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区域经济 > 长江上游经济区一体化发展
专著连载

长江上游经济区一体化发展 总报告 长江上游经济区发展战略研究第三章时间: 2018-11-03信息来源:经济科学出版社 作者:肖金成等著 责编:柳敏 宋涛

三、长江上游经济区的发展思路

长江上游经济区劳动力、水及水能和矿产等资源十分丰富,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具有巨大潜力,但长期由于交通不便,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制约着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长江上游经济区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思路要基于这一地区的产业基础和资源条件,充分发挥资源基础优势,推动该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此外,长江上游地区还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屏障,这一地区的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一定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一)战略定位

1.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

长江上游经济区煤炭资源非常丰富,是国家规划的13个大型煤炭基地之一-云贵川煤炭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家13个大型煤炭基地的规划,云贵川煤炭基地负担向西南、中南供给煤炭,并作为“西电东送”南通道电煤基地。除丰富的煤炭资源外,硫铁矿、盐矿、泥炭、磷矿(含重稀土)、铅锌等矿产资源也比较丰富。这些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都为把长江上游经济区打造成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奠定了重要基础。

2.西部地区资源深加工基地

长江上游经济区已形成了有色金属工业、工程机械制造、化工、轻纺工业、食品饮料等工业基地。这些基地都为长江上游经济区形成西部地区资源深加工基地提供了重要的前提。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要按照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创特色的要求,加快基地建设。

3.辐射西南区域的经济核心区

根据《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时期,四川省将加快内江、自贡、宜宾、泸州等川南地区开发,打造四川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并且要将内江、自贡、宜宾、泸州等八个城市培育为100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城市。《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出加快六盘水、毕节等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也提出要积极把昭通打造成区域性中心城市。这些都是长江上游经济区建设成西南地区重要的经济核心区的重要条件。

4.长江流域重要的生态屏障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加快构建十大生态屏障,长江流域生态屏障位居其列。长江上游经济区在未来的发展重点是突出生态屏障的功能建设,在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和循环发展方面实现率先突破。长江上游地区要在促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方面取得大的进展,从而为长江流域建设生态屏障提高支撑。

(二)战略思路

1.基础先行,航运为先

基础设施建设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而超前性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重要的引导和带动作用。所谓“基础先行”就是根据长江上游经济区发展的实际需要,统筹规划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方面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经济区对内、对外的经济联系;积极推进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区域内水电资源、煤炭资源丰富的优势,尽可能保障区域内外的需求;以防洪安全为前提,进一步搞好长江及岷江、沱江、乌江、赤水河等重要支流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所谓“航运为先”就是要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作用,采取措施提高长江航道通行能力,挖掘重要支流的航运潜能,努力构建发达的内河航运网络,改善港口和工业区的水陆联系,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以此为基础,借鉴国外流域开发的典型经验,统筹考虑长江上游港口城市建设和产业布局,推动长江上游经济区快速崛起。

2.深化合作,共同发展

深化长江上游经济区与成渝、长三角、珠三角和北部湾等其他其他经济区的合作,深化长江上游经济区各城市之间的合作,有助于开展对外贸易,有助于加快交通设施、金融服务、物流联络等方面的一体化建设,也有助于在区域合作中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竞争力强的区域发展新格局,从而实现高山生态保护区和沿江产业带之间的协调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协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3.链群结合,优化结构

“链群结合”就是产业发展一方面要通过延伸产业链,促进产业向纵深方向发展,提高企业的根植性;另一方面,要以工业园区为基础,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获取产业集群效应,加快产业发展。“优化结构”包括优化产业结构和优化空间结构两个方面。“优化产业结构”就是立足长江上游经济区的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相关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优化空间结构”不仅要求调整优化空间结构的各个组成要素,使之达到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最佳要求,而且要调整各组成要素的“配比”和相互关系状态,使之协同发挥最大的整体效应。

4.上下协同,生态共保

“上下协同”就是要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统筹搞好长江上游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在高度重视长江两岸生态环境建设,鼓励和支持长江两岸的城市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和循环发展的同时,要进一步做好长江支流的流域治理、水土保持等工作。“生态共保”就是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在继续开展“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工程”基础上,结合人口和经济活动向长江沿岸集聚的趋势,将水污染防治作为第一要务,通过全面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严格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开展重点河段整治、加强工业和生活污水治理、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措施,实现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为长江上游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