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学术园地 > 学者风采
学术动态

“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第五次专题研讨会在京举行时间: 2017-11-28信息来源: 中国网 2017-11-27  作者:记者 宋若冰 责编:qgy_admin

              
                       “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第五次专题研讨会现场。(摄影 宋若冰)


     “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第五次专题研讨会今日在京举行。此次会议围绕“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主题展开,共有16位专家学者出席并发表观点。

    十九大对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做了全面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进行了回顾与下一步安排,明确地把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作为七大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反映了党中央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高度重视。本次研讨会以此为契机,围绕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如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展开讨论。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范恒山发言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范恒山在发言中谈到,要按照新的环境特征、新的发展理念、新的工作任务要求,来优化区域空间格局的划分;着力推动形成点、圈、线、块区域经济协调联动的新格局,把分类指导和一体联动结合起来,把重点引领和全面发展结合起来,既要发挥已有的平台和载体的支撑作用,同时又要培育一些新的能够支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平台和载体;总结部分地区借势超常发展的经验,探索加快缩小地区差距的新路径;不搞“一刀切”,把针对不同区域的细化政策作为常规。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范恒山在发言中谈到,要按照新的环境特征、新的发展理念、新的工作任务要求,来优化区域空间格局的划分;着力推动形成点、圈、线、块区域经济协调联动的新格局,把分类指导和一体联动结合起来,把重点引领和全面发展结合起来,既要发挥已有的平台和载体的支撑作用,同时又要培育一些新的能够支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平台和载体;总结部分地区借势超常发展的经验,探索加快缩小地区差距的新路径;不搞“一刀切”,把针对不同区域的细化政策作为常规。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认为,我国区域发展的空间形态主要以地理空间为基础,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一些地方,地理空间已经限制了城镇规模和区域发展。市场在配置资源时也追求更高的空间效率,产业的配套、居民对宜居环境和城市功能改善的需要,也产生了打破地理空间限制的要求。这就形成了我国区域发展的一个重要态势,即城市和产业的布局更多地由地理空间转向经济空间。我国在指导区域协调发展时,越来越重视开拓区域发展的经济空间问题,在编制城市群发展规划、引导城市一体化发展和融合发展、设立城市新区等方面也顺应了这一规律。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雄安新区和一些地方提出的构建大都市圈的设想是符合十九大关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生动实践。
    就城镇化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关系,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区域协调发展的本质是城镇化,未来十年甚至更长一段时期内,城镇化仍将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最大空间和最大红利。因此,要以城镇化为基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建设,加快制度创新,进行高质量的城镇化,打造合理城市群。
     据悉,“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经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发起成立,邀请长期从事区域发展理论、政策研究和实践工作的具有较大影响的专家和中青年新锐组成,是研讨中国区域经济理论、政策和实践的学术平台,旨在深化区域经济理论研究,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建议,推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贯彻实施。此前“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已分别在北京、上海、武汉等地开展了以“区域发展:新形势•新思路•新举措”、“城市功能疏解与大城市病治理”、“地区经济发展与区域政策创新”、“中部崛起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等为主题的专题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