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

中西部发展在中国经济反弹中起了重要作用时间: 2014-04-22信息来源:刘勇 作者:admin 责编:

 

    未来继续保持中国经济长期快速发展主要靠中西部的工业化和城镇化

   

    2009年中国经济呈现出一个十分漂亮的“V”型反弹,在世界上率先走出了困境,实现了全年保8的增长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我国中西部经济的快速发展功不可没。4万亿元一揽子扩大内需的经济刺激计划到目前已投入的近2万亿元资金中,大部分投入到了中西部大规模的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程中去了,有力地促进了中西部经济的快速恢复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东部外向型经济失去的增长动力和活力。

    从资源大开发看,中西部地区是我国自然资源富集地区,煤炭、天然气、铁矿以及有色金属矿产,还有石油资源等十分丰富,在扩大内需政策的刺激下,中西部这些关键性矿产资源得到大规模的开采和开发,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国内巨大的投资需求,确保了国家重大项目建设的需求,培育出了一批具有世界和全国影响能力的新能源基地,如鄂尔多斯能源电力和化工基地、陕北能化基地、宁东和甘肃庆阳能源基地等。再从基础设施建设看,国家刺激经济政策的重点是中西部的基础设施项目,号称“铁公基”项目,大约占投资的70%,据统计,2009年西部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新开工18项重点工程,投资总规模为4689亿元,包括成都至兰州铁路、重庆至贵阳铁路、广元至南充高速公路、四川嘉陵江亭子口水利枢纽和西部支线机场等。还有环境和生态建设,结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推行,国家进一步加大了中西部地区森林、草原和湿地的保护和建设,加强了中西部植树造林种草和自然环境和生态的保护力度。在这些投资的带动下,中西部经济得到快速增长,2008年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进入新世纪以来首度超过东部地区,2009年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将继续超过东部地区,而且内蒙、新疆和西藏青海构成的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也将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未来中西部地区将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主战场。目前我国东部地区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已经比较高了,2009年我国东部地区(包括东北地区)可能达56.8%,已经走过了所谓45%—55%的城镇化高峰发展时期;以二产和三产合计就业人员比重看,工业化也高达70%,基本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而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率可能仅为40%左右,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工业化水平仅为53%,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因此,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是符合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总体阶段要求的。从总体上看,未来我国区域经济在宏观经济政策和各级各类区域发展规划的指导下,将呈现出以下空间发展格局。中西部地区将出现三类热点地区:资源富集地区,如内蒙(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陕北、山西、新疆塔里木盆地、青海格尔木盐湖开发等;老工业基地,如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成渝地区城乡一体化改革实验区、关中—天水开发区;区位和农业相对优越地区,如北部湾、天山南路经济区、青海湟水河流域、环鄱阳湖经济区、皖江经济带等。东部和东北部地区也将继续产业结构升级并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同时将形成“三大、三小”的空间格局:“三大”是指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小”指苏北沿海、海峡西岸和琼州海峡地区。热点地区有:辽宁沿海的“5点一线”、曹妃甸开发区、天津滨海新区、黄骅港、黄河三角洲、胶济(半岛)城市群;苏北沿海、长三角(包括了沪苏浙三省区及安徽的一部分);海峡西岸、珠三角、琼州海峡(包括海口与雷州半岛和湛江经济区)。

                             责任编辑: 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