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聚焦 > 城镇化
城镇化

中国城镇化与农业的互动发展研究时间: 2017-01-12信息来源:张瑞静 作者:hjr_admin 责编:

  [摘要]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综合性问题。文章从农业发展与城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中论述了农业对城镇化所起的基础性作用,指出加速农业发展才能为城镇化顺利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关键词]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互动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5)04—0093—04
  [作者简介]张瑞静(1976—),男,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农业史。
  DOI:10.16331/j.cnki.issn1002—736x.2015.04.020


Research on the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e in China
Zhang Ruijing
(Hebei Provincial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Shijiazhuang, Hebei 050051)
Abstract: The urbanization is a comprehensive issue in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basic role of agriculture on the urbanization from their mutual relationship, and then points out that to accelerat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an provide a solid material foundation for the smooth construction of urbanization.
Key words: urbanization; agricultural industrialzation; mutual development

  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综合性问题。尽管城镇化的表象是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居住、工作和生活在城镇,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相对份额不断上升,但就其实质而言,城镇化则是社会经济系统中各个要素的联系与组合的不断优化,是农村产业系统的不断优化和资源配置的不断优化。从理论上讲,农业与城镇化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这种联系是城镇化过程中所涉及的所有各种联系的基础。在理论上,农业与城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业发展对农村城镇化的作用,二是农村城镇化对农业发展的作用。

  一、农业发展对农村城镇化的作用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因而也是农村城镇化的基础。这种基础地位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正的层面,即农业发展对农村城镇化的推动作用;二是负的层面,即农业发展对农村城镇化的制约作用。这两个层面的作用,都是通过农业与农村城镇化的经济联系表现出来的。

  单就生产要素的地域集聚来讲,农村城镇化是农村工业经济活动在地域点上集聚后带动相关第三产业相应发展后的结果。因此城镇化了的产业,一定是非农产业而不可能是农业。这样,农业与城镇化之间的经济联系,实质上就是农业与非农产业之间的经济联系;农业发展对城镇化的推动或制约作用,就是通过农业发展对非农产业发展的推动或制约作用表现出来的。

  从理论层面分析,农业发展对农村城镇化的作用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农业为城镇化提供食物产品,这表现为农业发展对农村城镇化的“食物贡献”

  城镇化所需要的农产品包括两大类:食物型农产品和原料型农产品。前者主要是粮食、蔬菜、水果、肉类、奶类及蛋类等,主要用于城镇化居民的生活;后者主要是棉花、油料、糖料、烟叶等经济作物产品,主要用于城镇企业的生产。由于城镇化了的人口一般不再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但他们仍然需要消费农产品,且城镇人口比农村人口有着更高的消费能力而使城镇化的人口对农产品的消费量(包括直接消费量和间接消费量)要多于城镇化前,这部分农产品是由农业提供的。因此,农业就通过所能提供的食物商品的数量决定着城镇化人口规模。换言之,城镇化的规模和程度就直接制约于农业所能够提供的食物商品数量。农业提供商品性食物的数量,取决于农业的发展水平。因此,农业发展水平就通过所能提供的商品食物数量规定着城镇化的规模和程度。这是农业与城镇化之间最基本且最重要的联系。农业发展与城镇化之间所有推动或制约关系的形成,从本源上讲都是由这种联系决定的。

  (二)农业为城镇化提供原料产品,这表现为农业发展对农村城镇化的“原料贡献”

  从理论上讲,布局于农村小城镇的工业企业由于接近农产品产地,能够比较容易地获得农产品,因而在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方面具有经济优势和地域优势。事实上,在我国农村城镇的不少乡镇企业,都是从事农产品加工活动的。这样农业作为农产品加工业原料的提供者,就与农村城镇化之间形成了联系。由于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依赖于农业提供原料型农产品的状况,只有当农产品以一个适当的比率增加时,以农产品作为原料的工业部门增长率才能提高,而工业部门的整体扩张,才会推动农村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因此,农业就通过原料型农产品的提供状况影响农村城镇化的推进。如果原料农产品发展不良,农产品加工业扩张受阻,农村城镇化的推进就会遇到一定的障碍,这是农业对城镇化制约作用的另一个基本表现。由此可见,农村城镇化的顺利推进,不仅要求农业能够提供足够的食物型农产品,而且要求农业能够提供足够的原料型农产品。

  (三)农业为城镇化提供人力资源,这表现为农业发展对农村城镇化的“人力贡献”

  城镇化的发展,必须首先要有人力资源。城镇人力资源的来源,除一部分是城镇自身的人口自然增长外,大部分都来自于农业。从本源上讲,最初进入城镇的人口完全是农业人口。因此,农业还在人力资源上支撑着城镇经济的发展。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为乡镇企业累计提供了大约1.6亿个劳动力,极大地促进了乡镇企业和农村小城镇的发展。然而,从理论上讲,农业能够以多大的规模为城镇提供劳动力资源,则是由农业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农业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着农业能够释放的劳动数量,进而决定着城镇化的人力资源规模。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农业中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城镇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失业,因此,农业在劳动要素上对城镇化的制约作用,在现实生活中不会表现出来。

  (四)农业为城镇化提供资金积累,这表现为农业发展对农村城镇化的“资金贡献”

  农业为城镇化提供资金积累的方式很多。比如,农民携带资金进城兴办产业,农民付费购买城镇户口,农民集资兴建城镇基础设施等。被誉为“中国第一座农民城”的浙江省苍南县的龙港镇,完全就是由农民投资兴建起来的。“该镇始建于1984年,目前建成区面积已达10万平方公里,人口达10万人,已成为苍南县的经济中心和浙瓯南、闽东北地区的重要物资集散地。1994—1999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由9.2亿元增加到27.9亿元,年均增长25%;工农业总产值由17.4亿元增加到64.3亿元,年均增长30%;财政收入由8840万元增加到1.5亿元,年均增长11%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502元增加到7365元,年均增长16%。1984—1999年,该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75亿元;基本上都来自于农民,教育、公益事业、水电、文化等产业也大多是农民集资、捐资或通过股份制兴办并发展壮大的。”①据调查,近十年来,浙江省温州市全市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共100多亿元,其中70%以上来自农民,国家投入不足10%。另外,农民还通过税收、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和储蓄等方式,为农村城镇化建设提供资金积累。所以,优化政策,调动农民的投资积极性,并对农民投资所形成的经济产权给予有效保护,对推进农村城镇化是非常重要的。

  (五)农业为城镇化提供土地空间,这表现为农业发展对农村城镇化的“土地贡献”

  土地资源是小城镇发展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是小城镇基础建设的依托。没有土地空间,小城镇则很难建设起来。而小城镇建设所占用的土地,大都来源于农业。因为一般来讲,小城镇大都位于地势平坦、交通便利之处,这些地理位置的土地大都是农业用地。因此,没有农业的土地贡献,就不会有小城镇的大规模发展。而农业能够提供多少土地,则是由农业的土地生产率水平决定的。城镇化对农用地的占用,不能超过土地生产率提高使农业释放土地资源的能力。

  二、农村城镇化对农业发展的作用

  从理论上讲,农村城镇化对农业发展的作用也表现在促进和制约两个方面。其中农村城镇化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城镇化为农产品提供市场,拉动农业的商品化和市场化,这表现为城镇化对农业发展的“市场贡献”

  毫无疑问,城镇人口的增加和产业的扩张会增加对农产品的需求。比如,1998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肉类消费量、水产品消费量、食油消费量和蔬菜消费量就分别比农村居民高66%、42%、23%和5%。从这个意义上讲,城镇化水平越高,农业的市场空间就越大,农业发展的市场潜力也就越大。没有城镇化,也就没有农业的商品化和市场化。城镇化对农业发展的这种市场贡献可以用城镇人口农产品消费额在农产品总消费额中所占的比重来测定。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这一比重是不断提高的。

  (二)城镇化为农产品生产提供导向,拉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高级化,这表现为城镇化对农业发展的“结构贡献”

  农业结构的高级化,是指收入弹性大的农产品生产在农业中所占的份额不断增大,而收入弹性小的农产品生产在农业中所占的份额不断减小。由于城镇人口收入水平较高,如1998年我国城镇人口人均生活费收入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5倍,这使得城镇居民的农产品消费结构中,收入弹性大的高档产品所占份额较大。比如,在目前我国城镇居民的食物消费量结构中,主食(即口粮)所占比重只有14%,比农村居民低27个百分点。这种消费结构所生成的不断增长着的对高收入弹性农产品的需求,就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提供了市场导向,从而拉动农业生产结构不断走向高效化。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城镇化,也就不会有农业生产结构的高级化。

  (三)城镇化为农业剩余劳动创造就业机会,拉动农业劳动力的非农化,这表现为城镇化对农业发展的“就业贡献”

  发展经验表明,农业劳动力的非农化是经济发展的主线,建立在农业劳动力非农化基础上的结构上变革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然而,农业劳动力的非农化不可能通过农业本身来实现,它要依赖于城镇非农产业的发展。城镇非农产业的发展,是拉动农业劳动非农化的根本力量。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以来,即使在分散式农村工业化模式下,我国农业小城镇也累计吸纳3000多万个农村劳动力就业,占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总量的30%。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城镇化,就不能实现农业劳动的非农产业化。

  (四)城镇化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收,使农业劳动力不断减少,这为农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创造了条件,会拉动农业经营的规模化,这表现为城镇化对农业发展的“规模贡献”

  在现代经济中,小规模经营的农业是缺乏竞争力的,因为许多现代技术都具有不可分性的特征,它们的运用都要求有一定的经营规模。小规模经营也无法有效增加农民的收入。因此,规模化经营是农业发展的方向。在人多地少的国家,农业规模化经营的主要障碍是剩余劳动力的出路。如果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业,则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就实现不了。由于城镇化的发展,能够吸纳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离开农业和农村,这就为农业经营规模的扩大提供了条件,也就没有农业的规模化。

  (五)城镇化会形成大量反哺农业的资金,从而对农业发展形成有力的资金支持,这表现为城镇化对农业发展的“资金贡献”

  当城镇化发展完成了资金的原始积累时期后,城镇产业的壮大就会反过来在资金上反哺农业,促进农业的更快发展。比如,1987年以来,江苏省锡山市利用乡镇工业的优势,建立了农业发展基金制度,1987—1998年间,全市共筹集农业发展基金10亿元,专项用于增加农业机械、发展农田水利、发展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和农业开发型投资等,对农业进行技术改造,使全市95%的农田格田成方,90%的农田排灌分开,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

  从以上五个方面可以看出,农村城镇化在本质上与农业发展是不矛盾的,不仅如此,农村城镇化还会拉动农业的发展。这为宏观发展政策协调农村城镇化和农业发展关系提供了理论根据。当然,如果城镇化推进速度过快,超过了农业的承受能力,如果过多地占用土地尤其是耕地,过多地吸纳农村中的高素质劳动力,过多地从农民手中积累资金,尤其是城镇化水平超过了如上所述的食物农产品劳动力生产率的提高速度,则会严重影响农业的发展。所以,宏观政策的一个基本目标,就是要协调好城镇化推进与农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二者的互相促进作用,避免二者相互制约局面的出现。

  三、提高农业发展水平,推进城镇化建设

  推动城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需要各项配套工程协调发展,而加快农业发展是其中重要的一环。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的几次大起大落,城镇化发展的几进几退,都是由农业的波动引发的。如前面的理论分析所揭示的农业对城镇化的制约,主要是通过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尤其是食物农产品生产的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表现出来的。表—1列出了不同时期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率的增加百分点和农业平均成长率的比较,可以看出,高的农业成长率与快的城镇化推进速度相对应,这充分说明了农业对城镇化推进的制约作用。因此,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要加快农村城镇化推进如果以牺牲农业和农民的利益为代价的话,则不仅城镇化的推进不可能顺利进行,而且农业的发展也会受到影响。



  在城镇化推进的过程中,重视农业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着力增加农业投入,提高农业资本形成水平。目前我国农业发展已步入新的阶段,对资本和技术投入的依赖性增强是进入新阶段后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今后我国农业的发展会越来越依赖于资本投入和科技投入,这就要求我国的农业投入和资本形成水平有一个较大提高。然而,目前我国农业的资本形成水平较低,农业基础设施的固定资产积累水平较低,与这一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总体上讲,我国现有农业水利工程设施大多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的,其中大部分已经年久失修、功能老化、配套不全、保障能力大大下降。全国水库中约有1/3带病运行,60%的排灌工程设施需要维修,许多河道淤积,防洪排涝能力减弱。如表—2所示,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的受灾面积、成灾面积和成灾率都是呈明显提升态势。20世纪90年代与80年代前半期相比,农业的受灾面积扩大34%,成灾面积扩大41%,成灾率提高3个百分点。受灾面积、成灾面积和成灾率提升的事实证明,我国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下降了。除水利设施外,农业的其它基础设施也很短缺。因此,必须着力增加农业投入,以提高我国农业的基本水平。


  走农业产业化道路,是发展高效农业的有效途径。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效益不高,比较利益低下,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差距日益拉大,严重影响农民务农的积极性,这是当前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农业效益的高低取决于多种因素,但主要是农业政策、农业投入以及科技在农业中的运用。如果对这些因素进一步细分和具体化,除了农产品价格水平及其与工业品的比价关系这一影响农业比较利益高低的重要因素外,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农业专业化分工状况,以及农业生产、加工、流通诸环节的相互关系等因素,都对农业效益有直接的重要的影响。农业产业化是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的有效途径,已为我国一些省区走农业产业化之路取得的丰硕成果所证明。“山东省自1993年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以来,全省农业‘龙头’企业已经发展到1.3万个,连接700万个农户,带动基地5500多亩,全省已确立起18万个主导产业。实施农业产业化,推动山东农业实现了新的突破,农村经济全面增长,1995 年粮食总产达到4245万吨,人均占有粮食达到480千克,均创历史最高水平。肉蛋奶、水产品、果品、蔬菜等产量也大幅度增加。过去农民只能得到生产环节的收益,实行农业产业化,还可从农产品加工增加值和流通利润中分享一部分。例如,山东潍坊绝大部分‘龙头’企业都要将经营利润的50%返还给农民,这一点明确写入农户与‘龙头’企业签订的契约中,这就能够可靠地增加农民收入,极大地调动农民积极性”。②上述事实说明,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确实能推动农业大发展。农业取得发展,农民才会真正取得实惠,进而促进城镇化建设的发展。

  总之,在农村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提高农业发展水平,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摆脱农业作为弱质产业的地位,才能真正实现农业与城镇化的互补。

  注释:
  ①秦大河、张坤民、牛文元《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595页。
  ②艾丰等《造就一种新关系新格局》,载于《人民日报》1995年12月13日。

     [责任编辑:唐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