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聚焦 > 城镇化
城镇化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的空间格局演变研究时间: 2015-10-07信息来源:刘静玉 刘玉振 邵宁宁 郭海霞  作者:wl_admin 责编:


    摘要:在分析新型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建立新型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计算获得2001,2005,2010年河南省各省辖市新型城镇化水平的综合得分,并运用ArcGIS表达这3个年份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的空间格局。通过分析2001,2005,2010年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的空间格局,得到其空间演变特征: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空间变化明显,高低值中心跃迁,市域间新型城镇化水平不平衡性加剧,新型城镇化高水平市域有向中部集中的趋势。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空间格局;指标体系;河南省


  0 引言


  建国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城镇人口也从建国初期的5765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66978万人,城镇化水平从1949年的10.64%发展到2010年的49.68%。按照美国学者诺瑟姆(Ray.M.Northam)的城市化“S”型曲线[1],我国的城镇化水平正处在30%~70%之间的快速发展阶段,而这一时期被称为“经济结构剧烈变动期”和“各种社会经济矛盾的凸显期”[2]。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城镇化水平较低,且滞后于工业化[2-5],城镇化滞后又会制约第三产业的发展[3-5],进而对工业化带来不利影响。其次,城镇空间无序扩张以及城市空间结构失衡。陆大道认为空间失控和冒进的倾向在我国各地区的城镇化进程中普遍存在。这种冒进致使土地的城镇化快于人口的城镇化,城镇空间的无序扩张带来了环境的破坏、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的浪费以及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出现大量失地农民和城市边缘人群[6]。此外,我国城镇化发展还面临着城乡发展差距逐渐加大、矛盾日益突出[7]、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落后[8]、城市规划缺乏前瞻性和连续性、规划实施具有随意性[3]等问题。


  学术界普遍认为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既不能走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城市的低密度蔓延、私人轿车为主导的机动化、化石燃料为能源基础、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也不能走抑制生产规模的扩张、减少能源消费来保全环境与资源的道路。我国必须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就是“新型工业化推动下的新型城镇化”道路[9]。新型城镇化是城镇化进程中的必然,它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工业化和信息化为主要动力,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文化繁荣、城乡统筹、社会和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为特征、个性鲜明的、健康可持续的城镇化道路[10]。


  我国关于新型城镇化的研究成果较少,且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1)新型城镇化相关理论的研究,包括新型城镇化的理论基础[11-12]、内涵[2,10-15]、特征[11,14-16]、动力[8,17]、推进机制[10]、其与城市规划的关系[2,7,16,18]以及其与低碳经济的关系[19-20]等等。(2)不同区域新型城镇化发展策略的研究。对于新型城镇化发展策略的研究,该类研究在我国东中西部[21-27]均有涉及,大部分是从产业结构的调整、破除城乡二元体制、优化城镇体系、整合土地资源等方面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为新型城镇化献策。对于新型城镇化的推进策略,胡际权认为,东部地区主要依靠城市集群发展,中部依靠城市链发展,西部则是依靠中心城市带动[2]。(3)不同尺度范围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研究。分别从城市群角度、城市角度、县域角度以及单个企业角度出发,分析了不同尺度范围新型城镇化的侧重点。本研究旨在分析河南新型城镇化的空间格局,研究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空间格局的演变历程,为“十二五”期间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参考。


  1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1.1 研究区概况


  河南省城镇化快速推进,城镇化增长速度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2010年底,全省城镇人口3651万人,城镇化率38.8%,比2000年提高了15.6个百分点,10年间平均每年提高1.7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增速。但2010年河南省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1.13个百分点。因此,加快河南省城镇化进程势在必行。


  河南省有着比较特殊的省情。作为全国传统的农业大省,一方面要满足本省庞大的粮食需求,同时每年要外调大约150亿kg粮食支援外省,因此,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提出,河南省必须“集中力量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巩固提升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全国的人口大省,农业人口偏多,加之近些年来流动人口增加,如何在农业人口众多、流动人口增加的背景下加快城镇化进程也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工业化是城镇化的直接动力,而河南省的工业化水平在全国范围内仍属于较低的水平。因此,河南省必须在保障粮食增产、城镇化快速发展与工业化之间找到平衡点。在这样一个人口大省、粮食和农业生产大省、新兴工业大省,解决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简称“三化”)协调发展问题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1.2 数据来源


  数据主要来自《河南省统计年鉴2002》、《河南省统计年鉴2006》、《河南省统计年鉴2011》以及《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2》、《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6》、《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1》。


  2 指标体系构建


  传统城镇化水平指标体系已从单一指标发展到综合指标,这对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的构建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因此,在研究新型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参照目前国内相关研究成果,按照评价的科学性、全面性、可比较性以及数据的可获得性原则构建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指标体系。


  2.1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王发曾认为,新型城镇化不仅包括城市数目、规模、地域的合理扩张,而且包括城镇化内涵的优化。其内涵优化体现在3个层面上:单个特定城镇内部结构、功能、质量的狭义内涵优化;城镇体系(或城市群)结构、功能、质量的广义内涵优化;城镇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景观背景等在乡村地区的渗透、扩张和普及,即城镇和乡村统筹发展的泛义内涵优化[10]。杨晓东认为,新型城镇化内涵是人本城镇化、品牌城镇化、集约城镇化、城乡统筹城镇化、集群城镇化和绿色城镇化的全面发展,是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的全面提升[14]。彭红碧认为,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发展集约化和生态化模式,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镇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镇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28]。


  笔者认为,新型城镇化在经济发展方面体现为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发展集约高效;在资源环境方面体现为资源集约、环境友好;在社会文化方面体现为人口素质优化、城乡统筹、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在城镇体系发展方面体现为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空间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多元化发展模式。


  2.2 指标体系构建


  2.2.1 指标选择。基于上述对新型城镇化内涵的把握,遵循科学性、综合性、层次性、代表性、可操作性等原则,其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表1)。


  2.2.2 指标权重计算。权重系数是各指标相对于新型城镇化水平贡献度的一种度量,国内主要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以及层次分析法来计算。采用美国学者T.L.Saaty教授提出的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具体做法为将指标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采取专家咨询法,向人文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区域经济等领域15位专家发放专家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3份,据此确定目标层以及准则层各准则的判断矩阵。并运用Excel计算得出各指标的权重(表1)。


  

点击放大查看原图

 


  2.3 计算方法


  2.3.1 指标数据无量纲化的处理方法。由于所选数据差异较大,单位不统一,难以直接进行比较,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消除指标量纲的影响。采用美国学者L A.Zadeh提出的模糊隶属度函数的方法对各个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29]。


  对于正向指标而言,采用半升梯形模糊隶属度函数进行量化,即


  

点击放大查看原图

 


  对于负向指标而言,采用半降梯形模糊隶属度函数进行量化,即


  

点击放大查看原图

 


  式中:aij为指标隶属度,取值范围是(0,1);bij为指标的属性值;i表示其所在区域;j表示第i区域的第j个指标;Mij,Mij表示不同区域间各指标属性值的最大、最小值。


  2.3.2 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测度模型。新型城镇化水平测度的模型如下:


  

点击放大查看原图

 


  式中:Si为所研究区域(本研究即河南省)第i市的城镇化发展水平;Wij为第j个评价指标的权重;βij为第i市第j项指标无量纲化后的值。


  运用该测度模型计算河南省2001,2005,2010年各市新型城镇化水平的综合得分(表2),以此分析河南省2001-2010年新型城镇化空间格局的演变。


  

点击放大查看原图

 


  3 新型城镇化水平空间格局演变


  以河南省市域行政地理底图为图形数据,把各市新型城镇化水平综合得分与全省平均值之比输入到数据库中作为属性数据,利用ArcGIS软件选择Jenks最佳自然断裂法,将各市的新型城镇化综合得分与全省平均得分之比从高到低分为四类,然后比较各年份,划分四种类型的临界值,以此作为手动划分的依据,最后选择手动(Manual)分级法,从高到低划分各市新型城镇化综合得分与全省平均得分之比为四类,得出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空间格局(图1,图2,图3)。


  

点击放大查看原图

 


  

点击放大查看原图

 


  

点击放大查看原图

 


  3.1 2001年河南新型城镇化水平空间格局


  3.1.1 新型城镇化水平市域间总体差异较小。图1表明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出现了两个高值中心和两个低值中心,分别是郑州和漯河、焦作和鹤壁。新型城镇化水平较高和较低的市域占多数。这种空间格局反映了2001年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总体差异较小。


  3.1.2 新型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区域集中在中部偏西南,较低的主要为资源型城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市域主要是经济基础好、社会福利好和资源环境良性循环的地区,如郑州市2001年各项经济发展指标均居全省第一位,社会福利好,新型城镇化水平全省最高。作为资源型城市的鹤壁和焦作,以煤矿生产为主,其单位GDP电耗量大(焦作市更是高出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以上),其产业结构以工业为主,资源环境各项指标均比较低,导致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


  3.2 2005年河南新型城镇化水平空间格局


  3.2.1 新型城镇化水平高值区域扩延,低值呈现跳跃式发展。图2表明新型城镇化水平高值市域由2001年的2个增长为4个,分别为郑州、许昌、漯河和濮阳。新型城镇化水平低值区域由焦作、鹤壁变为济源、三门峡、洛阳和商丘,相对而言,这4个市域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速度较为落后。焦作、鹤壁两市的变化可能是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初见成效。北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速度相对于全省来说较快,新型城镇化空间分布重心有向北移动的趋势。


  3.2.2 高水平区域呈现向中间集中的趋势。河南省中部形成了以郑州-许昌-漯河为中心的极点,以此极点为高值中心,新型城镇化水平逐渐向四周递减。相对于2001年发展水平空间分布重心在中部偏西南部而言,高水平区域逐步向河南省中部集中。


  3.3 2010年河南新型城镇化水平空间格局


  3.3.1 新型城镇化水平低值区呈快速扩张趋势,高值区范围缩小。图3表明新型城镇化水平低值区域由过去的4个增加为6个,南阳市和焦作市为新增新型城镇化水平高值市域,信阳加入而郑州退出。新型城镇化水平高值市域由2005年的7个减少为2010年的6个。


  3.3.2 新型城镇化水平呈现低-高-低的分布态势。河南西部地区和商丘市新型城镇化水平普遍偏低,而高水平区域向中间集中趋势加强,总体空间格局由东到西呈现低-高-低的分布态势。在高水平聚集区又呈现出交叉分布,如在北部地区出现了鹤壁低值中心,而在中部地区又出现了许昌-漯河高值中心。


  3.3.3 市域新型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差异依旧较大。2010年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空间格局表明,不仅仅在数量上低水平区域增加、高水平区域较少,而且在空间格局上也出现了向中部集中的趋势,说明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差异依旧较大。


  4 结论与讨论


  (1)河南省各市新型城镇化水平出现空间变化明显和高低值中心跃迁的特征。(2)河南省市域间新型城镇化水平的不平衡性明显。低值的市域不断增加,高值的市域不断减少,相互之间的差异依旧较大。(3)河南省新型城镇化高水平区域有不断向中间集中的趋势。新型城镇化水平高值区域经历了由以中部偏西南为发展重心向北部发展再向中部集中的发展历程,而且向中部集中的趋势还在强化。


  本研究相对于其他新型城镇化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建立了新型城镇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个指标的权重,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计算出了河南省各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借助ArcGIS软件表征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的空间格局。当然,由于新型城镇化内涵极其丰富,研究的指标体系有待进一步优化,研究的尺度也可进一步缩小。


  参考文献:


  [1] 吴志强,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M].4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13-14.


  [2]胡际权.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重庆:西南农业大学,2005.


  [3] 王成吉.加快城镇化进程,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J].经济研究导刊,2011(3):156-158.


  [4] 张洁云.城乡一体视野下的新型城镇化问题研究——以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为例[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1):63-68.


  [5]万广华.2030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80%[J].国际经济评论,2011(6):99-112.


  [6] 段进军.基于区域视角下对中国城镇化空间转型的思考[J].苏州大学学报,2011(4):101-105.


  [7] 仇保兴.中国的新型城镇化之路[J].中国发展观察,2011(2):36-41.


  [8] 中共绍兴县委党校课题组.新型城镇化:发展动力、制约因素及其思路对策[J].资料通讯,2007(6):29-33.


  [9]仇保兴.中国特色的城镇化模式之辩——“C模式”:超越“A模式”的诱惑和“8模式”的泥淖[J].城市规划,2008,32(11):9-14.


  [10] 王发曾.中原经济区的新型城镇化之路[J].经济地理,2010,30(12):1972-1977.


  [11] 常益飞.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研究——以甘肃为例[D].兰州:兰州大学,2010.


  [12] 张协嵩.闽侯县发展的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0.


  [13] 张占仓.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战略研究[J].经济地理,2010,30(9):1462-1467.


  [14] 杨晓东.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探讨——以陕西榆林为例[J].中国市场,2010(42):21-37.


  [15]郭小燕.世界“新型”城镇化趋势及其对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的启示[J].小城镇建设,2011(2):33-35.


  [16] 张岭峻,笪晓军.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以甘肃为例[J].城乡建设,2010(10):20-3U.


  [17] 刘维新.城乡一体视野下的中国“新型”城镇化[J].上海城市管理,2009,18(1):11-14.


  [18] 苏荣.推进新型城镇化,实现崛起新跨越[J].求是,2008(13):24-26.


  [19] 吴德慧.关于河南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战略思考[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4(5):36-39.


  [20] 唐娅娇,李晓燕.低碳路径下推进长株潭城市群新型城镇化的思考[J].特区经济,2011(7):199-200.


  [21] 仇保兴.新型城镇化带动西部大开发——以南疆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0(2):6-14.


  [22] 仇保兴.科学规划,认真践行新型城镇化战略[J].规划师论坛,2010,26(7):7-12.


  [23] 毕筱奇.新型城镇化如何突破[J].人民论坛,2010(10):67.


  [24] 冉启秀.城乡统筹过程中的新型城镇化进程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8(6):313-314.


  [25] 徐建华.一条新型城镇化之路:南山经验解读[J].城镇化研究,2003(10):24-26.


  [26] 高峰.江苏新型城镇化之路:进程、挑战与走向[J].苏州大学学报,2011(4):106-114.


  [27] 冯煜雯.关中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探析[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4):38-40.


  [28]彭红碧,杨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科学内涵[J].理论探索,2010(4):75-78.


  [29] 谌明.区域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测度研究——以江苏省为例[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2.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 编发:王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