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区域经济 > 区域发展创新论
区域经济

17.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与差异的格局演变分析时间: 2017-09-17信息来源:中国区域经济学会文献 作者:欧向军 沈正平 王荣成 责编:万山

专著连载十七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文献


区域发展创新论

  主  编:罗布江村 陈达云 陈栋生
  副主编:肖金成 郑长德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与差异的格局演变分析
欧向军 沈正平
(徐州师范大学)
王荣成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快速,但同时也明显表现出区域的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现象已成为党和国家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因为它将有可能影响到全国的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甚至国家统一;同时,对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直接产生一定的不利作用。与政府对区域经济不平衡的关注相呼应,国内外经济学、地理学等学者们从不同侧面、不同尺度研究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区域经济差异的大小及其格局变化趋势,主要集中在东中西三大区域(或沿海与内陆)、南北区域和城乡之间的空间差异方面的研究。其中,在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差异的研究方面,许多学者认为改革开放后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以及沿海与内陆之间的差异不断扩大[1-5];同时,范芝芬认为我国东部地区的省域之间差异缩小[6],而魏也华认为我国的所有省域之间差异均有所缩小[7];王铮等发现我国东部与中西部的经济差异在20世纪90年代加速扩大,而中部与西部差异变化较小[8];李小建等进一步发现1990~1998年间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相对差异缩小,但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的差异则出现扩大[9];刘夏明等通过基尼系数的分解,认为中国地区经济的总体差距在20世纪80年代有所下降,但在90年代呈上升趋势,主要来自沿海与内陆地区的差距[10]。在南北区域差异研究方面,陈钊分析我国东、中部的南北差异将会进一步扩大[11];吴殿廷认为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南快北慢,致使中国经济发展出现了新的不平衡[12]。在城乡差异研究方面,宋等人分析了1985~1991年间东、中、西三大区域内的城市之间的差异也在不断扩大[13];张等人以各省的人均真实消费支出额为分析指标,认为1983~1995年间我国的城乡之间极化水平高于沿海与内陆之间的极化水平,但从区域极化的趋势来看,沿海与内陆之间的极化显著快于城乡之间的极化[14];李阐述了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区域差异已从省内差异转向省间差异、从城乡间差异转向农村内部差异[15];马克思等认为1978~1990年间我国省域之间差异缩小,自1990年起又开始扩大[16] ,等等。
       以上成果为本文研究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采取区域经济差异测度的指标、方法以及所选择的地理单元、历史时段各不相同,导致对于我国改革开放后区域间的经济差异是扩大还是缩小?至今仍没有公论的结论;而且,对于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差异空间结构演变的相互关系也涉及较少。为此,本文运用最近国外使用的区域分离系数以及回归分析等方法,着重探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与空间差异格局演变之间的关系。

       2  研究区域、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2.1  研究区域
       由于缺少香港、台湾和澳门的历史基础数据,本文以其余的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等省级行政区域作为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差异格局演变的地理单元。样本时期选择了1978~2003年26年的连续时间序列,以减少短期波动的影响,准确反映区域经济差异的演变轨迹。
       2.2  数据来源
       为了使各个面积大小、人口多少不等的地理单元具有可比性,采用地理单元的人均变量指标来衡量区域经济差异状况。在我国统计指标体系中,常被利用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变量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生产水平指标,如国民收入、社会总产值、工农业总产值、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等;另一类为生活水平指标,如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等。而经济发展水平是区域在某一时期创造财富或获得财富的综合能力,通常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衡量[17],经过比较,较长时期的人均GDP看起来是验证地区间收入差距演变趋势的较好指标,虽然它不是生活水准的最好指标[13]。为此,我们选取人均GDP(1978年可比价)作为分析区域经济差异的变量指标,文中的所有数据来源于《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和2000~2004年的《中国统计年鉴》。
       2.3  分析方法
       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理论的发展,有关评估区域差异的统计方法也越来越多。但使用不同的方法,造成测度区域经济差异大小及其变化趋势的研究结论也不相统一;目前常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有权重或无权重的变差系数(CV)、基尼系数(Gini index)和泰尔指数(Theil index)等,本文选取了后两种差异系数,分别见公式(1、2);差异系数的值愈小,代表着区域的不均衡程度愈小。由于泰尔指数具有把整体差异划分成组内与组间差异的特性(公式3、4),通常被用于区域的总差异分解成各个不同部分的差异,来比较不同分类对区域总差异的贡献和影响。
    (1)(2)(3)(4)式中, 是 省的人均GDP, 为全国的人均GDP, 为 省的人口( )占全国人口比重, 为省域单元的个数, 为组数, 为区域之间差异, 为区域内部差异。
根据沃尔什和欧凯利的相关研究,泰尔指数中的区域之间差异和区域内部差异能进一步组合成一个反映区域之间相对分离的衡量――区域分离系数[18](Separation index),其计算公式:
   (5)其中, 为区域分离系数, , 分别代表区域之间差异和区域内部差异, 代表国家的总人口, 表示所有区域中人口最小区域的人口数量。由于区域之间差异和区域内部差异在特定时段内不同的表现,决定了不同分类区域之间的空间分离是扩大还是缩小,而通过相同基本单元分类的区域分离系数值大小的比较,能够揭示区域系统内空间差异的格局演变特征[18,19]。
       为了进一步探讨区域经济增长与空间结构变化的相互关系,特瑞什以每年的全国人均GDP为因变量,区域分离系数为自变量,建立区域经济增长与空间差异格局变化的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意大利在1953~1993年间的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空间差异格局演变的相互关系,其回归模型为:
     (6)其中, 是 年的区域分离系数, 是 年的全国人均GDP, 、 为常数,回归模型分析的目的表示了空间的结构变化不是表示某一时刻的突变, 而是反映了随着国家发展所推动空间结构的连续变化过程[19]。

       3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演变趋势分析
       3.1  区域经济总差异扩大
       泰尔指数和基尼系数两种差异测度方法所得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总差异(即省域之间差异)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表1,图1),即在1978~2003年间,区域经济总差异呈现扩大的趋势,但在不同时期差异变化的幅度与趋势各不一样。在1978~1990年间,区域经济总差异缩小,这与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的结论相一致[7,10,16],1990年泰尔指数和基尼系数均达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最小值0.0319和0.2741;但在1991~2003年间,区域经济总差异急剧扩大,在2003年泰尔指数达到最大值0.0515,而基尼系数为0.3552,也大于1978年的0.3476。因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区域经济总差异有所扩大。
 
       图1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演变趋势(1978-2003年)

       表1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演变趋势(1978-2003年)

       年份 总差异 东中西区域间与各自内部差异及其占总差异的比重 南北区域间与各自内部差异及其占总差异的比重
       基尼系数 泰尔
指数 东部       中部         西部   东中西区域间 南部        北部     南北区域间
   差异 比重 差异 比重 差异 比重 差异 比重 差异 比重 差异 比重 差异 比重
1978 0.3476 0.0486 0.0291 59.97 0.0057 11.66 0.0021 4.23 0.0117 24.14 0.0308 63.31 0.0165 33.97 0.0013 2.72
1979 0.3316 0.0444 0.0267 60.06 0.0051 11.47 0.0017 3.75 0.0110 24.72 0.0286 64.46 0.0150 33.77 0.0008 1.77
1980 0.3341 0.0445 0.0256 57.67 0.0050 11.25 0.0018 3.95 0.0121 27.13 0.0281 63.19 0.0153 34.43 0.0011 2.39
1981 0.3175 0.0400 0.0221 55.30 0.0040 10.12 0.0014 3.61 0.0124 30.96 0.0259 64.82 0.0135 33.74 0.0006 1.44
1982 0.3051 0.0377 0.0199 52.66 0.0043 11.49 0.0011 2.85 0.0124 33.01 0.0238 63.00 0.0135 35.81 0.0004 1.19
1983 0.3005 0.0362 0.0196 54.21 0.0038 10.42 0.0014 3.74 0.0115 31.63 0.0225 62.12 0.0126 34.69 0.0012 3.19
1984 0.2978 0.0366 0.0188 51.43 0.0041 11.32 0.0012 3.15 0.0125 34.10 0.0222 60.53 0.0133 36.23 0.0012 3.24
1985 0.2952 0.0366 0.0184 50.21 0.0031 8.46 0.0015 4.13 0.0136 37.20 0.0235 64.09 0.0125 34.19 0.0006 1.72
1986 0.2906 0.0366 0.0179 48.85 0.0031 8.59 0.0016 4.45 0.0139 38.11 0.0232 63.39 0.0128 35.05 0.0006 1.56
1987 0.2863 0.0362 0.0166 45.68 0.0032 8.71 0.0013 3.66 0.0152 41.94 0.0235 64.78 0.0123 34.04 0.0004 1.18
1988 0.2819 0.0361 0.0148 41.11 0.0032 8.76 0.0013 3.73 0.0167 46.41 0.0239 66.33 0.0119 32.99 0.0002 0.69
1989 0.2741 0.0346 0.0131 37.89 0.0031 8.85 0.0013 3.86 0.0171 49.40 0.0228 65.80 0.0116 33.51 0.0002 0.68
1990 0.2741 0.0319 0.0124 38.81 0.0032 10.17 0.0016 5.18 0.0146 45.84 0.0203 63.59 0.0114 35.82 0.0002 0.59
1991 0.2771 0.0352 0.0124 35.12 0.0038 10.74 0.0019 5.36 0.0172 48.78 0.0229 65.11 0.0121 34.26 0.0002 0.63
1992 0.2886 0.0392 0.0126 32.21 0.0035 8.86 0.0021 5.27 0.0210 53.66 0.0268 68.50 0.0123 31.41 0.0000 0.10
1993 0.3044 0.0442 0.0130 29.35 0.0031 6.98 0.0023 5.10 0.0259 58.58 0.0312 70.53 0.0130 29.39 0.0000 0.08
1994 0.3099 0.0455 0.0120 26.47 0.0030 6.64 0.0026 5.74 0.0278 61.15 0.0320 70.42 0.0133 29.28 0.0001 0.30
1995 0.3107 0.0448 0.0118 26.25 0.0021 4.76 0.0027 6.13 0.0282 62.86 0.0323 72.17 0.0122 27.33 0.0002 0.51
1996 0.3510 0.0425 0.0114 26.72 0.0021 4.91 0.0026 6.18 0.0265 62.19 0.0314 73.80 0.0111 25.99 0.0001 0.21
1997 0.3560 0.0436 0.0120 27.41 0.0021 4.93 0.0028 6.49 0.0267 61.17 0.0322 73.73 0.0113 26.02 0.0001 0.25
1998 0.3603 0.0452 0.0126 27.77 0.0021 4.68 0.0028 6.24 0.0277 61.30 0.0333 73.68 0.0118 26.05 0.0001 0.27
1999 0.3550 0.0466 0.0124 26.63 0.0022 4.75 0.0025 5.45 0.0294 63.18 0.0346 74.17 0.0120 25.65 0.0001 0.18
2000 0.3455 0.0428 0.0111 26.00 0.0023 5.41 0.0022 5.16 0.0271 63.42 0.0311 72.59 0.0117 27.34 0.0000 0.07
2001 0.3549 0.0487 0.0127 26.17 0.0026 5.42 0.0028 5.67 0.0305 62.75 0.0363 74.57 0.0124 25.39 0.0000 0.04
2002 0.3557 0.0498 0.0129 25.91 0.0025 4.99 0.0028 5.65 0.0316 63.45 0.0372 74.79 0.0125 25.16 0.0000 0.05
2003 0.3552 0.0515 0.0130 25.22 0.0025 4.95 0.0030 5.73 0.0330 64.09 0.0393 76.39 0.0122 23.61 0.0000 0.00

       3.2  东、中、西三大区域间差异扩大
通过泰尔指数的地理分解(公式3、4),将我国的区域经济总差异可分解成东、中与西部三大区域之间和各自区域内部的差异,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具体划分见图2。我们发现1978~2003年间,区域经济总差异在经历了下降-上升过程的同时,东、中、西三大区域间之间差异急剧扩大,泰尔指数从0.0117增大到0.0330(表1、图3),它对区域经济总差异的贡献份额逐步提高,并占据主要地位(64.09%)。东部地区内部差异逐步缩小,对区域经济总差异的贡献逐步减弱,并从1988年开始小于东、中、西三大区域间之间的差异,退居第二位。中部地区内部差异也呈现逐步缩小的趋势,影响区域经济总差异的作用相对减弱,从11.66 %急剧减小到4.95%,已经显得微不足道,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梯度推移战略的实施效果;西部地区内部差异在1995年以前一直最小,对总体差异的贡献份额也最小,但随后有所扩大,尤其是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内部差异急剧扩大,对区域经济总差异的贡献也逐步增强,表明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正在打破低水平的均衡状态。
 
       图2  东、中、西三大区域范围      
       图3  东、中、西三大区域差异演变趋势
       图4  南北两大区域范围           
       图5  南北两大区域差异演变趋势

       3.3  南北区域间差异缩小
       为了比较我国南北区域之间差异的变化,运用泰尔指数公式,可将我国的区域经济总差异分解成南、北两大区域之间和各自区域内部的差异,南、北两大区域的具体范围见图4。在1978~2003年间(表1,图5),我国区域经济总差异的扩大主要表现为南部地区内部差异的扩大,泰尔指数从0.0308增大到0.0393,它对区域经济总差异的贡献份额逐步提高,并一直占据主要地位,分别从1978年的63.31%扩大到2003年的76.39%。北部地区内部差异和南北区域间差异均有所缩小,北部地区内部差异的泰尔指数从0.0165缩小到0.0122,它对区域经济总差异的贡献份额有所减弱,从1978年的33.97%减小到2003年的23.61%,但仍一直处于次要地位;而南北区域间差异一直最小,它对区域经济总差异的贡献份额可以忽略不计,这与以往有关学者的研究结论不相同,可能是本文仅选择人均GDP这一单项指标、区域划分和采用方法不同的缘故。

       4  区域经济增长与差异的格局演变
       4.1  区域差异的格局演变趋势
       区域分离系数表示区域相互分离状况变化的大小,反映了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格局演变趋势。在公式(5)中,我们以人口最少的西部地区作为参照区域,计算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之间的区域分离系数(表2,图6),发现在1978~2003年间由2.0295增大到12.5547,表明了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逐渐分离趋异,三大区域之间差异越来越大,东、中、西的空间极化增强。而以人口较少的北部地区作为参照区域,计算南北两大区域的分离系数,发现南北区域分离系数远远小于东中西区域之间的区域分离系数,且在1978~2003年间由0.3555急剧缩小到0.0003,表明了我国南北区域之间的分离程度远远小于东中西区域之间的分离,且越来越小,并逐渐收敛趋同。

       表2  区域分离系数(1978-2003年)
       年份 东中西区域 分离系数 南北区域分离系数 年份 东中西区域分离系数 南北区域分离系数
1978 2.0195 0.3555 1991 6.1142 0.0815
1979 2.0843 0.2289 1992 7.4505 0.0125
1980 2.3633 0.3108 1993 9.1136 0.0103
1981 2.8483 0.1860 1994 10.1690 0.0389
1982 3.1323 0.1540 1995 10.9646 0.0659
1983 2.9408 0.4210 1996 11.4611 0.0270
1984 3.2885 0.4291 1997 10.9969 0.0314
1985 3.7683 0.2241 1998 11.0823 0.0337
1986 3.9280 0.2031 1999 12.0429 0.0222
1987 4.6149 0.1531 2000 12.0057 0.0091
1988 5.5393 0.0889 2001 11.8200 0.0056
1989 6.2500 0.0890 2002 12.2003 0.0063
1990 5.4313 0.0763 2003 12.5547 0.0003

 
       图6  区域分离系数变化(1978-2003年)

       4.2  经济增长与区域差异格局变化的关系
       为了进一步分析我国的经济增长与空间差异格局演变的相互关系,借鉴特瑞什的研究方法,以我国每一年份的人均GDP(1978年可比价)为因变量,相应年份的区域分离系数为自变量,建立经济增长与空间差异格局演变的线性回归模型,见公式(6)。在1978~2003年间(表3),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水平(Sig.)皆为0.000,表明用t统计量检验假设“回归系数等于0的概率为0.000”,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极为显著,建立的回归方程是有效的。我国东中西空间结构变化与我国经济增长的皮尔森相关系数为0.986(表3),且B1=108.638>0,说明两个变量之间高度正相关,表明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东、中、西三大区域逐渐发散分异;而我国南北空间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的皮尔森相关系数为-0.777,且B1=-2514.6<0,说明两个变量之间显著负相关,即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南北两大区域逐渐收敛趋同。
      表3  区域经济增长与空间结构变化的回归分析
区域分离指数(1978-2003) 非标准化系数 标准化系数 t Sig.
  B Std. Error Beta  
东中西区域分离指数 B0 77.166 30.294  -1.683 0.000
 B1 108.638 3.374 0.986 29.097 0.000
南北区域分离指数 B0 1170.84 75.184  15.573 0.000
 B1 -514.6 416.334 -0.777 -6.040 0.000
注:人均GDP(1978年可比价)为因变量

      4.3  省域经济增长对区域差异收敛与发散的空间分析
      由于区域分离系数的大小只是反映了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和南北两大区域空间分离的变化趋势,不能说明究竟是哪些省域(指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变化呈现收敛还是发散?而我国区域经济总差异的扩大,并不是一些省域经济增长,另一些省域经济停滞或下降造成的,而是所有省域的经济均有增长,只是它们增长的速度不同。为此,我们用1978、1990与2003年各省域人均GDP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值,并以1990年为转折点,分析1978~1990和1990~2003年间各省域的经济增长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呈现收敛或发散的影响。我们假设任何一个省域的人均GDP,不管它高于还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只要在1978~1990或1990~2003年间趋近全国平均水平,就认为它是收敛的,反之则为发散[6,16]。并结合各省域与全国的平均发展速度,可以把我国所有省域分为四种类型,即向下收敛、向上收敛、向下发散和向上发散。
       表4  我国各省域人均GDP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值(1978、1990和2003年)
省域名称 1978 1990 2003 省域名称 1978 1990 2003
北京 3.417 2.768 2.360 安徽 0.662 0.709 0.590
天津 3.125 2.191 2.247 江西 0.748 0.686 0.633
河北 0.991 0.888 0.997 湖北 0.904 0.925 0.855
辽宁 1.849 1.655 1.357 湖南 0.779 0.743 0.662
山东 0.862 1.094 1.296 中部 0.851 0.821 0.744
上海 6.802 3.597 3.476 重庆 0.715 0.689 0.684
江苏 1.170 1.277 1.601 四川 0.715 0.689 0.597
浙江 0.903 1.294 1.871 贵州 0.475 0.486 0.331
福建 0.741 1.062 1.430 云南 0.611 0.739 0.535
广东 1.005 1.523 1.609 西藏 1.017 0.765 0.651
海南 0.850 0.960 0.795 陕西 0.799 0.744 0.619
广西 0.610 0.646 0.535 甘肃 0.948 0.657 0.476
东部 1.266 1.299 1.451 青海 1.166 0.952 0.695
山西 0.994 0.903 0.702 宁夏 0.999 0.849 0.631
内蒙古 0.872 0.900 0.837 新疆 0.867 1.093 0.910
吉林 1.044 1.063 0.887 西部 0.867 0.709 0.578
黑龙江 1.529 1.232 1.106 南部 0.931 0.974 1.002
河南 0.631 0.659 0.692 北部 1.090 1.033 0.997

      在表4中,1978年共有9个省域的人均GDP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从1978~1990年间,有6个省域慢于全国的平均发展速度,而向全国平均水平趋近,呈现向下收敛;江苏、广东和吉林等3个省域的经济增长明显快于全国平均速度,越来越大于全国平均水平,呈现向上发散的趋势。同时,在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2个省域中,有12个省域的经济增长明显快于全国平均速度,越来越向上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呈现向上收敛;另外10个省域,除河北省外,均位于中西部地区,它们的经济增长明显慢于全国平均发展速度,越来越小于全国平均水平,呈现向下发散。综合1978~1990年间(图7),共有18个省域呈现收敛,多于发散的省域,导致省域之间的差异呈现缩小趋势,主要是由于江苏、浙江、山东、广东和福建等省的经济快速增长,抵消了原先相对发达的北京、天津、上海和辽宁等省市经济的缓慢增长,但它们都位于东部地区,又引起了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间的差异不断扩大(1990年除外)。
     1990年有12省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表4),东部地区除河北、广西和海南外,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中、西部地区除吉林、黑龙江和新疆外,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从1990~2003年间(图8),北京、上海、辽宁和黑龙江等4个省域的人均GDP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值继续下降,仍呈现向下收敛,吉林、新疆经济增长速度转慢,小于全国平均发展速度,也呈现向下收敛;而江苏、山东、浙江、福建和广东5个省域的人均GDP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值继续上扬,天津经济增长步伐加快,大于全国平均发展速度,也呈现向上发散。同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9个省域中,有17个省域的经济增长明显慢于全国平均速度,越来越小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山西、江西、湖南、四川、重庆、陕西、甘肃、宁夏和青海的人均GDP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值继续下降,呈现向下发散,向下发散的省域除海南和广西外均位于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除新疆外,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河南与河北两省的经济发展速度加快,越来越向上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呈现向上收敛。因此,在1990~2003年间,共有8个省域呈现收敛,远少于发散的省域(23个),从而导致上世纪90年代以来省域之间和区域间差异均呈现扩大趋势。

 
      图7 省域经济增长收敛与发散(1978-1990年)  图8 省域经济增长收敛与发散(1990-2003年)

       从表4中,可以看出,在1978~2003年间,东部地区呈现向上发散为主,而中西部地区以向下发散为主,从而导致东中西区域间差异扩大,并分散趋异,呈现富的越富,穷的越穷,东中西区域经济极化明显增强。南部地区呈现向下收敛,而北部地区则向上收敛,从而导致南北区域差异缩小,并收敛趋同。

       5  结论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良好、总量扩张的同时,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区域经济发展越来越开放与集中,区域经济差异明显扩大。
      (2)通过泰尔指数的地理分解,在1978~1990年间,省域之间差异有所缩小,而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差异逐渐扩大;在1990~2003年间,省域之间差异和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差异均急剧扩大。而南北区域之间差异在1978~2003年间变化不大,且有缩小趋势,但南部地区省域之间差异的明显扩大。
      (3)引用区域分离系数,分析了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的增长,东、中、西三大区域逐渐发散分离,而南北两大区域逐渐收敛趋同。
      (4)各省域的经济增长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收敛与发散的贡献各不一样,主要表现为向下收敛(南部)、向下发散(中西部)、向上收敛(北部)和向上发散(东部)四种经济增长类型。

参考文献:
[1]  陆大道,刘毅,樊杰.我国区域政策实施效果与区域发展的基本态势[J].地理学报,1999,54(6):496-508.
[2]  陈国阶.我国东中西部发展差异原因分析[J].地理科学,1997,17(1):1-7.
[3]  杨开忠.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研究[J].经济研究,1994,(12):28-33.
[4]  魏后凯,刘楷,周民良等.中国地区发展[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39-40.
[5]  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
[6]  Fan C C. Of Belts and Ladders: State Policy and Uneven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Post-Mao China [J]. Annals of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1995, 85(3): 421-449.
[7]  Wei Yehua. Regional Inequality of Industrial Output in China, 1952 to 1990 [J]. Geografiska Annaler, 1998,80(1):1-15.
[8]  王铮,葛昭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多重均衡与转变前兆[J].中国社会科学,2002,(4):31-39.
[9]  李小建,乔家君.20世纪90年代中国县际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J].地理学报,2001,56(2):136-145.
[10]  刘夏明,魏英琪,李国平等.收敛还是发散?[J].经济研究,2004,(7):70-81.
[11]  陈钊.我国东、中部地区的南北差异[J].地理研究,1999,18(1):79-86.
[12]  吴殿廷.试论中国经济增长的南北差异[J].地理研究,2001,20(2):238-246.
[13]  Song Shunfeng and George S.F and Cao Rongqing, Intercity regional disparity in China [J],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00(11):246-261.
[14]  Zhang X B and Kanbur R. What Difference Do Polarization Measures Make? : An Application to China [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2001, 37(3):85-98.
[15]  Jongchul LEE, Changes in the Source of China's Regional Inequality [J].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00, 11: 232-245.
[16]  Max L and Wang Enru. Forging Ahead and Falling Behind: Changing Regional Inequalities in Post-reform China [J]. Growth and Change, 2002, 33(1): 42-71.
[17]  陆大道,薛凤旋等. 1997中国区域发展报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18]  Walsh JA, O'Kelly ME.An information theoretic approach to measurement of spatial inequality [J]. Econ Soc Rev. 1979(10):267-286.
[19]  Terrasi M, 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 across Italian regions [J].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1999(33):49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