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区域经济 > 我国地区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专著连载

我国地区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内容提要时间: 2019-03-22信息来源:国家计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著  作者:我国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课题组 责编:qgy

内容提要

                                ——1996—2010年我国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构想



一、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和目标


我国地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是由国家的总体经济发展战略尤其是工业布局战略所推动的。从工业布局战略的角度来考察,建国以来,改革开放以来的前30年实施的是“均衡布局战略”,前后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平衡沿海与内地关系为宗旨,以重工业为重点发展产业,以据点式开发为主要方式,国家经济布局的重点。在内地,尤其是中部地带;第二阶段以建设大三线为战略目标,重点发展军工,布局方式以“山、散、洞”为原则在西部地区的面上展开,这一时期的建设客观上加快了我国西部地区的发展步伐。这30年,我国区域经济的组织和运行是以计划经济主导的,垂直关系高度强化,横向联系十分微弱,中心城市的功能不同程度弱化,并向“工业基地”演化,大大削弱了全国整体经济的活力。

改革开放后的15年,实施的是“非均衡布局战略”,标志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政策作了重大的调整。我国生产布局的重点转向东部沿海地区,发展条件比较优越的东部地区特别是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得到高速发展,但是,地区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也逐渐表露出来,主要是地区经济差距迅速拉大,地区分工弱化和产业结构趋同,地区间经济摩擦和利益冲突日趋表面化。这些问题如不及时妥善解决,不仅会影响全国整体效益的提高、加剧基础工业与加工工业的失衡,而且会危及民族团结、社会稳定。

为此,建议国家在制订“九五”和2010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时按照“协调发展战略”来部署地区经济。实行“协调发展战略”,这是我国经济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地区经济必须协调发展,当前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亟待得到妥善处理;处理地区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是国家职能所在,只有我国经济发展到现阶段才有可能、有能力去解决;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要不断探索和研究的课题,在不同的时期应有不同的重点;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设定,要以缩小我国经济与发达国家差距为前提,要以保障全国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为出发点,并且应该是分阶段、有重点地去解决;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标志是实现各地区参与全国经济大循环,全国经济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两个大循环都应该是良性的、健康的。

90年代和21世纪初,我国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应追求如下三个目标:一是地区间分工比较合理,地区间经济联系更为密切,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得到较好发挥;二是国家的区域政策和产业政策在各地区得到较好的体现,既要切实贯彻国家的产业政策,也要促进各地区的综合发展;三是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差距拉大的趋势得到有效的控制,绝对贫困逐渐解决,相对贫困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下努力缩小。总之,地区经济的发展要有利于综合国力的增强,有利于各地区的共同发展,有利于全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


二、地区分工基本思路


地区合理分工是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地区分工的决策是由多个主体承担的,其中包括国家、企业和个人,决策方式包括政策、法规、规划、计划、财政、金融和投资等。在现阶段,国家应在地区合理分工决策中发挥主导作用。

1、我国地区比较优势分析

地区比较优势是地区分工的重要依据。我们认为,地区比较优势实际上是地区对经济活动的吸引力,可将其划分为静态比较优势和动态比较优势。静态比较优势是指自然形成的比较优势,动态比较优势是指可以由人类的经济活动造就出来的比较优势。我国的静态比较优势并不突出,它对于产业布局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有限。从总体上看,静态比较优势主要集中在中、西部,这些地区自然资源储量较丰,是资源指向型产业发展的主要依托;东部地区除石油、水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目前占有较大优势外,其余资源均很贫乏。动态比较优势对于我国地区经济格局的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性日益明显,同静态比较优势禀赋状况相反,东部动态比较优势突出,而中、西部较弱。

2、我国地区分工现状我国地区分工的现状有如下特点:一是改革开放前的纵向型分工格局正在逐渐淡化,即以“资源互补”或“产品互补”为原则实行的不同产业层次的地区分工受到削弱,相同产业或行业内部的地区分工(水平分工)得到加强;二是地区经济封闭倾向、地区产业结构趋向、地区分工弱化的趋势得到抑制;三是协调型分工协作体系正在形成,在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宏观环境下,专业化行业布局和地区比较优势得到较好体现,以资源型、加工型、综合型为分工方式的地区分工格局又重新得到各方认同,并且在发展中得到调整。

3、地区合理分工的指导原则地区合理分工的指导原则有五:一是效率优先和兼顾公平的原则,二是扩大开放和参与国际分工的原则,三是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并重的原则,四是由静态分工可动态分工转移的原则,五是注重分工效益和减少分工成本的原则。

4、我国地区经济合理分工的基本构想我国中近期合理的地区分工体系应由三个层次组成:一是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分工,这是最高层次的分工,是我国分工格局的总体概括;二是跨省区的七大经济区的分工,主要解决生产要素跨省区优化配置和重大工程建设等方面的问题;三是各省区市的分工,这是最基层的分工,是建立多级分工体系的基础。


三、发展各具特色的省级经济


发展各具特色的省级经济是当前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省级政府既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承受者,又是发展省级经济的责任者,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也必须通过省级行政区来解决。因此,应当高度重视省级经济的发展,使其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发挥重要的主体作用。我国各省区市发展条件差异较大,各省区市之间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省级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突出地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外向型经济发展,发展速度最快的省区市,往往也是外向型经济发展最快的省区市;二是乡镇企业的发展在推动省级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非国有制经济的发展,加快了省级经济的发展。省级经济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在各省区市都普遍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的同时,相互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逐渐拉大了。按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看,1979——1992年全国平均为9%,东部的广东、浙江、福建、江苏、山东在13—11%之间,而西部的贵州、宁夏、甘肃、青海在9—6%之间,两者相差4-5个百分点。其中最高最低的省区,相差7—8个百分点。

目前,我国省级经济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处于从属地位的地区经济。随着中央向地方分权,省级政府实际上已经成为左右国民经济的一股强大力量。省级经济的强化,一方面初步改变了过去中央高度集权的局面,避免了由于集权使地区经济乏力的弊端,调动了省级政府的积极性,促进了省级经济的空前发展,而且省级经济的改革经验也为国家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决策依据;另一方面,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重大问题,如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结构失衡和效益低下等问题,也都与省级经济的走向有关。我国省级经济发展模式的抉择,是经济体制改革中不可忽视的重大问题。

按照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我国省级经济的发展,应该是既要发挥省级经济的比较优势,使其参与国内外经济的分工和竞争,又要服从国家发展的全局需要,牺牲某些地区利益,以保障全国整体的利益和效率。在世纪之交的一、二十年,发展我国省级经济的基本思路是:(1)要充分认识到省级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即当前强化省级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得益于各有特色、不同水平的省级经济的发展。但是,强化省级经济毕竟只是我国走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性措施。(2)要把握好经济运行中地区合理分工的问题,以充分发挥各省区市的优势。缺乏区域规划和综合经济区划指导是省级经济中产业结构趋同的重要原因。地区合理分工实际上是整个国民经济效率的问题。(3)要在发展省级经济的同时,处理好省区市间的协调发展问题。在我国进入第二次重化工业发展阶段的今天,把握好各省区市的产业发展方向,更显得尤为重要。(4)省级经济的发展战略,是要选择好有限的目标产业,一般一个省区应该选择5-6个目标产业进行重点开发,以利于达到国际规模,参与国际竞争。在区域上也应该有重点、有中心,加快地区增长极的发展,有利于地区经济的整体发展。(5)要正确处理好省区内部的区域关系,促进省级经济的协调发展。(6)要明确省级政府的职能,实现政府行为的科学化、现代化和法制化。


四、地区经济综合发展


地区经济综合发展是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因此,下述两方面要取得各方面的共识:一是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的目标取向是有所不同的。其作用都是有限的,不可能用一种政策来解决全部问题,更何况两种政策有时也会产生矛盾;二是在运用区域政策加快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应对产业的协调发展予以足够的重视,在运用产业政策解决产业结构失衡问题的同时,应顾及到一些地区性的基本利益。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两种政策的运用力度可以有所不同。

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都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两者都不可偏废,也不能相互取代,而应该相互补充、相互协调。因此,应当使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结合起来,实行双向调控,形成产业发展和地区发展相协调的机制。产业政策区域化和区域政策产业化,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保障,也是促进地区合理分工、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产业政策区域化,是指制定产业政策必须充分考虑发挥地区优势和地区合理分工,避免条块失衡和二元经济。区域政策产业化,是指制定区域政策必须充分考虑产业专业化、高度化和经济规模,避免重复建设和地区壁垒。

协调地区经济综合发展,需要处理好四方面的关系。一是要正确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经济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央的经济权限是逐步下放的趋势,但也时有集中的举措,目前又进入了集中的小周期阶段。中央的权利下放,有利于调动地方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央必要的集权,是建立宏观调控机制的需要,而集权的关键是财政问题。二是要正确处理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就政府而言,主要在指导或引导企业发展、建立和维持经济秩序、限制企业的不正当行为、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等方面加强管理。三是正确处理地区经济发展与企业发展的关系。应把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公司作为地区经济的“增长点”,加强其同地区其他企业的经济或非经济联系;这些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公司的发展要同所在城市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相结合,促进企业与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四是正确处理地区经济综合发展与合理分工的关系,在发展地区专业化部门的同时,要重视非专业化部门的发展,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五、缩小地区差距对策


缩小地区差距是实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任务。我国地区差距主要表现在东中西、城乡、省区市间三个主要方面。目前,我国东中西部人均GNP之比为1:0.57:0.49,人均国民收入之比为1:0.60:0.56。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省区市是东部地区,低于全国平均速度的大都在中西部地区。从差幅上看,城乡差别在西部更为突出。人均城镇居民收入农村居民纯收入之比东、中、西分别为2.93倍、3.09倍和3.82倍。

我国80年代以来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地区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地区发展不平衡、地区结构不平衡和地区文化不平衡三个方面。发展不平衡是由于国家非均衡地区发展战略和相应的投资倾斜,以及区域政策优惠;结构不平衡主要是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基础结构上的差异;文化不平衡在于劳动力素质和思想观念、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差异。

缩小地区差距的基本思路。在指导思想方面首先要承认地区差距在短期内难以消除的现实,在一定时期内差距继续扩大仍是不可避免的,缩小地区差距是一项长期的、需要认真对待的任务。在目标选择方面,建议:(1)适当调控地区间差距拉大的速度,90年代至21世纪初,东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高于中西部地区的幅度不应大于80年代以来的幅度。(2)在本世纪内消除绝对贫困,解决目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如果仍有绝对贫困存在,那么就不能说是实现了地区经济协调发展。(3)2000年以后,国家要加大对地区发展的调控力度,逐步缩小地区间的相对差距和绝对差距。

关于缩小沿海与内地差距,具体有十大对策措施:一是要创造中西部地区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二是要实施有利于带动中部、西部地区的开放战略;三是要在中西部地区明确一批国家重点支持的经济核心区,作为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四是要进一步搞好三线企业调整与改造,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的腾飞;五是要加快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及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六是要增加投入,支持中、西部地区的农业发展;七是要加强交通运输大通道的建设促进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协调发展、共同繁荣;八是要进一步加强对中、西部贫困地区的扶持;九是要实施东西联姻,对口支援,互惠互利,共同富裕;十是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现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