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西部大开发 >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理论基础和实施对策
专著连载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理论基础和实施对策 地区篇 贵州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发展战略研究(上)时间: 2019-06-09信息来源:课题组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2年12月第一版  作者:徐国弟 陈玉莲 主编 贵州省发展计划委员会经济研究所 责编: qgy 陈国平

增长极理论认为,增长并非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个能够产生吸收和扩散作用的具有强大活力的经济中心——上,它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护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影响;增长极将作为以拥有推进型产业的复合体的城镇出现顺际主就是在城市配置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通过最有效地规划配置增长极并通过其推进工业的机制;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成为可能。把增长极理论应用到经济发展战略上即形成增长极发展战略,它要求把有限的稀缺资源配置在具有较大乘数效应、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点”上。这些“点”往往是原有经济技术水平较高或地理位置优越且自然资源丰富的各级城镇。通过重点产业和重点城镇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实现以点带面、重点突破、最终共同发展的战略目的。这一战略在国外广泛地应用于解决各种不同的区域发展与规划问题尤其是解决各种落后地区的发展,在国内也被运用于区域经济发展,并且取得了较大的成功。

 

一、增长极开发战略提出的背景

 

(一)提出增长极开发战略的环境背景

根据中央统一部署及相关政策,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以西都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治理、特色经济产业和科技与教育发展为童点。但是,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西部大开发虽然会从许多方面帮助贵州在内的西部,但它不是“输血战略”、“扶贫战略”,而是一个以市场经济机制为基础的经济开发战略,而且,它是面向全部西部12省区而实施的,这就使贵州首先面临着西部的区域竞争,共同争夺国家对西部的各种投人与来自国际市场和国内东中部企业对西部的各种投入,区域环境竞争力的高低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最重要条件之一;同时,由于西部开发的主体将是企业,市场机制将在西部开发中发挥重要的基础作用和支配作用,因此,贵州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各种机遇将面临着巨大的市场竞争力挑战;中国加入WTO,使西部大开发进入一种大开放的背景中,贵州必须面对来自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巨大挑战。在这种背景和环境下,如何正确认识贵州在西部开发中客观存在的各种制约因素与比较优势,准确定位,选择积极的发展战略,便成为贵州发展中极为重要而现实的课题。

 

(二)贵州在西部大开发中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

贵州在西部大开发中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包括两个层面:宏观与微观。从微观层面看,熟练劳动力与各种专业人才、资本水平和融资能力、地方政府财力水平、各种基础设施状况、生态环境状况、企业经营管理体制等等都从不同程度上制约着贵州的经济开发;从宏观层面看,以多数地区尤其是农村经济的严重落后为特征的区域经济严重不平衡、贵州区域环境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低弱、相对贫困问题严重等等都是最突出的制约因素,此外,宏观发展环境(外部环境)尤其是贸易和投资环境、产业发展体制等等也很重要,但不是贵州所能左右的。

1.农民和农村的相对贫困问题。在贵州,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问题最集中地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城市与乡村之间,一是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与非民族地区及非贫困地区之间,两者的交点是以相对贫困问题严重为特征的农民和农村问题。因此,从相当程度上,我们可以说农民和农村的相对贫困问题是贵州在西部大开发中最大的宏观障碍。

(1)城乡经济差距。它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城市与非城市之间的比较;二是农村与城镇之间的比较;三是城市区域内的城乡问题。

城市区域与非城市区域的比较:生产、贸易和投资等经济活动主要集中在城市区域,城市以非农经济为支柱、非城市区域以农业经济为支柱。1999年全省共有各类城市13个,年末人口占全省的47.1%,城镇化水平(非农业人口比重)为22.4%,GDP、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旅客运量、货物运量、邮电业务总量等总量指标占全省的73%—8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总量指标占全省的2/3;非城市区域城镇化水平(非农业人口比重)只有7%,上述7个总量指标的人均水平只相当于城市区域的10.7%—46.4%,其中人均GDP指标相当于30.5%。从产业结构看,城乡之间体现了两种泾渭分明的生产方式:城市区域以非农产业为主、非城市区域以农业为主;在GDP中一、二、三产业所占份额城市区域分别为22.8%、44.1%、33.1%,但非城市区域分别为47.8%、21.6%、30.6%,农业将近占一半。

农村与城镇的比较:农村人口(农民)与城镇居民(非农业居民)综合收入比差距极大,农民相对贫困问题严重。1999年全省乡村人口占77%左右,农业人口仍高达85.7%,农民与城镇居民的收入比为1:3.62、消费水平比为1:3.97、储蓄水平比为1:24.69,在这些比值的背后,农民的相对贫困特征显著:其人均储蓄水平只有201.2元、人均纯收入仅1363元,而且还有10%的人口仍未摆脱绝对贫困。农村与城镇之间的差距显著地反映了贵州目前浓厚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这不仅体现在人口分布上而且显著地体现在就业结构上:1999年农村从业人员中82.3%的劳动力集中在农业、城镇98%的劳动力集中在非农产业上。

城市区域城市化水平低,经济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区内城乡差距依然巨大。虽然通过撤地改市、撤县设市、撤乡建镇而增加了我省城市和城镇的总量规规模,但是并没有能政变问题的实质,城乡差距与城镇化,主要表现在:第一城市规模小、功能不完善。除贵阳市外,全省其余12个城市中只有安顺市和遵义市的中心城区人口达到中等城市规模,包括6个地州所在地城市在内仍是小城市规模。第二,总体经济水平低,1999年除贵阳市人均GDP7232元外,其余12个城市人均GDP与包括农村人口在内的全国平均水平(6534元)相距较大,其中:只有4个城市(凯里市、福泉市、清镇市、赤水市)接近或达到4000—4700元,其余8个城市在3000元以下。第三,城市区域的城市化水平低。从人口分布看,1999年13个城市的非农业人口比重平均只有22.4%,其中只有贵阳市(45%)超过40%、凯里市、都匀市超过30%,除铜仁市、安顺市、清镇市、赤水市外的其余.5个城市在20%以下。第四,城市区域内部城乡差距依然极大,这不仅因为农民是主要的人口群(占城市区域人口78%),而且主要是农民收入水平低一—1999年凯里市、福泉市等多数中小城市农民人均纯收人只有1450元左右,虽然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3以上。

(2)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贫困地区主要集中在民族地区,民族地区以农村为主体、农业为支柱,与全省平均经济水平有很大差距。

民族地区与全省平均经济水平的差距。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贵州的总体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1999年全省民族地方区域面积占全省的56.8%、年末总人口占39.8%,城镇化水平(非农业人口比重)仅9.3%,农村从业人员中83%集中在农业(三个自治州统计)。民族地区经济很落后,1999年民族自治地方人均GDP为1888.9元、城乡居民人均储蓄为78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00元左右,其中11个自治县中除玉屏县外均在1300元以下,8个县在1200元以下,分别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76.3%、60%、95%。因此,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水平将可以大大推动贵州的经济发展。

贫困地区与全省平均经济水平的差距。贫困地区的是贵州总体发展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主要组成部分。全省48个贫困县有36个分布在民族自治地方(州、县),到目前为止,贫困县均已基本脱贫,但少数乡村的绝对贫困很严重,大多数乡村相对贫困问题很突出。1999年,48个贫困县区域面积占全省的63.3%、年末总人口占53.4%(其中绝对贫困人口仍占近10%),但GDP、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地方财敢收查财政收支、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城乡居民储蓄余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9个指标总量水平均在全省同指标的32%以下,其中除GDP外的8个指标在全省的24%以下,上述9个指标人均水平只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62%以下,其中除人均GDP外的8个指标在全省的45%以下,农民相对贫困问题更加严重。1999年除息烽、凤冈、安龙、三穗等四县外,其余44个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贫困县28.8%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000元以下(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7%)。

综上所述,农民问题是贵州城乡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其基本成因大致上有几个企方面:一是从制度性障碍看,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口户籍政策不仅限制了农民向城市的转移,使过剩劳动力滞留在农村,而具在教育等方面的差距政策也削弱了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二是农民收入单一,这与农村产业结构单一是一致的,农民的收入主要还是来自以农业为主的家庭收入,由于全国性农产品相对过剩的出现。农业增产不增收,农民收入提高更加困难。三是是农民文化素质较低、市场意识匮乏,难以适应市场尤其是买方市场条件下的产业调整。四是农村交通、通倍、信息等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生产要素尤其是熟练劳动力、固定资本、资金、技术要素严重短缺,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五是农村地方政府经济发展能力低弱,一些县甚至连基本的办公经费(如电话费、差旅费也不能保障。

2.区域环境竞争力问题。从总体上说,贵州区域环境竞争力不仅与广东等东部沿海地区不在一个层次上,而且也与中西部周边省区存在着巨大差距。贵州区域环境竞争力不到广东的10%,也只相当于滇、桂、川、湘的59%68%。差距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1)软环境。这是贵州发展环境的最突出问题,其竞争力差距相当于整个环境竞争力差距的比重,对广东是77%、对广西是64.8%、对四川是36.6%、对湖南是39%。贵州软环境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际贸易和投资不活跃,这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我省对外开放的环境不好。1999年我省进出口总额人均水平比周边省低5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利用外资比重仅3.6%。二是省内非国有经济不活跃,成长缓慢,体现了内部软环境对非国有经济相当不利。从非国有经济投资看。19851999年全省非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率为17.45%,比滇桂低约4个百分点,比广东低近11个百分点;非国有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找资中的比重(1999年)贵州仅为36.2%,除略高于云南外,比全国平均水平和桂川湘低10~12个百分点。从产业发展看。19851995年贵州非国有工业产值年均增长率约为17%,比周边省低2.2~15.1个百分点,比广东低19.1个百分点;非国有工业产值在工业中的比重1999年贵州仅为17.8%,比桂川湘低12~18个百分点,更低于全国(51.1%)和广东(71.3%)。软环境的突出同题是政府行为不规范——缺位、错位、越位现象较普遍,法制体系不完善,政策和法律执行偏差大(兑现难),对非国有经济尤其是私营个体经济在各个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实际歧视。

(2)主要基础设施。贵州虽然总体上落后于周边省区(相差10%25%),但差距要小得多。差距主要体现在公路密度及等级质量、通信通达程度等方面,其中:公路密度贵州虽然高于全国平均37%,但比桂滇湘低11%~32.4%,贵州等级公路率仅45.5%,比滇桂川湘分别低2847.6个百分点;通信通达程度极低,电话普及率不到4%,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3%),也比周边省区低2~5.8个百分点。

(3)市场。贵州市场容量较小,199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桂滇川湘低47%~75%,人均水平低34%以上。这主要是因为贵州市场化进程缓慢,尤其是占国民经济份额30%的农业和以之为主要经济支柱的占全省总人口85%的农村更加突出。1999年全省农业商品率仅41.8%,其中占农业总产值70%的小农业商品率只有36.5%,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居民生活消费中自给性消费比重超过50%,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及周边省区;其中占生活消费支出70%的食品支出中自给性比重达70.8%,些周边省高近10个百分点以上。这些都充分反映了贵州农村仍然带有浓厚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特征,也从总体上严重影响了全省的市场化进程。

(4)资源丰度。贵州在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等传统生产要素上有一定优势。但劳动者文化素质低严重影响了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优势的转化,最终严重影响了劳动力资源的吸引力:1999年贵州文盲半文盲率高达22.8%,除与云南(20.5%)接近外,比湖南高1214个百分点,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所占比重与桂川相近,略高于云南,但比全国平均低5.2个百分点、比湖南低9个百分点。这里的基本原因是贵州教育发展严重滞后:1999年贵州小学和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分别为77.8%和41.7%,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6.6个和9.4个百分点。而存量资本、资金等方面则因为经济发展水平低而完全处于劣势。1999年贵州人均固定资本形成额仅1082元,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5.5%,比滇桂川湘等周边省低21%41%;城乡居民人均储蓄余额1315.元,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7.6%,比滇桂川湘等低44%54%;人均贷款余额2443元,比全国低67、3%,比滇桂川湘低18%48%。

(5)地方政府财政能力。1999年贵州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仅201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5.1%,比周边省区低20%~52%,同期人均中央项目投资127.6元,相当于全国平均的28.4%,比滇川渝湘低45%57%,更比广东低64.5%。(6)人才与科技创新环境。1999年,贵州科技人员报酬指标比周边省区低10%28%,研发机构人均经费贵州仅22629元,比全国平均水平和湘滇水平低44%~62.5%,全省专业技术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仅2.9%、每十万人专利授权量贵州仅1.68件,均比全国平均和周边省区低。

3.产业竞争力问题。从总体上看,贵州产业竞争力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产业结构层次低,非农产业比重大,工业化程度低。到1999年止,农业在全省就业人口中仍高达71%、在GDP中仍高达近30%。二是主要产业缺乏竞争力。从在贵州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看,贵州主要产业目前有14个,其中2个农业产业(种植业、畜牧业)、7个工业产业(烟草加工业、电力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饮料制造业)和1个服务业(批零贸易业)共10个产业是支柱产业,它们在全省GDP和就业人员中约占53%、80%的份额;医药制造业、煤炭采选业、非金属矿物制造业等3个工业产业和旅游业也是贵州较重要或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从总体上看,贵州与周边省产业竞争力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以工业为例。从工业总体竞争力看,包括贵州在内的中西部省区与东部沿海之间有很大差距——即便以得分最高的四川省与广东相比,相对差距也在50%左右;贵州与周边省区的工业竞争力差距很大,其中,比广西落后21%左右、比云南和湖南落后26%(14项指标比较),比四川落后51%。

(1)竞争实力比较:贵州最弱。得分比云南低27%、比湖南低31.7%(8项指标),比广西低23.3%、比四川低61.6%,只相当于广东的15%。

贵州竞争实力弱首先体现在经济总量和规模上:1999年我省规模以上企业工业产值仅552亿元,只相当于周边各省区的29%60%、广东的5.2%,总资产1329亿元,只相当于周边各省区的0%76%、广东的10%,而且资产质量较低,资产负债率达68.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7个百分点,比云南(55.1%)、四判(63.7%)、广东(58.9%)高5个百分点以上。企业规模也反映了这种差距。1999年全省企业平均资产为6272万元,虽然高于广西(5516万元)、湖南(5430万元),但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3%,比周边的云南、四川低36%38%,单个企业规模过小、生产分散问题普遍存在于各个行业,汽车制造业更为突出,企业还达不到规模经营。

其次体现在人力上:①文化技术素质低。据1995年第三次工业普查资料,我省工业人员中文化水平在大专及以上程度者所占比重仅7.3%,高中及以上占29.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初中及以下程度者所占比重为70.1%,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②专业技术素质低。1999年我省工业专业技术人员密度(专业技术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为8.7%,虽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1%)也略高于广西(8.1%)、四川(8.5%),明显高于湖南(6.5%、广东4.3%),但是技术人员总数规模小(仅11.9万人),低于云南2.5万人)、广西(12.9万人);与四川(32.6万人)、湖南(23.6万人)、广东(85.2万人)相比更小。③企业领导者素质较差。从文化程度看,据省企业调查队2000年对59户全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及国家重点企业(其中工业企业55户)跟踪监测结果,企业领导中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的只占55.9%,企业总经理所学专业中经济学类和管理学类只占28.8%°,多数企业管理者知识除旧:观念落后。总资产贡献率反映了贵州企业管理效率低:199g年为6.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5%)和广东(7.5%),在周边省区中低于云南(15.9%)、湖南(8.7%)、高于广西和四川。

最后还体现在技术创新实力上。从1999年大中型工业企业看。一是科技人员投入密度小,经费严重不足——我省企业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总数为2.39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1万人),仅占从业人员的5.5%,人均经费支出仅2.17万元;二是企业研究与开发能力弱——全省企业研究与开发人员仅4783人,人均研发经费支出只有5.05万元,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只有0.7%,比全国平均水平(1.35%)低近一半,与世界500强企业一般要占5%~10%的比重更不可比;三是技术装备落后—据1995年第三次工业普查资料,在全省已安装使用设备中,80年代及以前出厂的占55%左右。

(2)竞争潜力比较:贵州存在局部优势。比较优势。一是劳动力成本低。1999年我省制造业职工年平均工资6733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近13.7%,比广东低40.5%,在周边省中比云南低20%,略高于桂湘。二是自然资源禀赋。我省自然资源总丰度、综合优势度和人均拥有量优势度在全国居第78位,在周边省区中仅低于云南(居第56位);其中人均拥有量优势度比广东高4.8倍,比川桂湘分别高21.6%、82%、179%@。矿藏资源、水能资源、生物资源是我省工业发展最突出的资源优势,这使我省在发展火水并济的能源产业、高能耗产业、绿色食品工业、绿色中药材工业上潜在优势突出。

后发优势。主要表现在几方面:一是受环保、资源等约束,发达国家和我国东部高能耗产业转移,为我省高能耗产业发展提供300了新的空间;二是我省工业落后却使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能够得到较为完整的保留,这对饱受污染地区花巨大代价也难以恢复的环境为保健食品、中药材等朝阳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消费绿产品等为主潮流的时代,这些产业的发展获得了良好的机遇三是经济全球化和网络化为我省直接采用世界最新科技成果、跨越基些技术发展阶段、创新经营方式提供了新的机遇,使工业发展可以跨越某些阶段和过程。

(3)竞争能力比较:贵州市场化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较低、资转化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市场化能力:产业成长速度较高,但市场占有率低且支柱产业在全国同行业当中的地位不突出。从工业速度看。1992年以来,我省工业创下了连续8年两位数增长率的新纪录:工业总产值年递增率分别达到17.3%、14.2%、13%、10.6%、16.7%、15.4%、12.7%、10.6%;年平均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低于周边省区和东部。从市场占有率看,我省工业地位极低。1999年,全省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在全国的地位除卷烟(占5.6%)、原煤(占3.8%)、发电量(占2.7%)外,其余基本上都在1.5%以下。

资源转化能力低,经济效益差。从工业增加值率看,1999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为35.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9.7%)和广东水平(26.5%),在周边省区中仅低于云南(49.7%),但与发达国家如美目德相比,低15个百分点以上;从七大支柱产业(烟草工业、电力工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黑色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看,只有烟草工业(48.2%)、电力工业(37.9%)两个产业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以上,但却明显低于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从劳动资源利用效率看,我省工业劳动生产率(按增加值计算)为27829元/人,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4.9%、广东的55.3%,在周边省区中低于云南(61871元)和广西(28925元)。从收益看,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利润总额仅6483万元,除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电力工业、有色金属治游及压延业外,其余四个主要支柱产业全部亏损;全省资金利税率仅6.1%,除电力工业、烟草工业、橡胶制品业、饮料工业外,其余产业均低于平均值并且大部分产业低于4%。

技术创新能力弱。1999年我省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率仅为4.7%,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3.2%)。包括大中型企业在内,大多数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在医药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工业等产业中尤为突出。

(4)贵州产业发展活力弱,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产业结构层次低,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不突出在金国同行业中缺乏比较优挚和较强的竞争。从业生产特征看,贵州仍然以资源密集型原材料工业为主,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所占比重较小。1999年全省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共30家企业,资产39.32亿元,占全省工业的3%、占全国同行业的0.6%,增加值2.3亿元,只占全省工业的1.2%、全国同行业的0.2%。从全省工业七大支柱产业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比较看,贵州工业在全国缺乏整体优势、局部优势也较少,在区域经济中也缺乏深度的特色:从增加值规模看,在全国同特业中的份额除烟草企业(占4.9%)、有色金属工业(3.2%)外,其余均在2%以下,其中烟草业没有云南突出(云南占全国的1/3)、甚至只相当于湖南的45.9%;电力工业仅略大于重庆;化学原料及制品业规模居周边省最末,只相当于四川的41.3%;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规模只相当于四川的26.4%、湖南的17%;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规模与湖南有较大差距;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只相当于广西的65。9%、四川的43.8%、重庆的25.2%、湖南的62.1%。二是非国有工业发展速度明显低于东部和周边省区,到1999年非国有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份额仅为17.8%,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3.3个百分点,比广东低53.5个百分点,比周边省川桂湘低1219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