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聚焦 > 城镇化
城镇化

生态经济学视角下民族地区的城镇化推进时间: 2016-04-12信息来源:景政彬 作者:hjr_admin 责编:

        摘要:城镇化的过程是区域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地域反映。生态经济视角下民族地区的城镇化需要遵照生态经济规律,结合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对生态、资源、产业、文化等要素合理安排,缓解生态与经济之间的基本矛盾,使该地区城镇化过程中的生态经济系统能够良性运作,形成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生态经济;民族地区;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16)01-0132-04
        DOI编号:10.13965/j.cnki.gzmzyj10026959.2016.01.031
         
Urbanization in Ethnic Area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Economics
JING  Zheng-bin
(Xi'an Jiao Tong University,Schoo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Xi'an,Shaanxi 710049,China)
Abstract: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is to upgrade the regional economic structure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the region refle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economy in ethnic areas of urbanization needs in accordance with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laws, combined with the special nature of ethnic areas, the reasonable arrangement of ecology, resource, industry, culture and other elements, alleviate the fundamental contradiction between ecology and economy, make the ecological economic system of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the region can be benign operation, to form a long-term mechanism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ethnic areas.
Key words: ecological economy, minority areas, urbanization

        收稿日期:2015-12-05
        基金项目:2014年国家民委一般项目“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研究”(编号:2014-GM-032)。
        [作者]景政彬(1982-),男,陕西西安人,博士,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应用经济学。
 
        城镇化是社会经济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生态经济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生态与经济基本矛盾协调解决的结果。生态经济学与城镇化的结合可以使城镇化的发展更加科学,有助于推进城镇化形成科学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具体到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地区民族民众的生产生活方式、生活观念、民族区位、民族地区的区位特征、民族地区的人口分布以及人口文化素质都有一定特殊性,因此在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上要转变发展观念,在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结合的过程中创新城镇化模式,立足民族生态,依托生态产业发展建设生态城镇。生态经济学视角下民族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实质上是民族地区在原有生态经济系统上构建新的生态经济系统的过程,因此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必须强调生态经济规律,协调民族地区生态和经济之间的基本矛盾,最终使民族地区形成生态环境在城镇化中得以保护,生态保护中城镇化得以发展的良性循环格局。[1]资源、生态、产业等要素是生态经济的基本要素,文化是生态系统运作的内在驱动,因此生态经济视角下民族地区城镇化的推进研究主要是以上几个要素的具体实践分析。
 
        一、基于民族区位特征推进生态保护
 
        城镇化的过程实际是工业化的过程,区域工业的发展,需要相应的条件来支撑,如交通、资源、产业基础等。资源富集与生态脆弱是多数民族地区的的共同问题。从生态条件上来看,我国民族地区分布较为广泛,区位跨度较大,地理条件复杂,首先,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都位于国家内陆边疆地区,在地理区位上具有先天上的交通不利;其次,民族地区地貌条件恶劣复杂;最后,民族地区南北跨度较大,中间有多个温度带,气候条件复杂。种种原因使得我国大部分民族地区自然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从资源方面来看,虽然部分民族地区资源存储量较大,但是在开发利用上并不具备优势,技术水平低、开发规模小、开发成本高等问题都是民族地区资源开发的制约因素,因此也形成了部分民族地区在资源开发上形成了高污染、高消耗等问题。[2]因民族区位而形成的特殊的生态和资源状况意味着生态问题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城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路径,因此民族地区城镇化中的生态保护自然也不可忽视。
 
        城镇化过程中民族地区生态保护的意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知。首先,民族地区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是相互关联的,众多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实际经验已经论证了这一点。经济效益的良性提升往往伴随着生态效益的保持,而与良好生态效益伴生的也是良好的经济效益。而在部分生态效益较为恶劣地区,即便是经济发展暂时得以维持,但是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受到生态效益的制约,我国西北、西南部分民族地区能源城市当前所遇到的发展瓶颈已经说明了这一点,生态效益是经济效益的约束,也是经济效益的推动力,因此民族地区的城镇化需要注重生态效益。其次,我国民族地区所在的区位影响,我国大部分民族居于西南西北地地区,因地貌条件,其所处区域多是国家生态环境的屏障,因此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不仅对于本地区具有生态效益,对于整个国家的生态环境维护都有重要价值,是国家禁止开发或限制开发地区,肩负着国家生态环境维护的重任,特殊的区位特征决定了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必须要把生态保护放在重要的位置。对于民族地区城镇化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主要是依据自然环境和自然规律,建设生态城镇化。生态保护在民族地区城镇化实践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以生态文明引导发展模式,生态环境的发展有一定规律,在城镇化过程中要对相关规律进行探索和利用,使城镇化的发展模式和自然规律达成一致,形成符合当地生态环境保护的空间管理制度,从而使当地的生态环境得以保护;第二,注重民族地区原有生态环境中建筑群落的保护,由于技术水平及自然条件制约,相对于其他地区的民众,民族地区民众对于生态环境具有更大的依赖性,为了适应自然环境,民族民众在村落建筑等方面大都依照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而形成,在村落建筑适应自然环境的同时,村落建筑也成为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因此在城镇化的过程,适当注重原有生态环境的建筑群落也是民族地区生态保护的一部分;第三,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城镇化的过程不仅是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也是物质生活愈加丰富的过程,虽然物质条件更加丰富,但是对于物质生活的享受自然会带来物质上的损耗和自然环境的破坏,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可以使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形成更加长久的发展机制。
 
        二、借助民族产业转型推进资源节约
 
        资源丰富是我国大部分民族地区的共同特征,生态环境资源、动植物资源及能源资源等资源优势使得少数民族地区在产业发展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是,由于知识水平、民族经验、基础设施条件、体制等条件限制,在资源利用问题上,多数民族地区采取了共同的方式:发展能源消耗产业,进行资源的初级加工等。因此也形成了民族地区资源开发利用的高消耗、污染大、产值效率低等粗放式发展方式,资源浪费成为民族地区产业发展中的共同问题。而从产业发展与城镇化的协同来看,西部民族地区产业与城镇化的协同性较差,工业发展一支独大,形成了城市多为产业服务的产业发展特征。根据生态经济学规律,经济发展的过程,意味着从生态系统中获取资源的过程,生态系统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自我调整能力,在生态系统生态阈值内的资源获取,生态系统可以自动修复或调整,并持续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转,如果经济发展对于资源的掠取超出了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则经济发展必然要承受生态系统损害带来的结果,当前,民族地区包括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便是最好的例证。资源问题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问题,人——生产——消费——资源——环境构成了基本的生态经济关系,资源在这个生态经济关系中与环境直接相连,对于资源的过度消耗,自然会影响到生态环境,因此对于资源的节约实质是对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维护。[3]
 
        城镇化的过程也是民族地区产业结构重建和升级的过程,新型城镇化所提出的改变以往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城镇化模式,实际上就是指要形成资源的合理利用模式。在此理念引导下,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必须改变原有产业发展的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模式,推进区域产业转型,形成具有可持续性的城镇化道路。具体到实践中,便是建立与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相适应的产业支撑,在民族地区资源禀赋的基础上形成各具特色的城市产业体系。首先,是对原有能源资源的开发方式的转变,民族地区的能源资源的开发受技术水平的制约,实行的是无节制的粗放式开发利用模式,要减少资源浪费,就需要在现有技术水平上进行适度开发,避免资源的不完全利用,同时,对于能源资源进行深加工,增加能源资源的附加值,构建污染少、消耗少的产业链,最终使得民族地区的资源开发利用做到物尽其用,价值最大开发,使能源资源的产业发展为城镇化发展服务,与城镇化的生态发展协同发展,而不是产业的一支独大。其次,民族地区生态环境薄弱,资源的开发利用受生态因素约束,但是城镇化的发展必然需要以一定产业体系发展为支撑,由此城镇化才能具有持续发展的动力,因此民族地区的城镇化需要大力发展资源消耗少、对于生态环境影响小的产业,如旅游业、民族特色产业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可以更好地提升民族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能力。
 
        三、立足民族地区生态发展生态产业
 
        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是城镇化的基础,完善的产业体系可以使城镇化的民众在就业各方面得到保障,驱使城镇化向更高的水平发展。虽然民族地区地理、气候条件、民族文化各有不同,但是生态保护的价值意义却是均等的,工业化的发展虽然能为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经济基础,但是对于民族地区的发展而言,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样都不可缺,因此民族地区城镇化的发展要走生态城镇发展道路,使经济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经济化。从民族地区自身来看,其在生态产业方面的发展具有较好的潜质,首先是生态资源方面,我国大部分民族地区具有良好的生态资源,有的地区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如西南民族地区,有的地区风景独特,如西北的沙漠、戈壁、草原等,等等各种自然生态资源为民族地区的生态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资源基础。另外,由于长期和自然生态环境的相依相存,多数民族民众具有强烈的生态保护观念,在不损坏或者修复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发展生态产业与民众的心理需求较为契合。从生态产业发展对民族地区城镇化的促进来看,生态产业的发展是生态城镇建设的基础,生态产业发展的基础上,生态城镇才有可能形成。与其他产业对区域经济的驱动作用一样,生态产业的发展也是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动力,如与生态维护相关的大气污染、水资源管理、城市垃圾处理等方面都具有发展生态产业的潜质,为了生态产业发展而形成的对生态环境维护可以成为城镇化经济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民族地区在资本要素和技术要素等方面相对稀缺,但是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相对较为丰富,其在生态方面的特点使得其在生态产业发展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借助生态优势发展生态产业,有助于民族地区的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最终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产业体系,推进民族地区城镇化的绿色、低碳发展。根据民族地区的生态优势,民族特色产业、特色旅游业都是民族地区生态产业的主要方向。[4]
 
        四、依托民族文化理念创建生态文化
 
        生态经济系统的良性运作需要生态文化来导向,民族地区的城镇化过程必须创建生态文化。对于生态文化创建的必要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首先,民族地区城镇化的活动是在相应的生态意识观念的支配下所进行的活动,城镇化的活动是在地方政府部分引导和组织下,在众多民众的参与下而形成,因此不仅是地方政府需要具备生态意识,明确生态城镇化的方向,同时,对于众多民族民众而言,同样也需要有一定的生态文化意识,只有这样民族地区城镇化过程中的生态思想才能自上至下贯穿其中,并最终落实到实践操作中。其次,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结果,对民众而言,城镇化的过程实际是原有生产生活方式改变的过程。生产生活方式是民族在自然环境、生存条件、自身的知识结构上构建而成,因此民众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更多的是民族经验,具有深刻的民族痕迹,因此少数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必然要从民族民众意识观念上进行调整。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并不仅仅是满足民族民众物质需求的过程,也要满足民族民众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生态文化的创建目的在于建立人和自然之间的良好关系,是对民众思想意识的调整和完善,因此必须要考虑到受众原有的文化基础,找到两者的契合点,由此生态文化才能在民族民众观念中生根发芽,并直接影响民族民众的生产生活行为。
 
        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系,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思想,在不同的文化意识支配下,少数民族民众才形成了当前的生产生活方式及生活理念。另外在民族地区城镇化过程中,民族文化的生成和保持环境被改变,民族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城镇化过程中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亟待新的思路和模式,生态文化的构建正好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5]因此在民族地区城镇化的生态文化的创建必然要和民族文化保持内在上的连接,延续民族文化,同时使生态文化为更多的民族民众所接受,并最终推进民族民众融入到城镇化后的生活中。对于民族文化与生态文化的衔接,生态思想是两者的连接点,生态文化以生态思想为根本,认为人类对于生态环境的索取要在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范围内,在此思想内核基础上,而形成了对人和生态及生态和资源、消费等方面的理念观点。而少数民族由于长期以来对自然的高依赖度,也使得民族文化中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思想。因此生态经济视角下民族地区城镇化中生态文化的创建需要以民族文化为依托,通过对民族文化价值的挖掘,推进城镇化过程生态文化的创建,也使民族文化在城镇化中大放异彩。
 
        结语

        少数民族地区不仅在自然地理环境等方面与其他地区差异显著,同时其因民族文化而形成的价值观念和制度等软性环境方面也与其他地区有所不同,因此生态经济视角下民族地区的城镇化要在民族地区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尊重生态经济规律,对人口、资源、生态等要素进行合理处置,在民族文化特征基础上探索具有民族特色的城镇化模式,科学推进城镇化进程,使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建立起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长效格局。
 
        参考文献:
        [1]黄艳萍,王明亮.生态经济建设理念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探究[J].生态经济,2014,(6).
        [2]丁生喜,王晓鹏.环青海湖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开发战略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2013,(2).
        [3]杨宏.消费视角下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4,(2).
        [4]赖晓华,聂华.西部民族农村地区旅游城镇化发展模式探讨[J].贵州民族研究,2014,(7).
        [5]滕驰.城镇化进程中的民族文化交往[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4,(5).

        (责任编辑:李筱竹)
        (责任校对:笑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