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西部大开发 >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理论基础和实施对策
专著连载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理论基础和实施对策 总论篇 三时间: 2019-05-06信息来源:课题组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2年12月第一版 作者:徐国弟 陈玉莲 主编 责编:qgy 陈国平

三、西部大开发切入点的宏观思考


开发西部是一项功在当代福及千秋的世纪性工程,其艰巨性、复杂性已为世人共识,而要想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关键是要明确重点、选准切入点和拉住牛鼻子。这方面的理论和实践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一)开发西部切入点的不同主张我国理论界、学术界,对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切入点有不同的认识和建议,具有代表性的主张大体有三种:一是开发西部要以发展城市经济为切人点;二是仍应将资源开发作为西部大开发的切入点;三是西部大开发要以开发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为切入点。三种主张的依据和理由如下:

1.开发西部要以发展城市经济为切入点。国家信息中心的研究报告认为:近年来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主要是以GDP增长和人均GDP水平等指标来衡量的,而GDP主要是依靠城市经济来创造的。按1998年底全国231个地级以上市实现的GDP来分析,这些城市的GDP总量占全国44%的比重,而人均GDP大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3倍;按地区来分,这些城市实现的GDP东、中、西三大地区分别占64%、23.36%、12.64%。该报告还认为,发展城市经济是改善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最佳切入点,为西部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不应局限于村村通公路的低水平要求,而应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与高级化。总之,西部大开发不可能也不应该是在现有人口分布、现有城乡状态下的就地开发,而是需要一个与城市扩张相适应的移民高潮和城市建设高潮。发展城市经济不仅可以提高资源集中与优化资源程度和人口聚集程度,提高工业化水平,而且也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带头地区和有效提高西部地区人均收入人、扩大就业的重要途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陈准认为:西部发展滞后的关键,是由于缺乏带动经济增长的要素聚集点——城市,因此西部开发重在城市经济。他还认为,要解决西部大开发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以及与农业结构调整之间矛盾的切入点,也是要发展城市经济。

2.西部开发仍应将资源开发作为切入点。中国科学院中国区市经济区域发展问题研究组,于2001年3月提出的《2000年中国区域发展报告》指出,西部大开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宏伟工程。从“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看,国家仍是将西部优势资源的开发作为西部大开发的切人点。这些工程的建设,在西部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移、密切东西部合作方面,无疑将发挥积极的作用。该报告同时指出资源开发工程的建设,对于西部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却是有限的。另外,也有专家指出,发展西部旅游业和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资源导向性很强的产业。西部不少省区提出的以资源开发为重点的发展规划,已经或正在发挥加快全省(区、市)经济的作用。可以说,西部地区各省区的经济是以资源为主导的。例如,云南省选择的烟草、生物、旅游、矿产和水电五大支柱产业,都是以优势资源为基础的;新疆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特色工业和特色旅游业,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的战略也取得了很好的效益。

3.西部大开发要以人力资源和实施“人本”战略为切入点。不少学者认为,我国东西差距突出反映在东西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游的差距上,因此西部大开发要以此为切入点,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差距问题。胡鞍钢的研究,得出了“西部人均综合知识发展水平仅当于东部35%”的结论。他认为,这是东西差距的关键。因此,他提出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和未来发展方向,应由以往开发自然资源为主转向开发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使知识要素成为促进西部地区发展最重要的要素,同时成为推动改革、促进社会转型最重要能因素。王延中提出,西部地区要从“物本”转向“人本”。他指出,西部开发的历史实践说明,仅仅依靠开发当地的自然资源,无法富裕西部的百姓。必须重视与开发西部的人力资源,才能使西部的人民成为开发的主体与真正的受益者。他鉴于西部地区财力的局限性及人力资本短缺的客观现实,提出西部大开发的“人本”战略;即:国家对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的投资,应当成为国家西部开发战略的重点与核心内容;国家对西部投资重点应逐步从对物的投资转向对人的投资,从资源开发、能源项目建设转向投资于教育、卫生、计划生育、农村供水和供电,从对资本密集型的大项目投资转向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减少农村贫困人日,扩大知识获取、传播、交流与运用的能力。

以上三种意见都是建设性的,而且是分别从经济资源、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三个角度提出来的具体构想。应该说,都很值得各有关决策部门、企业界的重视。但是,这些意见也都还有值得进一步探讨的地方。

(二)开发西部切入点的定位

从以上意见来分析,有关方面和专家之所以探讨开发西部的切入点问题,是设想寻找一条解决西部问题的捷径,或者是想牵住加快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牛鼻子”,只要找准了切人点,就可以有纲举目张的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当然,有的专家是设想通过切入点的讨论,梳理出西部大开发的重点所在。总之,对于切入点的讨论,可以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因此,对切入点要给予一个科学的定位。

1.地区开发切入点的界定。我们认为,地区开发的切入点,应该是整个地区开发的矛盾集中点和资源聚集地;通过对切入点进行的开发活动,将有助于地区经济、社会、环境的协同发展。切人点应该是地区开发的纲,是具有战略性、全局性、持续性性质的重点开发领域和重点区域。切入点可以分为四种类型:一是空间的,如沿海、沿江、沿边地区或农村、城乡结合部等等;二是产业的,可以是农业、工业或服务业等等;三是要素类的,如科技、人才土地、矿产、资本、信息等等;四是管理类的,如体制、机制、法制等等。每种类型中还可进一步细分,如城市可分为大、中、小城市,服务业可分为交通运输、金融贸易、旅游业等等。由于各地区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的特点,因此特定地区开发的切入点选择,应该因地宜,而且可以有一个或若干个切入点,切入点也可以有主切人点和次切入点。

2.开发西部的切入点选择。我们建议,西部开发的切入点应该围绕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这条主线来确定。也就是说,要把调整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地区结构和城乡结构结合起来考虑切入点的问题。由于西部地区差异较大,西南与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产业结构和工业化、城市化程度差异都较大,各省区市间、各省区市内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切入点的选择都应该是有所不同的。从西部12省区市的总体来看,我们设想开发的切入点如下:

切入点之一: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三农”问题,即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和繁荣农村经济是我国西部地区最大的问题。首先,我国东西差距集中体现在“三农”上。其次西部大开发的重点任务,如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防沙治沙、天然草原的恢复与建设、水土流失治理);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如农牧业资源开发及深加工、旅游业、水利水电建设和开发;优先发展科技教育、加快人才培养;以及深化改革、切实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等,都是与“三农”问题直接有关或间接有关的。第三,西部农业包括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的市场前景是很大的,还有林业、牧业都有很大的潜在优势,只要在“特”字上做好文章,西部今后一个时期的农、林、牧业就有可能成为西部经济的第一增长点。第四,我国少老边特地区的居民,有三分之二以上就是西部的农民,面广量大,是西部大开发中最应受益的群体。第五,西部农村在很大程度上是自给型的经济,只有西部农村经济迈向商品型、市场型的结构,西部农村工业、农民消费需求才可能得到加快发展,城镇的发展也才会有基础。我们还认为,西部地区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浪潮尚在孕育之中,而“三农”问题又是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基础,因此要加紧时机,重视“三农”问题。

切入点之二:城市经济特别是省会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经济。城市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也是带动经济发展的要素聚集点、辐射源。我国西部地区的省会、首府城市,从总体上来说是大而不强,以省会、首府城市为中心的经济核心区,大多数也未真正具备能够带动全省、全区经济发展的实力。实践证明,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和服务功能的作用范围总是有限的,像上海、北京、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其对周围地区辐射带动的综合有效的作用半径也在200公里以内。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各省的高速发展,是与其第二、第三位中心城市的迅速崛起分不开的。西部地区各省区的二、三位中心城市都太小、太弱,甚至在规模上还都是中小城市。如四川省虽然有成都市这样的中心城市,但是由于缺少较强的二、兰位中心城市的支撑,在带动川西、川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仍然是无能为力或作用力相当弱的。因此,西部开发要把城市经济、特别是一二三位的城市经济作为切入点,做大、做强。

切入点之三:资源经济。西部地区的产业、城市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体系,是依托资源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从发展看,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和经济发展的很大程度,西部地区将依靠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来发展经济。需要指出的是,西部地区把发展资源经济作为开发的切入点之一,必须改变传统的观念,即不是有啥开啥,有啥卖啥,而是要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合理开发,并在开发中注意保护资源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资源开发要与资源的深加工结合起来,尽可能使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增加资源的附加值,增加就业岗位,就地消化剩余的劳动力资源。西部地区的生物资源、旅游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气候资源等,不仅要成为西部地区的经济优势,而且要在政策上支持资源成为资本,成为西部地区的原始积累和循环经济的要素资源。例如,目前西部地区的矿产资源、水能资源、土地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实际上是中央所有、部门所有,当地政府或居民享有的使用权,一旦国家需要,就将无偿征用,或仅仅给予一些象征性的补偿。西部地区的资源,西部地区如果能够享有优先开发权或西部省级政府享有国有资源的法人代表权,就会更好地调动西部地区各级政府和居民开发资源的积极性。如水能资源的开发,允许当地政府把水能资源和工程用地作为资本,投入到工程项目中去成为建设项目的一大股东。至于移民、搬迁等的费用可以由地方自行解决,或将拥有股份的一部分兑现后由地方政府自行安排;也可以由企业来全盘解决有关的移民、搬迁和就业的问题。这一间题值得进一步研究。

有关科技教育、改革开放等问题可以说是西部开发的基础,也是今后始终要坚持的方针;而以人为本则是西部开发的出发点,也是开发西部的归宿。开发西部要靠人,开发西部要为人,这就是以人为本。开发西部一定要有好的项目,有了好的项目就会有好的回报,有了好的回报就一定会有相应的投资、认才、技术和信息向西部集聚。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选择开发西部的切入点就是选择西部开发的好项目。

(三)西部开发项目(领域)的选择

开发项目(领域)的选择,应坚持有市场前景、可以做大做强能够持续发展和多数人受益等四项原则。“十五”和今后一段时期,西部地区开发的好项目(领域),初步设想如下:

1.在“三农”方面。可以选择特色农业、特色畜牧业、中华药业、特色水果业,并在能矿工业、食品工业、旅游业等领域进行拓展,形成富有活力的西部特色农村经济。在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方面,应有突破性的进展,如退耕还林还草、防治水土流失和石漠化工程、水资源开发和节水工程。在城镇毗邻地区,应发展城郊型衣业。

2.在城市经济方面。西部城市经济要根植于西部文化、资源和区域之中,一方面要加快发展中心城市服务型经济,如商贸、金融、科技、交通运输、通信、都市旅游业等,并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和提升辐射地区工农业科技水平作出贡献;另一方面,要选择区位适当、实力较强的城市,作为东部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外商投资的“特区”和“开发区”,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区域化、全国化、全球化进程。&

3.在资源经济方面。要加快西部石油、天然气和其他优势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力度,进一步搞好水能、水利资源的开发建设,特别是要加快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的进程;土地资源的功能复原、整理工程也要提到重要议事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