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聚焦 > 城市群(都市圈)
城市群(都市圈)

世界级城市群启示录时间: 2017-04-27信息来源: 作者:ws 责编: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启示:协同发展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位于长江入海之前的冲积平原,根据2016年5月国务院批准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长三角城市群包括了上海,江苏省的南京、无锡、常州、苏州等9座城市,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等8座城市,安徽省的合肥、芜湖、马鞍山等8座城市。国土面积 21.17万平方公里,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12.67万亿元,总人口1.5亿人,分别约占全国的2.2%、18.5%、11.0%。
 
  定位:长三角城市群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在中国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平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是长江经济带的引领发展区,是中国城镇化基础最好的地区之一。
 
  长三角城市群计划建设面向全球、辐射亚太、引领全国的世界级城市群。
 
  长三角城市群经济腹地广阔,拥有现代化江海港口群和机场群,高速公路网比较健全,公铁交通干线密度全国领先,立体综合交通网络基本形成。
 
  特色:长三角城市群的规划布局中,充分发挥了上海国际大都市的龙头作用,加快了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建设。
 
  该城市群将推进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皖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和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
 
  将优化提升沪宁合(上海、南京、合肥)、沪杭(上海、杭州)主轴带功能,培育壮大沿江、沿海、宁湖杭(南京、湖州、杭州)、杭绍甬舟(杭州、绍兴、宁波、舟山)等发展轴带。
 
  点评:
 
  长三角城市群中江、浙、沪、皖三省一市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脉相连,他们分工协作,协同发展,形成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协同发展格局。
 
  “超级巨人”上海为“长三角”都市圈带来丰富性和层次感的县域经济,极具竞争力。江苏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一直处于前列,制造业基础雄厚,城镇体系比较完整,大中小城市发展都较快,相对来说,集体经济、规模经济以及实业经济较为发达。浙江经济作为长三角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三角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整体经济实力与江苏、上海三足鼎立。安徽虽然经济实力较弱,但发展空间较广阔,农业基础和生态保障较好,与沪苏浙互补性强。
 
  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启示:差异互补
 
  以纽约为核心,包括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等大城市,以及200多个市镇,其中有10个以上人口超过100万人的大城市。地域面积约14万平方公里,占美国总面积的1.5%。人口6500万,占美国总人口的22.5%,城市化水平达到90%以上。
 
  定位:美国经济核心地带、最重要的商业区、全美最大的生产基地、世界最大金融中心。
 
  知识、技术、信息密集地区,拥有哈佛、麻省理工学院等多所著名高等学府。
 
  华盛顿是美国首都,纽约是联合国总部所在地,世界政治活动中心地位显而易见。
 
  特色:波士华城市群在空间结构上呈现出点轴式带状特征,即以纽约为核心点,波士顿、华盛顿、巴尔的摩、费城等主要城市为轴,其余城市在轴线上分布,并拓展为带状。
 
  该城市群的主要城市都沿海岸线排列开,各港口发展较为均衡,各主要港口城市通过明确分工形成了完善的港运网络,形成城市群的错位发展。
 
  各主要城市都有自己特殊的功能和优势产业,城市之间形成紧密的分工协作关系。
 
  点评:
 
  目前,京津冀城市群的产业同构现象仍然比较突出,与波士华城市群相比,京津冀地区各大城市间产业差异性、互补性更需加强。未来,加快产业转型,实现产业错位发展,有序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促进河北经济发展,是京津冀地区挺进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任务。
 
  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
 
  启示:多核集聚
 
  又名东海道城市群,以东京、大阪、名古屋为中心,拥有大、中、小城市总数达310个,全日本有11座人口在10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其中有10座分布于此。区域面积10万平方公里,占日本国土面积的20%。人口将近700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1%。
 
  定位:日本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枢。
 
  集中了全日本80%以上的金融、教育、出版、信息和研究开发机构;集中了日本工业企业和工业就业人数的2/3;集中了80%的全国大型企业,3/4的工业产值和2/3的国民收入,是日本经济最发达的地带。
 
  全球汽车、家电、自动办公设备、造船中心之一。
 
  特色: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是一个多核的城市群,包括三大都市圈,即以东京、横滨为中心的京滨都市圈,以大阪、神户为中心的阪神都市圈,以名古屋为中心的名古屋都市圈。
 
  京滨都市圈作为城市群的龙头,是日本金融、工业、商业、政治、文化中心。
 
  阪神都市圈是日本第二大中心地域,历史上商业发达。
 
  名古屋都市圈中小城市较多,由多个专业化的工业城市组成了相互联系的集聚体,外缘地区农林产业发达。
 
  点评:
 
  东亚城市的发展路径更为相同,东京都市圈在发展过程中政府全程参与,这与我国的京津冀类似。而其多核城市群的特色,对如今的京津冀更有较强的借鉴意义,雄安新区的设立无疑也将会成为京津冀一体化中那重要的一核。另外,从东京的发展可以看出,城市发展与公共交通相伴而行,因此区域轨道网也将在京津冀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英国中南部城市群启示:中心带动
 
  以伦敦为核心,以伦敦—利物浦为轴线,总面积为4.5万平方千米,占英国国土面积的1/5。总人口约3650万人,占英国人口的一半。18世纪后,迅速崛起,并成为世界六大城市群中地域面积最小、发展最早且城市密度最大的城市群。
 
  定位:该城市群是英国产业密集带和经济核心区,GDP达到1万亿美元以上,人均GDP达 25000美元左右。
 
  该城市群中伦敦的GDP占整个城市群近40%,是金融、保险和贸易中心等多功能的综合经济中心。
 
  在伦敦的辐射带动下,曼彻斯特、伯明翰等城市发展为金融、贸易等分中心。
 
  伦敦现已成为欧洲最大的金融中心,同时也是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
 
  特色:英国中南部城市群是最典型的核心城市带动型城市群,即在城市群中有一个综合经济实力和辐射带动功能最强的中心城市。
 
  城市群中,作为印刷机械、汽车生产制造中心之一的曼彻斯特是世界纺织工业之都,利兹、伯明翰、谢菲尔德等大城市是纺织机械重镇。
 
  点评:
 
  该城市群是世界最早的城市群,其发展路线也最为传统和保守。龙头城市是城市群发动机。是龙头,必须够优秀。但伦敦在发展中没少生“大城市病”,病症典型,但其发展也让人坚定信心,城市病是可以治愈的。当大城市逐渐恢复健康,其带动和辐射作用不容小觑。
 
  北美五大湖区城市群启示:多元共治
 
  以芝加哥、多伦多为核心,分布于北美五大湖沿岸,跨美加两国。从芝加哥向东到底特律、克里夫兰、匹兹堡以及加拿大多伦多和蒙特利尔。集中了20多个人口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区域面积约24.5万平方公里,人口接近6000万人。
 
  定位:北美重要的制造业区,拥有丰富的煤、铁等矿产资源,水运价格低廉。
 
  对北美的钢铁工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城市群南岸和西岸形成了五大钢铁工业中心。
 
  与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共同构成了北美制造业带,形成一个特大工业区域、全球汽车制造中心、机械制造中心。
 
  美国内地的金融、贸易与文化中心。
 
  特色: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五大湖环境污染的严重局面开始受到重视。
 
  美国加拿大两国政府为共同治理水污染、保护五大湖,形成了一套跨域环境治理机制。
 
  针对五大湖城市群的结构型污染,城市群中的各个中心城市着力推动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环境重建,积极开展城市群环境合作。
 
  2002年,芝加哥市牵头成立了“五湖联盟”,每年聚会一次,就产业竞争、污染治理、气候应对等重大问题协调各方利益,确保实现共赢。
 
  点评:
 
  五大湖区一度被称为“生锈地带”。论资源型城市转型,芝加哥、匹兹堡等核心城市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转型后的芝加哥会展业和期货业飞速发展,仅麦考米克会展中心每年就能为芝加哥带来几百亿美金的收入。现在的五大湖城市群旅游业发达,但各城市之间注重差异化发展,让游客不会感到千城一面。最后,五大湖区多元主体参与区域联动环境治理的举措值得肯定,政府的主导作用在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都是值得我国各大城市群学习的。
 
  欧洲西北部城市群
 
  启示:网络布局
 
  以巴黎、阿姆斯特丹为核心的欧洲西北部城市群,作为超级城市群,实际上由大巴黎地区、莱茵—鲁尔、荷兰—比利时构成。主要城市有巴黎、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海牙、安特卫普等,总面积14.5万平方千米,总人口4600万。城市群内拥有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超过40座。
 
  定位:19世纪,欧洲大陆的兴起使西欧地区成为世界经济增长中心。
 
  该城市群是全球旅游、航运、重工业制造中心之一。
 
  法国的巴黎—里昂—勒阿弗尔城市带,是法国的经济中心和最大的工商业城市,欧洲重要的交通中心之一。
 
  特色:城市群内的地势以丘陵和平原为主,河流众多,水利资源丰富,多数城市沿莱茵河、塞纳河等河流分布。
 
  最大特点是呈现有序的网络化:大巴黎地区是以巴黎为核心的极核网络化模式,荷兰兰斯台德城市群是多核网络化模式,莱茵—鲁尔区城市群是多点分布式网络模式。
 
  把一个城市所具有的多种职能分散到大、中、小城市,形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空间组织形式,以保持整体的统一性和有序性。
 
  点评:
 
  欧洲西北部城市群的发展与我国城市群的发展环境有较大不同,但其城市群的网络化发展却非常值得我国借鉴。随着国内高铁网络体系形成与城市化进程加速,中国城市网络将实现升级调整,对于挺进世界级城市群的京津冀城市群和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织成一张能连接各城市的庞大网络,将有利于发挥各城市的独特优势,互补不足,会使城市群更具竞争力。 
 
                                                           责任编辑:  万山