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区域经济 > 区域发展创新论
专著连载

25. 基于边界效应模型的我国市场一体化问题研究时间: 2017-11-30信息来源:中国区域经济学会文献 作者:李秀敏 赵晓旭 责编:万山


专著连载二十五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文献
 

 

 
区域发展创新论
 
 
主  编:罗布江村 陈达云 陈栋生
  副主编:肖金成 郑长德
 

 


基于边界效应模型的我国市场一体化问题研究


李秀敏  赵晓旭
(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一、引言
    改革开放使我国走上了市场经济的道路,市场机制逐步取代了中央的指令性计划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带来了倍受世界瞩目的高速经济增长。与此同时,我国市场一体化程度却引起了国外学者的许多争论。
    Young(2000)分析了我国各地区产出结构的变化以及商品价格、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地区差异,认为我国各地区的产业结构越来越相似,地区间商品价格的差异越来越大,地区间的要素配置没有遵循各个地区的比较优势,并进一步将其解释为区域间市场分割的结果。Naughton(2000)认为Young所使用的数据及其对结果的解释都有较大的问题,他利用我国1987年和1992年各省区的投入产出数据分析省际贸易流量,结果表明,我国省际之间的贸易流量不仅很大,而且制造业内部各行业间的贸易占主导地位,进而说明我国国内市场是一体化的。Poncet(2002)利用1987年、1992年和1997年各省间投入产出的数据计算了我国相应年份的省际间贸易流量,结果表明我国省际间的平均贸易量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和占各省总贸易量的比重都是降低的,因此无法否认Young关于我国地区一体化程度不断降低的论点;他进而利用边界效应的方法测算了我国1987年、1992年和1997年省区间的边界效应,结果分别为12、16和24,因此说明我国省区间的贸易壁垒是不断上升的,且内陆地区上升的幅度高于沿海地区。他2005年在考虑了公共消费的基础上再一次估算了我国各省区间1992年和1997年总的边界效应和21个部门的边界效应,结果证明,我国省区间的边界效应依然是增大的,从1992年的24增大到1997年的31,由此计算的等价关税甚至高于欧盟内部各成员之间的关税率;21个部门中电力、蒸汽及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农业、金属制品业、建筑材料工业、煤炭开采业、木材加工和家具制造业的边界效应较大(Poncet,2005)。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我国市场一体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白重恩等(2004)利用Hoover系数测算了我国1985-1997年地区专业化的变化趋势,认为我国的区域专业化程度在13年间有了一定的提高,说明市场一体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范剑勇(2004)通过计算1980、2001年我国各地区的相对专业化指数、地区间专业化指数、地区产业平均集中率等指标发现,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地区一体化水平在提高。胡向婷、张璐(2005)对1996-2002年间26个地区的产业结构进行了趋势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地区之间产业结构的差异在逐年增大,从而证明了各地区正按比较优势配置资源,市场一体化程度在不断提高。黄赜琳、王敬云(2006,2007)利用边界效应模型,采用《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国家信息中心,2005)中八大区域[1]间的贸易流量数据,估算出我国区域间的边界效应为19,即各区域吸纳的产品中来自本地区的是来自区外的19倍,远高于一些国家内部地区间的边界效应,更接近于欧洲统一大市场内部独立国家的情况,从而说明我国的市场一体化程度比较低。
    从国内外已有研究来看,边界效应分析方法在分析国内区域市场一体化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它是将国内各地区同其他地区的贸易量与同本地的贸易量相比较,进而测算地区边界对贸易的阻碍作用,这一阻碍作用越大,说明国内区域市场一体化程度越弱。McCallum是边界效应分析方法的开创性者,他将“边界”作为一个虚拟变量引入到传统的贸易引力模型之中,并利用加拿大省际之间贸易流量与加拿大的省区同美国的州之间的贸易流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控制距离和经济规模不变的情况下,加拿大省际之间的贸易流量是省—州间贸易流量的22倍(McCallum,1995)。这就是所谓的边界效应。
    继McCallum(1995)的研究之后,许多学者对边界效应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Helliwell(1997)在传统贸易引力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语言及同其他国家的相对距离等因素的影响。Head和Mayer(2000)则放弃了原始的贸易引力模型,而以Krugman(1980)提出的垄断竞争模型为基础,推导出了新的估计边界效应的理论模型,为边界效应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2002年,他们通过迭代和变换,进一步将模型简化,使模型中的解释变量只有两个,即边界效应和同距离相关的变量,从而使边界效应的估计更为方便可行(Head、Mayer,2002)。Anderson和Wincoop(2003)认为McCallum(1995)的研究因忽视了一个重要的解释变量——多边排斥力而扩大了边界效应,他们通过处理CES支出系统获得了一个具有优美简化形式兼具可操作性的引力模型,在此基础上,引入多边排斥力作为解释变量,并进一步扩展为多国模型,从而使边界效应的估计更接近现实,如从美国各州的角度测量的边界效应仅为1.5倍。
    上述采用边界效应分析方法研究我国地区一体化问题的文献中,基本上都采用Head和Mayer 2000年提出的模型,这一模型所涉及的变量较多,而在我国的区域层面,获得相关的系统数据难度较大,因而影响实证分析结果的精确性。此外,研究中所涉及的部门数量较少。因此,本文利用Head和Mayer2002年改进后的边界效应模型,结合我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中八大区域间的双边贸易数据,对地区间的边界效应进行估算,以此考察我国市场一体化的程度。本文余下部分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介绍边界效应模型和区域内部距离及区域间距离的测算方法;第三部分,利用Head和Mayer(2002)边界效应模型,测算我国区域间总的边界效应及30个部门的边界效应;最后,为本文的结论。

 
 
    二、我国边界效应模型的实证检验
    本文运用我国1997年区域间投入产出表中给出的八大经济区的有关数据,对我国的市场一体化程度进行实证检验。
    首先,根据(5)式计算,所需要的贸易流量数据来源于《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国家信息中心,2005)。各经济区间总的的计算结果见表1,分部门的
       表1                   我国八大经济区之间的

          东北
区域
京津  区域 北部沿海
区域
东部沿海 区域 南部沿海 区域 中部  区域 西北  区域 西南
区域
东北区域 28899.03 9980.72 22823.40 46715.05 23688.28 30638.59 166968.71
京津区域 3776.61 47100.77 57166.97 18799.64 21553.32 282661.09
北部沿海区域 1973.61 8933.17 2349.20 11750.33 31755.11
东部沿海区域 2397.74 1396.21 18990.08 17211.67
南部沿海区域 1725.04 17744.22 3260.94
中部区域 5690.33 5781.95
西北区域 12654.45
西南区域
 
 
    其次,考虑到区域间的贸易运输以公路为主,本文选取省会城市之间的公路距离,所用数据来源于《中国高速公路地图册》、《中国公路营运里程地图册》[2]。权重选取1997年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占所在经济区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及其面积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1998》。计算结果见表2。
           表2        我国八大经济区之间及各经济区内部的距离(公里)

区域 东北
区域
京津  区域 北部沿海
区域
东部沿海
区域
南部沿海
区域
中部
区域
西北
区域
西南
区域
东北区域 356.17 924.85 1263.01 2170.21 3410.71 1982.43 2316.36 3438.69
京津区域   85.70 253.88 1260.61 2459.00 981.94 1228.60 2458.94
北部沿海区域     261.58 933.47 2113.82 667.50 1305.69 2159.16
东部沿海区域       187.17 1395.73 639.02 1922.57 2216.88
南部沿海区域         284.57 1280.01 2860.60 2752.07
中部区域           473.03 1328.22 1647.12
西北区域             821.78 1827.27
西南区域               584.23
 
 
    在此基础上,利用表1和表2中的数据对方程(10)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最终需求的边界效应为33,即在保持距离、经济规模等影响贸易量的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最终需求的区域内的贸易量约为区域间贸易量的33倍左右。
    表3         总的最终需求的边界效应估计结果

变   量 系数 标准差 T统计量 P值
常数项(C) 3.488930 0.291204 11.98104 0.0000
0.793118 0.173137 4.580859 0.0001
R2 0.446623 赤池信息准则 1.550530
修正的R2 0.425340 施瓦茨准则 1.645687
对数似然值 -19.70742 F统计量 20.98427
D.W.值 1.699119 F统计量的P值 0.000102
边界效应 33    
注:边界效应=。(其中C为常数项)

    由于各个行业商品的特点不同,市场分割的程度也会有一定的差异,即各部门的边界效应存在差异。根据区域间投入产出表中30个部门的最终需求贸易流量的数据,运用(8)式对30个部门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有26个部门通过检验,且达到了5%的显著水平。通过检验的26个部门的估计结果见表4。
表4  各行业最终需求的边界效应估计结果

  常数项(C) 边界效应( T统计量 T统计量的P值
农业 4.143 62.999 12.710 0.0000
纺织业 3.875 48.192 9.370 0.0000
金属制品业 3.794 44.429 8.268 0.0000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3.526 33.995 8.901 0.0000
电力及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 3.253 25.877 5.038 0.0005
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 3.218 24.979 6.555 0.0000
商业 3.041 20.921 8.410 0.0000
其他制造业 2.932 18.774 4.651 0.0001
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2.840 17.121 6.874 0.0000
货物运输及仓储业 2.801 16.456 10.891 0.0000
造纸印刷及文教用品制造业 2.799 16.423 7.898 0.0000
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 2.641 14.031 10.625 0.0000
机械工业 2.475 11.877 6.701 0.0000
化学工业 2.430 11.359 6.056 0.0000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2.392 10.934 8.721 0.0000
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2.356 10.544 2.567 0.0281
煤炭采选业 2.229 9.287 4.252 0.0002
服装皮革羽绒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 2.200 9.021 7.080 0.0000
金属矿采选业 2.185 8.894 8.146 0.0000
石油加工及炼焦业 2.157 8.645 4.159 0.0003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2.062 7.861 5.969 0.0000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2.046 7.739 2.619 0.0202
非金属矿采选业 2.027 7.589 5.339 0.0000
煤气生产和供应业 1.951 7.037 2.461 0.0336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1.842 6.310 6.862 0.0000
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1.530 4.616 3.423 0.0029
 
    注:边界效应=。其中,C为常数项。
    从表4可以看出,农业、纺织业、金属制品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4个部门的边界效应都大于33,即大于总的边界效应;其他部门的边界效应都小于33,即小于总的边界效应,其中,电力及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和商业3个部门的边界效应介于20-30之间,其他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货物运输及仓储业、造纸印刷及文教用品制造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与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业9个部门的边界效应介于10-20之间,煤炭采选业、服装皮革羽绒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金属矿采选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非金属矿采选业、煤气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以及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0个部门的边界效应均小于10。
 
    三、结  论
    通过从总体和分部门两个角度对我国八大经济区域间的市场一体化程度进行实证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
    (1)我国八大经济区域间总的边界效应约为33,即平均来看,区域内的贸易流量相当于区域间贸易流量的33倍,说明我国地区间的边界效应依然很大,我国国内市场确实存在着严重的分割现象。
    (2)本文所测算的我国八大区域间的边界效应值与Poncet(2005)测算的省际间的边界效应相近,但明显高于Poncet(2002)测算的省际间边界效应和黄赜琳、王敬云(2006;2007)测算的八大经济区域之间的边界效应。这一方面说明Head和Mayer2002年改进后的边界效应模型同其2000年的模型的估计结果明显不同,同时也说明经济区域间的边界效应要大于省区间的边界效应。
    (3)我国较大的区域边界效应主要来自于农业、纺织业、金属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4个部门,其边界效应都大于总的边界效应,所以要提高国内市场一体化的程度,必须设法降低这些部门产品的贸易壁垒。
    (4)除纺织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3个部门外,本文所估计的其他行业的边界效应都小于Poncet(2005)的估计结果。这究竟是用八大经济区域进行估计低估了我国的边界效应,还是由于利用修正后的模型使估计的边界效应更接近现实,本文无法做出回答。
 
参考文献:
白重恩、杜颖娟、陶志刚、仝月婷,2004,《地方保护主义及产业地区集中度的决定因素和变动趋势》,《经济研究》第4期,29-40页。
范剑勇,2004,《市场一体化、地区专业化与产业集聚趋势—兼谈对地区差距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39-51页。
国家信息中心,2005,《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社会文献出版社。
胡向婷、张璐,2005,《地方保护主义对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理论与实证分析》,《经济研究》第2期,102-112页。
黄赜琳、黄敬云,2006,《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来自中国的经验数据》,《中国工业经济》第2期,60-67页。
黄赜琳、黄敬云,2007,《基于产业结构区际贸易壁垒的实证分析》,《财经研究》第3期,4—16页。
Sandra Poncet,2002,《中国市场正在走向“非一体化”?——中国国内和国际市场一体化程度的比较分析》,《世界经济文汇》第1期,3-17页。
Head Keith and Mayer Thierry, 2000, Non—Europe: The Magnitude and Causes of Market Fragmentation in the Europe, Weltwirtschaftliches Archiv, Vol.136, No.2, pp.284-314.
Head Keith and Mayer Thierry, 2002, Illusory Border Effects: Distance Mismeasurement Inflates Estimates of Home Bias in Trade, CEPII, Working Paper, No.2002-01.
James E. Anderson and Eric van Wincoop, 2003, Gravity with Gravitas: A Solution to the Border Puzzle,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93, No.1, pp. 170-192.
John F. Hilliwell, National Borders, 1997, Trade and Migration, Pacific Economic Review, Vol.2, No.3, pp.165-185.
McCallum J., 1995, National borders matter: Canada-US regional trade pattern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85, No.3, pp.615-623.
Naughton Barry, 2000, How Much Can Regional Integration Do to Unify China’s Markets? Center for Research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licy Reform, Working Paper No.58.
Paul R.Krugman, 1980, Scale Economies,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and the Pattern of Trad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70, No.5, pp.950-959.
Sandra Poncet, 2005, A Fragmented China: Measure and Determinants of Chinese Domestic Market Disintegration,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Vol.13, No.3, pp409-430.
Young Alwyn, 2000, The Razor’s Edge: Distortions and Incremental Reform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115, No.4, pp1091-1135.

 
[1]八大区域的划分考虑了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等因素,具体分为:东北区域(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京津区域(北京和天津),北部沿海区域(河北和山东),东部沿海区域(江苏、上海和浙江),南部沿海区域(福建、广东和海南),中部区域(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和江西),西北区域(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和新疆),西南区域(四川、重庆、广西、云南、贵州和西藏)。
[2] 《中国高速公路地图册》,哈尔滨地图出版社,2005年1月第5版;《中国公路营运里程地图册》,湖南地图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