但地域范围较大。这两个CEA节点分别是阿拉斯加狭长地带的朱诺市和密歇根州北部的阿尔皮纳市。经过上述四步,在全美范围内最终可以确定344个CEA节点共包括1311个县。
                     
  
    2. 确定成分经济地区
    接下来将对余下的1830个县进行分配,主要根据各县与相关节点的关联程度,将各个县同CEA节点结合形成经济单元区CEA。总体而言,CEA的初次分配过程可分为四步,每一步都必须确保初次分配的非节点县临近节点,或临近已经被分配到节点的非节点县。具体来看,第一,在1830个县中,大约70%的县可以根据2000年普查数据中县到县的最大通勤流量进行初次分配。据此,一共1295个县被初次分配到了各节点中,余下535个县未被分配。第二,在1830个县中,大约22%的县可以根据2001年美国发行审计局中的报刊发行数据进行初次分配,主要参照各县中阅读量最大的区域报纸来源地。据此,535个县中有381个县被初次分配到各个节点,仍有154个县(约占8%)未被分配。第三,重新检视154个县中的通勤数据,主要根据第二步已分配县的相关通勤数据进行分配。据此,一共57个县(约占3%)与CEA节点有间接通勤联系,余下97个县(约占5%)——这些县一般经济体量较小或是地理位置较为偏远。第四,为了充分利用相关通勤数据,97个县合并成为众多连续的地理单元(专业术语为Pseudocounties),每个单元内部需确立一个主要通勤县,且必须保证这些单元与有主要通勤联系的CEA毗邻。
    上述四步主要涉及县与县层面的相关数据,包括最大通勤流量和报刊发行数据,不能保证分配到各CEA中的县满足通勤总量的最大化条件。因此,需要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进行再次分配,主要是基于县与初始CEA层面的相关数据,不过前提必须保证CEA在地理空间上的连续性。需要指出的是,为确保CEA内各县在最大范围内满足通勤总量最大化的条件,再次分配过程可能需要进行多次尝试。CEA的相关确定过程参见图2。
 

    3. 合并成立经济地区
    344个CEA像“积木”一样用来组成179个经济地区(EAs)。合并过程需要考虑的因素主要有两个,分别为经济与地域规模、通勤量。合并成立经济地区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每个经济地区的经济和地域规模能够支持区域统计分析,同时确保各经济地区内部劳动力市场与其他劳动力市场的相对独立性。相关限制上,CEA在经济和地域规模方面满足如下四个条件之一时,视为经济和地域规模过小,需与其他CEA合并成立经济地区,否则可以单独成立经济地区。具体为:CEA内部的居民就业总数低于5万人;CEA中县的数量低于10个,同时居民就业总数低于10万人;CEA中县的数量低于5个,同时居民就业总数低于25万人;CEA中县的数量低于3个,同时居民就业总数低于50万人。同时为保证各经济地区劳动力市场间的相对独立性,每个经济地区内部的外向通勤率总和不能超过8%,与单个经济地区的外向通勤率不能超过4%。
    通常情况下,经济地区的设立需符合上述两类标准(一个最低限制和一个最高限制),但在两种情况下可以免除上述限制。第一,对于拥有50万人居民就业人数或10个以上县的CEA或CEAs,其净通勤率低于1%的情形。第二,CEA或CEAs集中连片的面积超过1万平方英里的情形。针对后者,如果其外向通勤率总和上超过了12%,或是与其他任意经济地区的通勤率超过6%,将需继续考虑上述限制。具体而言,在344个最终确定的CEAs中有153个满足通常条件,能够单独设立经济地区;有14个CEAs符合两类情况不受上述条件限制,亦可单独设立经济地区。剩余177个CEAs必须通过合并的方式以满足经济地区设立标准。需要指出的是,这一过程可能也需要进行多次尝试。合并成立经济地区的相关过程参见图3。
           

    (二)BEA经济地区的实际应用
    作为世界领先的统计机构,美国经济分析局(BEA)致力于通过客观、有效的方式提供最及时、相关和准确的经济数据以便于更好地理解美国经济。BEA业务类型涵盖四大板块,而其中的区域板块只作为其中一个部分⑥。在区域经济分析中,BEA不仅提供了各州与各地区的经济数据,还提供各个经济地区的详细经济数据,同时收集并公布各经济地区的各产业产值、各产业就业、总收入、人口和人均收入等数据。作为区域经济分析的主要地域单元,BEA经济地区在区域问题研究、区域经济形势预测、区域政策制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美国经济分析局基本每隔5年都要对局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形势进行预测。总体而言,BEA经济地区的应用面较广,其主要信息使用者可以分为地方政府、联邦部门、研究机构及社会团体四类,见表4。
  

    四、美国统计区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的统计区概念基本建立在大都市区体系的基础之上,经过近百年的发展演化,大都市区不仅成为有效衡量地域开发的空间尺度,同时也成为全国所有地区社会生活和主要发展模式的承接载体。该体系的成功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在保证大都市区概念连续性和适用性的基础上完成了一系列地区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工作;第二,都市区概念和相关统计数据为公共政策和联邦非统计型区域项目提供了参照。实际上,统计区概念的锁定特性决定了统计实践的路径依赖性,只有经过合理的机制设计和规范的流程设计以及不断地反馈和修正过程才能有效规避演化进程中不断产生的缺陷和问题。总体来看,美国统计体系的演化历程和相关应用对于解决中国现实问题具有重要启发意义,统计区的建立对中国的统计和政策实践具有如下几方面的借鉴意义。
    第一,统计区的建立有利于提高统计数据的可信度和科学性。统计区设立的直接目的在于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长期以来,我国的统计数据质量一直是国内外广泛关注的一个话题。其中,统计数据基于行政区域这一结构阻碍了统计数据质量的提高。而建立统计区能够有效规避这一问题,从根本上提高数据的可信性。以GDP统计为例,在设立统计区之前,地方GDP统计数据往往受到地方政府谋求政绩而虚报行为的影响,最终导致GDP数据失真。当统计区设立后,由于统计区与行政区并不重合,同时没有辖属关系,统计区的存在将会隔断地方政府竞争与数据统计之间的联系,导致上级行政区无法再控制下属行政区域的统计数据,也就无法对GDP数据产生影响,最终保障了GDP数据的质量,其他方面的数据同样如此,统计区的存在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统计数据的客观性和独立性。
    第二,统计区的建立有利于进一步优化信息沟通渠道。设立统计平台的主要目的在于实现信息共享和信息反馈,统计区的建立有利于明确信息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分析和信息传播的对应主体,实现统计程序的规范化运作,进而达到统计质量的有效提升以及统计成果的最大化外溢。统计区建立的同时需要进行合理的机制设计,有效统筹各类资源,定期进行数据的更新和维护,以便于信息沟通渠道的进一步优化。美国大都市区体系取得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于其规范化、法制化的制度安排以及一系列及时、准确、合理、透明的反馈和评估机制,包括每年的大都市区条目更新机制、每10年一次的大都市区概念调整机制等,这些努力不仅有效动员了社会力量进行标准设计和指标改善,同时也充分利用了信息乘数效应促进了指标体系的推广和普及。
    第三,统计区的建立有利于提高区域政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实施区域政策的第一步就是识别区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般包括三种:萧条病、膨胀病和落后病。而统计区的建立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问题区域的识别难度,提高了区域政策的精准性。这是因为统计区的设立本身遵循区域发展的一般规律,单一统计区内的经济一体化程度较高,相关的区域问题在其最小统计单元或由最小统计单元组成的地域单元中就能有效反映出来。统计区设立以后,针对不同区域中的区域问题,通过配套的政策实施机制设计还能够有效提高区域政策的实施效果。
    第四,统计区的建立有利于完善区域政策评估体系。长期以来,我国区域政策的作用面积常常局限于四大区域以及各个省份,没有区分区域内部更小的地域单元。由于缺乏详实合理的统计区设计,区域政策制定者无法准确确定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而难以形成权责对等的问题反馈机制,容易陷入地方政府主导的政策循环怪圈(问题出现—政府反馈—解决问题),势必会导致统计数据与地方业绩相挂钩,乃至于区域政策无法被有效评估,同时导致一个区域享受多项区域政策优惠待遇的现象出现。其中,区域政策的叠罗汉现象在国内表现尤为明显,例如辽宁省既属于环渤海经济圈和东部沿海地区,又能享受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优惠政策;重庆市既属于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重点发展城市,又属于成渝经济圈和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城市。

    五、结论
    本文首先对统计区的内涵进行了界定,统计区内涵主要分成两个层面——基准统计区层面和拓展统计区层面。基于此,本文首先对大都市区体系演化历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将大都市区体系发展划分成三个阶段,即概念形成阶段、体系发展阶段和体制成熟阶段,并系统介绍了大都市区在各发展阶段的体系标准和有关概念。随后,本文又对组合大都市区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以美国BEA经济地区为例,系统阐述了大都市体系基础上的BEA经济地区构建过程,并对BEA经济地区的实际应用做了简单介绍。
    总体来看,美国统计体系的演化历程和相关应用对于解决中国现实问题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其中,统计区的建立对中国的统计和政策实践具有一定借鉴意义,且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第一,统计区的建立有利于提高统计数据的可信度和科学性;第二,统计区的建立有利于进一步优化信息沟通渠道;第三,统计区的建立有利于提高区域政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第四,统计区的建立有利于完善区域政策评估体系。有鉴于此,本文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资源的普及,统计区不仅应该作为统计实践的基础分析单元,同时也应该成为问题区域识别以及区域政策制定、实施和评估过程中的有效分析对象。
 
注释
①1950年版的大都市区被定义为一个大的城市人口核心,以及与其有着密切社会经济联系的、具有一体化倾向的邻接地域的组合。②外向通勤率是指一个经济体内部,工作地在外的居民人数占总居民就业人数的比例。③相互就业比重是大经济体居民到小经济体工作比例与小经济体居民到大经济体工作比例之和。④在1990年版的大都市区标准中称为中心城市(Central Cities)。⑤该委员会由人口普查局(首席)、经济分析局、劳动统计局、交通统计局、经济研究服务机构下设的美国农业系、国家健康统计中心和OMB中的有关部门组成。⑥四大板块分别为国内经济板块、国际经济板块、区域经济板块、产业经济板块。
参考文献
[1]朱文兴,张继良.统计管理体制改革及其模式初探[J].中国统计,2005,(8).
[2]金勇进,陶然.中国统计数据质量理论研究与实践历程[J].统计研究,2010,(1).
[3]罗海明,张媛明.美国大都市区划分指标体系的百年演变[J].国际城市规划,2007,(5).
[4]罗海明,等.美国大都市区界定指标体系新进展[J].国外城市规划,2005,(3).
[5]王旭.美国城市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6]American Census Bureau.Alternative  Approach
es to Defining Metropolitan and Nonmetropolitan Areas[J].Federal Register Notices, 1998.
[7]American  Census  Bureau.Final  Report  and Recommendations From the Metropolitan Area Standards Review Committee to the Office of Management and Budget Concerning Changes to the Standards for Defining Metropolitan Areas[J].Federal Register Notices, 2000.
[8]曹升生. 略论美国小都市区[J].世界地理研究,2011,(4).
[9]American Census Bureau. Standards for Defining Metropolitan and Micropolitan Statistical Areas[J]. Federal Register Notices, 2000.
[10]American   Census   Bureau.   Standards   for Defining Metropolitan and Micropolitan Statistical Areas[J].Federal Register Notices, 2010.
[11]Kenneth P.  Johnson,  John  R.  Kort.  2004 Redefinition of the BEA Economic Areas[J].Survey of Current Business,2004.
[12]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3]蔡之兵,张可云.中国标准区域体系划分研究[J].学术界,2014,(12).
[14]蔡之兵,张可云.区域政策叠罗汉现象的成因、后果及建议[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4,(1).


The Evolution of American Statistical Areas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China
Zhang Keyun  Man Jianyuan  Cai Zhibing
Abstract:Statistical area is a basic area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ational statistical system in western countries. It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statistical data, and is also the direction of China’s statistical system construction in the future. The paper reviews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metropolitan areas which is the basic statistical area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finds out that it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he BEA economic areas and its application has great significance to China’s establishment of statistical area. The paper argues that the establishment of statistical areas is good for the maintenance and improvement of the credibility and scientificity of the statistical data, will optimize the channel of the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improve regional policy accuracy, and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regional project evaluation system.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popularity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statistical area should not only be a basic unit of statistical practice, but also should be an effective analysis object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problem area, and the formulation,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of regional policy.
Key Words:Statistical Areas; Metropolitan Areas; BEA Economic Areas; China
(责任编辑:文 锐)

                                                                       责任编辑  q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