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区域纵览 > 中部崛起
中部崛起

中部六省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与分析*时间: 2017-06-23信息来源:吕可文 李晓飞 赵黎晨 作者:qgy_admin 责编:


摘要:创新能力显著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进而影响地区经济的长远发展,中部地区作为我国能源原材料基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是国家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基于知识创新能力、企业创新能力、区域创新环境、区域创新绩效4个方面,采用多层次因子分析法对我国中部六省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横向及纵向对比分析。发现我国中部地区区域创新能力整体仍然偏弱,且呈周期性波动;中部六省中,湖北省的区域创新能力最强,湖南次之,安徽、河南、江西、山西的区域创新能力相对较弱,但这四个省份创新能力均具有上升趋势,因此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中部各省还需发挥中部地区的比较优势,区域经济发展和创新能力提升形成良性的互动,应充分发挥中部地区大学、科研机构的作用,形成完善的创新机制,完善中部地区区域创新环境,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
关键词:中部六省;区域创新能力;多层次因子分析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66(2017)02-0099-08 收稿日期:2016-12-1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技术/知识异质性、学习场多元性与技术创新:三个产业空间的案例研究”(41501138)。
作者简介:吕可文,男,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开封475001)。
李晓飞,男,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硕士生(开封475001)。
赵黎晨,女,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硕士生(开封475001)。
DOI:10.14017/j.cnki.2095-5766.2017.0069
 
    区域创新能力是指一个区域长时间地利用一系列的创新技术进行生产并商业化的能力。创新能力显著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进而影响着地区经济的长远发展。所以区域的发展必须把创新作为基点,形成完整的创新体制架构,塑造更多的创新驱动,以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国外学者对区域创新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创新能力概念、构成要素、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及实证研究。最早研究区域创新能力的是美国学者Everett M.Rogers和Judith K.Larsen,他们对创新能力的研究从国家创新系统的角度转向了区域层面。国内学者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概念、构成要素、区域创新能力评价及提升对策也开展了大量研究。如甄峰、黄朝永和罗守贵及黄鲁成等对区域创新能力进行了概念界定;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从2002年开始每年出版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对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进行了深入探讨,不同学者用不同的方法对区域创新能力进行了指标评价体系研究。综合前人的研究我们发现,以往的研究指标选取数量不够,不能充分反映创新能力,并且研究主要集中于创新的某一环节或某一方面。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已经变化,创新驱动战略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中部地区作为我国能源原材料基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是国家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2006年中部崛起政策的实施使得中部地区地区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3.34万亿元提高到了2014年的13.9万亿元,从总量上看,中部地区已经走出塌陷,但从人均值来看,中部地区同全国以及东部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在新的十年,中部地区作为全国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和能源原材料基地,必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实现高效利用资源的生产模式。所以通过对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估,找出创新能力发展的弱点对提升区域创新能力至关重要。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背景建立更加完善的区域创新能力指标评价体系,应用多层次因子分析法对中部地区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并将东、中、西、东北地区的创新能力进行对比,寻求中部地区创新的短板,为中部地区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提供政策建议。
 
    一、研究方法与设计
    本文建立拥有30个评价指标的综合指标体系,利用多层次因子分析法对中部六省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1.指标体系的建立
    基于区域创新能力的基本理论,本文在总结大量的国内外研究报告和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使用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全面性与代表性相结合、通用性和可比性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构建了一个能够较全面地反映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分为三级指标层次,初始指标体系共包括30个评价指标(见表1)。
     

    2.样本及数据选取
    本文研究的是2016年中部六省的区域创新能力,与2012年区域创新能力进行对比,选取2014年及2010年的数据,这一方面是因为数据获取的限制,另一方面是由于从创新投入与知识创造等活动到创新具有一定的时滞效应。数据大部分来自中国统计年鉴,部分来自各省统计年鉴。
    3.研究方法
    我们运用多层次因子分析法。具体方法步骤为:首先,对知识创新能力、企业创新能力、区域创新环境、区域创新绩效各部分做因子分析,各部分提取出公因子后,采用回归分析法估计各部分公因子的得分系数;其次,根据旋转后因子方差贡献率分别计算各部分的综合得分f1、f2、f3、f4,再将f1、f2、f3、f4综合在一起,从中提取公因子,结果显示符合因子分析法的条件,并提取出一个公因子,将其命名为区域创新能力;最后计算各省市的区域创新能力得分及排名。
 
    二、实证分析
    计算各省市的区域创新能力得分,需要分别得出知识创新能力、企业创新能力、区域创新环境、区域创新绩效各部分的综合得分,由于篇幅所限,这里以知识创新能力为例,计算各省的知识创新能力得分。
    1.适用性分析
    本文主要根据相关系数、KMO 测度结果和Bartlett球度检验结果来检验原始数据对于因子分析的适用性,结果如表2所示。

    据表2 可知,KMO 值达到0.816,大于0.8。同时,由Bartlett球度检验结果可知,调整后的数据矩阵的Bartlett球形检验的近似卡方值为321.151、自由度为28、显著性水平为0.000(小于0.0001),因此调整后的数据对于因子分析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2.因子提取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影响因子的选取采用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并采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将因子载荷矩阵旋转,输出总方差解释表(见表3)。由输出结果可知,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有2个,其累计贡献率达到89.085%,综合因子损失只有10.915%。根据主成分选取原则,取前2个公因子代替原来的8个指标是完全合理的。

    3.因子命名解释
    由旋转后因子荷载表(略)可知:公因子f1 对R&D人员全时当量、国外主要检索工具收录科技论文数、政府研究开发经费支出占GDP比例、每万人发明专利授权数具有较强的解释力,故将这个主因子命名为知识创造能力;公因子f2对规模以上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人均利用外资额、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将这个主因子命名为知识流动能力。
    4.因子得分
    本文采用回归分析法估计f1、f2两个公因子的得分系数,然后根据旋转后因子方差贡献率计算综合得分F:F=(f1×46.271+f2×42.814)/89.085,可得2016 年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知识创新能力及各因子的评价得分(见表4)。


    5.各省市在四项分项得分
    这里利用同样的方法步骤可以得出各省市在企业创新能力、区域创新环境、区域创新绩效的得分与排名。把四部分的得分f1、f2、f3、f4综合在一起, 从中提取公因子。结果显示f1、f2、f3、f4符合因子分析法的条件,并提取出一个公因子,将其命名为区域创新能力。最后得出各省市的区域创新能力得分及排名(见表5)。

 
    三、分析与讨论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得到2016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域创新能力的得分与排名,为更加深入地研究中部六省的区域创新能力,现将中部六省整体的区域创新能力与东部、西部和东北部进行比较,并将中部六省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省间比较。
    1.中部地区区域创新能力分析与讨论
    由表5我们可以得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区域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结果。根据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的划分标准把我国划分为4大区域: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将上述表格中5项内容的得分按照四大区域的划分标准进行组合,再计算得出
四大区域在五项内容的平均分(见表6)。

 
    为更加直观地展示中国各省市的区域创新能力概况,本文利用ArcGIS软件做出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等级分布图(见图1)。
      
 
 
    总体上看,中部地区的区域创新能力的平均得分为-0.3165,与东部地区(1.0723)差距较大,高于西部地区(-0.6575),与东北地区(-0.3114)基本持平(见表6)。中部六省的区域创新能力排名处于第9至第21位之间,排在中部六省前面的省份中,有8 个省份均位于东部地区(见表5)。在知识创新能力方面,中部地区落后于东部地区及东北地区,这与中部地区整体教育质量一般有较大关系;在企业创新能力方面,中部地区的平均得分仅落后于东部地区,与其他区域相比具有优势,这与中西部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的逐渐深入有较大关系,并且中部地区工业规模较大、企业数量多,导致中部地区的企业创新能力略有提升;在区域创新环境及区域创新绩效方面,中部地区均落后于东部及东北地区,但与2012年相比,中部与东北地区的差距逐渐缩小,这不仅与中部六省的创新能力的提升有关,也与东北地区近几年受传统发展模式及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经济发展活力不足、市场化程度低、企业效率低等问题有较大关系。
    对比2012年和2016年的创新能力得分发现: 东部地区排名稳定,且领先地区的优势逐渐扩大,但河北省创新能力较差,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短板;中西部地区整体仍然偏弱,且呈周期性波动;东北三省的综合排名正呈整体性逐年下滑趋势,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创新有待提升,亟须激活创新活力(见图1)。
    2.中部六省区域创新能力对比分析与讨论
   同样得出2012年中部六省在全国中的得分与排名,并将中部六省在区域创新能力、知识创新能力、企业创新能力、区域创新环境、区域创新绩效的得分与排名进行横向及纵向的对比(见表7)。

    中部六省在全国的排名集中在9~21之间,总体处于全国中等偏下水平。中部六省总体区域创新能力有所提升,其中安徽和江西排名进步较大;湖北、湖南、河南和山西排名则较为稳定,排名变化不大。中部六省中,湖北省的区域创新能力排名第一,是中部六省中唯一一个位居前十的省份。湖南位居次席,随后依次是安徽、河南、江西,山西居中部六省末席(见表7)。
    湖北省区域创新能力2016年的排名比2012年前进一名,位于全国第九。在f1、f2、f3、f4 四项指标的全国排名分别为8、11、10、15。可以看出湖北省在四项内容的得分都比较高,其中知识创新能力最具优势。湖北省拥有7所211工程院校,各种高等教育院校总计152所,较多高质量的高校是知识技术创造与传播的源泉和重要保障。并且湖北省近5 年在科学技术及创新方面投入力度较大,其中科技活动经费年均增长率为46.51%、研发经费年均增长率为26.81%,远高于中部6省的平均水平。但湖北省创新绩效得分较低,说明湖北省技术转化与应用能力较差,其科技孵化与转化能力有待提高。
    湖南省的区域创新能力在全国排名第13位,排名基本稳定。和2012年相比,在f1、f2、f3、f4四项指标的全国排名中,f2(企业创新能力)具有优势,这与近年来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有较大关系。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加大了企业对固定资产的投资及对科研活动经费的投入,提高了企业专利申请量及新产品产出量。近5年湖南省的创新投入力度有所减弱,科技活动经费年均增长率为14.19%,研发经费年均增长率为29.62%;区域创新环境与全国相比也较差; 并且其技术转化与应用能力较差,创新绩效得分较低,不能良好地应用技术创新;但湖南省创新基础较好,保证了湖南省区域创新能力排名稳定。
    安徽省排名有较大进步,全国排名由2012年的21名进步到2016年的15名。中部排名也由第5跃升至第3。安徽省在f1、f2、f3、f4四项指标的全国排名中,知识创新能力及企业创新能力两方面具有优势,这与安徽加大科学技术及创新方面投入有较大关系。安徽省科技活动经费年均增长率为22.47%,全国排名第9;研发经费年均增长率为29.59%,全国排名第7。同时,安徽省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提升了企业创新能力。但安徽省创新环境与创新绩效得分较低,是安徽省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障碍。
    河南省2016 年排名全国16 名,排名基本稳定。在f1、f2、f3、f4 四项指标的全国排名分别为16、13、16、19。河南省高层次的高校数量较少,使得专利、论文及技术流动数量较少,知识创新能力较弱;河南虽然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五,但人口较多,高素质劳动力人口数量不足,人均公共物品拥有量较少,导致区域创新环境及区域创新绩效表现较弱;但河南省企业创新能力连续多年排名较靠前,这与近年来国际及国内经济形式变化,沿海城市劳动力成本上升,河南省大量承接产业转移有较大关系。
    江西省的区域创新能力排名全国第19位,与2012年相比有较大进步。江西省四项分能力的排名均有所进步,其中企业创新能力提升明显,前进8 名;江西省科技活动经费年均增长率为35.04%,排名全国第2,这是江西省各项排名进步最重要原因。
    山西省区域创新能力在全国排名第21位,和2012年相比基本稳定,但是在全国仍处于中下游水平,排在中部六省的最后一位。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经济发展的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山西省作为资源大省,在经济发展的转型期面临巨大的挑战。从指标数据来看,山西省在四项内容的得分排名均较为靠后,尤其是企业创新能力方面,山西排名为全国第24名。在经济下行及煤炭行业陷入亏损的大背景下,高度依赖煤炭产业的山西省在企业创新能力的各项指标数据上表现较差,这也直接导致了山西企业创新能力较弱。

    四、结论与建议
    近年来区域经济发展更加强调区域创新的作用,区域创新能力已成为中部地区获取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本文建立了一套科学的指标评价体系,采用多层次因子分析法全面评估中部地区的创新能力,并对中部六省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横向及纵向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部地区的区域创新能力相对于东部地区落后较多,与东北地区基本持平,高于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区域创新能力整体仍然偏弱,且呈周期性波动;中部六省中,湖北省的区域创新能力最强,湖南次之,安徽、河南、江西、山西的区域创新能力相对较弱,但这四个省份与2012年相比在全国中排名均有所提升。
    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部地区的企业创新能力低于东部地区,而知识创新能力、区域创新环境、区域创新绩效却仅高于西部地区,与东北地区基本持平。因此,提高中部地区的区域创新能力的迫切任务就是提高知识创新能力,加大创新投入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同时兼顾创新绩效的提高,形成完善的创新链条,使创新投入的产出最大化。基于本文的实证结果进行分析,中部地区区域创新能力的培育和提升可从以下方面着力。
    第一,以中部崛起战略为契机,发挥中部地区的比较优势,并逐步形成中部地区的区位优势,使区域经济发展和创新能力提升形成良性的互动;加强大学、科研研发机构、企业和政府之间的互动,这也是加强知识在创新系统中流动性的关键;政府在促进知识的流动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创新环境,促进知识溢出和技术创新。
    第二,与北京、上海、江苏等省份相比,中部地区的知识创新能力普遍较低,这与中部地区的大学、科研机构的知识创造能力有关,所以应充分发挥中部地区大学、科研机构的作用,建设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研究型高校中建立与高水平院校合作的科学研究中心,促进高校间的优势集成;在高校中组建科研设施精良、创新人才汇聚、学术氛围宽松的综合性、开放式的科技创新基地,加强与知识创新能力较强地区的科研机构的合作,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引进相结合;科研机构从事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研究,在技术创新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须要优化科研机构的资源配置,避免出现职责不清导致的创新力量分散的情况,建立合理的综合评价体系,对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科研成果的评价提供一个科学合理的方向,建立开放的对外合作机制;加强与高校、企业在知识流动、技术扩散、人才培养方面的交流合作,提升知识创新能力,加大对知识创造及知识流动的创新投入力度,并通过吸引外资与产业转移,利用外部科技与研发力量,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第三,中部六省的企业创新能力与江苏、广东、浙江、上海等沿海地区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沿海地区企业创新能力较强,不仅与改革开放政策下形成的灵活的创新机制、较强的市场经济作用有关,还与企业研发投入息息相关,所以,加强中部地区的企业创新能力,不仅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对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还要形成完善的创新机制,更重要的是,增加企业创新投入,包括加大科技活动经费投入及与科技活动相关的固定资产投资。
    第四,区域创新环境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区域创新的过程和结果。完善中部地区区域创新环境,首先要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其次要加强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形成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发挥市场竞争的激励作用,建立门类齐全、功能完善的创新服务体系;此外,政府应加大科技投入,支持技术创新,制定法律法规,激励企业创新,为大学、科研机构提供更多的创新平台,激励知识创新,通过产、学、研相结合,形成完善的创新网络,形成良性互动,从而提高区域创新绩效的同时提高中部地区的区域创新能力;最后,提升市场需求及提高劳动者素质,完善区域创新能力建设的支撑体系,也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5—2006[R].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魏守华,吴贵生,吕新雷.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兼评我国创新能力的地区差距[J].中国软科学,2010,(9).
[3]王建民,王艳涛.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研究述评[J].经济问题探索,2015,(12).
[4]Andreas P. Cornett. Aims and strategies in regional innovation and growth policy: A Danish perspective [J]. Entrepreneurship & Regional Development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009,21
(4). 中部六省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与分析
[5]Lahiri,Nandini.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R&D activity: how does it affect innovation quality? [J]. Academy of Management,2010, (53).
[6]Furman J,Porter M,Stern S. The Determinants of National Innovative Capacity [J].Research Policy,2002,(31).
[7]埃弗雷特·M·罗杰斯,朱迪恩·K·拉森.硅谷热[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5.
[8]甄峰,黄朝永,罗守贵.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0,(6).
[9]黄鲁成.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研究内容的探讨[J]. 科研管理,2000,(2).
[10]任胜钢,彭建华.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及比较[J].系统工程,2007,(2).
[11]刘凤朝,潘雄锋,施定国.基于集对分析法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05,(11).
[12]马力,王燕燕.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7,(10).
[13]齐亚伟.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及空间分布特征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5,(4).
[14]赵希男,温馨,王艳梅.基于个性优势特征分析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与分析[J].科学学研究, 2009,(3).
[15]王宗军,毛磊,王清.我国中部地区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与比较分析[J].技术经济,2011,(8).
[16]Feldman M P, Florida R. The Geographic Sources of Innovation: technological Infrastruc ture and Product Innov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J].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1994(2).
[17]万勇,文豪.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5).
[18]魏阙,戴磊.吉林省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研管理,2015,(S1).
[19]侯景新,尹卫红.区域经济分析方法[M].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4.
[20]柳卸林,胡志坚.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分布与成因[J].科学学研究,2002,(5).
[21]周文泳,项洋.中国各省市区域创新能力关键要素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15,(S1).
[22]李习保.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变迁的实证分析:基于创新系统的观点[J].管理世界,2007,(12).
[23]吕可文.知识基础、学习场与技术创新[D].河南大学,2013.
[24]赵彦云,甄峰.我国区域自主创新和网络创新能力评价与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 (4). 

                                                   责任编辑    q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