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区域经济 > 区域发展创新论
区域经济

52、浙江区域经济快速增长中的城镇化格局与发展趋势研究时间: 2018-03-19信息来源:中国区域经济学会文献 作者:王 寿 春 责编:万山

专著连载五十二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文献
 
 
区域发展创新论
 
  主  编:罗布江村 陈达云 陈栋生
  副主编:肖金成 郑长德
 
 
 
浙江区域经济快速增长中的城镇化格局与发展趋势研究
王 寿 春
(浙江财经学院)
 
        一、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城镇化的发展绩效
        1.城镇化发展水平快速提高。改革开放前的1987年,浙江省城市化水平只有14.5%,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3.4个百分点,改革开放以后,则以平均每年1.53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到2006年浙江的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56%,比世界47%的平均水平高9个百分点,比全国43%的平均水平高13个百分点,比改革开放前提高了41.5个百分点。改变了城市化水平落后的状况。[1]
        2.城市投资环境评价结果名列前茅,商业环境评价名列首位。世界银行2006年公布中国120个城市投资环境评价报告,浙江省的杭州和绍兴名列6个“金牌城市”的第一和第三位。宁波被进入中国投资环境13个“银牌城市”之列。福布斯“2006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揭晓,杭州、北京和上海分列最佳商业城市的前三甲。
        3.全1000个综合发展水平较高的小城镇,浙江占总数1/4还强。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对2003年全国近2万个小城镇(包括城关镇)进行的综合测评,评定出了1000个综合发展水平较高的小城镇。这1000个综合发展水平较高的小城镇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最多,共268个,占总数1/4还强。在萧山召开的“2006全国强镇发展论坛”上,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发布最新一届全国千强镇名单,江苏省有275个强镇入围,名列第一;浙江省共有266个强镇入围,名列全国第二,占全国总数的四分之一强。
 
表1     综合发展水平较高的1000个小城镇在沿海地区的分布情况

地 区 浙江 江苏 广东 上海 山东 福建 北京
2003年 268 266 152 102 49 40 29
2006年 266 275 121 84 95 27 38
资料来源:中国三农信息网.我国首次小城镇综合发展指数测评结果。
 
        4.浙江省“百强县”的数量,位居全国前列,中小城市综合实力处于领先地位。据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对县域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测算结果显示,2005年浙江省共有30个县(市)跻身全国最发达100个县(市)。⑥  2005—2006年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评价结果表明,浙江中小城市综合实力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并呈不断增强的发展趋势。
 
表2             1991年以来浙江省“全国百强县”的数量

    年份 1991 1994 2000 2002 2005 2006
数  量 12 23 22 30 30 21
资料来源:浙江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会.区域经济。
表3             2005—2006年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评价结果

  江苏 浙江 山东 广东 河北 河南 辽宁
2005年 22 18 17 9 6 5 3
2006年 21 19 15 5 5 4 4
资料来源:http://www.jrj.com。2007年09月22日 11:14 人民网
http://www.china.com.cn/economic/txt/2006-11/20/content_7382096_2.htm
 
        5.首部《中国城市品牌价值报告》发布,浙江省有两个城市进入前十名。中国城市论坛2007年北京峰会9月11日在北京长城饭店隆重开幕。在本届峰会上,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发布国内首份《中国城市品牌价值报告》,首创“中国城市品牌价值指数”,以“宜居、宜业、宜学、宜商、宜游”这5个一级指标和15个二级指标,对全国287个地级以上城市品牌价值进行了系统分析,推出2007年中国城市品牌价值排行榜。北京市、上海市、深圳市、广州市、南京市、杭州市、青岛市、成都市、宁波市和苏州市位列中国城市品牌价值指数排名前十位。[2]浙江省有两个城市进入前十名。
        6.区域产业集群发展位居全国前列。《中国百佳产业集群》公布:浙、粤、苏位居前三,浙江省占得近四成份额。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日前公布《中国百佳产业集群》名单,包括:温州鹿城区皮鞋产业集群、打火机产业集群、义乌小商品产业集群、北京海淀区中国IT产业集群、上海宝山区中国钢铁产业集群、浦东新区中国金融产业集群、江西景德镇市中国瓷器产业集群等。从产业分布看,除入选的上海浦东金融产业集群属于现代服务业外,其他99个集群均为制造业。从地域分布看,入选“百佳”的产业集群大多集中于中国沿海地区,浙江省占得近四成份额,涉及义乌、温州、海宁等国际知名的小商品出产地。[3]
 
        二、浙江城市化进一步发展面临的制约
        改革开放30年来,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浙江经济社会实现了较快的增长与发展,但是它也面临可持续发展的制约。从居安思危的角度出发,我们对浙江经济社会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与制约做如下分析。
        其一,城市化发展水平和GDP年均增长率均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资源和环境等方面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浙江外延扩张型的高投资和粗放型的高增长,给资源环境造成巨大压力,而地方政府真正对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等问题予以关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在三年前才刚刚开始。2004年8月24日《浙江GDP增长过程中的代价分析》报告形成,报告分析了浙江“成长的四个代价”,即:1.耕地锐减。浙江人多地少,耕地面积仅占全国1%多一点,但从1979年以来,浙江省新减少的耕地面积达726万亩,相当于2003年末实有耕地面积的30.4%。2.能源困局。浙江是一个能源矿产极度匮乏的省份,全省一次能源95%以上靠外省调入。电力供应已转变为全面性、持续性的紧张。3.环境污染。高排放和高污染是浙江经济增长中的尴尬现象。环境污染的加剧,又不断拉大治理环境污染的费用支出。2003年浙江省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达231.68亿元,支出占当年GDP的2.5%。4.投资代价趋大。“七五”以来,浙江的投资代价已呈现越来越大的趋势。按照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测算,在“七五”、“八五”、“九五”和“十五”前三年每增加1亿元GDP所需的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为1.78亿元、1.39亿元、3.71亿元和3.38亿元,资本产出比例大幅度提升,投资代价不断增大。
        其二,以乡镇工业化为主导发展起来的制造业,虽其增加值年均增长17%,增幅居全国之首,但其进一步发展面临多方面的制约。随着经济发展,在乡镇工业化基础上形成的浙江制造业的内外环境都发生了变化,原先所具有的先发优势已不明显,浙江制造业将面临如下一些问题:1.在技术创新主要问题上,主要是技术创新投入与产出不合理。技术创新是一项长期性战略任务,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浙江制造业技术创新投入很低,导致企业技术创新举步维艰,技术创新活动无法开展,导致浙江制造业在新产品开发,以及工艺上的自主创新严重不足。2.缺乏有技术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和技术人才,浙江企业家很多,但缺乏技术创新意识已经日益显现。浙江的企业家大都对技术创新工作无积极性,相比技术创新的收益他们更趋向于资本得利。因此,他们对市场技术的变化不够敏感,缺乏洞察力。3.制造业设备落后,大大制约了技术创新的进行。以技术装备比较高的模具业来看,虽然近几年来浙江的企业加大了对设备更新与技术的引进,但是与国外比较发达的德国、日本相比,仍然有近20年左右的差距。因此从总体来看,浙江加工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薄弱,缺乏在全国乃至在世界范围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品牌。
        其三,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的总量不足,部分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不高,城乡、地区差距仍然较大。由于在许多情况下社会和政府部门实际上是把经济增长乃至GDP的增长放在了首要的、甚至是惟一的位置上,形成了GDP至上的增长理念。因此,在一些政府部门和政府官员观念中,逐渐形成了以经济发展指标为中心指标、第一指标,甚至为唯一指标和至上指标的政治发展倾向,并从政治架构出发产生了对GDP执着甚至狂热的追求,从而形成GDP政治。它使相当一部分地方政府和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只关注经济增长,甚至只关注GDP指标的增长,难以对社会公平、和谐发展以及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给予应有的关注,对城乡和地区差距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此问题在浙江的表现虽已引起关注并着手进行解决,但是,距离真正实现城乡公共产品的均衡供给还有很大距离,农村基础设施的发展还比较滞后,致使广大农村公共产品的还相对匮乏,政府服务的公共绩效还是不完整的、有缺陷的。
        其四,以乡镇工业化为主导发展起来的制造业,在安全生产方面问题十分突出。从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总体情况来看,据浙江省安全生产委员会统计,2006年全省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43410起,比2005年下降19.5%,累计死亡7753人,占全国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死亡112822人的6.87%。[4]从交通事故的发生情况来看,2006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78781起,比上年下降15.9%,自2000年以来,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首次回落到9万人以下,共造成89455人死亡,比上年下降9.4%。[5]浙江省高院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2006年,浙江省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6767起,占各类事故总数的84.7%;死亡人数为6619人,[6]占全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7.4%,位居全国第三;仅电动车造成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就达到430人,比2005年同比上升了47.8%。[7]
 
        三、浙江城市化的发展趋势与对策思考
        对于浙江城市化的发展趋势,笔者有如下分析:其一,浙江以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发展趋势还将持续下去。这一方面是由于浙江以乡村工业化为主的工业化格局还呈强势发展状态,乡村工业化的结果是更多的产业集聚在大大小小的乡镇,同时也使这些乡镇获得迅速成长和发展的机遇;另一方面,强县经济发展战略特别是强镇发展战略的实施,使许多中小城镇迅速崛起并获得继续扩张的机会。2007年上半年,浙江省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中心镇培育工程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决定浙江省将有重点地选择200个左右中心镇,分期分批地进行培育,在全省形成一批布局合理、特色明显、经济发达、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活富裕、体制机制活、集聚集约水平高的小城市,把中心镇培育成产业的集聚区、人口的集中区、体制机制的创新区、“三农”的服务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区。列入浙江"十一五"中心镇培育工程的省级中心镇共141个。《若干意见》的实施将会使浙江有一大批中小城镇迅速成长起来。其二,有意识地推进“紧缩型城市”建设,发展和建设节能省地型大中城市。从“小城镇人均占有建设用地面积比大城市多约1倍”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出发,发展和建设节能省地型大中城市应当是浙江城市化的最好选择,这是一个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原则的选择,但却是一个艰难的发展之路。因为没有了粮食自给的约束,人们也就没有了对土地的敬畏,也就淡化了自觉保护和节约土地的意识与行为。
依据上述的发展趋势分析,对于浙江城市化的发展我们有如下的对策建议:
        首先,从总体发展理念上,要实现由经济增长为主的目标追求转为社会整体发展、人自身发展的目标追求。在已经过去的20多年的时间里,我国实施的“又快又好”的发展思路虽然兼顾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增长和社会发展。但是,在许多情况下人们实际上是把经济增长乃至GDP的增长放在了首要的、甚至是惟一的位置上。在这一发展理念上展开的城市化进程也往往囿于经济增长为主的目标追求中,而置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等其他于不顾,浙江的城市化进程在这样的目标追求中走在了最前列。而“以人为本”的发展是统一经济增长与发展的联结点,没有人的发展,所谓的发展就会流于空谈。这一发展思路充分表明我国已在实践中理清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已经把握了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从这一发展思路出发,就应当将经济结构优化、经济效率提高、社会进步、资源合理配置、生态环境保护、人民群众受益等放在优先和重要的位置。
        其次,在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要抑制“城市蔓延”趋势,着重发展“紧缩型城市”。城市蔓延是20世纪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强调市场和消费者主权的国家,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它是一种低密度的、依赖交通工具而发展起来的居住模式,即侵入了工作与服务范围以外的乡村与未开发地区。战后北美的城市蔓延主要是由经济增长和家庭所有权、个人使用区域的扩大,政府补贴与高速公路、郊区基础设施的投资增长等因素驱动下产生的。改革开放以来,同心圆“摊大饼”式蔓延已是我国许多大城市空间扩展的主要模式,并且造成了交通堵塞、绿带被侵蚀、良田被侵占等问题。浙江的省情是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不到全国的一半。全省土地总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的1.06%,是面积较少的一个省份。其中:山地和丘陵占70.4%,平原和盆地占23.2%,河流和湖泊占6.4%,地貌结构为“七山一水二分田”。现有耕地2384万亩,其中水田1932万亩,旱地452万亩,人均占有耕地仅0.52亩,不到全国人均耕地1.2亩的一半。浙江城市化之路的必然选择是发展“紧凑型城镇”这种在发达国家广泛流行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我国学者认为所谓的 “紧凑型城镇”就是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以“紧凑”的城市形态,建设“新城镇”的一种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建设节能省地型城市、建设节约型社区的有效途径。但是,这样有效的城市发展途径在全国还没有形成新的城市发展理念,尤其令人担忧的是,在浙江这样人多地少的省份,它也还未被人们所接受,浙江仍然持续小城镇为主的发展格局。笔直认为,推行“紧凑型城镇”的发展应成为改变浙江星罗棋布小城镇发展格局的新选择。
        再次,统筹城乡发展,在土地的集约化使用和动态平衡中推进城市化进程。基于我国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这一基本事实,中国推进城市化进程必须统筹城乡发展。首先,中国的土地是有限的,相对于十几亿人口而言更加有限,而在东部的沿海地区这一问题就更为突出。为此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必须对土地实行集约化使用,以保证土地特别是耕地的动态平衡,否则,国民经济将失去赖以生存的基础。浙江特殊的“农村工业化”进程对土地的耗费是巨大的,从这一点来讲,它不应成为其它地区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效仿的楷模。其次,要统筹城乡生产力布局,打通城乡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的市场渠道,促进农村的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和城市的人才、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双向流动和有效组合。再次,要统筹城乡产业结构,使城市的产业布局与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合理分工,形成紧密的产业互动链条,由城市二三产业带动农村二三产业,由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推动城市产业层次的提升。第四,统筹城乡投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财政支出结构,对农村发展给予更多的财力支持,调整农村税赋政策,在农村税费改革的基础上,分区域、分阶段取消农业税。 最后,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实行统一的社会保障政策,推动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最大限度地缩小城乡之间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的差距,在此方面浙江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最后,按着“又好又快”的思路发展经济,各级政府必须实现由单一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府职能转变为公共政府职能。GDP政治的形成与实施,使我国相当一部分地方政府和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只关注经济增长,甚至只关注GDP指标的增长。这一政治观念比之新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空头政治,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是,GDP政治的实施,使地方政府及其官员的政绩考核,更多的是经济增长的指标,缺少社会发展的内容。在各级政府和综合经济管理部门的相关政策中,经济社会的公平与和谐发展被边缘于主体经济政策之外。有些地方政府甚至在“经营城市”的理念下异化了政府的职能,使政府成为更多为自身谋利益的“政府”。就浙江省各级政府的职能而言,也曾经历了从“四不”政府到“经营城市”的政府之发展过程,其间,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方面,虽已做了较大的努力,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所提供的公共产品与服务的数量和质量还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还没有将“又好又快”地发展作为整体政策进行具体化落实。从改革的角度看,在整个“十一五”期间,中国都处在一个重要的战略转折期,在这一期间,政府改革应当超越国有企业改革成为改革中心环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已经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为未来中国发展的关键,浙江为了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目标,必须进一步推进管理方式和管理体制的改革,其中政府改革尤为必要;浙江应当也必须在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改革方面有所创新,“尽快更好”地实现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目标。切实推进政府职能由经济管制型转变为公共服务型,是浙江省各级政府的必须选择。

参考文献:
[1]尼古拉斯.R.拉迪:《中国未完成的经济改革》,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
[2]帕森斯.斯梅尔瑟。《经济与社会》,华夏出版社,1989年.
[3]凌 鸥:《“文化力”与“形象力”——企业强大的驱动力》,《探索与决策》,2001年第9期。
[4]胡兆星等:《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及对策》,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9——40页。
[5]蔡国兆 姚玉洁 徐寿松:《“长三角尴尬”犹存“制度悖论”亟待解决》经济参考报 2007年2月26日
[6]《2005年:中国长三角区域发展报告》,社科文献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
[7]《浙江:美国人眼中的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上海译报》2006年10月26日。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地方年度统计公报.  http://www.stats.gov.cn/tjgb.
[9]浙江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会编.浙江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06).中国财经出版社2007.2。.
 
 



[1] 浙江省城市化水平已达56% 超世界水平9个百分点。http://www.soufun.com

[2] 中国政务信息网 | 时间:2007-9-11 | 来源:中国城市论坛
[3] 中国政务信息网.时间:2007-9-5 | 来源:《领导决策信息》2007年第34期
 
[4]浙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连续三年负增长。2007年3月1日http://news.sohu.com/20070301/n248446997.shtml
[5] 去年车祸死亡人数回落到9万以下。青年报2007年1月2日
[6] http://www.clubui.com/center/show.asp?ArticleID=21164
[7] 浙江日报2007年06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