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国土系列连载 > 国外系列
专著连载

日本第四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一第三章时间: 2018-08-30信息来源:国家计委国土综合开发规划司译 作者:[日] 国土厅编 责编:qgy

       3  人和国土的格局

      在朝着本计划所争取实现的多极分散型国土的目标前进时,要确立的人和国土的格局如下。今后的国内外各种形势,存在许多不肯定的因素,将对计划的具体内容及其实施成果产生影响。因此,对于下面将列举的各种数值应该作灵活的理解。其中关于全国性的数值表明了计划的基本前提,展示地区面貌的数值则是应该通过采取具体措施而努力加以实现的目标。

 

       第1  人口和国土的利用

 

1)人口

(总人口)

1926年时,我国人口为6074万人,1985年时为12105万人,增加了1倍。估计今后再过大约30年,人口将最多增加到13600万人。也就是说,在我国不足38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今后将增加的人口为1500万人左右。

在这样的趋势下,2000年时我国的人口估计为13120万人左右,从1985年起的15年里将大约增加1000万人。过去15年里平均每年大约增加100万人,面对1985年到2000年期间,则将停留在平均每年增加60万人的水平上。在人口增加缓慢的情况下,突出的课题就是要设法保持人和国土的比较合适的比例关系。

(各地区的人口)

我国的人口流动近年来总体上趋向于静止状态,和人口流动剧烈的高速发展时期比较,人口的定居化取得了进展。但是,在东京圈,从1980年以后,两次出现了人口流入超过流出的情况。假定这个倾向今后将继续存在下去,那么,与人口自然增长率相对高的情况相适应,东京圈的人口将继续增加,到2000年将达到3500万人,这妨碍国土的均衡发展。

为了有效地利用国土资源,保障国土的安全性,确保人人安心生活的,有稳定感的生活场所,必须继续限制人口向东京圈集中,促进人口在地方圈定居,在迄今采取的各种措施之上,继续大力推行将构成交流网络设想支柱的新措施,争取在计划期间实现地方圈人口由纯流出转变为纯流入,使2000年各地区的人口目标如图-1所示的那样。到时候,东京圈的人口将是3300万左右。

                                         图表Ⅲ-1    各地区人口的演变

地区

1970

1985

2000

人数

万人

万人

万人左右

北海道

518

568

620

东北

1139

1221

1310

关东

3026

3762

4130

东京圈

2411

3027

3310

中部

1651

1903

2060

北陆

278

309

330

近畿

1740

2008

2180

中国

700

775

830

四国

390

423

440

九州

1207

1328

1430

冲绳

95

118

140

全国

10467

12105

13120

年龄结构

%

%

%左右

0-14

239

215

180

15-64

690

682

658

65--

71

103

163

(注)1、地区所包括的区域如下:

北海道——北海道

东北——青森、岩手、宫城、秋田、山形、

福岛、新泻

关东——茨城、枥木、群马、崎玉、千叶、

东京、神奈川、山梨

东京圈——关东地区中的奇玉、千叶、东

京、神奈川(此外因受数据制约等而把1

3县定为东京圈)

中都——富山、石川、福井、长野、歧阜、

静冈、爱知、三重

北陆——富山、石川、福井

近畿——滋贺、京都、大阪、兵库、奈良、

和歌山

中国——鸟取、岛根、冈山、广岛、山口

四国——德国、香川、爱嫒、高知

九州——福冈、佐贺、长崎、熊本、大兮、

宫崎、鹿儿岛

冲绳——冲绳

2、实际数目引自总务厅统计局《国势调查》。

2000的数值中,全国人口引自厚生省人口

问题研究所《日本将来推算人口:1986

12月推算》


       3、各地区人口的目标值应作一定程度的灵活理解

2)国土利用

国土利用的基本方针已被根据国土利用计划法制订的国土利用计划(全国计划)所规定。

鉴于国土现在和将来都是国民赖以生存的有限的资源,同时又是生活和生产等一切活动的共同基础,因此,必须优先发展公共福利,保护自然环境,同时注意到地区的自然、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条件,以确保健康而文明的生活环境和谋求国土的平衡发展为基本理想,有计划地综合利用国土。

今后,可以设想,城市化还将发展,尽管势头会减弱,社会经济各种活动还将扩大;另一方面,国民对于利用国土的要求会变得高级而又多样起来。因此,需要注意如何利用国土,并使之正确地适应情况的变化,同时又对土地需求进行数量调整,提高国土利用的质量。如保证安全性、舒适性和健康性等,以及设法有效地利用国土。

 

       第2  社会变化和生活方式

 

1)长寿社会的进展(年龄结构)

根据预测总人口的年龄结构,由于平均寿命将进一步延长而迅速地高龄化。65岁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占的比例将从1985年的10%强提高到2000年的16%强,超过2000万人;而0-14岁人口据估计将从1985年的2603万人减少到2000年的2360万人左右,在总人口中占的比例也将从1985年的22%减少到2000年的18%左右。

2)独身家庭的增加(家庭结构)

我国普通家庭的数目,由于总人口增长缓慢,在长子长女型社会下核家族化进展缓慢,以及人口向地方圈定居等原因,1985年才3648万户,到2000年将达到4210万户左右。

以家族类型来观察普通家庭,可以了解到由两人以上组成的家庭到2000年将比1985年增加390万户左右。其中,迄今为止一直在扩大的核家族户比率将在目前水平上变动,三代同堂家庭比率也将有所减少。总之,今后家庭结构的变化很小。另一方面,独身家庭增加的速度将比两人以上家庭相对地快,2000年将比1985年增加180万户左右。尤其是随着高龄化的进展,高龄独身家庭将有大幅度增加。(参考图表1)

3)高龄劳动力人口的增加(劳动力供给结构)

2000年我国的劳动力人口,估计将是6650万人左右。

从年龄结构看,虽然一时会受第二次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一代人影响,但是,它会继续保持年轻劳动人口减少的基调。因为年青人口将减少,而且上大学或短期大学等的升学率将上升。与此相反,随着人口结构的高龄化,高龄劳动力人口会显著增加,劳动力人口的年龄结构也将更加趋向于高龄化。

还有,妇女的自由时间会因家务、育儿劳动减轻而增多,自立意识会加强,社会对于妇女发挥其能力的期待会增大;由于以上这些原因,今后妇女参加社会事务的机会将进一步增加。妇女劳动力人口也将以25—39岁年龄层为中心,在到2000年为止的15年里将相应地增加270万人左右;25-39岁年龄层的妇女,迄今由于结婚、生育等原因而离职者,在劳动力人口中一直占很小的比例。

4)自由时间的增多

用国民总生活的时间(人、时间)来看人们的种种活动,可以知道,由于劳动力人口增加,但人均劳动时间却缩短了的原因,总劳动时间有所减少。另一方面,总自由时间由于劳动时间、人均家务劳动时间的缩短而大大增加了,比1985增加了25%。由于自由时间的增加,使人们有条件积极地开展终生学习活动、业余活动以及旅游活动等,带来了健康而充实的国民生活。从总自由户时间增加的部分来看,由于自由时间相对地多的高龄者人口增加,65岁以上人口增加的部分约占50%,需要充分地考虑部署高龄者参加社会活动、业余活动的场所。(参考图表2)

5)城市化的进展

人口集中地区(DID)的人口——这是表示城市化进展程度的指标之一。随着街区向外延伸扩大,在过去15年里增加了1700万人。今后增加的速度会逐渐地放慢,可是,在居民对城市服务需求增大、城市就业机会扩大等背景下,据估计,今后15年里将增加1200万人左右。就大城市圈、地方圈来说,城市化水平相对低的地方圈人口的增加将继续保持高水平。

另一方面,由于今后进行再开发等原因,在现有街区供给住宅的情况将会增加。由于设置事业所地址的变化、区域内交通网的建设完善,人们生活行动的范围将扩大,人们可能在比较广阔的地区上班和享受城市服务。因此,选择居住地的自由程度将增大。在这种背景下,据估计,今后的城市化将以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例如,在现有街区定居的情况取得进展,人口在不会成其为人口集中地周围的小规模街区将会增加,街区同农村山村渔村合作并更加密切地相互补充。

图表Ⅲ-2   各地区劳动力人口的演变 (单位:万人)

地区

1970

1985

2000

北海道

东北

关东

东京圈

中部

北陆

近畿

中国

四国

九州

冲绳

250

592

1529

1203

891

155

868

377

205

584

37

274

621

1889

1515

993

164

959

392

211

635

51

300左右

670左右

2140左右

1720左右

1080左右

170左右

1080左右

420左右

220左右

680左右

60左右

全国

5332

6027

6650左右

年龄结构

15-24

25-64

65-

 

1159

3915

258

 

775

4932

324

 

730左右

5390左右

530左右

                   (注)1.地区的范围和图表Ⅲ-1相同。

                  2.实际成绩值引自总务厅统计局《国势调查》。

 

     第3  经济、产业和地区的就业

 

1)经济的规模和产业活动

随着协调同国际经济社会的关系,适应国内需求结构的变化,今后我国的产业结构将迅速地发生变化,经济的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受适应状况所左右。但是另一方面,在技术革新、信息化取得进展的情况下,经济将获得更多的新飞跃的机会。在国土计划中应该积极地接受这些变化。

(经济和投资的规模)

在本计划期间内,如果以维持内需主导型的中等程度发展为前提,那么,2000年的经济规模(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大体上将达到500亿日元的水平(1980年价格,下同)。

在这种情况下,在1986-2000年期间,政府和民间加到一起的广义的国土基础投资,据推算将大体上达到累计1000万亿日元左右。国土基础投资就是形成公共的固定资本、民间住宅投资以及涉及能源、交通、信息和通讯、城市再开发等的民间企业设备投资。

(产业结构的变化)

在消费需求水平提高以及多样化不一定使物质生产活动频繁展开的情况下,第三产业在我国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将增大。

从产值比例来看,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比例将下降,而第三产业的比例将提高。在第一产业中,服务产业领域的增长速度相对地快。另一方面,在第二产业中,也由于第三产业相对价格上涨率大,名义产值比率将下降,而按实际产值计算,以机械工业等为中心,将取得发展。

在就业结构方面,也是以服务业为中心,第三产业就业者将大大增加。而第一产业和从前相比就业者减少的幅度将缩小,然而仍将是减少,这是就业人口高龄化等情况的反映。在第二产业中,工业就业者近年来虽然稍有增加,然而作为长期的趋势来说,在生产率提高的情况节,就业者的增加将变得稳定,在就业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将有所下降。另外,今后,在就业机会增加得多的第三产业中,租赁、信息处理等有关经营的服务尤其可望增加。(参考图表3

(职业结构的变化)

由于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又随着信息化取得进展等原因,人们的劳动状况也将发生变化。在工业中,计划部门、有关信息部问、研究开发部问等的作用将增大。在批发业和零售业中,从事售后服务,如维修等工作的人数将增加。总之,在同一产业中,工种将变得更加多样起来。从职业结构方面来看,这种变化,在1970年,从事农林渔业、制造业等物质生产的人(直接生产职业)占了就业者的半数以上。这个比率到2000年将缩小到35%左右。另一方面,从事事务性职业、销售职业及其他经营管理、服务行业的人员(间接生产职业)比率将进一步增大。(参考图表4)

2)地区的就业状况

(地区就业的现状和课题)

最近,由于受到出口型产业萎缩、工业越来越多地到海外去设厂等影响,地区的雇佣环镜开始变得更加严峻起来。特别是在那些拥有结构性萧条行业的地区,一些依靠特定产业的所谓以企业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城镇,雇佣问题很可能变得严重起来。因此,需要通过充实社会资本等措施,设法改善定居条件,并且在地方圈特别强有力地推进技术集约程度高的工业、服务产业等的振兴工作,解决产业结构变化所带来的雇佣失当问题,中高年龄者雇佣问题,同时扩大雇佣的机会。

从国土的均衡发展的观点出发,上述各地区的劳动力人口,可以设想如图表Ⅲ-2所表述的那样。为了确保与这种芳动力人口相适应的就业场所,需要适当地解决各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的问题。

(确保就业场所)

就地区而言,农林水产业是重要产业,需要扶植的核心是农户有组织地发展地区农林业,从而扩大热情高的骨干力量就业的机会,同时需要通过扶植一次半产业同第三产业组合等办法谋求扩大就业场所。

选定兴办工业的特点,不仅有助于工业的集约化,而且也将促进与此相关的服务行业相继前来设点经营。与过去相比,选择设厂地址的自由程度增大了,因此,通过软性产业基础的确立和充实,不仅在东北地区南部、中九州等地区正在进行新的工业集约化,而且在集约化程度迄今仍较低的地区,都会出现相当多新的设厂地址。

从确保地方圈就业场所的观点来看,在工业集约化程度低的北海道、东北地区北部、四国、南九州,在基干产业的出口竞争能力低而需要重新搞活的濑户内海地区,有必要通过尖端技术产业和当地产业进行多方面的交流和复合,扶植地区特有的技术等办法振兴地方产业。同时继续推进工业的分散和重新部署。经过这些努力,估计1986-2000年的工业就业人数,在地方圈(北海道、东北、中国、四国、九州与冲绳5个地方)将增加70万人左右。

反映出国民的需求,第三产业在整个产业中占的比重将继续扩大。因此,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作为就业场所在各个地区比过去更加蓬勃地发展,将成为重要的产业。这时,至关重要的是要培育两种第三产业,一种是随着工业等在地方上发展而派生出来的第三产业,另一种是具有全国规模的需求吸引力,并能够起开发地区经济先导作用的第三产业,例如,与广泛的业余活动有关的服务等。今后,随着地方圈中城市越来越集中,工业在地方上发展起来,将促进地方圈服务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将促进具有地区特点的服务产业的发展,例如,通过充实交通、信息和通讯基础等在全国发挥流通机能,发展各地区的观光娱乐产业等。经过这些努力,估计全国的服务产业就业人数将从1985年的1192万人增加到1792万人左右,而在地方圈,估计将从429万人增加到579万人左右。并且,在服务产业中,与租赁、信息处理等业务有关的服务产业的就业人数,估计全国大约增加430万人,而地方圈大约增加120万人左右。

服务产业在地方圈中将确保与1985-2000年劳动力人口增加部分即170万人相对应的就业机会,并且弥补今后农业等就业减少的损失。总之,服务业在地方圈将起重大的作用。

(地区的就业结构)

从职业结构方面来看,2000年的地区就业情况,和现在比较,间接生产职务的比例在各个地区都将提高。随着经济越来越软件化,越来越服务化,间接生产职务将增加,尤其是专门职务和技术职务等知识密集型职业将大为增加。过去这些机能相对弱的东北等地方圈,将随着尖端技术产业、服务产业等在这些地方的发展,它们在地区内的比重将增大。(参考图表5)

由于农林渔业职务的减少,直接生产职务在各自地区内的比重将缩小,至于其中制造业职务在地区的比重,由于工业在地方上发展起来,在东京等大城市圈将减少,在地方圈则将增加。

经过这种变化,特别是在地方圈,对年轻人、有高学历的人来说,就业的场所将增加,包括年轻人在内,人口将越来越多地在地方上定居。

(加强人材的基础建设)

为了发展这样的产业,实现这样的就业状况。今后,确保人的创造力、开发力的能力将显得特别重要。因此,比以往更加需要增加地区的教育机会和能力开发的机会,并且通过加强高速交通信息和通讯体系,增加地区间开展交流的可能性,通过充实良好的居住环境,创造舒适的生活条件。

努力搞好这些条件,确保地区的就业场所,估计会使地区间在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等方面的差距趋于缩小。(参考图表6)

 

       4  交流的扩大

 

1)和世界的交流

和世界各国进行的人员往来在稳步增加。2000年,访问日本的外国人,以韩国、中国等近邻国家为首,从世界各国来日本旅游、经商和留学的人数将增加,达到600--800万人(1985年为230万人),而日本人到海外去的人数,也由于收入水平提高、自由时间增加和企业活动日趋国际化等原因,将达到1000-1200万人(1985年为490万人)。并且,因旅游、经商、就业和留学等理由而逗留在日本的外国人,平均每年将增加到60万人以上(1985年为22万人)。由于外资企业在地方圈设厂,地方圈准备好接受留学生体制和建设好旅游休息娱乐据点等原因,外国人将不仅仅逗留于大城市圈,而且将扩展到全国各地去。

在物的交流方面,由于产业结构越来越高层次、国际分工进一步发展等原因,进出口品越来越高附加价值化和轻量化。可是,国际货物量将由于世界贸易顺利扩大等原因而增加,到2000年将达到8.1亿吨左右,大约为1985年的1.2倍。

至于信息交流方面,在企业活动和个人生活国际化、通讯网水平越来、越高的背景下,信息交流将大为增加,利用各种通讯媒介进行的国际信息交流的数量,到2000年将达到大约为1984年的20倍的规模。

投资交流也由于企业活动越来越国际化,我国的投资和市场环境有利等原因而将稳步地扩大。海外直接投资将在广泛的领域里扩大,特别是就工业而言,由于在海外设厂的趋势稳步增长,海外生产比率到2000年将达到10%左右,而1984年度为4.3%。另一方面,对日直用接投资也将稳定地增加,由于地方圈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等原因,外资企业将不限于在城市圈及其周围地区设厂,而将向全国地区扩展。

2)地区之间交流的扩大

交通体系的日臻完善将提高交流的自由程度,增加在日本开展多种多样活动的可能性。还有,交流的日趋活活跃将给地区带来流动人口的增加,促进地区的搞活。

国土是人活动的舞台。1970年时,进行一天之内当面交流可能性大的地区仅限于三大城市圈及其附近的县,可是,从1970年到1985年,这种交流范围已经大为扩大了。表明各地区的人在一天内有多少人有可能进行当面交流的,称之为“一天交流可能人口”。今后随着高速交通机关趋于充实,各地区内交通情况的改善,历来交流可能性低的地区的状况将得到改善。整个日本列岛不久将成为人们高水平的活动场所,国土将实际上成为了一个整体。

从全国平均一天交流可能人口来看这种变化,1970年大约是3500万人,1985年增加到大约4700万人,交流可能性显著地增加了。而且,将来将达到大约5900万人,占全国人口的大约一半。(参考图表7)

3)全国的交通量

在向21世纪前进的过程中,随着国民生活、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在广大的地区进一步展开,全国的交通量将稳步增加。国民客运量将从1985年度的539亿人、8582亿人公里增加到2000年的690—720亿人、11000—12000亿人公里,国内货运量将从1985年度的56亿吨、4344亿吨公里增加到2000年的65—77亿吨、5600—6500亿吨公里。

2000年时按不同交通机关区分的运输,据预测,将同整个运输量相同,其情况大致如下:

从人员往来看,汽车运输由于汽车数量增加和自由时间增多等原因而将稳步地增加(2000年度达到490亿人、7200亿人公里),按运输工具区分的运输分担率将提高到60--70%左右。铁路运输由于提供以地区为基地的服务等原因,运输分担率将减少,可是运输量将会稳定地增加(2000年度达到220亿人、3900亿人公里)。还有,由于人们越来越希望提高速度,航空企业间竞争加剧而带来方便程度提高等原因,航空运输量将大幅度增加(2000年度达到9400万人、700亿人公里),运输分担率也将增加。

从物的交流来看,汽车运输具有机动性,可以适应小宗高频变化运输需求,因此运输量将稳定地增加(2000年度达到65亿吨、3200亿吨公里),按运输工具区分的运输分担率将比1985年度提高一些。至于铁路运输,可以设想,将会开展以集装箱为主体,以据点之间直行运输为中心的运输活动。在内河海运方面,集装箱等单位载荷货物将增加,而材料货物则增加不多。因此,运输分担率也将比1985年度减少一些(2000年度达到5.2亿吨、2600亿吨公里)。至于航空货运,将以高附加价值产品等为中心,得到顺利的发展。(参考图表8)

4)全国的信息交流量

关于信息交流,在产业和经济领域,同行业之间和跨行业之间的复合性网络化将迅速地得到发展;与此同时,光纤维等制成的高速大容量的数据通讯将得到普及。在家庭生活领域,传真机、录像磁盘等电话以外的多种多样的人用机器将普遍地得到利用。还有,在地区社会中,信息交流将在各个领域的种种情况下积极地开展起来,例如建立信息、通讯体系,以满足振兴产业和教育以及医疗机会均等化等要求。

可以设想,从这些动向出发,2000年时全国总的信息交流量将大约是1984年的3倍。其中,利用电话、电视、数据通讯等电气通讯工具进行的信息交流将增加大约3.1倍,通过邮递、新闻等传输系统进行的信息交流将增加大约1.4倍。在电气通讯工具中,利用电讯、电话、电视等现有工具进行的信息交流仅仅增加大约2.1倍,而通过数据通讯、传真、高清晰度公用天线电视等新的信息、通讯工具进行的信息交流将迅速增加,大约增加2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