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

2018:区域协同发展更上层楼时间: 2018-01-08信息来源:段树军 作者:ws 责编: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2017年渐渐远去,2018年正姗姗走来。回眸2017,区域经济发展精彩纷呈,以城市群为典型代表的新的经济增长极多头并进,总体发展态势良好,协调性不断增强。眺望2018,在十九大报告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明确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引领下,机遇大于挑战,2018仍值得憧憬和期待。

   
  2017年,在我国区域发展历程中,注定是个不平凡的年份。
  
  这一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国家的千年大计。这一年,区域协调发展作为国家战略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这是我国区域发展的新部署和行动指南,对新时代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回顾2017,区域发展的两大特征令人欣慰。
  
  其一,区域发展的相对差距继续缩小,表明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继续延续。数据显示,2017年前三季度,中西部地区增速继续快于东部,增速前10名的省份中,除浙江外,其余9个都是中西部省份。这也是连续6年中西部地区增速快于东部。
  
  其二,四大板块与三大战略的结合正在产生多重效应,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不断优化。
  
  从2014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后,我国区域发展的战略体系框架逐渐清晰:四大板块+三大战略。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这四大板块是基础,是从国家战略层面对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部署;“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是引领,是从全球和国家治理角度,通过协同发展,形成区域发展新格局。在这个发展格局中,协同发展是要义。
  
  协同发展,是改革开放多年来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区域一体化受阻,地方保护主义难禁,行政分割造成各种市场壁垒。在这个难题下,区域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急需制定完善,包括强有力的组织协调机制、跨区域的利益共享机制、区域内差异化定位,等等。如何破题?雄安新区的设立,成为区域协同发展的里程碑。
  
  展望2018,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值得期待。
  
  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应该说,在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方面,2017年作了很多探索。
  
  2017年,京津冀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保、产业升级转移等重大领域取得突破,北京“瘦身提质”、天津“强身聚核”、河北“健身增效”的目标正在逐步实现,雄安新区的设立使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目标又进一步。2018年,在创新区域合作机制方面,相信长江经济带会有新举措。目前,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武汉、长沙、合肥、南昌四个省会城市建立了“决策—协调—执行”的紧密合作机制,取得了实行省际住房公积金异地互认互贷、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即时结算等一系列合作成果。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部分省市对口合作工作方案》,明确辽宁省与江苏省,吉林省与浙江省,黑龙江省与广东省;沈阳市与北京市,大连市与上海市,长春市与天津市,哈尔滨市与深圳市建立对口合作关系。开展常态化的对口合作是跨区域合作的创新举措。2018年,完善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对口支援制度,是增强欠发达地区自身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和途径。
  
  此外,缩小地区差距要抓住制约区域发展的短板,实行差异化的区域支持政策,也应是2018年区域政策关注的重点。
  
  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期待2018年区域协同发展更上层楼。


                                                                       责任编辑:  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