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西部大开发 >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理论基础和实施对策
专著连载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理论基础和实施对策 总论篇 一时间: 2019-05-06信息来源:课题组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2年12月第一版 作者:徐国弟 陈玉莲 主编 责编:qgy 陈国平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理论基础和实施对策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我国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而采取的重大措施,也为我国参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提供战略准备;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也是我国现阶段区域政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集中体现。西部大开发,不仅关系到我国西部地区,而且也关系到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因而是一项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世纪工程,在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将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一、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意义和理论基础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质是要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改革开放,其根本目的是要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保持社会的稳定和民族的团结,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一)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重大意义

1.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1999年6月,江泽民同志先后在中央扶贫工作会议、西北五省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上指出:“现在,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步伐的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在继续加快东部沿海地区发展的同时,必须不失时机地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加快开发西部地区,是全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大思路。”1999年11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不失时机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直接关系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关系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边防巩固,关系到东西部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在这前后,中央领导同志还分别就西部大开发问题作了重要讲话。2000年3月,江泽民同志在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分别在青海、甘肃代表团的会议上,进一步明确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目的,即“就是要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逐步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全面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并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党中央根据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作出的重大决策,对于面向新世纪、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具有重大意义。”与此同时,朱镕基同志强调,“我们一定要按照江泽民总书记近年来多次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站在现代化建设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高度,统一思想认识,不失时机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2000年3月,朱镕基同志在九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还就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要集中力量抓好几个方面的工作,提出了具体部署的意见。

2.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通过学习和思考,我们认为中央作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宏观背景有五:一是我国地区差距不断扩大,而且主要是在近10年来拉大的。按人均GDP来说,西部12省区市为全国平均值的比例,已由1990年的70%左右变为20001年的60%左右,下降了10个百分点;如果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2000年的人均GDP仅为东部地区的三分之一。工是全国生态环境日趋严峻。1998年,长江洪水灾害是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特别是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集中体现,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三是国家战略后方的建设,提到了议事日程。近年来国际上的地区冲突表明,民族团结和建设国家强大的战略后方,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稳定。四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机遇与挑战并存,增强趋利避害和抗御风险的能力,是包括西部地区在内全国都要早作准备的任务。五是我国整体经济实力大为提高,基本的工农业产品总量已基本平衡或有所余富,国家已有一定的能力支持西部地区加快发展。

因此,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途径;二是调整地区经济结构,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迫切要求;三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客观需要;四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根本措施;五是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必然选择;六是实现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全的战略举措。

3.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已有良好的开局。2000年,是国家正式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头一年,2001年又是国家实施“十五”计划的头一年,两年多来国家政策西倾明显,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是为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大的推动力,2000年西部12省区市国内生产总值比1999年增长了8.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比上年增长15%,所占全国投资的比重也由1999年的18.17%提高到18.56%。二是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开工或加快了建设,其中包括2000年西部大开发中交通、能源、水利、环境、资源和教育方面的十大标志性工程;2001年新开工的十二大工程的总投资达3000亿元,其中包括青藏铁路、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公路国道主干线、江河上游水利枢纽、科技教育特色农业、中心城市基础设施等事关西部开发全局的重点工程。三是加大了财政投入力度,如在国债资金使用上向西部地区倾斜、加大了中央财政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中央财政在支持西部国有企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鼓励和引导国内外民间资本和企业资本到西部投资开发方面采取了有力措施,实行了税收优惠政策,保证了西部地区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四是西部各省区市经济特色的目标已初步明确,并出现了一些经济发展的亮点:重庆要建设成为长江止游的经济中心和西部制造业中心、国际制造业转移基地;四川要建设成为西部经济强省,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贵州要建设成为西南重要的工业基地和交通通道;云南要成为民族文化大省和旅游经济强省,西南国际大通道;西藏要发展雪域高原特色经济和建设国际旅游胜地;陕西则要建设成为西部经济强省和科研基地;甘肃的目标是建设成为西部重要的工业省和旅游大省、原材料基地;青海要建成生态大省,发展“源头经济”、“盐湖经济”和“旅游经济;宁夏的目标是要建设成为山川秀美和“小富”、“小而强”的民族自治区;新重要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人民安定、民族团结、山河秀美的边境省区;内蒙古要成为北方生态屏障和生态经济省区;广西要成为西南出海大通道,特色经济大区。沟此同时,城市经济亮点闪烁,如西部硅谷一成都、中国科学城一绵阳、中国新兴软件产业基地一西安、西部农业科技园——杨凌、西部工业重镇——兰州、中国乳都——呼和浩特、西南绿城——南宁、中国旅游城市——昆明和西南重要的工业基地——贵阳,等等。五是国内、国际投资西进,已形成良好的态势。近两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有《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国发【2000】33号),国务院西部开发办会同有关部门颁发的《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2001年8月2日)等,在这些政策的引导下,增强了国内外投资者西进的信心,也明确了投资的方向,投资逐步聚焦在农业、林业、水利、交通、能源、环保、矿产、旅游、市政公用建设以及服务贸易等领域,呈现出多元、稳步、持续发展的特点。

(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理论基础

区域开发的动力,一是由于产业发展和企业布局能够获得大利益的区位,二是来自落后地区和萧条地区的较快发展,从而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从理论上来说,前者的市场作用明显,而后者则往往是在政府扶持下,使落后地区和萧条地区能够释放出比较优势的潜能。政府的扶持,一定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否则是不可能达到预期目的。

1.国外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概述。一般认为,经济活动是连续的、可细分的,不存在间断的空白点;这是以生产要素具有完全流动性的假设得出的结论,也就是区域间的价格、成本和收入的差异都会因要素的自由流动而消失。而实践证明,自然资源禀赋和自然条件的区域差异是显而易见的,而且自然资源的禀赋状况和自然条件的优劣,对于某些资源指向型产业和受自然资源的禀赋状况和自然条件约束较强的产业的布局有时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经济活动还具有不完全可分性,这是导致规模经济效益和集聚效益的主要原因之一,从而使经济活动趋向于在条件较好的点上集中而不是均匀或随机分布。此外,商品和要素的流动都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起到了强化空间因素的作用。长期以来,主流经济学家们不赞成把世界人为地划分为区域的经济。他们认为,过多地强调区域合作关系可能对贸易造成新的扭曲。因此,除了上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关税同盟理论外,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几十年来进展不大。近年来,全球经济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各国纷纷调整包括区域政策在内的整个经济政策,以适应新的国际经济环境,新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也正在孕育之中。

(1)区域发展战略方面,主要有平衡发展战略和不平衡发展战略两种理论。前者有代表性的是罗森坦一罗丹的大推进理论和纳克斯的平衡发展理论。后者则是以赫希曼为代表的不平衡发展理论。

——大推进理论的核心,一是主张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初期应将其全部投资的30%—40%集中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以取得巨本的外部经济效果,为其他投资创造更多的机会;二是在经济发展之初,不应将投资重点放在重工业部门,而应首先放到有相互联系的轻工业部门及其他产业部门,通过贸易来获得重工业产品。

——平衡发展理论认为,落后国家存在供给不足和需求不足两个恶性循环,因此必须同时在较大的范围内对各个工业部门进行投资,以避免供给不足和弥补需求不足的问题,这种理论与“推进”理论相似。

——不平衡发展战略,强调应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重点部门和重点地区,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较快地增加区域的经济总量,然后利用其发展而产生的波及效应来带动其他部门和地区的发展,最后实现整个地区经济活动的高涨。

(2)区域开发方面,主要有增长极理论和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

——增长极理论是法国佩鲁首先提出的。他认为,空间发展以及部门发展的基本事实是“增长并不会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们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和增长极上,然后沿着多种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造成不同的最终影响”。增长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支配效应、乘数效应和极化与扩散效应体现的。这种理论被应用于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缓解大城市地区过度集中的压力和加快城市腹地的经济发展。应该指出的是,增长极的建立是要有必要的区域条件的,增长极的繁衍将是循序渐进的。

——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是前苏联舒利金于1925年最早提出的。它的内涵是“具有功能联系并按比例发展专业化生产的经济效益共同体”,它是根据某一地区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按照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把建立专门化部门与建立为之服务的辅助性部门及其基础设施有机地结合起来的综合发展地区经济的形式。这种理论实际上是“大推进”理论的一种形式。

(3)区域分工方面,主要有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等。

——绝对优势理论,是斯密提出的。他认为,各个国家或地区都有生产条件上的某种绝对优势,如果利用各自的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通过贸易进行交换,会使各地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得到有效的利用。

——比较优势理论,是李嘉图对斯密理论的发展。他认为,决定分工的基础是比较优势而非绝对优势。各个地区利用其相对有利的条件和出口相对有优势的产品,进口相对优势差的产品,从而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使贸易双方都能获得较大的利益。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是奥林把价格理论同一般均衡区位论结合起来提出的。他认为,每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要素禀赋不同,若不考虑需求因素的影响,利用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进行生产就可以处于有利地位,因此各地应利用其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进行生产,形成合理的分工、贸易体系。这种理论补充了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的理论,是西方现代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

由于以上理论都有缺陷,因此又有不少学者提出了诸如动态比较利益、比较优势转移的阶段等区域分工理论。

(4)区域差距变动方面,主要有累积因果理论、中心一一外围理论。

——累积因果理论,是在缪尔达尔的循环与累积因果原理的基础上,由卡尔等人提出的。他们认为地区经济发展不可能同时推进并均匀扩散,市场的作用力一般趋向于强化而不是减轻区域间的不平衡,即:如果某些地区由于初始的优势而比别的地区趋前发展,凭借既得优势,这些地区就会继续超前发展。与此同时,将产生两种相反的效应:一个是回波效应(极化效应),即发达地区对周围地区资金和劳动力的吸引,使这些要素加速向发达地区流动,并导致落后地区的进一步衰退;另一个是扩散效应(涓滴效应),即资金和技术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流动,促进落后地区发展。一般的情况是,回波效应远大于扩散效应,这是造成区域经济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但从长期来看,扩散效应将会超过回波效应,从而缩小地区差异,并被威尔逊证实的所谓倒“U”字型相关规律:即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随着经济的增长,区域之间的差距逐渐扩大,然后大体上保持稳定,在进入成熟增长阶段以后,区域差距将随着经济的增长而逐渐下降,而这种变动是由于劳动力、资金、国家政策和链锁效应四种因素综合作用而实现的。为了缩短地区差距缩小的周期,并避免由于地区差距带来的社会问题,必须要有政府的强有力干预。

——中心外围理论,是由弗里德曼提出的。他认为应从更广泛的领域来研究区际不平等的问题,即外围(落后地区)相对于中心(发达地区)实际上处于一种“殖民地”的地位,依附中心而缺乏经济自主,技术、资本和信息等促进经济发展的因素均产生和集中于中心区,从而出现了空间上的二元化,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强化。然而,政府的作用和区际人口的迁移将促进要素的扩散并影响投资和资源配置格局,最终使得区域间的差异呈逐渐缩小的趋势。随着市场的扩大、交通条件的改善、观念的更新、城市的大,中心与外围的界限会逐渐消失,并逐渐向一体化方向发展。一体化的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即一是缺乏等级结构的独立地区中心——前工业社会阶段;二是出现单个的强有力的中心——工业化初期阶段;三是形成单个全国性中心和外围地区强有力的次中心,进而由于投资向更多的具有战略区位的次级中心地带集中,简单的中心——外围结构逐渐变为多中心结构,全国的外围地区为大城市间的外围地区所取代;四是建立在功能上相互依赖的城市等级体系,大城市间外围地带逐渐被卷入附近的大城市经济活动中,从而最终实现地域组织的主要目标,即全国一体化、布局高效益、增长潜力最大化,以及区域差距最小化。

2.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改革开放前的30年,我国资源的空间配置主要是由中央政府的行政手段决定的,地方利益的主体不明显。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逐步得到重视,并越来越强化,地方利益的主体地位逐步凸显。我国区域经济理论在思想方法上以“生产力决定论”为其特征的,在理论结构上,以不平衡发展理论和区域分工理论为其支柱。不平衡发展理论中尤以梯度推移理论最为引人注目,其次是源于增长理论的点轴开发理论,此外还有地区发展阶段理论、地区主导理论城市中心论,等等。

(1)梯度推移理论。这一理论实际上在不平衡发展理论体系中最具代表性,在上世纪70、80年代被引入到我国生产力总体布局中。根据这一理论,“七五”期间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并在“七五”计划中明确要“在发展上呈现逐步由东向西推进的客观趋势”,“‘七五’期间以至90年代,要加速东部沿海地带的发展,同时把能源、原材料建设的重点放到中部,并积极做好进一步开发西部地带的准备。”1988年9月,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进一步阐明了我国区域发展的方针:即“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77~278页)“九五”计划,国家把“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之一,并明确了从“九五”’开始,要更加重视支持内地的发展,实施有利于缓解差距扩大趋势的政策,并逐步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朝着缩小差距的方向努力。”“十五”计划正式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合理调整地区经济布局,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2)优区位开发与点——轴开发理论。这一理论的渊源是年长极理论,与梯度推移理论的主要区别在于梯度推移理论强调的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应作为区域发展重点,而优区位开发与点——轴开发理论则强调经济发展条件优势强的地区要作为发展重点。在我国实践中,梯度推移理论主要用于宏观生产力布局方面,而优区位开发与点——轴理论则更多地用于中观生产力布局方面。我国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实施的有选择的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对外开放地区政策,可以认为是优区位开发与点——轴开发理论的应用。

(3)其他区域发展理论。区域分工理论,是各地区发展有优势的产业,从而达到扬长避短,实现规模经济和提高经济效率地区发展阶段理论,是出于地区发展如同生命有机体一样,也要经历不同的阶段,对处于不同阶段的地区,应采用不同的区域开发模式(点状、线状、网络状)和选择不同的主导产业(资源开发型或劳动密集型或资本、技术密集型);地区主导产业理论,即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应以其所处的发展阶段为基础,以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同时又承担上一级区域分工为准则,构筑以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为核心、以关联产业相配套、以基础产业作保障的产业体系;城市中心理论,是由于城市是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信息中心,以城市为中心来组织管理经济有利于地区经济发展,有利于城乡一体化。

(三)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理论创新

建国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建设和开发的实践,先是依据均衡发展的理论,而后又是遵循了非均衡发展理论走过来的,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实际上是运用了有中国特色的梯度推移理论和优区位开发与点——轴开发理论,成功地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第一步和第二步战略目标,促进了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为我们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提供了新鲜的经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既是我国新世纪的伟大使命,也是我国地区开发的战略创新、理论创新。

1.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的提出。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用邓小平理论观察当今世界、观察当代中国,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形成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成果。在地区开发方面,特别是在缩小地区差距方面,中央制定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方针、政策,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决策,并具体阐明了东中西三大地区协调发展的相互关系和具体方针:即在“十五”计划中提出了推进西部大开发“要从实际出发,积极进取、量力而行,统筹规划、科学论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加快中部地区发展要“充分发挥中部地区承东启西、纵贯南北的区位优势和综合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步伐,提高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提高东部地区的发展水平”,“要在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中继续走在前列,有条件的地方争取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并提出了“要打破行政分割,重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地区经济关系”,“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的总目标。这对于正确处理今后一个时期地区间的相互关系和加快各地区的共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的基本点。协调发展理论是对均衡发展、非均衡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创新。其基本点可表述为:地区间的分工应建立在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国家和地方应积极支持和促成这种分工的形成,合理调整地区经济布局;国家对地区的倾斜政策与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地区的优势有机结合,即对重点发展地区的优势产业或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进行倾斜;国家在支持条件较好地区发展的同时,也要重视落后地区的发展,将地区差距控制在社会能够承受的范围内,缩小地区差距包括经济差距、社会差距和环境差距三个方面;国民经济发展要形成两大循环,即国内各地区之间以及我国与世界经济之间的循环通两个循环都应该是健康的、良性的和可持续发展的。

3.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的若干理论问题。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基础理论是协调发展论,然而尚有若干理论问题需要;一步研究。

(1)缩小地区差距的理论问题。这方面首先要明确的是“地区”的界定、“差距”的测定,其次才是如何“缩小”的问题。有人接出以省区市为地区单位和人均GDP来衡量差距大小,虽然方法出较简单,而且便于实际操作,但是是否能够真正反映我国的地区差距还有不同看法,因为地区差距不仅包括经济增长方面的差距,还应包括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差距,更何况人均GDP的增长也可以通过重复建设、牺牲环境等手段来达到,而且自然灾害、资产的无形消耗等因素也难以计人。这些问题应该继续深入研究。

(2)制度创新的理论问题。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滞后、制度创新的活力不足。目前我国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在经济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方面的差异很大,而且由于这个原因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很明显。由于历史的原因、发展阶段的原因和社会、自然条件的原因,开发西部的理论特别是制度创新方面的理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总之,这方面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如西部地区的资源能否成为参与西部开发的资本,西部非公有制经济能否通过制度创新有突破性进展,西部地区如何通过制度创新创造一个资本高回报率的环境,等等。

(3)省域经济发展的理论问题。我国西部地区省级行政区的面积大多很大,平均有几十万平方公里,人口也较多,其中有8个省区市的人口在2000~8000万之间,其经济部门也比较齐全,然而经济规模却相对小得多,因此西部省域经济的发展在模式上应该与东部地区有所不同,如何加快西部省域经济的发展、如何进一步发挥西部省级政府的积极性,出台一些有利于西部省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值得在理论上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