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区域经济 > 区域发展创新论
专著连载

11. 区域优势产业培育的理论研究时间: 2017-08-06信息来源:中国区域经济学会文献 作者:宋德勇 责编:万山


专著连载十一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文献

 

区域发展创新论

  主  编:罗布江村 陈达云 陈栋生
  副主编:肖金成 郑长德

 

区域优势产业培育的理论研究
宋德勇
(华中科技大学)   

    一、区域优势产业的涵义及选择
    在国际经济全球化和国内市场经济深化的现阶段,区域产业发展的重心不再是构建一个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而是应该利用国际分工和国内分工的机遇,集中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让优势产业在地区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不断扩大,从而提升本区域的竞争力。在新的世纪,竞争力已经成为了评判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产业最核心的标准。如何使优势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扩大,首要的是明晰区域优势产业的内涵。
    1.区域优势产业内涵在不断拓宽
    近年来,“区域优势产业”频频出现在学术文献和政策规划中,但是对该概念却缺乏具有理论深度的界定和分析,因此时常出现“区域主导产业”,“区域支柱产业”,“战略性产业”几个概念同“区域优势产业”混用的现象,这种混用不仅可造成理论上的混淆,也会造成政策上的错位。本文先对“优势产业”﹑“区域优势产业”的定义进行梳理,然后对几个概念进行区分并分析其背后不同的发展思路和政策涵义。
    “优势产业则是指那些在当前经济总量中其产出占有一定份额,运行状态良好,资源配置合理,资本营业效率较高,在一定空间区域和时间范围内有较高投入产出比率的产业。在产业寿命周期曲线中,优势产业一般处于发展期的中后期到成熟期的中期这一区间,它对整个经济的拉动作用处于或即将处于鼎盛时期,同时也处于后劲不足的衰退期前夕,它对经济的带动期已经很短暂了。”[1]
    “区域优势产业属于资源配置范畴,表示某一地区在某种产业的全国总量中占有较大比重,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这种区位优势可通过产业的区位商(Location Quotient)来衡量。”区域优势产业的形成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的原因:(1)资源禀赋差异。(2)规模经济要求。(3)区域分工协作关系的深化。[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是由其具有优势的产业发展所决定的,而区域优势产业的形成则取决于区域比较优势和企业竞争优势的大小。宏观和中观层次的区域比较优势是区域优势产业发展的必要和前提条件,而微观层次的企业竞争优势则是决定区域优势产业发展的充分条件。可以说,区域比较优势和企业竞争优势共同决定了区域优势产业的发展,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产业分工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也是形成一个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基础。”[3]
    从这些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随着经济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区域优势产业”的内涵在不断拓宽:首先是比较优势理论的引入,带来了对区域产业问题研究视角的一个转向,即从单一区域的封闭视角到强调区域分工的开放视角;其次是竞争优势理论的引入,使我们从竞争力角度来认识区域产业问题。
    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的最新发展,国家或区域的比较优势分为外生比较优势和内生比较优势,前者是指国家或区域在资源禀赋和比较成本上所拥有的优势,后者则是指比较优势可以通过后天的专业化学习获得或通过投资创新与经验积累人为创造出来,强调的是规模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知识创新与经验积累。然而,无论是外生比较优势还是内生比较优势,仍然是潜在的优势,只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现实的竞争优势,才能实现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才能获取比较利益。
承接以上思路,笔者认为“区域优势产业”(Regional Ascendant Industry)包括外生比较优势产业和内生比较优势产业两种层次。二者都在一定产业范围内具有竞争优势,区别在于内生比较优势产业比外生比较优势产业更易获得持续和稳定的产业竞争优势。
    2.区域优势产业、区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性产业
    主导产业(Leading Industry)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提出,稍后罗斯托对主导产业进行了明确系统的研究。罗斯托在《经济增长的阶段》中,根据他对西方国家经济发展史的研究指出,在任何特定时期,国民经济不同部门的增长率存在着广泛的差异。整个经济的增长实际上是某些关键部门的迅速增长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效果。他把这些关键部门称为驱动部门或主导部门。主导部门最主要的特点是高创新率,高增长率,高扩散效应。尽管在此后不断有学者在发展主导产业的定义和选择标准,但是,应该看到主导产业概念的核心是不变的,即强调产业间的关联度和扩散效应。
    支柱产业是经济规模在区域经济总量中占有较大份额的产业,它实际上是一个量化的标准。战略性产业在过往的文献中往往有两种涵义,一种是指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国计民生﹑国家经济和军事安全有重大影响的产业。另一种则贸易政策相联系,指适用于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产业。无论是从哪个涵义出发,战略性产业都是由国家层面实施的,区域经济中不适宜用该概念。
    “区域优势产业”和“区域主导产业”是以往文献中最常混用的两个概念,因此,本文将尝试首先对“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两个概念做一清晰界定,然后再针对区域经济问题考量应该采取哪个概念。
    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一,从研究视角来看,主导产业立足于一个国家的产业关联问题,甚少考虑到国际分工和全球化的影响;优势产业则是从全球产业关联和国际分工的角度出发来研究产业问题。因此,对于区域经济问题,考虑到国际分工和国内分工,应该采用“区域优势产业”这一概念。第二,从发展思路来看,主导产业立足产业关联,其最终目的是建立起门类齐全的综合产业体系;而优势产业则是立足竞争力,其最终目的是提升专业化产业的竞争力。第三,从政策涵义来看,主导产业强调国家在选择和培育主导产业中的决定性作用,计划性更强;而优势产业强调产业自身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市场性更强。
    对于区域经济问题,“区域主导产业”隐含的涵义是不考虑区域分工,建立大而全的产业门类,可以说这正是我国过去各地区不顾自己的基础,盲目重复建设的思想根源。而“区域优势产业”概念的提出表明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的思路调整,即利用区域分工,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和企业竞争优势,让产业中的企业成为参与国际竞争和地区竞争的主体。政府的作用不是集中投资在某个具体的产业而是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和竞争空间。
    3.区域优势产业的选择
    根据区域优势产业的涵义,我们可以构建一个区域优势产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它包含的主要因素有:企业获利能力、产业集聚和市场影响力。
    一是企业获利能力:产业是微观企业的集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优势产业的形成不可能由政府进行持续不断的“输血”,只能是依靠企业投资、生产和销售。而企业是否有足够的动力去改进技术,促进销售,关键是看它是否能在该产业中获得持续的高额利润。因此,评价优势产业必须首先看该产业的投资利润率的增长速度。
    二是产业集聚:按照迈克•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产业的持续竞争优势来源于产业集聚所带来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如何考量产业集聚,是目前的理论研究热点。笔者认为,至少可以考虑两种情况:一种是福特制式的产业集聚。这种产业集聚是由于产业链的上下关联形成的,产业内具有规模经济,一般在汽车和家电行业比较常见。评价指标可以采用企业间的投入产出比率来衡量。另一种是后福特制式的产业集聚,也被称为柔性集聚。在该模式中,各企业生产出大量多样化的产品,满足各自所占份额的个性化需求。产业内具有范围经济。一般在高新技术产业和手工业中比较常见。这种评价指标相对简单,可直接采用该产业中的企业数目来评价。
    三是市场影响力。传统的产业理论中往往用区位商来衡量产业在市场中所处的地位,但本文作者认为,区位商仅仅反映了产业的静态优势,如果考虑到产业的动态优势,日本学者筱原三代平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提出的收入弹性基准更为合理。

    二、 区域优势产业的作用机制
    区域优势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的贡献,体现在它对区内经济和区际经济的影响力上。
    1.优势产业的区内作用机制
    优势产业的区内作用机制至少分为对区内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市化的作用,前者反映了优势产业对区内经济增长的贡献,后者反映了优势产业对区内经济结构的影响。
    优势产业的发展对区内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影响分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直接效应是通过创造劳动需求,提升劳动效率实现的,这种劳动需求既包括优势产业本身创造的劳动需求也包括与优势产业相关的其它产业新创造的劳动需求。间接效应则是通过产业内企业盈利水平提升,进而上缴地方政府利税增加,地方政府可以通过转移支付加大对区内低收入居民的补贴或改善一般居民的福利水平,通过这个途径也可以增加区域内人均可支配收入。
    优势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影响区域经济增长,还可以通过产业结构的变更改变整个区域的经济结构,突出的表现是区域内的城市化。按照产业经济学的原理,任何产业都是和其它一些部门相联系在一起的,优势产业也是和其它产业一起构成区域产业体系。在这一体系中,除了优势产业外还包括辅助产业(包括互补部门与引致部门),服务产业(即基础设施部门)。因此,优势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最后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动,而产业结构的变动被认为是城市化的动因。而城市化将会给整个区域带来经济结构乃至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
    2.优势产业的区际作用机制
    在一个国民经济的各区域之间通常不存在市场壁垒和其它经济限制,因此,一个区域的优势产业发展不仅会带来区域内的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而且会导致生产要素在区际间的重新配置。这种配置的结果是各区域的经济总量和分工格局发生变化。
    优势产业对区外经济的作用是通过四种途径完成的,即产品、资本、劳动力和技术扩散。从产品角度,优势产业的发展,一方面能为其它地区提供产品以满足其需求,另一方面优势产业内就业人员收入水平提高也会使他们对区外特色产品的需求;从资本角度,一个地区优势产业的发展会使其它地区的资本向该优势产业集聚,由于优势产业具有更高的盈利率,其它地区的资本将会获得更高的收益;从劳动力角度,优势产业发展可能会促进专业化劳动力在地区之间的重新配置,优势产业会从区外吸纳大量本产业需要的专业化劳动力,也会促使本地区一些劳动力外流到其它地区;从技术扩散角度,优势产业既会从区外吸收发展本产业的专业化技术,也可能通过技术扩散把自身技术创新扩散到周边地区,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通过四种途径,优势产业对区际经济产生两种作用:经济总量的变化和分工格局的变化。前者是一个直接的经济的“量”上的变化,后者则是一个更为深远的经济的“质”的变化。
    3、 区域优势产业的动态演变
    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地区的优势产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资源条件发生改变,技术创新或技术引进,甚至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都可能导致区域优势产业的更迭。那么,区域优势产业的动态演变是否存在一定的规律和路径?根据我们之前对区域优势产业的定义,区域优势产业既包括外生比较优势产业也包括内生比较优势产业。我们认为,由于这两类优势产业的性质不同,因此它们遵循不同的动态演变规律。
    外生比较优势产业的基础是区域要素禀赋和比较成本这些有形资源,易于模仿。因此,外生比较优势产业更多地表现出产业生命周期的特征,即一个新兴产业一般会依次经过进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在图形上表现为一条“S”形曲线。无论是赤松要的“雁行模式”还是“产业梯度转移理论”,都是以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认为一个区域的主导产业或优势产业会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阶段而出现更替。这种观点也是我们传统理论中考察产业动态演变的指导思想。
    内生比较优势产业的基础则是规模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知识创新与经验积累、产业集聚等无形资源,难以模仿,因此内生比较优势产业可以持续的保持其生命力和竞争力,或者我们可以认为它们存在一种自我强化机制。这种强化机制包括两方面:一个是克鲁格曼提出的“锁定效应”,克鲁格曼认为区域发展存在自我强化机制,经济格局一旦形成,就有很强的累积效应。按照他的观点,一旦形成了某种优势产业,区域中的各种要素将会强化这种产业的优势。另一个是波特提出的“集聚效应”,波特认为,在产业内部,一旦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结构在空间上集聚,就会通过企业间的竞争、创新和交流形成强劲、持续的竞争优势。“锁定效应”和“集聚效应”分别从区域和产业两个角度说明了具有内生比较优势的产业存在某种自我强化的机制。
    显而易见,内生比较优势产业是比外生比较优势产业更为高级,更具竞争力,更具持续性和稳定性的产业,但是两者也不是截然对立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外生比较优势产业有可能向内生比较优势产业转化。转化的条件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三、培育优势产业的途径
    1、打造三类优势产业
    1)、壮大传统优势产业:保持优势、巩固优势、扩大优势,更新优势、壮大优势。
    2)、培育新型优势产业:创造优势,争取优势、打造优势,引进优势,借入优势。
    3)、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发现优势,挖掘优势、实现优势,优中选优,提高次优。
    2、培育优势产业的途径
    1)、推进制度创新。产业竞争实质上就是制度的竞争,一流的制度造就一流的产业。
    2)、实行科学的产业政策。只有实施科学合理的产业政策,才能引导产业形成竞争优势。
    3)、优化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只有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才能造就富有竞争力的产业。
    4)、立足于产业组织创新。合理的产业组织,是优势产业成长的前提条件,一流的产业组织造就一流的产业。要培育一批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带动优势产业的形成;要努力形成大中小企业分工协作,共同发展的格局;要通过产业群的培育,强化优势产业的竞争力。
    5)、把产业技术创新作为最关键的因素。产业竞争就是产业技术的竞争,产业发展的差距集中体现在产业技术的差距上。要在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就要加强科技合作,强化产业技术得以引进与消化。


参考文献:
冯江华,王峰:“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辨析”生产力研究2000,No3,73页。
魏益华:“西部地区有效核心优势培育与区域优势产业成长”,经济学动态2000,No.9,25页。
魏后凯:“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区域发展战略”,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No.9,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