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中国系列 > 《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1986年8月)
国土系列连载

《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 第四章时间: 2019-07-21信息来源:国家计委 1986年8月6日 作者:国家计委国土局 责编:qgy

第四章  人口、城镇化和城镇格局

 

 

(十三)人口的数量、结构和分布,对国土的开发整治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由于一九六三年至一九七三年期间我国人口出生率高,一九八六年至本世纪末将再度出现新的生育高峰。在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情况下,二〇〇〇年总人口将达到12.5亿左右。目前,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正处于年轻型向成年型过渡的阶段,劳动力仍然具有很强的增长势头。据预测,到二〇〇〇〇〇〇年,我国幼少人口(14岁以下)比重将由一九八二年的33.5%下降到24%左右,青壮年人口比重将由61.5%上升到69%左右,老年人口比重将由4.9%上升到7%左右。到二〇〇〇年,劳动就业人口将由一九八五年的5.2亿增加到6.8亿左右,平均每年净增1000万人以上。增加这么多劳动力,既为国土的开发整治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又对劳动力的安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十四)为了合理地妥善地安排就业,除广开生产门路之外,要着手进行一些开拓性的国土开发和整治工程。我国国土开发整治的任务很重,目前农村劳动力价格又很低廉,要不失时机地把富余的劳动力组织起来,完成几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造山河面貌的工程。包括修筑道路,兴建水利工程,改良土壤,植树造林,改良草场等。这样做,利在眼前,功在千秋。

 

(十五)我国人口的地域分布,随着国土开发的重点逐步由东向西推移,将会发生新的变化。由于自然的和历史的原因,我国人口分布极不均衡,东部沿海一带人口密集,而西部地带多数地区渺无人烟。虽然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从东部、中部地带向西部地带移入了一定数量的人口,逆对少数民族地区采取特殊的人口政策,使西部地带的人口增长速度高于东部、中部地带,但由于基数相差悬殊,人口分布东密西疏的基本状况没有改变。随着西部地带国土开发逐步展开,对劳动力的需求将越来越多。适应这种需要,国家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鼓励东部、中部地带的有为青年,尤其是各种技术人才,前往西部地带,为开发建设祖国边疆作贡献。同时要着力于改善西部地带农牧业生产条件、交通条件和生活条件,以增强对东部、中部人口的吸引力。

 

(十六)本世纪内,我国人口地域分布变化的更重要趋势,是大量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城镇化水平将有较大的提高。据预测,从一九八六年到二〇〇〇年,将有3.4亿左右的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其中一半“离土不离乡”,另一半(约1.7亿)将进入建制镇以上各类城镇,转化为城镇人口。加上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到二〇〇〇年,我国城镇人口将达到4亿以上。安置需要进入城镇的农业人口,有两种不同方案。一种是直接进入大中城市。这样做,不仅要求城市提供数量可观的就业岗位,而且需要上万亿元的城市建设投资,这是国力所难以承受的。另一种是大部分进入建制镇和小城市。这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正确途径。发展小城镇,不仅可以利用农民和集体的资金进行建设,减轻国家负担,而且可以使之成为联接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有力促进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商品的交流。将来随着生产发展和经济力量的增强,小城镇将会逐步充实、提高、完善,发挥更大的作用。

 

(十七)在城镇的总体结构上,要逐步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水陆交通干道为依托,规模不等、分布合理、各有特色的,大中小相结合的城市网络。在城市网络中,要重视发挥各级中心城市的作用。中心城市具有综合性的工业基础,商业比较发达,交通较为便利,信息比较灵通,科技力量比较雄厚,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可以有力地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强调以大城市为中心,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并不是鼓励大城市规模的盲目扩大。鉴于当前不少大城市人口过多、公用设施建设压力过大,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要用行政的、经济的办法,严格控制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市区人口规模的过度膨胀,以保持整个城市结构的合理和协调。

 

(十八)东、中、西三大地带要根据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地规划城市的发展,形成合理的布局。东部地带要严格控制大城市现有市区的人口规模,有重点地发展一批中等城市,并大量发展小城镇。现有大城市一般不宜再在市区新建大型工业项目。要结合生产力布局的调整,把大城市市区中污染严重的企业逐步向远郊卫星城镇疏散,并采取必要的治理措施;对占地多、耗水量大、运量大的企业要控制生产规模。中部地带要结合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建设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新兴工矿城市。要发挥现有中等城市的潜力,同时发展一批新的中等城市。在控制大城市市区人口规模的同时,促进大城市郊区小城镇的发展。要根据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并结合资源开发和交通运输条件,有重点地建设一批小城镇。西部地带城镇分布稀疏,交通不便,本世纪是待开发地带。除控制特大城市市区人口规模外,要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交通条件,适当发展一些中等城市,使之成为下个世纪西部地带大规模开发的基地。

 

(十九)交通运输条件是城镇发展的重要因素。城镇布局的重点是发展沿海、沿主要江河、沿铁路干线和公路干线的城市。

——建设一批港口城市。主要是建设连云港市,使其能够承担陇海铁路沿线腹地的物资吞吐和出口任务。结合港口的扩建,把宁波建设成为浙江省的经济中心。建设山东日照市(石臼所),使之成为新的港口城市。把广西北海市(含防城港)建设成为中等港口城市,推动广西、贵州、云南和四川攀西地区的建设与开发。把营口敛鱼圈、东沟县大东建成港口城市,增加东北三省的出海口。

——在主要江河尤其是长江沿岸发展一批城市。主要是以上海为龙头,南京、武汉、重庆为中心,联结周围的中小城市,形成多层次的、各具特色的城镇群。江苏境内的长江沿岸城市,除南通、张家港外,要加快建设镇江、仪征,浏河等一批中小港口城市。从安徽马鞍山至湖北宜昌的长江沿岸一带,重点发展芜湖、安庆、九江、黄石、岳阳、沙市、宜昌等中等工业城市。结合黄山、九华山、庐山等旅游区的开发,建设若干新兴旅游城市。宜昌以上三峡地区,重点发展万县、涪陵、姊归等一批中小城市。重庆至渡口沿江,重点发展沪州、宜宾、渡口等城市。

——在沿铁路干线发展一批城市。例如,徐州及其周围地区,具有良好的交通条件,靠近煤炭、石油基地,水资源丰富,要把徐州发展为大城市,逆在其周围建设一批中小城市。湖北的宜都一枝城、襄樊,湖南的衡阳、怀化,河南的洛阳,陕西的安康,江西的鹰潭,甘肃的天水,内蒙古的呼和浩特、包头,宁夏的银川,四川的南充,贵州的六盘水,广西的柳州、南宁,以及新疆的乌鲁木齐,青海的西宁、格尔木等城市,都要有步骤地发展。

——在边远省区重点发展沿公路干线的城市。如云南的碗町、思茅、景洪,新疆的石河子、伊宁、阿勒泰、塔城、博乐,西藏的拉萨、昌都、日喀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