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

主体功能区规划:经济布局将与资源承载力相适应时间: 2014-04-22信息来源:刘慧 作者:admin 责编: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已上报国务院,内涵在统筹资源,合理布局产业,其思想将在“十二五”规划中得到体现

 

      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展规划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已经上报至国务院,正在等待国家批复。

      所谓主体功能区,是指基于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从开发的角度,将特定区域确定为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类型的一种空间单元。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战略任务。

      “主体功能区符合科学发展要求,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弱的地区人口要减少,统筹资源进行产业布局,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人与自然和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候永志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其思想将在“十二五”规划中得到体现,使区域经济的发展更符合国家和各地区资源禀赋情况。

      主体功能区内涵:经济布局与资源承载力适应

      我国区域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并非单纯的地区间经济总量的差距,而是人口、经济、资源环境之间的空间失衡。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和珠江三角洲三大都市圈,经济总量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而人口只占全国的15%左右。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就是要使集聚经济的地区集聚相应规模的人口,引导经济布局、人口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主体功能区是我国制定“十一五”规划时形成的概念,提出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

      优化开发区域是开发适宜度高,但资源环境承载力有限的地区。重点开发区域为资源环境容量大,且开发适宜度高的地区。限制开发区域是资源环境承载力小,且开发适宜度低的地区。禁止开发区域是不论资源环境承载力高低,都不适宜开发的地区。

      候永志介绍了四类主体功能区的功能定位和未来发展方向。优化开发区将依靠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通过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促进形成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建设成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区域,重要的人口和经济密集区域,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区域。

      重点开发区将依靠发挥区域综合优势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建设成为集聚经济和人口的重要区域,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限制开发区将依靠政策支持和加大保护力度,通过促进超载人口有序外迁和适度开发,加强生态修复保护与扶贫开发,建设成为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区域。

      禁止开发区将通过严格禁止人为活动对自然文化遗产的负面影响和实施强制性保护,有限发展与禁止开发区功能相容的相关产业,建设成为保护自然文化遗产的重要区域。目前全国900多个自然保护区大部分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其中大约四分之一的自然保护区位于国家贫困县。

      统筹资源协调发展

      形成合理产业布局

      由于缺乏统筹规划,重复建设造成资源过剩的现象在环渤海地区出现,引起了国家发改委的高度重视。因此,完善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和产业布局,是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题中之意。

      环渤海地区有60多个港口,较大的港口有大连、营口、秦皇岛、天津、黄骅港、烟台港、青岛港,还有中小型港口如丹东、锦州等,港口的密度非常大。

      “根据目前的情况,环渤海地区有大连、天津、青岛三个集装箱枢纽港就足够了,港口建设需要的资金和资源都非常巨大,过度和无序的建设会造成资源浪费。”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于汝民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必须从更高层面打破行政区域的限制,统筹资源,有分工、有合作,才能促进产业协调发展。

      天津市市长黄兴国对此表示,京津唐地区及环渤海五省在港口、旅游、制造业、物资能源、交通等方面应统筹资源、有不同分工,协调发展,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

      “主体功能区的推进是有难度的,要做细致的工作,比如空间以省为单位就不合适,哪些地区适合大规模工业化,哪些地区不宜开发,都要规划好。现在资源、人才、技术都可以流动,关键是如何落实下去。各地在布局产业的时候还应考虑资源环境条件。”侯永志对记者说。

      理想空间格局离不开市场,也离不开政府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就是要谋划好中国13多亿人口、30多万亿经济总量在960万平方公里国土空间的分布。德国国土面积只有35万平方公里,但把国土空间划分为若干细小的空间单元,为编制区域规划,在全国确定了112个规划区。

      理想的国土空间功能分工格局的形成,是资源和要素在空间上得到优化配置的过程,也是一个创造公共产品的过程。对禁止开发区实行强制性保护,从而增强自然保护区为人类提供“生态服务” 的能力。受惠的不仅有保护区及毗邻保护区的公众,也有远离自然保护区的公众。

      侯永志说,国土空间功能分工格局的形成既离不开市场,也离不开政府;市场是基本力量,政府是不可或缺的主体。实现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战略目的,需要建立政府和市场双向互动的引导机制、政府和市场合理分工的动力机制和协调各方利益的统筹机制。

      因此,政府一方面要建立制度,制定规划,实施监管,为市场主体提供正确的激励和约束;另一方面要 “披挂上阵”,运用可以掌控的经济资源,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主体功能形成所需要的公共产品。

      与此同时,要严格界定政府的作用范围,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和要素空间配置中的作用。在优化开发区,应主要依靠市场调节,政府的作用是通过健全和完善产权、价格、监管等制度为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创造公平的外部条件,政策设计宜粗不宜细;在禁止开发区,应主要依靠政府规制,通过一系列规划手段和限制措施,强制性地确保主体功能的实现,政策设计宜细不宜粗;在重点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应当强调市场手段与政府规制相结合,对前者的发展重在扶持,对后者的发展重在规制。

      同时,必须建立协调不同区域之间利益的统筹机制,运用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使禁止和限制开发区居民能够享受基本的公共服务,使不同地区居民享有的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大体相当;通过促进人口的有序迁移等手段,使不同地区的居民享有大致相同的发展机会。

                                    责任编辑: 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