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中国系列 > 《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1986年8月)
国土系列连载

《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 第三章时间: 2019-07-21信息来源:国家计委 1986年8月6日 作者:国家计委国土局 责编:qgy

第三章  生产力的总体布局



(六)按照由东向西逐步推进的地区开发战略和国家的经济实力,正确地确定东部沿海、中部、西部三大地带国土开发建设布局,以及合理选择重点开发区域,是制定生产力总体布局的主要内容。总的来说,本世纪内,要继续大力发展东部沿海地带;积极开发中部地带的能源和各种矿产资源;为二十一世纪大规模开发西部地带做好准备,打好基础各个地带的发展方向和开发部署是:

东部沿海地带。重点是发挥其对外开放以及经济、技术、人才、信息方面的优势,改造传统产业,开拓新兴产业,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档消费品工业。加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开放地区的建设,充分发挥他们的外引内联和两个辐射扇面的作用,使这一地带逐步建设成为我国对外贸易重要基地海洋开发重要基地,向各地输送技术、人才和信息的重要基地。为此,要调整产业结构,加强本地带的铁矿、煤炭、石油、天然气、部分非金属矿产和深水港湾等自然资源的开发,建设若干个大型电站、某些原村料生产企业,完善交通网络,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化的商品性农业生产。

中部地带。着重发挥煤、铝、铜、钨、钼、金、稀土等矿产资源比较富集的优势,加快能源与原材料基地及其对外运输通道的建设。在经济技术基础较好的某些地区,发展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大力发展农林牧业,利用不同的农业自然条件,建立几个具有全国意义的粮食高产基地、畜牧业和经济林基地,并发展农畜产品的加工工业。

西部地带。大力搞好农林牧业和交通运输的建设,加强地质勘探,有重点、有步骤地开发能源和矿产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加工工业。充分发挥国防工业的生产能力和技术优势,加速军用技术向民用工业的转化和扩散。进一步开放西部边境的某些市镇,发展边境贸易。西部地带具有很大的潜在资源优势和空间优势,要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在二十一世纪上半叶成为经济建设的新基地。

我国东部沿海地带与横贯东西的长江形成了紧密结合的T字形态势,是本世纪或更长时期内进行重点开发的两条最主要的轴线。在加强东部沿海地带建设的同时,要开发利用长江“黄金水道”,以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政建扩建为主,建设沿江经济走廊。这不仅对于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于加强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的横向联系,促进生产力布局逐步由东向西推移也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今后,运量大、耗水量大、占地多的大中型企业要尽可能靠近海岸线和江边码头,以减少中转倒运环节,缩短供排水管线,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要在陇海铁路沿线,京广铁路沿线,黄河上中游沿岸,珠江——南昆铁路沿线,太焦——焦枝铁路沿线,哈大铁路沿线等地区,根据资源开发和建设的需要,分布相应的工矿企业,作为重点开发的二级轴线,使之与T字形结构相配合,构成我国生产力总体布局的基本框架。


(七)根据全面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要求和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的原则,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农业商品基地,改善农业生产的地区布局。由于我国幅员广大,各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差异性十分明显。东南部平原和丘陵地区光、热、水、土条件配合较好,是我国农、林、渔、副业集中的地区;西北部高原山区气候干旱或严寒,光、热、水、土条件的配合上有较大的缺陷,农区小而分散,大部分地区宜以畜牧业为主从这种特点出发,对农业基地的建设作如下布局。

粮食基地。主要抓好两头:一是在适宜发展粮食生产的地区加速农业现代化建设,建立粮食生产基地;一是加强对多灾低产地区的综合治理,尽快改善生产条件,改变落后面貌,使粮食生产有较大的增长。在二〇〇〇年前,集中力量在自然条件优越、增产潜力较大、交通运输方便、接近粮食消费市场的地区,包括湖南洞庭湖乎原、成都平原、湖北江汉平原、苏皖江淮地区、江西鄱阳湖平原、东北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等,建设商品粮生产基地。重视对黄河河套平原、河西走廊等地的开发建设,在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粮食生产,使其成为开发大西北的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经济作物基地。重点建设好长江下游滨海和沿江平原以及江汉、冀中南、鲁西北、豫北乎原和黄淮平原的棉花生产基地南疆优质棉和长绒棉生产基地。建设胶东和鲁中南花生、阴山丘陵区胡麻、辽西北向日葵等油料生产基地;同时抓好长江中下游的油菜生产。建设一批果品生产基地,包括广东、浙江、福建、四川、广西、湖北、江西等南方丘陵地区的柑桔生产基地;辽东半岛和胶东半岛的苹果生产基地以及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四川、云南等省的苹果集中产区;西北地区的瓜果和葡萄生产基地;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的热带、亚热带水果生产基地。在海南岛海拔400米以下和云南西双版纳海拔800米以下的地区,建立高产、稳产的橡胶、咖啡等热带作物生产基地。其他经济作物也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提高单产。

林业基地。主要在400毫米降水线东南侧宜林地区重点保护和建设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同时发挥南方亚热带丘陵山区林木生长迅速的优势,建立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在西北地区有条件植树的地方,加速植树造林,逐步建立地区性的林业基地。

畜牧业基地。在继续巩固和发展农区畜牧业的同时;重点建设好大兴安岭两侧草甸草原地区的肉乳牛及细毛羊生产基地;新疆北部阿勒泰、塔城、伊犁地区的细毛羊、肉用牛羊和役用马生产基地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区牛羊生产基地;华北、西北半农半牧区牛羊生产基地。

水产基地。实行捕养并重的方针,并发展加工、储藏,建设捕捞和养殖基地。重点是发展黄海、渤海区的大连、烟台、青岛,东海区的舟山、上海、宁波,南海区的汕头、湛江、海南等海洋捕捞业;在沿海滩涂建设对虾、海水鱼、贝类等养殖基地。建设江浙太湖区、苏北的洪泽和骆马湖区、山东的东平和微山湖区、安徽的淮河两岸、江西的都阳湖区、湖北的洪湖区、湖南的洞庭湖区、黑龙江的松花江流域等十大淡水养殖基地。

此外,在城市郊区大力发展各种副食品生产,并在大城市和城市密集地区建设现代化、工厂化的蔬菜副食品生产基地,解决大中城市的副食品供应问题。


(八)能源的开发建设布局,是生产力布局的一个关键环节,部署是否恰当对全局关系极大。本世纪内,能源工业的建设要以煤炭为主,积极开发石油、天然气和水电,有计划地发展核电。具体部署是:

煤炭工业。集中主要力量开发建设资源条件优越、地理位置适中、吨煤投资较低的,以山西、陕北、内蒙古为中心的能源基地,争取本世纪末年产量达到6-7亿吨,向京津、华东、东北、华南沿海、两湖、四川等缺煤区供煤3.5-4亿吨。重点扩建和新建晋北、晋中、晋东南、豫西、准格尔、神府、东胜、渭北等主要矿区,着手开发晋西、宁夏灵武等大煤田。同时,对位于缺煤地区附近的一些煤炭基地也要加强开发和建设。主要是加速开发安徽两淮和山东兖滕煤田,作为华东地区煤炭供应基地之一;积极开发内蒙古东部的霍林河等煤田和黑龙江东部的鹤岗、鸡西、双鸭山等煤田,以缓和东北能源供应的紧张局面;扩大贵州六盘水煤田的开发规模,除供西南地区外,还可向两广部分地区供煤。

石油工业。本世纪内,勘探开发的战略重点仍放在东北和东部沿海地带。要加强大庆油田毗邻地区的勘探,增加探明储量,使之继续维持现有开发规模;加快有较大开发潜力的胜利、中原、辽河等油田的勘探和开发。在西部准噶尔、塔里木盆地,南方石灰岩分布地区,以及近海海域的油田,要抓紧普查和勘探,不断增加后备资源。同时,大力加强对四川盆地、北部湾莺歌海海域、特别是东海、中原和冀中凹陷等气田的勘探开发,争取有一个突破;重视对油田伴生气和煤成气的开发利用,为发展工业和城市民用燃料提供廉价而又比较洁净的气源。

电力工业。继续实行水火并举,以核电为补充的方针。火电方面,主要是在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两淮,兖滕、豫西、六盘水等煤炭基地,选择水资源条件较好的地方,建设一批火电基地。在沿海、沿江负荷较集中的地段,建设一批以高热值煤为燃料的电厂在上述两类地区之间,选择某些建设条件较好的交通要冲,建设一批路口电站,以利于远距离输电接力联网。水电方面,主要是集中力量开发投资效益好、淹没损失小的水能富集河段,重点建设黄河上游(装机总容量约1,000万千瓦)、红水河(装机总容量约1,000万千瓦)等水电基地,在雅袭江、大渡河、乌江、清江、澜沧江上建设若干个大型水电站。二〇二0年前,除对上述河流逐步进行梯级开发外,将集中较大力量建成长江三峡水电基地,然后对金沙江梯级电站进行建设。这些水电基地建成以后,既可向东部地带送电,又可结合开发当地有色金属资源,形成若干个由电力、有色金属和其他加工工业组成的地域生产综合体。此外,为了改善东部地区的供电状况,要逐步在缺能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辽宁南部沿海建设核电站。

根据我国能源开发和生产力布局的特点。“西电东送”的趋势在今后长时期内还会不断发展。适应这种形势,要逐步实现东西联网。预计到本世纪末,黄河上游水电基地基本建成和在北方煤炭基地兴建的一批大型火电厂投产后,即可实现西北、华北、东北三个现有大区电网的联网,形成联接东西的北部大电网。红水河水电基地建成后,可实现西南与华南地区的联网,形成联接东西的南部大电网。葛洲坝、清江电站全部建成发电后,可实现华中与华东地区的联网,形成联接东西的中部大电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北、中、南三大东西向电网的南北联网,组成全国统一的大电网。


(九)原材料工业同能源一样,既属于资源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又是重要的基础工业,对其建设布局也要放到突出地位,作出合理安排。

冶金工业基地。我国已探明的铁矿资源绝大部分是贫矿,其中难选矿约占四分之一,而且有些矿区的交通、地形、矿体埋深等开发条件较差,近期可供开发利用的资源规模只及探明总储量的半数,不能充分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本世纪内,扩大钢铁生产规模,必须立足于两种资源并用,既要开发利用国内采选条件较好的贫矿,也要从国外进口一部分富矿。开发利用国内铁矿资源,要把重点放在扩大储量比较丰富的冀东、鞍山本溪、攀枝花西昌三大铁矿的开采规模上。冶炼方面,主要是加强对现有企业技术改造,同时新建几个年产300万一500万吨的大型钢铁基地。从国外进口的富铁矿,主要用于发展沿海和沿江地带的钢铁工业,除续建宝山钢铁总厂二期工程,达到年产钢600万吨规模外,将在宁波北仑或沿海其他深水港口选点建厂。结合新建港口,在冀东或辽南滨海建设大型钢铁基地,既可就近利用国内矿山基地提供的铁矿,又可利用进口矿。武汉钢铁公司,利用一部分进口矿,发展成为年产钢600万吨以上的钢铁基地。四川攀枝花西昌地区铁矿,结合铁路交通条件的改善,选择合适的地点建设第二钢铁基地。

有色金属工业基地。大力开发中、西部地带的有色金属资源,重点建设山西、河南、广西、黄河上游的几个铝基地,西北和云南西部的铅锌基地;继续建设江西铜基地、金川镍基地和陕西、豫西钼基地;重视发展高强度的轻型合金材料。同时,加强对多种金属共生矿的综合开发利用,建立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各种基地,如渡口钒钛基地、包头稀土金属基地等。

重化工基地。在有机合成化工方面,着重发展石油化工,除充分发挥已有和在建的石油化工基地的作用外,在技术经济条件较好的、配套消化能力较强的广东沿海、渤海湾沿岸和四川、中原等地区建设新的石油化工基地。同时,在山西能源基地,根据水源等条件,适当发展煤化工。在无机化工方面,要大力发展基本化工原料和化肥工业,重点在山东、河北、江苏沿海的主要盐场及内蒙古吉兰泰盆地等地,建设纯碱生产基地;结合有色金属、硫铁矿、石膏等资源的综合利用,建立硫酸、化肥等生产基地;在磷矿资源丰富的云、贵、川及湖北宜昌地区建设磷化工基地,在青海柴达木地区建立钾肥基地。


(十)适应能源基地和原材料基地开发建设、进一步对外开放和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交通运输网的建设。运输网的建设,要根据经济合理的原则,改善运输结构,在继续发挥铁路大动脉作用的同时,大力提高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运输在客货运量中的比重,使五种主要运输方式发挥各自的优势,使运网布局逐步合理化。铁路要充分挖掘现有线路的潜力,大力进行运输紧张线路和枢纽的技术改造,有步骤地建设若干重要的新干线。公路要加快建设的步伐,尤其是为主要铁路、水运干线集疏物资的公路和省际公路的建设,提高经济发达和人口密集地区的公路技术等级,提高广大山区和边远地区的公路网密度,加强沿海和内河港口的建设,扩大港口的吞吐和集疏运能力。铺设若干远程、中程油气管线,在主要大中城市和重要风景旅游区,建设现代化的机场,增辟国内外航线。


(十一)改善交通运输网的布局,关键在于充实和加强整个运网的骨架,集中力量建设好具有全国意义的重要通道。主要是:

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基地煤炭东运出海通道。本世纪末乃至二〇二〇年前后,这个基地生产的煤炭大部分将运往东部沿海各省市。适应这种态势,除利用和改造现有的京包、京秦线,以及石太、石德、胶济线外,将全面修通从晋东南经新乡、荷泽、充州至石臼所的铁路新线;建成大(同)秦(皇岛)输煤专用于线,接着修建由陕北、晋北通往渤海湾新海港的另一条输煤专线。

东北进出关通道。一是充分利用沈山复线和加强对京承、沙通等原有线路的改建。二是新建与沈山复线平行的秦皇岛至沟帮子线;新建集(宁)沈(阳)线,既可为繁忙的沈山线分担煤炭外运东北的任务,又可为加强东北与西北地区的联系开辟一条较近便的新通道。

内陆南北通道。现有的京广线,津浦——皖赣——鹰厦线,太焦——焦枝——枝柳线,是三条纵贯内陆腹地的南北通道,承担着北煤南运的主要任务。为了缓解京广和津浦二线运输紧张局面,今后要重点改造焦枝一枝柳线,为京广线分流;新建西安——包头和西安——安康铁路,与襄渝铁路接通,形成一条陕煤入川的新的南北通道。从路网长远发展看,随着客货运量的大幅度增加,有必要在京广线与津浦线之间新修一条南北铁路通道。在本世纪内可先修通从菏泽经商丘至阜阳的铁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向南北两头延伸,建成京九线,接着再往南延长至赣州、韶关。此外,还要逐步建成纵贯沿海各省的南北铁路通道。

沿海港口与海上南北通道。这是调整和改善我国综合运输网的重要一环。要有步骤地改造、改建和扩建现有港口,建设大东、鲅鱼圈、王滩、湄州湾等一批新港口,同时调整港口布局,把沿海主要港口逐步建成集疏运协调、技术装备先进的现代化水陆运输枢纽,并相应发展中小港口,加强同大港之间的海运联系,形成北起大连、南至北海的发达而畅通的海上南北通道。

长江、珠江和大运河等水运通道。加速对长江航道的整治和码头设施的建设,使万吨级海轮直抵南京,五千吨级轮船到达武汉,三千吨级驳船上溯宜宾,业使干支流航道成网。充分利用和扩建裕溪口、枝城、汉口、浦口等现有煤港,发展煤炭水陆联运。整治黄河以南直至杭州的运河航道,使其能通行千吨以上的驳船队,为繁忙的津浦、沪宁、沪杭等铁路分担部分货流。结合引江济淮工程,开通江淮运河,改善淮河水运,使两淮煤炭可经水运直抵长江三角洲水网地区。此外,从长远来看,还要开凿湘桂运河,沟通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

西南、西北运输通道。西南地区要使湘黔、滇黔、宝成、成昆等铁路干线全部实行电气化。同时,新修南(宁)昆(明)铁路,与南(宁)北(海)铁路衔接,为西南地区开辟一条通往海港的最近便的通道,扩大六盘水煤炭向两广的供煤能力和西南磷矿的外运能力。西北地区在改造现有的主要东西通道陇海、兰新、包兰等铁路的同时,将兰新线向西延伸至中苏边境,立建成宝(鸡)中(卫)线,为宝兰线分流。对新疆、西藏、云南等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要大力发展民航运输,以缩短对外联系的时空距离。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还将修通青藏铁路以及其他若干条通往西北、西南边疆的铁路新线。

高速公路通道。根据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发展高速交通,不仅运量大、效益高,而且可以减少许多中转环节,缩短客货旅途时间,加强城市间的横向联系。在本世纪内,首先提高主要国道的等级,使其达到一、二级标准,逆在东部沿海几个经济发达的城市集聚地区和大港口后方建设几条中短距离的高速公路。在二〇〇〇年至二〇五〇年期间,陆续修建几条沿海、沿江以及沿京广、京沈、哈大、陇海等铁路线的南北与东西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通道。


(十二)加强通信建设,形成现代化通信网络,是振兴和繁荣我国经济的一项紧迫任务。要下决心加快通信的现代化进程,争取到本世纪末或下世纪初,建成技术比较先进、业务种类比较多的长途通信网,多功能和比较方便的城市通信网,能基本保证需要的农村通信网,使全国电话机总数由现有530万部增至3000万部以上。尽快革新通信技术设备,使电路终端向图像通信、移动通信等多功能综合化方向发展,信息传送处理走向以数字方式为主,电信传输以光导纤维通信、卫星通信等先进手段为主,电信工作基本上实现自动化和程控化。在二〇五〇年以前,要使我国的通信设施能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电话总数比二〇〇〇年再增加几倍,通信技术更加先进,实现终端智能化,以适应未来信息社会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