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中国系列 > 《国土规划与城市发展》(1995年12月)
国土系列连载

国土规划与城市发展 论经济空间发展的自调节时间: 2019-07-30信息来源: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5年12月 作者:刘虹 张占仓 责编:qgy



经济空间发展问题在发展战略研究中占有突出的位置。经济空间发展表面上是一个生产为布局问题,实质上是一个经济利益在地区间分配问题。当全社会的积累都掌握在国家手中时,国家的空间经济政策对于各地区来说就是生死悠关的大问题。改革意味着突破原有利益分配格局,必然会通过投资地区结构及投资方式的变化、价格调整、原料资源(自然资源及其衍生品)重新配置、劳动力资源的流动等影响到生产力布局,影响到地区经济发展,进而影响到各地区的经济利益。所以,研究经济空间发展必须联系地区间经济利益的分配,联系经济体制的改革。

经济空间发展研究的核心是资源如何配置,这里所谓的资源是指构成生产力的三个资源要素,即资金、原料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其发展目标有两个:一是通过资源在一定地区合理集中使用,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二是实现地区间的均衡发展。要求繁荣与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经济必须同时达到这两个发展目标。但是,实际经济生活中这两个目标无疑存在着矛盾。能否找出协调两个目标的最佳选择以及正确设计实现目标的运行机制,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空间发展与各地区经济利益的分配是否合理。

解放初期我们对社会主义经济空间均衡发展的特殊理解和偏好,以平均分配投资为主要内容的均衡布局原则在相当长一个时期成为我们指导经济空间发展的主要原则。这种发展战略在建国初期起过重要的历史作用,使旧中国地区间贫富极度不均和城乡严重对立现象得到了改善,长期凋敞的农村经济得到了复苏,落后的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经济飞跃发展。全国各民族、各地区之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团结局面。但是,经济空间发展格局在全国逐步形成之后,应当及时调整经济空间发展的目标,变均衡发展优先为注重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并建立起完善的空间经济调节机制。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能够实现上述转换,均衡发展长期作为我国经济空间发展的指导原则,以至造成忽视沿海老工业基地的利用,大上小三线建设等宏观决策的失误。在利益分配方面,地方吃国家的“大锅饭”,一些地区财政长期不能自给,要靠国家补贴过日子。这种目标选择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

第一,有限的投资和原料资源“撒胡椒面式”的分配使用。为此,国家不得不对资金、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统一调拨人力、物力、财力,对宏观与微观经济活动实行全面干预和直接控制,限制各地区及企业在发展方向选择上的自主权。

第二,否定了各地区的经济利益。一方面直接抑制先进地区发展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造成资源不能有效利用,各种零散资金、小型分散的原料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开发,形不成“有水快流”的局面。

第三,导致了经济杠杆调节作用的紊乱。长期以来目标选择的单一化,各种经济杠杆都被作为实现均衡发展的手段,税收、价格、信贷等失去了对社会经济的积极调节作用。以能源价格为例,我国煤、油比价长期保持1:4.5—1:5.5,大大超过国际市场1:2—1:2.5的比例煤、电比价背离程度也在0.8倍。比例的不合理导致能源开发中厚油薄煤,影响能源的合理布局。

空间均衡发展目标的选择导致了各地区经济活力的严重衰退,资源使用效率普遍低下,也没有做到使各地区人民享有普遍平等的经济收入。实际上,牺牲效率换来的均衡只能是贫穷的均衡,而最后的结果必然是贫穷和不均的并存。



地区经济是经济空间发展的标志。每个地区都是一个庞大的企业群体,是一个庞大的人群(经济人群)。无论是对个人、对企业还是整个地区的经济活动,价值规律都起着主要调节者的作用。在价值规律作用下贯穿于区域经济活动的是“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扬长避短”的原则,从而在经济空间发展中形成一种自动调节的过程。

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及其规模都依存于当地特定的有利条件。当一个地区因其自然条件、地理位置、交通及原有经济基础具有发展的优势时,必然会吸引资金、原料资源、劳动力等资源因子。这些资源因子在发展的优势地区合理集聚,必然会大大提高其使用效率,获得好的效益。一个地区因其发展条件的劣势,发展水平必然会受到限制。同时由于劳动力的流动,优势区域经济发展的成果由大量集中的人口所分享;低水平发展地区的劳动力外移,则参与分享该地区经济成果的人口减少。这样各地区人民都可以获得良好的平均收入。价值规律对地区经济发展的这种自调节,既可保证各地区人民都公平地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也保证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及使用效率的提高。

为了保证经济空间发展自调节的顺利进行,必须为各地区、各民族提供良好的外部经济环境。在这种经济环境中,各地区、各民族的发展机会要大体均等,享有自由参加竞争的权利。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建立健全一整套新的空间经济运行机制。

从引导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看,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是发挥价值规律在空间发展中的作用、实现空间自调节的必要条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必须是商品市场、资金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相互配套,同时放开。

商品市场完善的关键是价格攻革。为了恢复价格体系的正常功能,价格由国家统一制定的管理体制必须根本改革。各种商品的价格均应放开,让供不应求的商品价格上涨,供过于求的价格下跌,使价格通过市场调节自然接近供需均衡点,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极少数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产品有国家定价,其价格也必须与价值相符合。只有这样,价格机制才能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使用效率。

建立健全资金市场的前提是改变我国社会投资由国家统一控制的体制。长期以来我国空间经济均衡发展目标之所以能长期维持,是由于我国社会主义投资绝大部分由国家控制。同时国家投资的地区间不均又是各地区发展不均和收益不均的根源所在。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社会生产投资主体逐步从国家转变为各地区、各企业。各地区的发展不再依赖于中央投资,而是依靠自有资金,以正当方式集资或向银行贷款等渠道获得发展投资来进行扩大再生产。各个地区就可以根据因地制宜原则确定自己在国家社会劳动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决定自己发展的产业方向,从而有效地使用资金。因此,要加强银行金融机关的作用,建立起强大、灵活的金融控制和调节体系,筹集资金,引导资金流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最大困难可能是劳动力市场。由于我们长期以来否认社会主义时期存在劳动力商品,否定劳动力市场,抑制劳动力在供给和需求方面的竞争,对劳动力实行就包统配制度。在这种劳动力资源开发政策下,人口的地区和城乡之间正常流动实际上不可能进行(严峻的户籍制度把其余流动也控制死了)。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各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使各地区人民收入大体一致,就不得不在各地区平均发展生产,导致了空间经济政策的均衡布局,影响资源的使用效率。建立劳动力市场,必须放弃劳动力统包统配政策,一切就业岗位向市场开放,引导劳动者通过择业竞争,向发展优势好、就业机会多的地方合理流动、从而带动其他资源向着效益最佳的地区集中。

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中,商品市场的建立完善相对说来是比较容易的。而建立资金市场,改变投资体制和建立劳动力市场,放开对人口流动的限制则受传统体制惯性作用的影响及巨量人口的国情制约而遇上大量困难。如何克服这些困难还有待于深入研究。但可以通言,随着统一的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建立,逐步为各地区提供一个发展机会均等的市汤条件,在竞争中各地区(企业群体)就都将成为经济效率的积极追求者,从而实现资源效率的提高,并通过空间的自调节达到各地区人民收益均等。



自觉运用价值规律对经济空间发展的自调节作用,不会造成经济空间的盲目发展和不均衡的扩大。因为在社会主义社会,资源由全体人民公共占有,各地区、各民族都享有主人翁地位、平等的发展权利以及按劳动量获取经济收益的平等权利。任何地区、任何民族都不能凭借任何超经济权利剥削、占有其它地区、其它民族的劳动成果。

市场调节作用加强后,由于实际发展条件的不一致,发展机会的不均等和某些不利的主观条件会造成部分贫困地区与其它地区之间经济收益的差距,反映了市场调节机制的缺陷。这种差距与社会主义公正分配、共同富裕的目的是相违背的。为了防止这种差距的扩大可能造成的地区矛盾和社会不安定,有必要通过国家财政、税收及其他政策来实现合理的收入再分配,应当完善包括所得税、资源税、土地税、固定资产占用税在内的一整套税收体系。同时根据不同时期的实际情况,对一些贫困地区如老、少、边、穷地区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

国家通过各种政策推动横向经济联合,鼓励和引导发达地区支援、扶助贫困落后地区,是经济空间发展战略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从历史发展的经验看,生产力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转移,大体有3种方式:第一种是国家直接投资、直接抽调各种技术力量,采用发达地区提供的各种机器、设备,在落后地区建矿设厂。这种方式随着经济改革其作用范围越来越小。第二种是落后地区自行筹集资金,部分或全部购买发达地区的机器、设备建矿设厂。这种方式常常由于落后地区技术基础薄弱、人才缺乏和地区分割等因素的影响难以获得好的经济效益。第三种是地区间经济技术协作。它有利于吸引先进地区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获得好的经济效益,是落后地区尽快起飞的助推器。

为了实现全国经济空间发展一体化,需加强两方面的措施:一是大力发展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事业,缩短各地区按时间计算的自然距离,促进地区间的经济交往,使各地区的联系日益繁密。二是制定以合理布局生产力为核心的国土规划一区域规划一城市规划等一整套经济空间发展规划,落实一系列有效的政策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规划的实施。



(1986年9月)·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