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

中国东盟自贸区带动东亚区域性竞争时间: 2014-04-22信息来源:刘慧 作者:admin 责编:

 

    世界最大的自贸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1月1日正式全面启动,将促使双边贸易额得到更快速发展,有助于双方降低对发达国家出口的依赖,将引发亚太地区新一轮的区域整合。中国东盟双边关系的发展已经带动了东亚区域性竞争的发展。
   自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订《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来,双方贸易额已从当年约600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2311.2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为24.2%。日前,中国东盟自贸区商务理事会中方常务秘书长许宁宁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对其前景表示乐观。“未来十年,如果不再出现全球性经济危机,在零关税的刺激下,这个包含19亿人口的自由贸易体仍将保持区域内25%的年均贸易增长速度。”

   中国是一个地区大国,在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上与东盟国家存在着较大差异,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进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贸易争端、非关税壁垒、市场倾销等等,需要双方秉着坦诚互惠的原则协商解决。

  形成广泛的国际市场

   1月1日起,中国与文莱、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六个老东盟成员国间,将有超过90%的产品实行零关税,中国对其平均关税将从目前的9.8%降至0.1%,它们对中国的平均关税将从12.8%降至0.6%。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等东盟新成员将在2015年对90%的中国产品逐步实现零关税的目标。

   许宁宁对记者说,中国和东盟在零关税的条件下双方开放市场,迎来了一个更广阔的合作空间;但另一方面也会出现新情况甚至新问题。建立自贸区不是以实施零关税为结束,而恰恰是一个开始,未来双方经贸关系会呈现更大的复杂性。由于东盟已与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签订自贸区协定,自贸区启动后,中国企业在东盟投资生产的产品还可享受东盟与这些国家的自贸区优惠关税待遇,从而销往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自贸区建设是通过开放市场,密切相互之间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发更广泛的国际市场,使这个区域能够提高经济全球化的一些负面影响,抵御包括像全球金融危机之类的危险。根据协议,中国和东盟国家今后如遇贸易争端,即使彼此取消自贸区优惠待遇,但仍可回归世贸组织优惠待遇,这将对贸易摩擦起到缓冲作用。”许宁宁说。

   据记者了解,中国与东盟第一大贸易产品是电子产品,而跨国公司包括三资企业在此扮演了重要角色。“自由贸易区成立后,双方应建立更全面的贸易关系,否则一旦全球经济再次出现波动,电子产品又是较容易受到波动的行业,中国东盟贸易就很容易受到冲击。”许宁宁说。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贸易总额都下降,中国与东盟很难独善其身。2009年1月至10月,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达到1657亿美元,同比下降16.7%。但事实上,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占东盟贸易总额的比例不降反升。2008年中国是东盟第四大贸易伙伴,2009年已是第三大贸易伙伴。

   据商务部国际司商务参赞张克宁介绍说,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后,2010年中国和东盟的贸易量会有比较大的增加,亚太地区整体经济形势也会明显好转。

  非关税壁垒要及时纠正

   对于中国与东盟目前的贸易发展趋势,中国社科院亚太所区域合作研究室主任王玉主认为,要从两方面来看:一是双边贸易产品关税在下降,二是双方在自贸区进程中肯定会争取把各自的核心产品列入不减税的清单里,今年开始会慢慢转为关税0-5%。

   王玉主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建立东盟自贸区目的不是惩罚性的,而是使各国经济能够共同提高,相互促进,形成一个区域市场。只有各国经济都发展起来,人均GDP上去以后,各国的终端消费市场才能够有所增长和发展,最后自贸区的区域内终端市场才能够增加,从而改变以往依赖区域外市场的状况,实现新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他强调说:“必须形成一种与世界经济紧密联系但又有区域自循环的市场。此外,还需要注意贸易过程中的非关税壁垒问题。双方政府要及时发现并纠正,而非关税壁垒是随着科技的提高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动态地出现。自贸区建成最核心的不是关税问题,而是非关税问题。”

   中国前驻越南大使、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亚太研究中心主任齐建国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对双方都有利,双方贸易额会大幅度增加,作为地区的区域合作也是个范例。中国和东盟将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相互投资这三个领域实现三重互动,互利共赢。”

   这个观点也得到王玉主的认同。“服务贸易和投资特别密切,如果服务业的相互投资真正放开,就意味着相互经济的融合得到极大程度的改善,服务业占到大国经济上升过程的重要部分。中国与东盟在这三个领域展开深度的全方位合作,将使东盟国家得到切实好处。”

   以往东盟国家担心的是中国在第三方市场上和东盟进行争夺,也有东南亚的制造商担心廉价的中国产品涌入市场后会挤占自己的市场份额,如印尼担心本国的钢铁、纺织、电子和石化产业,正计划要求延期取消这些行业的关税。

   “中国是世界工厂,为全世界生产产品,而东盟也想成为世界小工厂。随着区域内市场的发展,中国会成为某一部分产品的终端市场,东盟的产品出口到中国就能够消耗掉,而不会转口到欧美市场。这样,在第三方市场的争夺就会减弱。”玉玉主说。

  相关产业将最终受益

   自贸区建成后的初期阶段,部分国家的某些产业可能会经历“阵痛”,要付出一定的调整成本,还会遭遇到一些阻力。但许宁宁认为,从长远考虑,自贸区无疑将优化产业分工,中国与东盟国家相关产业将最终受益。

   “虽然自贸区谈判结束了,双方也各自修改了关税表,但各行业必须跟进。”许宁宁说,比如中国服装业就要和印尼同行坐下来谈,马上要开放市场,双方的优劣势各在哪里,要将目前中国的产能情况、市场情况、产品结构情况与对方交流,打造全新的产业链。”

   许宁宁表示,自贸区建成以后,会为双方的企业带来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尤其是在双方取消了关税这道门槛以后,在11个国家的共同市场内,将会产生新的产业链。这需要双方的行业商会一起探讨,在区域内如何规划、如何分工、如何优势互补,从而使区域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更大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责任编辑: 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